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揭示牦牛肠道黏膜浆细胞、肥大细胞与杯状细胞的分布特点与规律,本研究采用组织学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黏膜浆细胞、肥大细胞与杯状细胞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牦牛肠黏膜有多量浆细胞、肥大细胞与杯状细胞分布,且分布不均匀。浆细胞在整个肠道以盲肠黏膜最丰富;肥大细胞在十二指肠黏膜分布最多;杯状细胞在直肠黏膜分布最多。超微结构显示,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沿核膜排列,胞浆中有丰富的内质网;杯状细胞呈高脚杯状,细胞顶端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而膨大;肥大细胞呈椭圆形,胞质内充满高电子密度的大小不等的膜包颗粒。研究证明,牦牛肠道各段有规律的分布了丰富的浆细胞、肥大细胞与杯状细胞,显示牦牛肠道黏膜具有很强的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连翘叶水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微核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连翘叶水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致突变性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进行连翘叶水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动物反应情况。观察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剖检、血液学检查和生化检查,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致畸变检测。[结果]小鼠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为60 000 mg/kg;在此剂量下小鼠无明显异常表现,内脏病理解剖无器官病变情况,体重、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微核试验呈阴性反应。[结论]连翘叶水提取物为无毒性物质,亦无致突变作用,经口给药可安全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3.
鲤鱼消化道粘液物质及碱性磷酸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鲤鱼食道、肠粘液物质及碱性磷酸酶进行了研究。食道、肠杯状细胞均含中性粘液和延粘液,肠部分杯状细胞还含有硫酸粘液。含硫酸粘液的杯状细胞随前、中、后肠逐渐增多,其中硫酸粘液的含量在后肠杯状细胞中最高。前、中、后肠吸收细胞核上方胞质和纹状缘含有发达的碱性磷酸酶。肠上皮中有嗜酸性颗粒细胞,其颗粒含有中性粘液和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黄缘盒龟消化道进行组织学研究.[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和显微照像技术,对黄缘盒龟的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消化道管壁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食管具有纵行皱襞,可见杯状细胞,有丰富的弥散淋巴组织和一些孤立淋巴小结,未见食管腺.胃有大量的胃腺,胃腺细胞可分成2类:一类是体积较大的细胞,胞核较大,胞质嗜碱性;另一类是体积较小的细胞,胞核较小,胞质嗜酸性.肌层特别发达.小肠的表面有大量绒毛,绒毛中未见中央乳糜管.绒毛上皮细胞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肠腺由柱状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构成.大肠具有粘膜皱襞和较多的杯状细胞,无绒毛,可见许多分散的淋巴小结,外膜较厚.[结论]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异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速效救心丸(QAHR)通过肥大细胞及其主要介质促进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的作用,将14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速效救心丸250 mg/kg、500 mg/kg和750 mg/kg给药组。当小鼠妊娠至16 d时脱颈椎处死小鼠,对其子宫组织分别进行组胺(HA)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测定,子宫肥大细胞(MC)、肝素阳性细胞显色及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表明,500 mg/kg和750 mg/kg的速效救心丸给药组小鼠子宫MC数、肝素阳性细胞数、子宫MVD和NOS活力较对照组显著(P0.05)升高,而子宫HA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提示速效救心丸可能通过增加小鼠子宫组织内MC数量及其主要介质的释放,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微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对照组、缺氧组、牛磺酸预处理缺氧组小鼠淋巴结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围及组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急性缺氧时间的延长,缺氧组和牛磺酸预处理缺氧组小鼠的肥大细胞和脱颗粒数急剧增加,均极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且在急性缺氧5h时肥大细胞出现一个峰值,而在缺氧8h后恢复常压9h再缺氧3h时,肥大细胞脱颗粒数最显著.AB-S染色显示: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缺氧组和牛磺酸预处理缺氧组小鼠淋巴结内几乎全部为黏膜肥大细胞(mucosal mast cell MMC).