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技术(PAGE),对洞庭湖区两种体色(灰色、黄色)鲇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3种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MDH同工酶中,两种鲇肝脏各有5条酶带,肌肉均有4条酶带表达;两种体色鲇鱼的同种组织中EST同工酶的酶谱不相同,黄色鲇鱼的EST同工酶检测出8条酶带,而灰色鲇鱼只有4条酶带;EST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也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LDH同工酶中,黄色鲇肝脏有2条酶带,肌肉有1条酶带;而灰色鲇肝脏和肌肉中各有1条酶带。  相似文献   

2.
分别测定了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大口鲇(S.meridionalisChen)以及杂交鲇(鲇♀×大口鲇♂)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每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等6个血细胞指标和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以及铁饱和度等4个血清铁指标,结果表明杂交鲇在呼吸功能上具有较强的优势;鲇、大口鲇以及杂交鲇血清转铁蛋白的PAGE分析表明:杂交鲇Tf表现型种类多、遗传均一性较好;杂交鲇血清Tf等位基因a、b和c分别来自大口鲇血清Tf等位基因a、鲇血清Tf等位基因a以及鲇和大口鲇的血清Tf共有的等位基因b。由此推断,杂交鲇比其亲本的耐低氧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平平板电泳法研究了大口鲇、鲇及其杂种F1的血清蛋白、肌肉蛋白以及肝、肾、脾、心、眼和肌肉等6种组织的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分析了杂种F1及其与父母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LDH和ADH上,杂种F1与母本大口鲇相近。对比发现,肾脏和脾脏的EST同工酶电泳图谱可作为鉴别别大口鲇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怀头鲇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道了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含肉率和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并将此结果同南方大口鲇的含肉率、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怀头鲇的含肉率低于南方大口鲇和鲇,但怀头鲇肌肉氨基酸总量、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以及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南方大口鲇和鲇。  相似文献   

5.
研究网箱饲养肉食性名优鱼大口鲇的关键技术的结果表明,每平方米网箱可生产大口鲇成鱼50-80kg、藓利税500-900元,投入产出比为1:1-1:1.3。一只面积为16m^2的网箱,饲养大口鲇所获得利润相当于3亩池塘养鲇利润的总和,是网箱养鲤鱼效益的4-6倍。  相似文献   

6.
对大口鲇和革胡子鲇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大口鲇体长范围34.1-44.2 cm,体长/体高为5.1,体长头长为4.75,头长眼径为14.6,革胡子鲇的体长范围41.8-49.6 cm,体长体高为6.56,体长头长为4.65,头长眼径为13.71。运用传统测量法和框架法(Truss)共同测量分析,为研究鲇科鱼类种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口鲇(♀)×怀头鲇(♂)杂种F1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怀头鲇(S.soldatovi)(♂)的杂交后代F1(简称杂交鲇)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杂交鲇形态学可数性状为背鳍D.i-6,胸鳍P.i-14~15,臀鳍A.i-76~85,须3对;染色体数目(2n)为58,核型公式为...  相似文献   

8.
大口鲇捕食行为感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特定感官消除或抑制和单一感官刺激方法,研究了大口鲇Silurus meriordinalis捕食行为中几种相关感觉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口鲇主要依靠侧线和触须捕食,皮肤具有部分感觉作用。大口鲇侧线和触须主要对猎物的低频振动起反应,触须对静止的鲜饵料鱼有中等强度的反应。味觉在食物吞咽过程中起很大作用,视觉和嗅觉在捕食中的作用不大,猎物的形状不影响大口鲇的捕食。由于大口鲇对静止的鲜饵料鱼有中等强度的攻击反应和吞食行为,因此,只要经过适当的驯化,大口鲇可以摄食人工饲料,但一般拒食臭饵料鱼。  相似文献   

9.
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期正交试验,以生长比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评定指标,研究了大口鲇对蛋白质、脂肪、糖和纤维素等营养素的日需要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100g体重的大口鲇,日需蛋白质1.85-2.03g、脂肪0.36-0.46g、糖1.13-1.35g、纤维素0.18-0.36g。  相似文献   

