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兴化市暴发腺胃型传支@梁晴天@陈志远¥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兴化市暴发腺胃型传支王钅监梁晴天陈志远(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225700)今年3月份以来,我市发生一种以腺胃肿胀为特征的鸡病。病程长,死亡率高,开始发病乡镇曾误诊为马立克氏病,又因大部分病鸡可见...  相似文献   

2.
2009年初,河南省某父母代肉种鸡场15周龄左右鸡出现疑似马立克氏病,患病鸡消瘦,鸡冠苍白,干缩,精神沉郁。剖检病理变化为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心脏显著肿大,并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腺胃肿大,呈圆球状;胃壁增厚,胃黏膜有出血和溃疡灶。组织学病理变化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腺胃、法氏囊、胸腺等组织中大量多形态肿瘤细胞呈弥散性浸润或灶状聚集,正常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呈阳性反应。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组织学病理变化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确诊该场发生的疾病是内脏型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3.
应用荧光PCR试剂盒对临床表现为消瘦和腺胃肿大为特征的患鸡病料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阳性,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阴性,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荧光PCR检测为阴性。结合患鸡精神沉郁,极度消瘦,腺胃肿大如球状等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表明该患鸡发病主要病因为感染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并且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病毒病。目前马立克氏病疫苗保护指数在64.44%-82.86%之间,因此,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仍会有一小部分发生马立克氏病,但是,1997年初,福州,连江,三明,泉州,南平,厦门等12个县市的近130个养鸡场(户)所饲养的使用劣质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约58.4万羽蛋鸡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鸡马立克氏病(MD),使养鸡场户均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次MD病流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鸡以腺胃肿大为特征,其它内脏肿瘤明显的单纯性腺胃肿瘤,特别是鸡龄越小的鸡越易出现此种病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501-1506
对1例感染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病例进行确诊,对感染病毒的Meq基因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病理解剖、PCR检测、病毒分离、动物试验和Meq基因序列分析,对感染病毒进行研究。病理解剖结果为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腺胃、肌胃、十二指肠表现为肿瘤病变。PCR检测结果为病死鸡的组织病料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病毒分离和动物试验结果证明该感染病毒是1株马立克氏病超强毒株,该病毒可以引起免疫过CVI988疫苗的鸡发病。Meq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与7株马立克氏病病毒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8.8%~99.6%,该病毒在Meq的第115、119和176位氨基酸突变同国内流行株,该检测病毒在Meq的第217位氨基酸突变同超超强马立克氏病毒株。结果表明,通过病理解剖、PCR检测、基因序列分析、病毒分离和动物试验,确诊病鸡感染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发生在育成期到成鸡期,本病能使鸡肝、神经、卵巢、腺胃、肾等脏器发生肿瘤病变。有些养鸡户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疫苗后仍有10—50%鸡群中发生马立克氏病。笔者针对什么时间发病,表现什么样的临床症状以及对病死鸡病理变化进行二年观察。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在山东省、河北省沧州市、北京等地陆续发现了以腺胃肿胀为主要特征的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该病在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方面和腺胃型马立克氏病极为相似,给诊断上带来一定困难。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1 病原学 腺胃型传支为冠状病毒属,嗜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腺胃型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2 流行病学 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的育成鸡,病死率在3%~9%之间。腺胃型马立克氏病多发于80~140日龄,发病率因鸡群注苗等不同差异很大,两者在其它日龄段也有发生。3 临床症状 腺…  相似文献   

8.
近期 ,日照市东港区兽医站门诊不断收到以消瘦和腺胃肿大为基本特征的病例 ,经剖检、实验室诊断和动物试验 ,确定为鸡马立克氏病。1 发病情况入秋以来 ,常有养鸡户来站就诊 ,病鸡表现消瘦 ,不断零星死亡 ,用抗菌、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无效 ,常有零星死亡。发病鸡多见于商品蛋公鸡 ,发病日龄一般在 5 0d以上 ,发病率在 1 5 %~ 5 0 %不等。经调查发现这些鸡群大多未进行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接种。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本病多数在 5 0日龄以后开始表现出典型症状 ,少部分鸡在 40日龄即已开始发病。主要症状为 :病鸡发育迟缓 ,精神不振 ,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粤北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TVP)的病原学特征,于粤北地区8个有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良和消瘦等症状,疑似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肉鸡场共采集样品420份,根据发病鸡场每10份样品混为1个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8种TVP相关病毒的总检出率为80.95%(34/42),除呼肠孤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未检测到阳性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7.14%、4.76%,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鸡腺胃坏死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均为2.38%,其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等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均为4.76%,马立克氏病病毒和鸡腺胃坏死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等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2.38%;发病鸡主要集中于25~80日龄,不同日龄的TVP相关病原学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粤北地区肉鸡TVP发病率较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疾病免疫策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TVP发病规律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50~70日龄的鸡发生内脏型马立克氏病非常多见,肿瘤结节常生长在性腺(尤其是卵巢)、肝脏、脾脏和心脏上,腺胃上出现肿瘤病变的比例很小,而肿瘤结节仅生长在腺胃上的病例,我们未见报道。华东某大型鸡场所饲养的56~80日龄商品代蛋用鸡同时发生这种马立克氏病,现将诊断及防制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商品蛋鸡的生产过程中 ,腺胃型传支与马立克氏病在外观上难以区别 ,许多畜牧兽医工作者不认识腺胃传支外观及剖检症状 ,往往把腺胃传支误诊为马立克氏病 ,给蛋鸡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 ,结合实验室检测 ,作一总结 ,以供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1 病原性1 .1 腺胃型传支腺胃型传支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鸡腺胃型支气管炎病毒。本属病毒为多形态 ,略呈球形 ,有囊膜 ,囊膜突起成皇冠状 ,所以称冠状病毒。该病毒鸡胚尿囊液内可增殖 ,主要侵害鸡的消化系统。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患腺胃传支的病鸡 ,往往出现…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的免疫特点及防制对策孙明军柴家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71018鸡的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致鸡肿瘤的病毒病,其病原为一种疱疹病毒,因为具有嗜淋巴细胞特性,以前被列为γ-疱疹病毒,但是近年...  相似文献   

