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感染的猪血液中纯化猪附红细胞体,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对猪附红细胞体抗原蛋白组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SDS-PAGE分离得到13种蛋白质,其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4~170 kD,分别是120、112、110、108、68.2、58、49.6、41.2、30、29、26.2、25和24.3 kD。应用免疫印迹试验筛选出了6种特异性蛋白质,分子量分别是108、98.2、68.2、41.2、35和31 kD。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犬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方法]对犬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后对解离的犬附红细胞体经超声波裂解,制备粗提抗原并提纯,对所提抗原进行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犬附红细胞体抗原在电泳图谱上出现了3条主蛋白带,其分子量分别为66、32和25kD,其中32和25kD的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性,且不与犬附红细胞体阴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该研究为犬附红细胞体的抗原成分及犬附红细胞体病的免疫学诊断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提取的羊附红细胞体抗原进行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并以此抗原为诊断抗原,用ELISA方法对64份羊的血清样本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56kDa和26kDa的羊附红细胞体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性,而且不与羊附红细胞体阴性血清和羊支原体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ELISA检测的64份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66.7%,比涂片镜检高2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猪附红细胞体吉林感染株2-DE图谱,并筛选猪附红细胞体吉林感染株免疫原性蛋白,本试验采用2-D电泳分析猪附红细胞体蛋白表达谱,利用感染血清与二维电泳凝胶进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二维电泳共检测到(60±5)个蛋白质点,蛋白主要集中在pH值6~9和分子量45~25ku。二维电泳中的9个蛋白点被猪附红细胞体感染血清所识别。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疫苗和诊断候选分子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鱼回)血清免疫球蛋白纯化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结合柱层析纯化温和气单胞菌免疫的斑点叉尾(鱼回)血清免疫球蛋白(Ig),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鱼回)血清Ig主要分布在35%~55%的硫酸铵沉淀区间;而在Sepharose-4B凝胶柱和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的Ig均出现在第1个蛋白质峰.SDS-PAGE分析表明,纯化后的血清Ig纯度提高.通过变性还原、变性非还原和非变性非还原3种条件下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对血清Ig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发现SDS变性还原条件下血清Ig重链分子量为72 kD,轻链有3条,其分子量分别为21 kD、23.5 kD和26 kD;在变性非还原条件下血清Ig则出现多种结构形式,主要条带的分子量分别为760 kD、525 kD、330 kD和230 kD;而在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Ig仅出现一种结构形式,分子量约为870 kD.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4℃低温胁迫下,墨茄和紫星茄的可溶性蛋白质和热稳定蛋白质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钙处理可减缓下降幅度。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钙可诱导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其中,墨茄出现分子量为25kD、111kD、118kD的3种特异蛋白,紫星茄出现分子量为118kD和111kD的2种特异蛋白。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猪瘟(CSF)疫苗免疫猪抗结构蛋白E2、E0和C抗体的产生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CSF疫苗免疫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CSF疫苗免疫猪过程中,抗E2抗原血清抗体的产生特征;分别以重组猪瘟病毒(CSFV)结构蛋白E0和C为抗原,建立检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检测疫苗免疫过程中抗E0和C蛋白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CSFV-E0和CSFV-C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分别为2.09和1.59μg/mL,待检血清样本最适稀释度分别为1∶60和1∶80,酶标二抗稀释度分别为1∶100和1∶350,2种ELISA方法与常见猪病原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CSF疫苗免疫后第7天即可检测到抗E2、E0和C蛋白的抗体,其中抗E2和E0的抗体在免疫后第21天达到最高水平,E2抗体滴度先上升后下降,E0抗体在免疫后第21天开始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C蛋白抗体在免疫后第7天出现,随后开始下降,在第28天转为阴性。结果表明,利用重组抗原建立的CSFV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价CSF疫苗免疫后血清中针对3种结构蛋白的抗体消长特点,从而为临床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以发热、贫血和黄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在流行病学特点上,附红细胞体病具有发病动物种类广泛、隐性感染率高的特点。附红细胞体相对宿主有特异性,也有互感性,如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兔;绵羊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人;牛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2]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及媒介昆虫4种[3]。  相似文献   

9.
