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明确持续低产蛋率开产蛋鸭群的主要病毒病感染情况,应用已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血凝抑制试验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自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江苏和安徽等7省(区)免疫过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但未免疫禽1型副黏病毒病疫苗和禽坦布苏病毒病疫苗,表现为持续低产蛋率的29个开产蛋鸭群的4 737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同时采集蛋鸭卵巢组织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29个开产蛋鸭群中,H5亚型禽流感、H9亚型禽流感、禽1型副黏病毒病和禽坦布苏病毒病抗体的群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10.3%和100.0%,群内阳性率分别为79.4%~100.0%,82.5%~100.0%,0.0%~13.1%和33.7%~100.0%;蛋鸭卵巢组织中H5亚型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禽1型副黏病毒和禽坦布苏病毒的阳性率依次为13.8%(4/29),0.0%(0/0),3.5%(1/29)和86.2%(25/29)。上述结果表明,我国以上7省(区)表现持续低产蛋率的开产蛋鸭群存在禽坦布苏病毒的严重感染,应引起养鸭生产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鸭免疫重组禽流感三价灭活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情况,在蛋鸭养殖场采集一次免疫三价灭活苗21d后的蛋鸭血清30份,采用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为H5N2亚型禽流感r FJ56株免疫抗体合格为83.33%,H5N2亚型禽流感r SD57株免疫抗体合格为96.67%,H7N9亚型禽流感r GD76株免疫抗体合格为80.00%。结果表明该疫苗一次免疫后效果良好,能达到禽流感防治规范免疫合格率70%以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1)种鸭、蛋鸭免疫。雏鸭14~21日龄时使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初免,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加强免疫1次。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1次(避开产蛋高峰期)。2)农村散养禽免疫。在集中免疫时对7日龄以上的鸭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全面免疫,此外每月应定期对新增家禽补免。  相似文献   

4.
在开展禽流感免疫工作中,养鸭农户普遍反映,产蛋鸭经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可引起产蛋率明显下降,影响蛋鸭经济效益,大多拒绝疫苗免疫,影响了蛋鸭禽流感的免疫率和免疫效果。为消除鸭农对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影响产蛋的顾虑,确保蛋鸭禽流感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免疫质量,笔者于2005年11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湖北某种鸭场免疫过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征疫苗的产蛋鸭出现产蛋下降症状,1周内产蛋率锐减50%左右,发病率达30%,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腹泻,或产软壳蛋、畸形蛋、沙壳蛋等劣质蛋,成年鸭几乎无死亡,青年鸭死亡率10%.剖检病鸭发现肝脏有坏死,脾脏肿大,脑组织表面有点状出血,气管环出血,肺脏有出血性或纤维素性炎症,有典型的卵黄性腹膜炎症状.发病初期投喂各种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初步怀疑为副黏病毒感染.现将该病毒的分离鉴定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H7N9流感变异毒株的出现给我国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疫情风险。为了解和评估新型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的免疫效果和抗体消长规律,我们开展了鸡、鸭现场免疫试验。监测结果表明,该疫苗对蛋鸡和蛋鸭都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H5和H7亚型免疫抗体水平在免疫后2周均能达到100%的免疫合格率。对雏鸡也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免疫一次时H5和H7亚型抗体合格率分别在一免后3周和2周达到70%以上,并维持到一免后13周;进行二次免疫后,H5和H7亚型抗体合格率在二免后1周都达到100%。对雏鸭的免疫效果相对较差,一次免疫的H5亚型抗体水平不能达到70%的免疫合格标准,二免后1周H5和H7亚型抗体合格率均能达到80%以上,必须加强免疫一次才能达到满意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简述我国禽滤感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兴  李峰  冯春复 《中国家禽》2005,27(23):58-59
1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侵害青年禽和成禽的生殖系统引起严重病变,使产蛋量急剧下降或者产蛋达不到高峰,而且会使蛋的品质大大降低,软壳蛋、砂壳蛋等明显增多.肉鸡感染后则使其生长缓慢、料肉比降低.混合感染时(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或鸡新城疫等),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是用于预防H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  相似文献   

8.
为了追寻近年来云南省普遍存在的蛋鸡产蛋异常的病因,合理制定有效的疫苗防控方法,设立了“云南省蛋鸡产蛋加固工程”研究项目。方法:在云南全省选择具有代表性蛋鸡产蛋异常鸡场,以梅里亚公司生产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囊病疫苗和农业部批准生产的禽流感疫苗为中心,科学制定总免疫程序。应用梅里亚公司免疫用设备进行免疫,确保免疫准确性。定期监测上述相关抗体动态变化。结合各鸡场实际生产结果,对比分析免疫防控效果。结果:参试鸡场生产上均取得明显效果,证实“产蛋加固工程”针对产蛋异常问题制定的免疫防控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时验证了产蛋异常现象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的感染之间的客观有机联系。虽然对后期产蛋影响不明显,但云南省蛋鸡在育成初、中期,甚至更早仍有传染性支气管炎野毒感染,值得极度关注。禽流感疫苗质量良莠不齐,应当加强免疫后的抗体监测,随时调整接种日程和选择优质疫苗,杜绝禽流感H9亚型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9.
简述我国禽流感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侵害青年禽和成禽的生殖系统引起严重病变,使产蛋量急剧下降或者产蛋达不到高峰,而且会使蛋的品质大大降低,软壳蛋、砂壳蛋等明显增多。肉鸡感染后则使其生长缓慢、料肉比降低。混合感染时(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或鸡新城疫等),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是用于预防H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  相似文献   

