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双齿锤角叶蜂(Odontocimbex svenhediniMalaise)是近年发生于甘肃天水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一种食叶新害虫,其寄主刺五加是首次报道。该虫1年发生1代,翌年4月上旬越冬预蛹开始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下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叶背面或正面主脉周围叶表皮下,卵期9~11 d;幼虫食叶为害,共5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6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老熟幼虫于寄主或周围非寄主植物枝条结茧越夏越冬。5月中下旬3龄前幼虫期,用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达95%以上。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或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 倍液,防治3龄后幼虫,防效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
板薯雅角叶蜂Rhadinoceraea SP.属膜翅目,广腰亚目,叶蜂科Tenthredinidae,雅角叶蜂属Rhadinoceraea,以幼虫期为害大薯(又名板薯)Dioscorea alata Linn和薯蓣(又名淮山)D.batatas Decne.等两种植物。在南宁市郊区发生为害严重,常把植株叶片吃尽,仅残留叶柄和主脉,严重影响薯的生长。有关板薯雅角叶蜂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于1986—1987年对该虫进行生物学的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植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各地发展较快的果树之一。山楂粘叶蜂(Allantus sp.)是新发现的仅为害山楂叶片的一种单食性害虫,为国内一新种。该虫在吉林省长春地区1年发生1代及一不完全的第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盘下0—7cm的表土内越冬,盛夏7月份为害最重,但幼虫发生期可一直延续到9月上、中旬。为害幼虫体覆透明粘液。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化蛹。成虫和幼虫均有假死性。当前生产上可结合其他害虫的防治,用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等有机磷杀虫剂;20%杀灭菊酯或20%灭扫利乳油4000—5000倍液等合成菊酯类农药常规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还可结合防治桃小食心虫等进行树盘土壤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4.
榆近脉三节叶蜂生物学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星煜 《植物保护》2006,32(4):98-100
榆近脉三节叶蜂(Aprocers leucopoda Takeuchi)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害虫,中国新记录种。该虫严重危害榆树,分布于甘肃天水海拔1 720~1 950 m之间,1年发生4代,以预蛹越冬。非越冬茧结于叶背;越冬茧结于2~5 cm表土中。幼虫食叶危害,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猖獗危害期。以25%灭幼Ⅲ号胶悬剂和40%氧乐果乳油1 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杨黑点叶蜂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清 《植物保护》2002,28(5):60-60
杨黑点叶蜂 (PristiphoraconjugataDahlb) ,属膜翅目叶蜂科 ,是杨树人工林中猖獗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 2 0世纪 70~ 80年代在内蒙古昭乌达盛地区严重发生 ,90年代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危害严重 ,吉林省还未见该虫危害的报道。但近年来 ,本院试验基地 7  相似文献   

6.
长腿水叶甲(DonaciaprovostiFairmaire)又名食根金花虫(下称),属鞘翅目,叶甲科。为害莲藕的也称莲藕食根金花虫或莲食根叶甲;为害水稻也称稻食根叶甲或稻根金花虫。其幼虫又叫地蛆、水蛆、藕蛆等。食根金花虫为害水稻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有报道,为害莲藕在湖北省只有仙桃市2  相似文献   