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3'端720 bp序列表达载体pAMJ399-e,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后在低pH下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含pAMJ399-e的E.coli JM109所表达的外源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6 kD,免疫印迹分析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被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所识别;提纯重组的尿素酶B亚单位C-末端片段(rUreB-E),进行Balb/c小鼠的皮下注射免疫试验,ELISA检测发现,小鼠经rUreB-E免疫后,其血清中均可检测到抗rUreB-E的特异性IgG和IgA抗体,表明rUreB-E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犬血清IgG的纯化方法。[方法]采用硫酸铵盐析法结合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提取纯化犬血清IgG,利用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法鉴定所得产品的纯度和免疫活性。[结果]获得的纯化犬血清IgG的SDS-PAGE图谱中存在2条蛋白条带,表明获得了高纯度的犬血清IgG;重链分子量为58kD,轻链分子量为27kD,IgG分子量为170kD。特异性检测发现犬血清IgG重链和轻链都能与鼠抗犬血清IgG抗体结合,表明纯化犬血清IgG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结论]硫酸铵盐析法结合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可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纯化犬血清IgG,为犬血清IgG相关的免疫学试验提供了高质量的免疫材料。  相似文献   

11.
对大肠杆菌的外膜蛋白A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为大肠杆菌重组疫苗的构建奠定基础.以大肠杆菌分离株308-2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法对基因ompA进行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经测序鉴定正确后与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表达ompA的重组质粒,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入表达宿主E coli Ros...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TFL1多克隆抗体,本研究构建了GST-TFL1和His-TFL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中。经IPTG诱导和蛋白纯化,成功获得了分子量约为46kD的GST-TFL1和22kD的His-TFL1融合蛋白。利用纯化的融合蛋白His-TFL1作为抗原免疫,获得了TFL1的多克隆抗体血清。抗体血清经偶联了GST-TFL1融合蛋白的纯化基质进行免疫亲和纯化获得了纯化的TFL1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检测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纯化后的抗体不仅能特异地识别细菌内纯化的GST-TFL1和His-TFL1融合蛋白,也能与拟南芥中TFL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TFL1抑制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陶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00-8901,8904
[目的]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ORF2的基因克隆及其在E.coli中的融合表达。[方法]参照猪圆环病毒2型ORF2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猪Ⅱ型圆环病毒河南株ORF2的部分基因。将其同IL-2的全基因一起连接PBV220载体并转化到E.coliJM109。阳性菌用温度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结果表明,ORF2基因同IL-2的全基因在E.coli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4 kD,可以被猪PCV2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该研究为PCV2的检测和疫苗的研制以及综合防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SDS-PAGE电泳直接检测到茎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器中存在两种特异表达白,分子量约分别为14.4 kD和43.0 kD,其中14.4 kD蛋白在不育系花器中存在明显的过量表达现象;而不育系和保持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叶片和根中蛋白电泳谱带未发现差异,特异蛋白的表达有很强的器官特异性.我们推测此两种特异蛋白的产生可能与茎用芥菜细胞质胞质雄性不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玉米赤霉烯酮是植物体内源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生理活性物质,已证明它与冬性植物的春化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亲和层析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春化的冬小麦幼苗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结合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供试材料为冬小冬品种燕大1817,种子萌发后在4℃一春化4周,提取幼苗的水溶性总蛋白进行亲和层析。层析基质为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配体为玉米赤霉烯酮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总蛋白溶液先经过Sepharose4B结合后,再与连有配体的亲和胶进行反应,然后洗去非结合蛋白;改变洗脱条件,进一步洗涤得到的为玉米赤霉烯酮结合蛋白(ZBP)溶液。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化的冬小麦幼苗中存在两种玉米赤霉烯酮结合蛋白,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25.4kD和22.9kD。  相似文献   

16.
