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水产养殖》2013,(1):3
采自海里的海参今后有望在海南省推广养殖。由海南大学承担的热带海参人工繁育技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继2009年糙海参人工繁育成功之后,2012年又成功繁育出花刺参和玉足海参,填补海南省空白。有关专家称,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建立了系统性的热带海参人工繁育技术,为海南省开发海参养殖新品种奠定了基础。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开展苗种规模化繁育试验和养殖试验,早日使热带海参成为海南省养殖新品种。该课题组负责人、海大教授冯永勤介绍说,开展热带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目的是掌握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正>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糙海参、红糙海参、花刺参、黑乳参"4种海参的繁殖和养殖成功。人工育种的10万只海参,经过5个月养殖,目前海参个体已达100 g/只。其中"糙海参"孵化育苗,填补了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空白,"红糙海参、黑海参"通过人工诱导产卵孵化幼体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正>海南糙海参苗种繁育技术又有新突破。2017年9月,海南省科技厅组织水产养殖专家对省重大科技项目"热带海参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应用"进行现场测产,经全人工繁育,目前海南糙海参苗种达223.1万头,不仅保证了糙海参增养殖苗种的来源,也填补了海南糙海参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空白。糙海参经济价值较高,在国内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它生长迅速、养殖方式简单、病害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14,(11):43-43
<正>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海南省科技厅组织水产专家组,2014年10月对海南省产学研一体化专项"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进行现场测产。经随机抽样苗种测定与统计,该项目所培育的糙海参苗种超过80万头,这意味着海南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获成功。由海南大学和海南定利养殖种苗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2014年6月10日至8月10日在海南定利养殖种苗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共进行亲参诱导产卵10次,  相似文献   

5.
正海南定大养殖有限公司和海南大学共同承担的研究课题"热带海参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应用",2016年10月经过专家现场测试,课题组一批次培育出花刺参幼参突破百万头,已进入技术成熟阶段,花刺参有望成为海南省海水养殖新品种。海南省科学技术厅2016年10月组织水产专家,对"热带海参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糙海参(Holothuria scbra)是中国南方优质的热带海参经济品种,试验首次成功在国内综合运用升温等多种刺激方法人工诱导糙海参产卵,并进行了批量人工育苗。2010年4—6月,共进行人工催产试验10次,催产亲参243头,5次试验产卵,催产成功率50%,共获得受精卵1652.72×10^4粒,孵出糙海参幼体1226.74×10^4头,总体孵化率74.23%;在水温27.5~30.0℃条件下,受精卯完成胚胎发育需要32.5h;利用其中部分幼体开展后期人工育苗,经过21d培育,获得糙海参早期稚参(0.1cm)19.43×10^4头,苗种培育成活率16.7%;经过32d培育获得大规格后期稚参苗(0.3~0.5cm)2,46×10^4头,培育成活率2.12%。试验的成功对下一步开展北部湾海域糙海参的天然种群恢复和在华南地区进行糙海参的人工养殖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热带海参,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海海域。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开发,野生糙刺参资源量不断下滑,对其进行人工繁育与养殖迫在眉睫。目前,糙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而其人工养殖技术尚待完善。为研究热带海参人工养殖及放流的可行性,2010年~2011年通过在西沙群岛3个不同海区[港池内(A区)、港池外(B区)、泻湖(C区)]进行了糙刺参的幼参和成参的网笼养殖试验,定期监测笼内幼参及成参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研究热带海参野外人工养殖及放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热带经济海参糙刺参幼参和成参均可以实现野外网箱养殖。成参在低密度下7个月网笼中成活率100%,体质量少量下降,其中在A区网箱养殖成参的效果明显优于C区;低密度下大规格幼参a(3 cm左右)比小规格幼参a(1.5 cm左右)生长率更快和成活率更高;而A和B海区由于营养盐、底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幼参和成参的养殖效果要优于C区。因此,利用网笼在野外养殖糙刺参是可行的,但是必须对海参规格和养殖地点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在两广和海南地区俗称沙参,粤港澳地区也称为秃参。糙海参属热带海参,为广温和广盐南方海参品种,温度13~35℃,盐度20~40‰的水质都能生存,适合我国南方人工养殖,且已有不少养殖成功的报道。湛江市是凡纳滨对虾养殖大市,虾池分布广泛。糙海参与凡纳滨对虾池塘混养可解决对虾养殖品种单一从而提高虾池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为广大对虾养殖户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增殖糙海参资源,2014年6月—2015年5月,以采自海南陵水沿海的天然糙海参为亲参,通过探索糙海参亲参运输、培育、诱导精卵排放以及幼体和稚幼参培育等技术,建立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体系。