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一种新型的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消毒杀菌效果,研究了该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的毒性以及对3种不同产地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卤虫活体和孵化水的灭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聚维酮碘制剂在极高浓度(20000 mg/L)下,长时间(60 min)浸泡对市售卤虫卵孵化率无影响,并且未引起卤虫无节幼体死亡,毒性极低;试验分离到市售卤虫携带的4种优势细菌,分别为Vibrio tubiashii、V.sinaloensis、V.anguillarum和Uncultured V.sp.,以浓度500 mg/L的该聚维酮碘制剂处理30min后,可将孵化水中的细菌几近全部杀死(细菌存活率为1.67%);在试验浓度(2 000 mg/L)下,聚维酮碘对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和巴里坤盐湖卤虫卵的孵化率无影响,但浓度在500 mg/L及以上时,俄罗斯进口卤虫卵的孵化率显著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该聚维酮碘制剂可以作为优良的卤虫消毒剂,建议生产上使用浓度为200~500 mg/L。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对其体成分的影响,试验分别以0、10、100、1 000mg/L浓度的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12h和24h后,采用国标法检测卤虫无节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100mg/L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12h能显著提高其粗蛋白(P0.05)、粗脂肪、钙和磷的含量,显著降低其粗灰分含量(P0.05);10mg/L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24h能显著提高其粗蛋白和钙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其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P0.05);100mg/L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24h能显著提高其粗蛋白、钙和磷的含量(P0.05),显著减低其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P0.05)。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0mg/L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24h能显著改善卤虫无节幼体的体成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饵料对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幼体生长、消化酶、抗氧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置4个饵料组:小球藻组、虾片(对虾开口饵料)组、卤虫无节幼体组和混合组(卤虫无节幼体和虾片等比例混合),养殖实验持续进行30 d.结果显示:混合组和卤虫无节幼体组海蜇的增重率(WGR)和特...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幼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牟氏角毛藻(Chaeroeeros moelleri)、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搭配投喂对脊尾白虾幼体的存活率(SR)、变态发育和消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一卤虫组的幼体变态发育速度最快,14 d内全部变态为仔虾,其他3组则需要15 d;单一卤虫组、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和轮虫+卤虫组的幼体变态为仔虾时的SR分别为84.33%、84.67%和83.00%,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牟氏角毛藻+轮虫+卤虫混合饵料组的幼体在Z5~P阶段大量死亡,变态为仔虾时的SR为35.67%。单一卤虫组投喂的脊尾白虾幼体的胃蛋白酶(1.94 U/mg prot)、脂肪酶(2.35 U/mg prot)和α-淀粉酶(0.13 U/mg prot)活力在4个组中最高,牟氏角毛藻+轮虫+卤虫组的胃蛋白酶(0.08 U/mg prot)、脂肪酶(0.91 U/mg prot)和α-淀粉酶(0.08 U/mg prot)活力在4个组中最低;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和轮虫+卤虫组的α-淀粉酶活力均为0.12 U/mg prot,而轮虫+卤虫组幼体的脂肪酶(1.78 U/mg prot)和胃蛋白酶(0.39 U/mg prot)比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分别高0.35和0.04 U/mg prot。研究表明,在脊尾白虾育苗过程中,投喂卤虫无节幼体(3~5 ind./mL),能提高幼体SR和加快变态发育速度,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加入一定的牟氏角毛藻可减缓养殖水体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吴霓  江涛  江天久  吕颂辉  桓清柳 《水产学报》2013,37(9):1328-1333
为研究2009年10月下旬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赤潮对养殖鱼类及水体中其它生物的影响,实验以卤虫幼体、金鼓鱼苗和凡纳滨对虾苗作为受试生物,在赤潮现场测试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鱼苗和虾苗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24 h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的LC50(半致死浓度)为9.55×104/mL,藻密度为2.5×103/mL的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的LT50(半致死时间)为48.5 h。60 h内该赤潮水体对鱼苗和虾苗的存活无不利影响,卤虫幼体和金鼓鱼苗均可摄食双胞旋沟藻,卤虫幼体对双胞旋沟藻的摄食率低。研究表明,双胞旋沟藻赤潮水体对卤虫幼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在低藻密度条件下,卤虫幼体能以该藻为食并维持其生命,双胞旋沟藻对金鼓鱼苗和凡纳滨对虾苗无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的培育及其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幼体培育新方法,并系统描述其幼体形态特征.在室内以5种不同的饵料组合投喂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结果表明,扁藻(Platymonas sp.) 卤虫(Artemia salina)组的存活率和变态率最高,到48 d后,幼体存活率达25%,并25%的幼体能顺利完成6次蜕皮;卤虫组、角毛藻(Chaetoceros sp.) 卤虫组的存活率和变态率较低,没有幼体能顺利完成4次蜕皮.对叶状幼体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刚孵出和蜕皮1次的叶状幼体无眼柄,第2次蜕皮后开始出现眼柄,第3次蜕皮后开始出现第4步足,第5次蜕皮后开始出现第5步足,在随后的几次蜕皮后,第4步足明显增长,第9次蜕皮后第4步足出现带有羽状刚毛的外肢.以扁藻 卤虫作为饵料时,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培育效果较好,并获得了脱皮9次的叶状幼体.  相似文献   

