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是一种基于PCR技术的新型分子标记,具有简便、产率中等、稳定、测序方便等优点。它利用独特的引物设计对ORFs(open reading frames)进行扩增,其上游引物长17bp,下游引物长18bp,分别对外显子和内含子进行扩增,因个体不同及内含子、启动子与间隔长度不等而产生多态性。该文在介绍SRAP标记技术和特点的同时,还对其在蔬菜作物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基因组学、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与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丝退化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目标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草菇正常生长菌株V51(对照)与其菌丝退化菌株(VNM1~10)为材料,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分别构建2种草菇的近等基因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两类菌株的差异片段,回收差异片段后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VNMDF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将筛选的阳性克隆测序。根据差异片段序列设计引物,将其转化成SCAR分子标记,并对草菇正常菌株V51及其菌丝退化菌株VNM进行扩增试验,验证该标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81对SRAP引物组合中有2对引物可扩增出稳定差异条带,其中引物对Me8-Em4PCR扩增出长度约300bp的差异条带(命名为VNMDF)存在于退化菌株中。对SRAP分子标记片段VNMDF回收、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片段长度为279bp,其核酸、氨基酸序列与编码26S蛋白酶体亚基的相似性分别达到81%和93%。利用SCAR特异引物对SCAR250可在菌丝退化菌株中稳定扩增出长度约250bp片段,与预期大小(279bp)一致,而在正常菌株中未扩增出此片段。【结论】获得了1条可能与草菇菌丝退化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并将其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SCAR250)。  相似文献   

3.
黄瓜白粉病抗性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抗和高感白粉病的黄瓜亲本及其杂交后代F2分离群体为材料,应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开展与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从437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2对能够在2个亲本抗、感池间扩增出稳定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进一步用这些引物分析F2群体,发现有1对引物组合Mel/Em9扩增出的SRAP标记(Mel/Em9-284 bp)能与黄瓜抗白粉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9.8 cM.获得的分子标记对克隆抗病基因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SRA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关序列多态性(SRA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系统,具有简便、稳定、中等产率、高共显性、易于测序等优点.它利用独特的引物设计对ORFs进行扩增,正、反引物分别与外显子和内含子(或启动子)区域配对,因不同物种、不同个体的内含子、启动子与间隔区长度不等而产生多态性.SRAP-PCR扩增程序采用复性变温法,前5个循环复性温度为35℃,后35个循环为50℃.目前SRAP已在植物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评价、基因定位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对超甜玉米的基因型进行分子鉴定,建立根据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的平台。【方法】根据超甜玉米基因bt2启动子区域序列设计引物,通过等位基因特异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利用ClustalX软件,分析比较了32份超甜玉米自交系b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在扩增的888bp序列中有3个SNP位点,分别在bt2基因转录起始上游的-20,-103和-107bp处,通过对32份超甜玉米自交系的SNP位点分析,将其区分为AAA和GGG 2种单体型。【结论】利用3个SNP位点中的-103(A/G)位点进行等位基因特异PCR,成功地鉴定了超甜玉米自交系的基因型,建立了通过等位基因特异PCR辅助筛选bt2基因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棉花耐盐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和群体分离分析法(BSA)对棉花耐盐材料×敏盐材料组合的F2群体及26个耐、敏品种(系)进行分析和鉴定,筛选与棉花耐盐相关的分子标记。在88对正反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在2个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6对,经F2群体分析,发现1对引物能够在耐盐单株中扩增出350 bp的特异片段,而在敏盐单株中没有。品种鉴定显示,耐盐材料均能扩增出该片段,而敏盐材料没有该片段扩增。推测该片段是与棉花耐盐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利用SRAP标记快速检测西瓜杂交种子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设施、露地兼用西瓜杂交品种早佳(84-24)及其父本、母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筛选出能够快速检测西瓜早佳(84-24)杂交种子纯度的SRAP标记。【方法】选取28对SRAP引物,对供试西瓜品种早佳(84-24)及其父、母本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筛选出扩增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稳定的SRAP引物作为候选标记,利用100粒杂交种子进行纯度检测准确性验证。【结果】28对供试引物中有22对引物在F1及其父、母本之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78.6%,其中有1对为父本显示,母本缺失的显性SRAP引物(Me6F/Em2R)。用显性引物(Me6F/Em2R)对100粒西瓜杂交种子进行纯度检测,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纯度为99.0%,与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99.1%)基本一致。【结论】利用SRAP标记(Me6F/Em2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可以对西瓜杂交种早佳(84-24)的纯度进行快速、准确鉴定。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杂交种子纯度室内快速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已知性别的120份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样品,检验了2个已报道UBC841和STZ分子标记在山桐子性别鉴定中的通用性。同时,分析了大量简单重复序列间区扩增多态性(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在山桐子雌雄株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UBC841标记在24份山桐子样品中可检测到多态性条带,但未检测到雌雄性别特异性条带;STZ标记可在部分样本中扩增出目的条带,但未表现出雌雄株性别特异性;说明这2组标记均未表现出良好的通用性,雌雄性别鉴别准确率较低。此外,筛选了26条ISSR引物和780对SRAP引物组,也未能获得雌雄性别特异标记,说明采用通用型分子标记ISSR和SRAP在山桐子中较难筛选到稳定、可靠的性别特异的标记。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业科学》2019,(7):10-16
分子标记是检测和追踪小麦背景中近缘物种染色体的重要手段。依据禾本科物种基因共线性原则,基于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在不同物种中可能具有通用性。本研究对水稻PLUG引物和簇毛麦IT引物在顶芒山羊草中的通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顶芒山羊草染色体特异IT标记。供试的397对PLUG引物和841对IT引物对小麦-顶芒山羊草双二倍体与中国春的扩增结果显示,377对(95.0%)PLUG引物和593对(70.5%)IT引物可以在供试材料中扩增出清晰条带。因此,PLUG引物在顶芒山羊草中的通用性优于IT引物。相比小麦对照,PLUG引物和IT引物能在小麦-顶芒山羊草双二倍体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的引物数分别有17对和5对,分别占供试PLUG引物和IT引物的4.3%和0.6%。利用获得的IT多态性引物对一套小麦-顶芒山羊草附加系和一套小麦-卵穗山羊草附加系进行扩增,结果发现仅引物CINAU1060、CINAU1465和CINAU1517能在相应附加系中扩增出大小分别约为300、480 bp和320 bp的多态性标记,为小麦背景中顶芒山羊草染色质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然而,本研究中IT引物建立顶芒山羊草分子标记的比率仅为0.4%,低于我们之前用PLUG引物建立顶芒山羊草分子标记的比率(8.9%)。  相似文献   

10.