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薄膜袋充氧干运法运输糙海参,亲参成活率可达99.8%;亲参培育成活率达97.1%以上;采用阴干与流水相结合诱导亲参排放精卵,成功率达93.3%。以培育的亲参进行了12批次初耳幼体和稚幼苗培育试验,共放养初耳幼体5474万个,培育出体长1.0~5.5 cm幼参445.9万头,初耳幼体培育总成苗率8.1%。初步实现了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是一种热带海参,俗称明玉参、白沙参,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南沙和海南岛及广东徐闻一带。糙海参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更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南方深受欢迎的使用珍品之一。近年来,由于过量采捕,糙海参的数量逐年下降,市场供不应求,为解决市场与资源的矛盾,糙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在南方沿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单一饵料或混合投喂对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幼体生长的影响,采用2种单胞藻(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和2种酵母(酿酒酵母、海洋红酵母)单一或组合搭配投喂玉足海参耳状幼体,测定并比较海参幼体的体长、胃宽、水体腔长、变态成活率等指标。试验结果显示:单一饵料组中,牟氏角毛藻对玉足海参幼体体长的生长及变态存活最有利,而球等鞭金藻对其脏器(胃、水体腔)的发育最有利;综合所有处理组的投喂效果看,混合投喂组比单一饵料组更有利于玉足海参幼体的生长和存活,其中酿酒酵母+海洋红酵母的混合投喂组合得到了最高的体长、胃宽和水体腔长特定生长率,牟氏角毛藻+海洋红酵母投喂组的变态成活率最高,变态发育速度最快。结果表明,在玉足海参幼体培养早期适合以混合酵母为主投喂,后期则可较多投喂牟氏角毛藻和海洋红酵母。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13.
糙海参胚胎和幼体发育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糙海参育苗技术,研究描述了糙海参从受精卵发育到稚参的形态变化,在显微镜下测定了受精卵、胚胎和幼体的大小,确定了糙海参胚胎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通过利用阴干、流水刺激法对成熟亲参进行人工催产,得到大量的受精卵,其受精率为90%以上。糙海参胚胎和幼体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旋转囊胚期、原肠期、初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形幼体和稚参等阶段;在平均水温29℃,平均盐度34条件下,糙海参受精卵经3 h发育形成囊胚,4 h进入旋转囊胚期,5 h进入原肠期,19 h完成胚胎发育变态为耳状幼体;并经过7 d的生长与发育进入樽形幼体;第15天变态为稚参。观察发现,多精入卵现象则会导致胚胎发育不正常,最终使胚胎发育停止并死亡。在糙海参幼体发育过程中,大耳状幼体期幼虫臂的大小及其球状体的形成均可作为判断其幼体发育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幼虫臂越大,球状体出现率越高,其幼虫的变态率和成活率也越高。对比发现,位于糙海参尾部的突出结构——尾突,为仿刺参和新西兰刺参所没有,这一结构差异同时导致了其骨片位置也不同;并且,糙海参胚胎和幼体与其他种类的海参在发育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菁  胡超群  张吕平  范嗣刚 《水产科学》2011,30(12):768-773
运用设计出的11个种特异性PCR反向引物,通过与通用正向引物16Sar进行PCR扩增,分别在11种海参中扩增得到大小为269~406 bp的种特异性16S rRNA基因产物,而在非特异种类中扩增不出任何产物,即可有效鉴定这11种海参.此法成功检测出2种冷冻海参替代产品,即用等刺参代替仿刺参,用玉足海参代替棘辐肛参,并且...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南方和北方主要海参品种的口感及营养品质差异,分别对北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南方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体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灰分、总糖、粗脂肪、氨基酸组成、活性多糖及3种主要常量元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糙海参的硬度、弹性明显高于刺参,而吞咽度和润滑感低于刺参;干样复水后,刺参的含水量(94.36%)明显高于糙海参(81.79%)。以干基计,刺参和糙海参的粗蛋白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2.51%、5.62%和81.01%、1.43%;总糖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8.20%、1.23%和2.15%、1.40%。氨基酸分析显示:糙海参的谷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刺参,尤其胶原蛋白特征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刺参,因此糙海参含有较多的胶原蛋白;刺参和糙海参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3.06%和18.51%,糙海参明显低于刺参。以干基计,刺参体内矿物元素Ca、Fe和Zn的含量和多糖含量高于糙海参。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海参养殖业投资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预计产值超过5亿元,从而成为我国最大的海参繁育、养殖、生产基地。今年以来,生产商和经销商投资海参养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市累计投入4.7亿元用于新建和改造海参人工养殖池,海参养殖面积已达到12万亩,共投入海参育苗室180个,预计海参年产量60000吨。全市形成了育苗、生产、加工、市场开发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大连成为全国最大的海参繁育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7.