7.
5种饵料动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种饵料动物(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中华哲水蚤、短额刺糠虾、强壮藻钩虾)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旨在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5种动物饵料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种动物饵料水分含量为87.83%~92.89%,灰分含量为1.69%~4.12%,粗脂肪含量为0.55%~1.36%,其中卤虫无节幼体含量最高(1.36%湿重);粗蛋白质为4.25%~8.74%,含量以短额刺糠虾最高(8.74%湿重)。均含有20种氨基酸,结构较为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综合氨基酸含量及评价来看,5种饵料动物中营养价值最高是短额刺糠虾,然后依次是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中华哲水蚤、强壮藻钩虾。检测到23种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23.21%~41.03%,中华哲水蚤短额刺糠虾强壮藻钩虾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P0.05);其中EPA和DHA,除卤虫无节幼体含量较少(3.96%、0.22%)外,其他4种饵料中含量丰富,其中中华哲水蚤(13.89%、21.88%)和短额刺糠虾(17.79%、15.97%)最为丰富。由此可见,5种饵料动物富含蛋白质、脂肪,均符合作为饵料动物的基本营养需求,其中中华哲水蚤和短额刺糠虾营养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8.
卤虫(Artemia)是对虾苗种培育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将产自美国大盐湖,以及中国新疆艾比湖、西藏双湖和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孵化的幼体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研究不同产地卤虫幼体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存活、肌肉组分、抗氨氮能力和盐度耐受力的影响.凡纳滨对虾仔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18±0.5)℃、盐度27‰的环境下,研究了重金属Hg~(2+)、Cu~(2+)、Cd~(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对渤海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201.01mg/L和0.05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01mg/L和0.000 5mg/L;Cu~(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197.17mg/L和7.5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97mg/L和0.08 mg/L;Cd~(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331.30mg/L和8.13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31mg/L和0.08mg/L。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Cu~(2+)Cd~(2+),但Cu~(2+)与Cd~(2+)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水产养殖方面对一元二氧化氯消毒颗粒的药理学及毒理学进行了试验。运用试管稀释法和半静水法药浴方式测定了一元二氧化氯消毒颗粒对水生动物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半致死浓度(LC50)。试验结果表明:一元二氧化氯消毒颗粒对海水养殖动物主要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为0.75~3.0μg/mL(以ClO2计)。在使用浓度下,一元二氧化氯消毒颗粒对黑鲷、河蟹、大型蚤及卤虫无节幼体存活和生长影响不显著,毒副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渔业生物学     
010598从卤虫无节幼体分离出来的细菌的抗菌素耐性以及用甲醛抑菌的效果=Antibi-otie resistance in baeteriai的lated fromArt娜ia nauplii and efficaey of founaldehydeto control bacterial load[刊,英]/H ameedA 55,BalasubramanianG//构uac.一2000,183(3/4)一195一205 进行试验以测定从卤虫无节幼体分离出来的细菌的抗菌素耐性,以及用甲醛抑制这些与卤虫无节幼体有关的细菌的效果。在海 2水营养物琼脂和TCI犯琼脂上测定卤虫无节幼体的需氧菌总量,在海水营养琼脂和TCBS琼脂平板上测得每个无节幼体的菌落形成单位(CFU)分别为3.8x…  相似文献   

12.
常见渔用消毒剂对大型蚤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淇  李鹏飞  李健  王群 《水利渔业》2007,27(2):101-103
研究了7种渔用消毒剂对大型蚤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毒性。结果表明: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溴氯海因、78二氧化氯、PVP-I、78滴滴灵、水毒清对大型蚤的24 h LC50、48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0.33、0.28、0.06μg/mL;0.57、0.57、0.17μg/mL;0.54、0.54、0.16μg/mL;4.12、3.41、0.70μg/mL;31.73、31.73、9.52μL/L;2.15、0.50、0.01μL/L;7.33、4.14、0.40μg/mL。对卤虫无节幼体的24 h LC50、48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62、2.62、0.79μg/mL;3.31、3.31、0.99μg/mL;6.25、4.53、0.71μg/mL;4.53、4.00、0.94μg/mL;79.33、79.33、23.80μL/L;38.81、6.40、0.05μL/L;7.58、2.21、0.06μg/mL。7种渔用消毒剂在其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除78滴滴灵对大型蚤的存活有一定影响外,其余消毒剂对大型蚤和卤虫无节幼体的存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卤虫即盐水丰年虫(Artemia saliva),是目前国内外用于培育蟹、虾类幼体的良好饵料之一,有关其资源及提高孵化率的方法已有报道(1975年,陈清潮等)。本试验是为解决卤虫无节幼体的大量生产,进行盐度、密度、温度等因子对卤虫休眠卵孵化影响的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1978年提出了流水孵化卤虫休眠卵的新工艺,使单位水体卤虫卵孵化无节幼体的产量提高了数十倍。  相似文献   