13.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是近年来严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于1997年6月始在我省的淮南、合肥、巢湖等地的鸡群中发现此病。主要表现为病鸡羞明、流泪、肿眼,有呼吸道症状,且有拉稀、消瘦等症状;剖检特征病变为腺胃肿大如球状,胃壁增厚,腺胃乳头有出血等,很易误诊为鸡马立克氏病和鸡新城疫病,死亡率30%左右。该病在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上与呼吸型及肾型传支有着明显的不同,使用现有的呼吸型及肾型传支疫苗对本病没有保护作用,所以研制出能有效预防鸡腺胃型传支病的疫苗是当务之急。鉴于此,我们利…  相似文献   

14.
人和家畜会发生癌症,禽也不例外,马立克氏病就是鸡的一种癌症.患这种病的鸡,许多内脏器官长出由异常的淋巴细胞构成的肿瘤组织团块,以致器官肿大变形,组织受到破坏.早在1907年,匈牙利一位兽医科学工作者马立克首先报道本病,他见到病鸡跛行、瘫痪、翅膀下垂等症状,就称之为"鸡麻痹症".其后许多科学家对此病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把它称为"多发性神经炎"、"鸡神经淋巴瘤"、"禽白血病综合征"等等.一病多名,造成许多混乱.后经兽医工作者建议,于1964年,在世界兽医家禽协会会议上讨论通过,把这种病统一命名为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5.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省境内发生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及确诊情况。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剖检、鸡马立克氏病实验室检验及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和病毒分离鉴定等,确诊了病原为嗜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指出了由该病原引起的病鸡不能用Mas株和T株保护,而必须用分离株制备的疫苗才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鸡三种肿瘤病在广西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采自广西20个鸡场106群鸡的360只病、死鸡共1126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马立克氏病的群阳性率为84.91%,个性阳性率为73.33%,网状组织增生症的群阳性率为25.47%,个体阳性率为13.61%,禽白血病的群阳性率为16.98%,个体阳性率8.89%,肿瘤病二重及三重感染率为21.92%,在有肿瘤病变和无肿瘤病变的病例中,马立克氏病的阳性率分别为77.85%和47.17%,其中60日龄以上鸡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60日龄以下的鸡(P<0.05),对马立克氏病和网状组织增生症而言,腺胃是最理想的检测组织。  相似文献   

17.
乌骨鸡是我国独有的珍禽之一,以其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我们从北京某鸡场引进2000套乌骨鸡纯化种鸡,由于其种源带有马立克氏病以及该鸡种对马立克氏病易感的特性,给子代马立克氏病的防疫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探索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材料和方法丑.1乌骨鸡系我县种鸡场孵化商品代乌骨鸡1日龄雏鸡。1.2疫苗选择①进口MD疫苗,系从郑州购进龙马跃疫苗。②国产MD疫苗,系南京动物药械厂生产SPF苗。豆.3琼扩抗原由河南农业大学提供。1.4试验方法将鸡场孵化1日龄雏鸡每批1.2万只,随机…  相似文献   

18.
1997年6月到1998年3月期间,本省某鸡场饲养的罗曼商品代蛋鸡陆续暴发了一种以腺胃肿大、各组织器官肿瘤为特征的疾病,经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A群5000羽,1996年11月引进,1日龄每羽注射1羽份美国产的HVT冻干苗,其他免疫程序按常规?..  相似文献   

19.
<正>1特点鸡病的种类逐渐增多,几乎每1~2年出现一种新的鸡病。从1985年开始,先后暴发了马立克、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法氏囊炎、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原的毒力明显增强,如马立克氏、传染性法氏囊炎及新城疫病的毒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野毒的毒性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近10年里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就出现了3~4个新的血清型,传染性法氏囊炎病也出现许多亚型。因此,鸡病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周围神经、内脏器官(性腺、肝、脾、肺、肾、腺胃、肠道等)、虹膜、肌肉及皮肤内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并发展成为淋巴瘤[1-2].虽然很早由匈牙利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氏于1907年首先就发现了该病,但是人们在很长时期把它与之相类似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俗称"大肝病",简称LL)相混淆,甚至就当作鸡白血病.马立克氏根据患鸡在临床上呈现腿和翅膀的麻痹,把该病叫作"鸡麻痹",从病理解剖学上他认为周围神经的病变是炎症性质的,故亦称"多发性神经炎"[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