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益母康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效果。[方法]使用SPF昆明小鼠对益母康颗粒进行急性毒性评价,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其中雄性5组,雌性5组,4个给药组益母康颗粒剂量分别为5 000、1 667、557和186 mg/kg,空白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代替。[结果]给药组小鼠在给药期间精神状态和行为活动均正常,体重和采食量正常,脏器重量、器官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指标等在4个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母康颗粒安全性较高,在5 000 mg/kg的最大给药量下小鼠仍没有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非洲雏鸵鸟肠道各型杯状细胞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反应(AB/PAS)观察雏鸵鸟肠道杯状细胞的类型与分布。阿利新蓝(AB)将酸性黏多糖染为蓝色,雪夫试剂(PAS)将中性黏多糖染为红色。[结果]根据染色结果可将杯状细胞分为4种类型:Ⅰ型红色:PAS阳性,AB阴性;II型蓝色,AB阳性,PAS阴性;III型紫红色,PAS阳性强于AB阳性,IV型蓝紫色,AB阳性强于PAS阳性。在雏鸵鸟肠道内,以III型和IV型杯状细胞为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盲肠、结肠、直肠中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大肠中杯状细胞数量明显比小肠中要多,直肠是含杯状细胞数量最多的肠段。[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各型杯状细胞的分布与肠道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其分泌的黏液在机体消化与黏膜免疫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头翁皂苷经腹腔注射给药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白头翁皂苷组,每组10只。血吸虫感染40条尾蚴6周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白头翁皂苷组腹腔注射白头翁皂苷注射液。感染8周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称取小鼠体重及肝重;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α-SMA表达。[结果]白头翁皂苷组小鼠的体重、肝重、ALT及AST含量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白头翁皂苷组肝脏α-SMA表达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白头翁皂苷经腹腔注射给药可明显减轻日本血吸虫病所引起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小鼠急性缺氧后心肌肥大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对照组、缺氧组、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心肌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及组化性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组小鼠肥大细胞和脱颗粒数目均极显著地高于同期对照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P<0.01),随着急性缺氧时间的延长,缺氧组小鼠肥大细胞和脱颗粒也呈直线上升趋势.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的肥大细胞和脱颗粒极显著地低于同期缺氧组(P<0.01),而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AB-S染色显示,心肌肥大细胞多数为黏膜肥大细胞,少数为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试验结果为:肥大细胞参与急性缺氧造成心肌损伤的病理过程,雌激素对心肌缺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星杂“579”产蛋鸡的小肠和大肠的组织构造做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其小肠肠绒毛尖细,有分枝,粘膜上皮或肠腺上皮,含少量的杯状细胞。大肠肠绒毛在盲肠颈部发达,体尾部不发达。直肠绒毛短而宽,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内含有大量的杯状C.  相似文献   

12.
斑腿树蛙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尾两栖类的消化道组织。[方法]采用解剖学与组织学方法研究斑腿树蛙的消化道。[结果]结果表明,斑腿树蛙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消化道管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和肠都为单层柱状上皮。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皱褶最丰富。食道腺为复泡状腺,胃腺属于单管状腺。具有十二指肠腺,回肠和大肠无多细胞腺体。杯状细胞存在于食道、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中,但食道、十二指肠中较少,回肠和大肠中较为丰富。[结论]斑腿树蛙肌层均为平滑肌,内层环肌较厚,外侧纵肌较薄。  相似文献   

13.