10.
检测鸭坦布苏病毒卵黄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纯化的鸭坦布苏病毒WR株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鸭坦布苏病毒卵黄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优化后确定检测样品的结果P/N([样品孔OD450nm-空白孔OD450nm)/(阴性孔OD450nm-空白孔OD450nm)]≥2.1判为阳性,<1.5者为阴性;1.5≤P/N<2.1者判为可疑,重检后仍可疑者定为阴性。以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H5亚型禽流感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鸭瘟病毒和大肠杆菌卵黄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经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本方法的建立对开产种鸭和蛋鸭坦布苏病毒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鸭在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成功控制鸭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根除该病在家禽中的流行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鸭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使用和研究进展,以及影响疫苗效率的因素(疫苗类型、鸭的品种、免疫程序、疫苗的抗原匹配性、佐剂、免疫覆盖率)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一.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根据核衣壳蛋白及基质蛋白的抗原性禽流感属 A型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 (H)和神经氨酸酶 (N),由于 H、 N抗原的不同,病毒可分很多亚型,目前已确定 H有 16个亚型, N有 10个亚型,致病性较强的大部为 H5、 H7、 H9亚型,在我国已分离到多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主要是水平传播,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可同时感染一批鸡群,候鸟、水禽等可成为自然贮存宿主,不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因为不仅从感染鸡所产的蛋中可分离到禽流感病毒,而且感染后所产蛋如用作种蛋,则孵化出雏后 1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3.
引起蛋鸭、种鸭产蛋异常和发病死亡的疫病主要有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禽霍乱和鸭瘟等。对禽流感和鸭瘟,大多种(蛋)鸭养殖者都会积极预防,而对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或其他疫病的预防,许多养殖户不太重视。在生产中只做好禽流感和鸭瘟这两种病的预防,蛋鸭、种鸭仍可能出现产蛋异常和(或)死亡。  相似文献   

14.
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疾病,给禽类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DTMUV感染病鸭卵巢的病毒定位及产生的病理损伤进行观察,以了解DTMUV对病鸭卵巢的病理损伤。主要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自然感染DTMUV的病鸭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蛋鸭临床表现主要以产蛋量骤然下降为特征,严重病例站立不稳,倒地抽搐,最后衰竭而死。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卵泡充血、出血,破裂,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增生、凋亡或坏死;卵泡周围有大量空泡状细胞和小动脉增生,增生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增生的空泡状细胞为上皮细胞,DTMUV主要位于卵泡的颗粒细胞内。综上表明,DTMUV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内,颗粒细胞发生增生、凋亡或坏死,导致卵泡闭锁,进而引起蛋鸭产蛋量下降,为阐明DTMUV的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鸭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目前鸭流感疫情主要是由H5N1亚型毒株引起的。本试验采用常规的血清学方法对雏鸭的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规律及不同日龄首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后的抗体动态变化的检测分析,并通过不同疫苗剂量接种肉鸭后的抗体检测结果分析,6日龄为樱桃谷肉鸭禽流感的最佳首免日龄,0.5ml/只作为首次免疫较为合适的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日龄与母源抗体水平的鸭和鹅,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观察,结果,初生水禽3日龄首免即可对禽流感疫苗(H5亚型)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雏鹅母源抗体几乎以每4d下降1个HI抗体效价单位的速度消退;母源抗体对H5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加强免疫鸭和鹅所产生的H5 HI抗体水平及其维持时间与仅免疫一次的鸭和鹅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鸭和鹅免疫H5禽流感疫苗后第25~30d H5 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10):150-152
<正>2015年入冬以来,信阳地区部分蛋鸡场出现产蛋下降,蛋壳质量变差等情况。为全面了解信阳地区商品蛋鸡禽流感(AI)免疫水平,本研究选取了信阳地区10个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场,对其H9和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检测,进而为当地AI免疫程序的优化和防控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选择信阳部分地区10个处于产蛋期的鸡场,采集新产的鸡蛋或血清样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H5亚型重组禽流感Re-6株灭活疫苗在鸡、鸭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本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鸡场和鸭场开展了临床免疫实验。实验鸡群于14日龄首免单价疫苗(Re-6株)和H5亚型二价疫苗(Re-6株+Re-4株)后,在30日龄~200日龄不同时间点采血检测Re-6抗体,结果表明,二价疫苗比单价疫苗免疫后的Re-6免疫抗体产生早、效价高、抗体整齐度好;40日龄二免后20 d,二价疫苗和单价疫苗的Re-6免疫抗体消长规律趋于一致。实验鸭群于17日龄分别采用禽流感(H5+H9)双价灭活疫苗和单价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进行免疫,免后45日龄~205日龄不同时间点检测Re-6抗体,结果表明,双价疫苗与单价疫苗均可以诱导免疫鸭产生高水平抗体,而且两种疫苗的消长规律相似。此外,45日龄二免Re-6株疫苗的免疫程序要优于70日龄二免的免疫程序。本研究评估Re-6疫苗的防控效果,为家禽H5亚型禽流感免疫防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2013年以来,H7N9亚型流感对我国养禽业和人类公共卫生造成了极大影响。疫苗作为重要防疫工具,在H7N9亚型流感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H7N9禽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已在国内广泛应用。随着对H7N9亚型流感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对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及通用流感疫苗等新型疫苗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我国禽流感疫苗的开发与应用夯实了技术基础。本文对各类型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发情况以及优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控禽H7N9亚型流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通过检测免疫注射H5N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Re-1株)后3-4周的444个鸡场、66个鸭场和28个鹅场共计16140份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血凝抑制抗体水平,比较A、B、C、D、E5个不同厂家的疫苗对鸡、鸭、鹅免疫效果。结果显示: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对鸡的免疫效果明显好于鸭和鹅;不同厂家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有差异,其中A厂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