12.
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对1~43日龄内的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组织学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大口鲇不同 发育 阶段的口裂、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后肠等组织和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的变化;对口裂宽 、口裂高与全长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仔鱼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特点与摄食、营养方式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线粒体基因组(mtDNA)探讨南方大口鲇在鲇形目中的系统进化地位,为鲇形目鱼类的系统进化研究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参照近缘物种线粒体基因组设计覆盖全基因组引物的方法,设计合成16对引物对南方大口鲇mtDNA进行分段扩增,拼接后获得其mtDNA全序列,对其基因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基于mtDNA序列对南方大口鲇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南方大口鲇mtDNA全长16 527bp(GenBank检索号为:HM746661),包括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1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序列分析显示,南方大口鲇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排列顺序与现已公布的鲇形目鱼类完全一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南方大口鲇与六须鯰聚为一支,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越南拟鲿聚为一支,湄公河巨鲶、长臀鮠及斑点叉尾鮰聚为一支,这3支聚在一起后再与牛头鲴及黑躯兵鲶相聚,最后与扬子鳄相聚。【结论】南方大口鲶与鲇形目鲇科鱼类六须鲶的进化地位最为相近。在进行系统发育研究时,应选择合适的基因,以便得到较为可靠的系统发育结果。  相似文献   

14.
4种鲇形目鱼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种鲇形目鱼——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 Nikolsky et Soin)、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uss uriensis(Dybowsk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的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4种鱼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在不同pH条件下蛋白水解酶的分布和活性差异:4种鲇形目鱼蛋白水解酶的表达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胃和前肠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最强;4种鲇形目鱼蛋白水解酶的表达有科属差异,同科鱼中存在分子量相同的蛋白水解酶,而不同科鱼中未见分子量相同的蛋白水解酶;怀头鲇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种类最多,活性最强;4种鲇形目鱼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均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在大口鲇养殖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制了四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并对大口鲇进行90日的控制性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四组添加剂对大口鲇均具有抗病促生长效果,同时对改善鱼体商品性状(体色、体型、腹腔脂肪含量等)有明显的作用。其中C组最佳,饵料系数仅为1.10,比对照组的1.36低17.6%,即增肉1千克可节省饲料蛋白达75.2 g。  相似文献   

16.
应用密闭定容装置,测定了20℃、24℃、28℃时大口鲇仔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大口鲇仔鱼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有上升的趋势,耗氧率与温度之间有极显著关系;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3种温度耗氧高峰均出现在傍晚17~19时,低谷出现在清晨5~7时;窒息点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性腺型芳香化酶基因cyp19a1a在硬骨鱼类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克隆分析该基因在生长和体型性状具有性别二态性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不同组织的表达与定位,并对已获得YY超雄个体的雌雄同体亲本进行不同组织表达验证分析,为加快培育全雄兰州鲇良种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获得兰州鲇cyp19a1a全长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该基因在3月龄、1龄和3龄兰州鲇正常雌雄鱼和3龄雌雄同体鱼的不同组织表达,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分别检测该基因在3月龄、1龄和3龄正常雌性鱼性腺组织的表达与定位。【结果】cyp19a1a c DNA序列全长为2 168 bp,其中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53 bp,开放阅读框(OFR)1 707 bp,3′UTR408 bp,编码568个氨基酸残基,具有芳香化酶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功能区。兰州鲇cyp19a1a mRNA主要在性腺表达,3龄雌雄同体表达特征与3龄正常繁育个体相同,且卵...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对大口鲇胚胎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密闭定容装置,对大口鲇胚胎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对受精24h时期胚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耗氧率测定结果表明,随水温的升高胚胎耗氧率有上升的趋势。18℃时大口鲇胚胎耗氧率为0.36mg/100eggs·h,22℃时耗氧率为0.41mg/100eggs·h,26℃时耗氧率为0.49mg/100eggs·h。同时大口鲇胚胎耗氧率有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耗氧率高于夜间的耗氧率,但昼夜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幅度约为8%。  相似文献   

19.
应用密闭定容装置,对大口鲇胚胎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对受精24h时期胚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耗氧率测定结果表明,随水温的升高胚胎耗氧率有上升的趋势.18℃时大口鲇胚胎耗氧率为0.36mg/100eggs·h,22℃时耗氧率为0.41mg/100eggs·h,26℃时耗氧率为0.49mg/100eggs·h.同时大口鲇胚胎耗氧率有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耗氧率高于夜间的耗氧率,但昼夜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幅度约为8%.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无害化鸭粪培育南方大口鲇苗种饵料鱼。结果表明: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等变化因素,提前3~4d,采用3~5d为周期性投施无害化鸭粪培育滤食性饵料鱼,每667m2投放饵料鱼苗80万~100万尾,培育成活率达78%。饵料鱼苗规格达1cm左右时,饲喂南方大口鲇,2cm南方大口鲇苗种经22~25d培育,规格达8cm,成活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