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型饲料添加剂——丁酸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链脂肪酸为大肠细菌酵解的产物,为结肠肠腔的主要阴离子及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营养物质,他们在许多方面影响结肠黏膜功能,如调节钠离子吸收,诱导表皮细胞增生,增强黏膜血流。促进黏液分泌。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丁酸,他们主要来自大肠中厌氧杆菌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酵解作用.是结肠上皮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细胞的分化和结肠上皮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不同于醋酸或丙酸等短链挥发性脂肪酸,丁酸水、脂两亲,偏重于亲脂,加之在pH值4-6时比较不易被分解,饲喂后能大部分避过水性环境的小肠。直接进入盲肠和结肠。作为一种生物调节剂.丁酸在改善胃肠道机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链脂肪酸是大肠细菌的代谢主产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可以通过调节结肠细胞的代谢来维持正常的大肠功能,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文章综述了不同底物对短链脂肪酸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的短链脂肪酸的重要作用,提出其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短链脂肪酸是日粮纤维发酵产物,其对动物的肠道健康、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功能及影响因素,并对短链脂肪酸的吸收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动物生理研究表明,丁酸钠主要经上皮以非离子形式弥散性吸收,且在结肠远端吸收率最高。无需经过体内复杂的生化反应,如三羧循环,肠上皮细胞可以直接利用丁酸作为能量源。离体试验结果显示,结肠上皮细胞75%的氧消耗来自丁酸盐的氧化,见图示。短链脂肪酸对隐窝上皮细胞刺激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短链脂肪酸是胃肠道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物,不仅作为乳脂合成前体物直接参与乳腺内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还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乳腺脂肪酸代谢,进而调控乳脂的合成.本文从短链脂肪酸对乳脂合成的影响以及短链脂肪酸调控乳腺乳脂合成的分子机制2方面,综述了短链脂肪酸调控奶牛乳腺乳脂合成的作用机制,为奶牛乳脂合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短链脂肪酸不仅可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而且对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就短链脂肪酸在动物体内的来源、吸收、代谢及不同短链脂肪酸在生理功能上的异同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物,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本文就短链脂肪酸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其对猪肠道健康和代谢健康的有益影响以及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旨在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应用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不同链长脂肪酸对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脂代谢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选用28日龄、体重(7.93±0.7)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Cont组)饲喂正常蛋白日粮(粗蛋白质19.06%),试验组饲喂低蛋白日粮(粗蛋白质水平较Cont组降低2.49%),并分别添加0.2%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饲喂28 d后,采集肝脏、肩背脂肪与腹部脂肪。结果表明: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因饲喂低蛋白饲粮而改善,同时短链脂肪酸有较好的肝脏抗氧化作用(P<0.05);相较于Cont组,低蛋白日粮对仔猪肝脏脂代谢无影响(P>0.05);当低蛋白日粮添加脂肪酸后,肝脏脂代谢水平提高,而短链和长链脂肪酸减轻了腹脂或肩背脂肪的沉积(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日粮联合添加短链脂肪酸对增强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和减缓脂肪沉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脂肪酸在动物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以及生理机能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分为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以及长链脂肪酸等不同类型。脂肪酸是一种长度可变的碳氢链,一端是甲基,另一端是羧基。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在当前禁抗大背景下,脂肪酸以其良好的抗菌效果而逐渐被用作抗生素替代品。现阶段的脂肪酸研究中对于短链脂肪酸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是对于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的研究较少,下文将对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旨在为脂肪酸的科学应用以及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瘤胃上皮短链脂肪酸的吸收和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链脂肪酸是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重要产物,以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为主,主要通过瘤胃上皮吸收,丙酸在肝脏经过糖异生产生葡萄糖,为机体供能。随着对短链脂肪酸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瘤胃上皮的吸收是通过被动扩散和特异性载体运输进行的,相关转运载体包括单羧酸转运蛋白(MCT)、Na~+/H~+交换体(NHE)和阴离子交换剂2(AE2)等。短链脂肪酸在瘤胃上皮的转运吸收还与瘤胃内腔及胞内pH有关,载体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瘤胃内腔及细胞内pH平衡。而在被吸收进入细胞后,短链脂肪酸在胞内会进行代谢,主要代谢途径有胆固醇合成和酮体合成途径,酮体合成在线粒体中进行,胆固醇合成在细胞质以及内质网中进行,2种途径的反应前体物均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合成的酮体被MCT转运出上皮细胞,进入外周组织供能。