SRAP/RSAP标记鉴定印度南瓜种子纯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和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SAP)标记对印度南瓜品种杂交种子纯度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引物E1M5和R1R7可很好地区分出红栗二号、红栗、锦栗二号和锦栗南瓜,利用RSAP分子标记R1R7可检测出锦栗杂交种子纯度,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检测结果吻合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1.
应用SRAP分子标记,对24个国内外优良一串红品种(系)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88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到24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06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2.8个多态性条带,获得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对不同样本产生的扩增产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0.72的水平上,可以把24个一串红品种(系)分为3大类:本课题组自育品种(系)全部聚在Ⅰ类;国外品种全部聚在Ⅱ类;‘展望白’和‘展望鲑红’聚为Ⅲ类,与其他花色截然分开。一串红SRA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与种质来源的关系密切,利用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为一串红杂交亲本选配、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居群款冬种质资源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和UPGMA法对16个款冬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从99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121条条带,其中,79条呈现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1个DNA位点和7.2个多态性位点;各居群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42~0.81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6份材料可以分为5个类群,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3.
利用270对SRAP引物对陆两优996和2个亲本的DNA指纹图谱,获得能在父、母本间表现出多态性的特异SRAP标记引物有54对,其中差异性条带136个。利用Me3Em8引物,条带在杂交种完全互补,对200株样本进行了纯度鉴定,结果鉴定纯度为97.50%,与田间种植鉴结果97.50%(海南鉴定)一致,表明SRAP标记技术适用于种子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4.
优化了洋葱SRAP- PCR反应体系的模板浓度和Mg2+浓度.采用8对不同的引物组合和2份不同的洋葱材料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的量在180~210 ng均可获得清晰的扩增,低于180 ng,扩增带模糊,高于210 ng扩增背景严重;合适的Mg2+浓度在1.5~2.0 mmol/L之间;使用...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雌雄差异的SRAP标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共使用140对引物进行了黄颡鱼性别表达特征性序列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引物上下游组合F2R8扩增获得的雌雄间差异性序列稳定可靠,重复性强.根据Gene Tools软件对该特征性DNA序列的相对表达量在雌雄间差异的统计分析结果,设定此DNA序列相对表达量(10%)作为鉴别雌雄黄颡鱼的界定参考指标,低于10%判定为雌鱼,高于10%判定为雄鱼.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最佳的龙眼SRAP反应体系,采用分步优化的方法对影响龙眼SRAP-PCR反应的模板DNA用量、Me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等进行了研究.确立了适合龙眼SRAP分析的反应体系,即体系总体积25 μl,包含1×PCR Buffer,Mg2+ 2.0 mmol/L,dNTPs 0.5 mmol/L,引物0.3 μmol/L,模板DNA 10 ng,TaqDNA聚合酶1.5 U.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很好地满足龙眼基因组SRAP扩增的要求,SRAP标记应用于龙眼遗传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遗传学的不断发展,遗传标记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与其他标记技术相比,分子标记技术具有许多明显的优越性,因而应用也日趋广泛。综述了RFLP、RAPD、SSR、AFLP、SCAR、SNP、SRAP等几种主要DNA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SRAP分子标记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以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27份红麻栽培种、野生种和近缘种为材料,利用SRAP标记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方法】利用SRAP标记对127份红麻种质进行遗传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作聚类图,构建分子身份证。【结果】40对引物组合在127份红麻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383条DNA片段,其中,375条为多态性片段,总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7.9%。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似系数为0.70时,127份红麻种质资源被划分为4个类群。用SRAP特征谱带和多种引物组合2种方法可有效区分所有材料,并构建出127份红麻种质资源特异性分子身份证,置信概率达到99.99%。【结论】基于15对SRAP核心引物组合的36条谱带构建了一套127份红麻种质资源唯一性的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19.
23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SRAP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的遗传多样性,探讨SRAP技术在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标记及基因克隆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技术对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和感病对照Thatcher进行分析。【结果】从128对引物中筛选得到41对具有多态性引物,每个引物组合产生6~41个多态性条带,共产生537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率达49.5%,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3.1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13个特异性条带,共产生115个特异性条带,特异性条带率为10.6%,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8个特异性条带。聚类分析将23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和Thatcher在相似系数0.72处分为A、B两大类,其中96%的个体归入B类。B类又分为Ⅰ、Ⅱ两个亚类,95%的个体聚在第Ⅱ亚类。第Ⅱ亚类在相似系数为0.785附近分为4小类。【结论】23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间存在一定的差异。SRAP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子标记系统,可在小麦叶锈病抗病基因的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