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海参消费需求逐年上升,海参人工育苗和养殖逐渐兴起,其规模和养殖方式不断扩大。白刺参做为海参家族中的特殊变异种,除了颜色与众不同外,白刺参营养价值也较普通海参高出一筹,硒含量是一般海参的10倍,因此越来越引起广大水产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白刺参生产育苗经验,就白刺参规模化繁育和期间病害防治进行总结,为白刺参繁育从业人员提供实用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一、海南海参资源种群及其分布状况我国的海参分布于温带区和热带区。温带区经济价值高的食用海参在我国只有仿刺参一种,分布于黄渤海,质佳味美,品质最好。热带区海参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资源量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沙、南沙群岛和海南岛。据统计目前世界海参产量86%来自热带区,可食用就有10多种,但海参的增殖放流、育苗养殖都未见报道。对于热带海参资源只有广东对梅花参、广西对绿刺参、糙海参进行了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下面将海南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几种食用海参的种类及分布作一概述。1.梅花参别名凤梨参,栖息于水深3~1…  相似文献   

19.
于宗赫  黄文  马文刚  霍达  刘文广  许强 《水产学报》2021,45(12):2003-2010
研究了利用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sp.)单独投喂和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投喂对玉足海参浮游幼体生长、发育以及成活率的影响。将牟氏角毛藻液与海洋红酵母稀释液按照4:0、3:1、2:2、1:3和0:4的体积比混合后投喂玉足海参浮游幼体,依次标记为A、B、C、D和E组。结果表明,仅投喂角毛藻的A组幼体的生长和发育速度最快,实验开始后该组幼体可以在第10 d进入大耳幼体阶段,第18 d进入樽形幼体阶段;同时,A组幼体的成活率最高,至实验结束时其平均成活率为58.73±2.75%。相比之下,整个实验过程中D和E组幼体一直停滞在小耳幼体阶段,且无法形成球状体;其中E组幼体的体长一直呈负增长状态,至实验结束时其平均成活率仅为22.22±5.50%。总体来说,随着饵料中海洋红酵母比例的增加,玉足海参浮游幼体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均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海洋红酵母并不适合作为替代饵料用于玉足海参浮游幼体培育。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温和水质理化因子对糙海参摄食、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不同水温15、20、25、30℃为4个试验组,研究糙海参成参的摄食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糙海参体重的增长与水温的变化密切相关;糙海参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在25℃时生长最快,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分别为7.667 g和1.48%,而且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在水温15℃时,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分别为0.1 g和0.022%,有时会出现负增长。当水温达到15℃时,糙海参摄食活动减少,停止摄食,体重不再增加。在水质因子研究方面,分为不换水试验组、换水1/3试验组(每日)、全部换水试验组(每日),研究了不同水质对糙海参生长的影响。经过15 d养殖,结果表明:其他水质指标波动在正常范围,3个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别,只有NO2-含量有明显的差异。不换水组、换水1/3组和全部换水组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分别是1.34 mg/L、0.55 mg/L和0.23 mg/L。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大小与海参生长有密切关系,两者呈负相关。全部换水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糙海参生长最快;不换水试验组,部分糙海参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呈负增长,部分已经吐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