高脂日粮对初情期小鼠乳腺发育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高脂日粮对初情期小鼠乳腺发育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20只4周龄昆明雌性小鼠,设对照组和高脂日粮组,试验期4周,每周称体质量并统计采食量。试验结束后采集小鼠乳腺并称质量,采用wholemount及HE染色观察小鼠乳腺组织形态结构及导管数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初情期小鼠乳腺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胞外调控的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 K)以及炎症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核因子κB激酶抑制剂(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kinase,IKK)的表达。【结果】高脂日粮组小鼠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在能量摄入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高脂日粮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脂日粮组小鼠在乳腺质量、乳腺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上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腺组织的whole-mount及HE染色结果表明,高脂日粮组小鼠乳腺导管发育明显被抑制,其乳腺组织的导管数和密度明显降低,乳腺组织的终末乳芽数量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脂日粮能够显著抑制小鼠乳腺组织IGF-I的蛋白表达以及Akt、Erk和IKK的磷酸化水平(P0.01或0.05),极显著促进小鼠乳腺组织TLR4的蛋白表达(P0.01)和显著促进JNK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高脂日粮能够抑制初情期小鼠乳腺发育,这可能是通过抑制乳腺增殖的相关信号和促进乳腺组织炎症的相关信号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黄淮白山羊肠道黏膜组织结构和杯状细胞分布特点,取成年健康黄淮白山羊3头,经麻醉后颈静脉放血致死,立即取小肠和大肠各3段,投入到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72 h,制作组织切片,经HE和PAS染色后,观察黄淮白山羊小肠和大肠黏膜组织结构和杯状细胞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黄淮白山羊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皮细胞呈高柱状,固有层分布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回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呈低柱状,黏膜下层中含大量的集合淋巴小结,盲肠、结肠和直肠的上皮细胞呈低柱状,大肠腺发达,腺体间弥散着淋巴细胞,直肠的固有层中可见淋巴小结,上皮之间的杯状细胞呈顶浆分泌的形式分泌黏多糖。黄淮白山羊小肠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多糖以中性为主,大肠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多糖以酸性为主。大肠三段杯状细胞数量极显著(P<0.01)高于小肠杯状细胞,大肠中结肠杯状细胞数量显著(P<0.05)高于盲肠和直肠,小肠中回肠杯状细胞数量显著(P<0.05)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因此,黄淮白山羊从十二指肠到回肠,上皮细胞由高柱状逐渐向低柱状变化,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大肠,在结肠中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5.
长吻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给鱼类的分类以及营养学养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光镜技术对长吻鮠的消化道和消化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吻鮠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黏膜为复层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胃U形,黏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肠黏膜也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散布较多的杯状细胞,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的组织发生。[方法]利用组织学常规方法。[结果]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的发育经历了单层细胞到复层细胞再到单层细胞的过程;杯状细胞在37 mm胚初见;90 mm胚直肠腺开始发育,142 mm胚盲肠、结肠肠腺开始发育。[结论]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经历了单层细胞到复层细胞再到单层细胞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察应激状态下孕早期母鼠摄食量、体重以及小肠组织学结构的变化,探究应激对孕鼠消化能力的影响,以期揭示应激对妊娠的影响机制。以妊娠早期孕鼠为研究对象,束缚制动方法建立制动应激模型,每天1次,每次4h,于妊娠3、5和7d取材,记录食物摄取量和体重变化,应用PAS染色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应激对孕鼠妊娠早期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杯状细胞及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动应激组孕鼠食物摄取量和体重均出现显著下降,在E3d、E5d和E7d食物摄取量分别下降了15%、11%和19%,体重分别下降了71%、90%和105%;应激组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绒毛高度、杯状细胞数量和肠腺上皮细胞中的PCNA阳性细胞率均出现显著降低。制动应激显著抑制孕鼠的肠黏膜组织生长发育,可能由此降低孕鼠的消化能力,从而不利于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18.
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丽兰  余昕  朱烨  张椿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72-10274
[目的]研究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效果.[方法]建立4种动物模型,观察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浓度1%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鸡蛋清诱导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肿胀足炎性组织中PGE2的影响.[结果]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导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鸡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及鸡蛋清致大鼠肿胀足炎性组织中PGE2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生物碱部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桔梗茎叶提取物生物碱部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其他各部位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雌性牛蛙卵巢·输卵管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性牛蛙卵巢、输卵管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结果]卵巢中肥大细胞分布在卵泡之间,卵泡的白膜上亦见;肥大细胞的形状多样,大小不等,在白膜上的以呈长椭圆形为多见,在卵泡之间的呈圆形、锥形、椭圆形等。输卵管中的肥大细胞均在黏膜层、肌层及外膜层分布,肥大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论]为丰富和发展两栖动物的生殖内分泌学理论及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