7.
绿柳突瓣叶蜂生物学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星煜  辛恒  潘朝晖 《植物保护》2007,33(1):102-105
绿柳突瓣叶蜂(Nematus ruyanus Wei)是发生在甘肃天水柳树上的一种新害虫。严重危害旱柳、垂柳、金丝柳等多种柳树,1年发生6代,非越冬茧结于叶背,越冬茧结于1-5 cm表土中,以预蛹在越冬茧内越冬。幼虫食叶危害,每年3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是该虫的猖獗危害期。用25%灭幼脲,1.8%阿维菌素乳油,40%氧乐果乳油20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达95%以上;用2.5%溴氰菊酯乳油,3%高渗苯氧威乳油4000倍液喷冠防治3龄后大幼虫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褐痣拟栉叶蜂Priophorus fulvostigmatus Wei&Li是吉林地区草莓上新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本文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的方法,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繁殖力及其生活习性。结果表明:褐痣拟栉叶蜂在恒温25℃条件下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6.96±0.37),(11.63±1.11),(11.47±1.13)d和(5.55±1.45)d,平均世代历期为(35.65±1.71)d,与在变温19~31℃(日平均25℃)条件下的历期略有差异。雌虫繁殖力较强,可进行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恒温25℃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71.44±13.13)粒,变温19~31℃下为(64.38±16.61)粒;幼虫有6个龄期,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体长、体宽与头壳宽度逐渐增加,一头幼虫整个幼虫期可取食草莓叶片6 400.15 mm~2。该虫在吉林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1.5~3 cm深的土层中吐丝结茧越冬。本研究基本明确了褐痣拟栉叶蜂各龄期的形态特征,并观察了主要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该害虫的识别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又名茶毒蛾、茶黄毒蛾、茶斑毒蛾,俗称毛辣虫、茶辣虫、毒毛虫等,属鳞翅目,毒蛾科,是茶区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严重时可将嫩枝、花蕾、幼果咬食殆尽,仅留秃枝,远看似枯树,不仅当年无收,而且严重影响第二年的树势和产量。同时,由于幼虫体密布毒毛,触及人体皮肤后能引起红肿、奇痒,严重影响茶叶的采摘及田间管理。1发生为害情况该虫60年代在城口县发生严重,曾造成较大损失,后经过防治,有效地控制了为害。2002年茶毛虫在本县茶园突然暴发成灾,在为害盛期的5~6月,平均每叶有1~2头幼虫…  相似文献   

10.
杨玉贵 《植物保护》1965,3(5):173-173
辽宁省西部绥中县的白梨,每年春季受梨星毛虫、天幕毛虫和山楂粉蝶三种食叶害虫严重为害,其中梨星毛虫分布全县,梨树受害最重。 三种食叶害虫的发生为害期 这三种食叶害虫都是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梨星毛虫在树皮裂缝  相似文献   

11.
茶翅蝽 (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又名臭木椿象。原是梨树的次要害虫,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为害程度逐年加重,近年已上升为梨树的主要害虫。据调查,菏泽地区梨园受害果率一般 10%~ 25%,高的达 35%以上,严重影响梨园经济效益。为了掌握该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笔者自 1997年以来对该虫进行了定点观测和调查,并结合室内饲养,初步摸清了茶翅蝽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及猖獗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技术。 1为害   茶翅蝽在山东菏泽地区 9县市梨园均有分布,且为害均较重。该虫食性较杂,可为害梨、苹果、桃、杏、山楂、石榴、…  相似文献   

12.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是园林中多种黄杨Buxus spp.的食叶害虫,暴发时可吃光叶片,甚至造成大量植株死亡。此虫体色有黑白和全黑二型。一年发生4代(局部个体一年发生1~3代),以幼虫缀合叶片成果越冬,次年春暖后恢复取食,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第1、2、3代成虫分别于6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6~8龄,有兼性滞育现象,1~3代均有部分个体滞育。与4代幼虫一起越冬。此虫各虫态有多种天敌:幼虫期育出甲腹茧蜂Chelonus sp.、绢野螟长绒茧蜂Dolichogenidea stantoni(Ashmead),蛹期育出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并采到捕食卵粒的纹蓟马Aeolothrips sp.和多种捕食幼虫和成虫的游猎性蜘蛛(种属待查)。保护天敌对控制黄杨绢野螟的为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河曲丝叶蜂Nematus hequensis Xiao在拉萨的发生规律,本研究通过在柳树上进行室外定期、不定期的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调查研究了河曲丝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经调查研究,河曲丝叶蜂在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基数170头/m~2;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共5龄;1~5龄幼虫的体长、体宽分别为(2.0~3.0 mm,1.0 mm)、(7.2 mm,1.1 mm)、(12.0 mm,1.5 mm)、(16.8 mm,2.6 mm)、(24.0 mm,3.4 mm);河曲丝叶蜂在拉萨1年发生1代,每年7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底开始羽化,8月初开始孵化,孵化盛期为8月21日至9月2日,孵化末期为9月12日,为害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玫瑰三节叶蜂 (ArgegeeiRohwer)属膜翅目 ,叶蜂总科 ,三节叶蜂科。是近几年来玫瑰上新发现的主要害虫。成虫产卵于玫瑰嫩茎上 ,造成嫩茎干枯折断 ,死亡率达 70 %~ 85%;幼虫嚼食叶片 ,轻者造成齿缺 ,重者将叶片全部食光 ,仅留叶片主叶脉和叶柄 ,造成鲜花产量大减 ,严重地块造成绝产。为此 ,笔者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形态特征成虫 :雌成虫体长 7.9~ 8.7mm ,翅展 1 6.1~ 1 6.8mm ,雄成虫体长 6.3~ 7.1mm ,翅展 1 2 .8~ 1 4.1mm。头、胸及足黑色 ,具不明显的金属光泽。…  相似文献   