本文就短链脂肪酸在瘤胃上皮的吸收和代谢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DCMECs)为模型,研究辛酸钠对细胞脂肪酸摄取、转运和脂肪酸活化相关蛋白分化抗原簇36(CD36)、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1(ACSL1)、脂酰辅酶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2(ACSS2)表达的影响。采用q RT-PCR检测目的基因相对表达丰度;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1、2 mmol/l的辛酸钠对CD36和ACSL1的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辛酸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或显著降低FABP3和ACSS2的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5)。试验结果揭示辛酸钠对乳腺上皮细胞内脂肪酸转运和短链脂肪酸的活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主要研究以三丁酸甘油酯为主的短链脂肪酸酯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5±1日龄的大白和长白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试验周期为20d.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4%短链脂肪酸酯,对照组相应部分用0.4%的乳清粉代替.结果表明:添加0.4%短链脂肪酸酯的试验组对早期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牛瘤胃代谢产物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即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结构,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有重大影响。乙酸被吸收后,通过血液被输送到乳腺,用以合成乳脂肪中的一系列短链脂肪酸;丙酸被吸收后,输送到肝脏,成为合成葡萄糖的原料;丁酸是乳脂肪中的短链脂肪酸,也可与乙酰辅酶A缩合形成高级脂肪酸。乙酸、丁酸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奶牛乳脂率。  相似文献   

14.
乳中所有的中、短链脂肪酸是在乳腺中从头合成 ,大部分长链脂肪酸来源于血液 ,反刍动物乳腺内中链脂肪酸的合成被酰化作用所终止 ,这决定于从合成酶系中清除乙酰辅酶 A( Co A)酯 ,而这个清除过程由微粒体甘油三酯合成体系完成 ,而中、短链脂肪酸仅在甘油的 sn- 2和 sn- 3位置酯化。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速率依赖于外源脂肪酸的供给。本文旨在研究外源脂肪酸对分离乳腺组织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1材料 :C14标记的月桂酸、硬脂酸、亚油酸和 9,1 0 - 3H标记的棕榈酸和油酸由英国白金汉郡放射化学中心提供 ,未标记的脂肪酸用薄层色谱分析…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碳链长度对脂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有极大的影响。最近,短链脂肪酸(SCFA)因可能对猪肠黏膜代谢具有有益的生理效应及具有抗菌、抗炎症和免疫调节活性而引起营养学家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周勤飞  王永才 《家畜生态学报》2009,30(5):104-105,112
丁酸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化妆品、饲料、养殖等行业,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之一,其有效成分是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本文就丁酸钠对动物胃肠道菌群的影响、胃肠道细胞的作用、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酸组成及其绝对含量的影响。根据奶牛乳房结构,试验组利用通乳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悬液经乳头管注射入奶牛乳房内,建立诱导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乳腺炎模型,对照组灌注磷酸盐缓冲液,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的脂肪酸绝对含量。结果表明:乳中共检出34种脂肪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对感染乳区脂肪酸合成产生直接影响。按不饱和度和碳链长度划分的6大类脂肪酸中,试验组在感染后11 h与感染前24 h相比,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除短链脂肪酸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感染后23 h试验组6大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影响了奶牛脂肪酸的合成过程,降低了脂肪酸各组分的绝对含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主要研究以三丁酸甘油酯为主的短链脂肪酸酯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5±1日龄的大白和长白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试验周期为20d。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4%短链脂肪酸酯,对照组相应部分用0.4%的乳清粉代替。结果表明:添加0.4%短链脂肪酸酯的试验组对早期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菊粉可改变菌群丰度,增大肠上皮通透性,加快营养物质吸收,并促使菌群分泌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脂多糖等)以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激酶和法尼脂X受体等调控脂肪代谢。因此,本文对菊粉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控脂肪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菊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菊粉对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脂肪酸是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长链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则主要由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肠道内分泌细胞(EECs)是胃肠道特化的一种上皮细胞,构成了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肠道中的游离脂肪酸通过各种途径调节EECs分泌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的生理功能、营养代谢、摄食行为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对畜禽肠道EECs的作用,旨在为其调控畜禽肠道健康、生长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