17.
冀芦沙  郭尚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29-19932
[目的]为研究高等植物高迁移率族蛋白B家族的功能及作用模式。[方法]运用RT-PCR方法克隆出拟南芥HMGB蛋白家族中的3个基因:At2G34450、At5G23405、At5G23420,并运用SDS-PAGE、Northern检测及亚细胞定位等手段检测这3种蛋白在大肠杆菌及拟南芥中的表达。[结果]经鉴定,以上3种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17.5、17.0和27.5 kD,在拟南芥中表达量At5G23420〉At5G23405〉At2G34450,且这3种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高等植物中HMGB家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苹果腐烂病菌等22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XM16无菌滤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无菌滤液对供试的植物病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菌谱非常广。无菌滤液经硫酸铵盐析,然后过Sephacryl S-100HR凝胶柱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2种不同组分的具强抑菌作用的抗菌蛋白。SDS-PAGE电泳显示,2种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21kD和30kD。  相似文献   

19.
绿豆萌发过程中蛋白组分及亚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不同萌发时期绿豆分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蛋白质组分(分离蛋白、球蛋白和清蛋白)的亚基组成及含量变化,为绿豆蛋白的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绿豆分离蛋白,并根据Osborne分类法制备绿豆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比较分析萌发前后绿豆分离蛋白及各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同时通过SDS-PAGE电泳进一步分析萌发前后蛋白亚基组成及数量的变化。【结果】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绿豆分离蛋白的含量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萌发36 h时与未萌发的绿豆相比提高了9.4%。绿豆清蛋白含量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萌发84 h时含量最小,为20.47 mg·g-1。球蛋白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萌发48 h时其含量最大,且比未萌发时提高了3.47倍。萌发对绿豆醇溶蛋白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大。绿豆谷蛋白含量在萌发12-36 h和48-72 h变化无明显差异,但相对于未萌发的绿豆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绿豆蛋白酶活性在萌发36 h后不断上升,变化相对较大,72 h时开始下降。SDS-PAGE电泳图及光密度扫描分析结果发现,绿豆分离蛋白主要由7条条带组成(Ⅰ-Ⅶ),萌发过程中各条带相对含量不断减少,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分子量在25-66 kD的条带含量逐渐降低,分子量在18-25 kD的亚基条带含量在萌发的前72 h有所增加,萌发至96 h时几乎只剩下Ⅳ条带。绿豆清蛋白主要由4条条带组成(Ⅰ-Ⅳ),分子量分别为61.56、48.99、29.88和20.42 kD,萌发过程中条带Ⅰ相对含量从0 h的18.4%降至60 h的16.4%,萌发72 h后条带Ⅰ消失;条带Ⅱ在萌发过程中始终存在,但是含量不断减少;条带Ⅲ和条带Ⅳ也在萌发过程中不断减少,萌发72 h后消失。同时,分子量为18-25 kD的亚基条带相对含量在24-60 h增加,萌发至72 h逐渐消失,几乎只剩下条带Ⅱ。绿豆球蛋白主要由5条条带组成(Ⅰ-Ⅴ),分子量分别为66、61、50、32和26 kD。萌发过程中亚基条带Ⅰ和Ⅱ都在萌发96 h时消失;而条带Ⅲ在萌发过程前期(0-60 h)相对含量逐渐增大,为34.4%-41.8%,萌发72 h后条带Ⅲ含量迅速下降,萌发至96 h时仅为10.8%;亚基条带Ⅳ和Ⅴ萌发至84 h后消失。分子量在18-25 kD的亚基条带在萌发24-60 h时有所增加,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出现降解甚至消失。【结论】适当萌发能提高蛋白的含量,促进大分子亚基发生水解,同时有利于小分子亚基或多肽生成,但萌发时间过长并不完全利于蛋白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