15.
张文玉 《植物保护》1966,4(1):34-34
近年来,核桃瘤蛾(核桃毛虫)在北京房山县山区发生,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食成网状,严重时也取食幼果,并造成部分顶芽在当年秋季第二次抽梢和开花,消耗大量养分,使树在冬季易受冻害。 此虫一年发生两代。9月上旬开始,就有老熟幼虫下树找梯田壁、石缝作茧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才开始羽化。当幼虫下树过冬时,可喷六六六在距  相似文献   

16.
重庆合川市从1980~1990年在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的帮助指导下,先后从福建、浙江等省引进优质枇杷解放钟、洛阳青、大五星等10多个品种在渝南(重庆至四川南充)公路沿线的大石、古楼等地栽植310万株,目前常年产果250万kg,产值1500多万元,居西南之冠。他们获得稳产高产的主要经验之一是科学防虫治虫。1黄毛虫1.1分布为害黄毛虫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重庆等省区市,是较难治的枇杷害虫,幼虫食枇杷嫩叶、嫩芽,猖獗时也为害老叶、嫩茎、花果;严重时整株叶片食光剩极少叶脉,甚至发生枯死。1.2识别成雌虫体长9~9.5mm,翅展20~22mm,雄虫略小。体灰…  相似文献   

17.
莲藕食根金花虫Donacia provosti Fairmaire俗称地蛆,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绿褐色,有金属光泽,长度6~9mm。幼虫白色蛆状,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作物。主要为害莲藕、莼菜、茭白、水稻、矮慈姑、稗、眼子菜、鸭舌草、长叶泽泻等水生植物。该虫在我国分布广,是深水藕地区的重要害虫,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陈凤英 《江西植保》2002,25(4):112-113
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属鳞翅目 ,螟蛾科害虫 ,在我省玉米上普遍发生 ,为害严重 ,是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省余干县2 0 0 1年已见零星发生为害藜蒿 ,2 0 0 2年新建县铁河乡方洲村 2 hm2 藜蒿基地 ,6月中旬见幼虫发生与为害 ,7~ 8月份在藜蒿上暴发成灾 ,1 0月份还有大量的幼虫为害 ,各虫态并存 ,以高龄幼虫为主。据笔者于 2 0 0 2年 1 0月 1 1日在铁河乡方洲村调查 ,虫株率低的为 50 % ,高的达 1 0 0 % ,少数每株有幼虫 1~ 2条 ,多数每株有幼虫 3~ 6条 ,一般可减产 2 0 %~ 3 0 %、重达 50 %以上。1 寄主作物与为害…  相似文献   

19.
黄桔  王思政 《植物保护》1982,8(4):14-14
梨红木蛾(Aeolanthes sp)属鳞翅目木蛾科(Lepidoptera:Xyloryctidae),是皖南地区新发现的一种食梨叶害虫。1978年此虫在宜城地区的某些梨园中为害株率达99%,严重影响梨树生长。梨红木蛾在皖南的发生历史尚未查明,但从1977—1980年调查的情况来看,虽然各年发生的严重程度不稳定,却有逐渐扩大为害的趋势;近年在陕西省武功县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松叶蜂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松叶蜂几个危害区幼虫期或茧期的病原进行了调查,统计了松叶蜂类害虫的为害和病原的寄生情况。详细描述了国内外已分离的主要松叶蜂病毒各自超微结构的特征、所属类型、及其一系列研究近况。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松叶蜂病原微生物防治该类害虫取得的成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还就我国利用松叶蜂病原防治该虫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