14.
卤虫幼体,在水产养殖业上被广泛地用来饲养鱼类和甲壳类的幼苗(Sorgeloos et al.1983)。通常从生产商处得到卵,经孵化,来生产卤虫无节幼体(Vanhaecke和Sorgeloos,1983)。卵为一个休眠胚胎,包被在一坚硬的脂蛋白壳或卵壳中(Morris和Afzelius,1967;Anderson et al.,1970)。通常孵化卤虫的  相似文献   

15.
河蟹溞状幼体培育期使用孔雀石绿杀灭聚缩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石绿对河蟹(氵蚤)状幼体的48小时半数致死浓度Ⅰ期幼体为1.89ppm,V期幼体为7.45ppm。在河蟹工厂化育苗中如果发生聚缩虫感染,可采用孔雀石绿1ppm浓度全池泼洒、10~12小时内排出药液水、技入新水的方法杀灭聚缩虫,不会影响河蟹(氵蚤)状幼体的变态发育。  相似文献   

16.
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分析平台,选用ACQUITY UPLC? BEH C18 1.7μm(2.1 mm×150 mm Column)色谱柱,通过调节流动相比例及流速等参数,构建了检测卤虫(Artemia)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角黄素、海胆酮、玉米黄质和虾青素)含量的方法,测定了青海、内蒙古和渤海湾产的卤虫去壳卵、初孵无节幼体以及在盐度25和水温27℃~28℃的人工海水中饥饿48 h的无节幼体体内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产地的去壳卵及初孵无节幼体内均不含有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虾青素,仅含有角黄素和海胆酮。内蒙古产卤虫去壳卵角黄素含量最高(4.78μg/万个),渤海湾产卤虫去壳卵海胆酮含量最高(0.10μg/万个),青海产卤虫去壳卵角黄素含量(3.36μg/万个)和海胆酮含量(0.08μg/万个)最低。内蒙古产卤虫初孵无节幼体内角黄素含量最高(6.65μg/万只),但其海胆酮含量最低(0.07μg/万只),而青海产卤虫初孵无节幼体角黄素含量(4.17μg/万只)最低和海胆酮含量(0.11μg/万只)最高。饥饿过程中三产地卤虫无节幼体角黄素和海胆酮的含量均...  相似文献   

17.
真蛸人工繁殖初步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5年春、秋两季在福建省大成水产良种繁育试验中心开展了真蛸(Dctopus vulgaris)人工繁殖初步试验.引进本地海区真蛸亲体48头,获得受精卵216万粒,孵化出幼体139万头,在春季成功培育着底幼蛸121头.开口饵料配置试验表明,卤虫无节幼体、轮虫、桡足类可作为真蛸幼体的开口饵料,以卤虫无节幼体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渤海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温为(27±0.5)℃,盐度为7°B′e和连续充气条件下,采用动态活水法研究了汞、铅、铜、锰、镉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毒性效应及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五种金属对卤虫无节幼体的48hLC50分别是0.028、1.31、4.06、12.15、28.91mg/L。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Pb2+>Cu2+>Mn2+>Cd2+,Hg-Cu,Cu-Mn对卤虫幼体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Pb-Cu、Pb-Mn、Mn-Cd则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β-胡萝卜素强化对卤虫(Artemia)体内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以渤海湾卤虫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β-胡萝卜素强化剂梯度(1、3、5、7、9 mg·L-1),并设1个不添加β-胡萝卜素的对照组,分析添加不同浓度β-胡萝卜素强化剂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体内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强化后,卤虫体内检测到β-胡萝卜素、角黄素和海胆酮3种类胡萝卜素;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体内β-胡萝卜素含量随着强化剂量增大显著上升(P<0.05);无节幼体体内海胆酮和成虫体内角黄素含量变化大致上与β-胡萝卜素强化剂梯度变化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饥饿12 h后,强化组体内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但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较好的富集效果。因此,通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不仅可以作为外源类胡萝卜素的生物载体,还可以利用其体内代谢转化,为养殖苗种提供多级类胡萝卜素营养。  相似文献   

20.
卤虫(Aricmia salina),也叫盐水丰年虫,是一种极耐高盐的水生动物,生活在盐湖和盐田等高盐水体中。卤虫的休眠卵即“冬卵”所孵出的无节幼虫(或称六肢幼体),乃是海产仔、幼鱼以及其他水生动物幼体理想的活饵料。最早为鲍林(R.L.Bolin)所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