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毛蚶是渤海湾重要经济贝类,资源丰富,为群众渔业生产的捕捞对象。河北省1976年毛蚶总产量曾达40,000吨,为历史最高水平,约占全省海洋生产量的四分之一。但此后毛蚶资源大幅度减少,产量突然下降;主要毛蚶渔场几乎失去了生产价值。为此我们对渤海湾毛蚶资源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对渤海湾毛蚶资源波动状况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毛蚶资源丰富,是沿岸群众渔业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对提供人们水产品的需要和增加出口换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近几年来,资源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量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毛蚶资源,我们对渤海湾毛蚶资源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军  张海鹏  李怡群  付仲 《河北渔业》2005,(2):18-18,24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Lischke)为双壳软体动物,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毛蚶曾是渤海的主要经济贝类,为我省群众渔业的主要品种。最高年产量曾达到4.13万t,占当时全省海洋渔业产量的34.1%。由于捕捞过度和环境变化等原因,70年代末毛蚶资源量急剧下降。目前,各毛蚶渔场均已丧失了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俗名瓦楞子,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埋栖型贝类,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我国以莱州湾和渤海湾分布较为广泛。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毛蚶资源日益匮乏,毛蚶资源增殖与修复工作备  相似文献   

5.
<正>毛蚶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列齿目(Taxodonta)、蚶科(Arcidae),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天津不仅有丰富的贝类资源,而且曾是现代渤海三大毛蚶渔场之一。近年来,随着渤海湾水域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毛蚶的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为了保护毛蚶  相似文献   

6.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俗名瓦楞子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埋栖型贝类,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我国以莱州湾和渤海湾分布较为广泛。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后,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毛蚶资源日益匮乏,毛蚶资源增殖与修复工作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毛蚶是一种分布在河口附近低盐、软泥底质的底栖生物,在渤海毛蚶资源的分布可分为二个区域即辽东湾的内部和渤海湾的大部,并延伸到莱州湾西部,这二个区域中的群落组成和结构基本相似,因此渤海湾就形成了毛蚶的优良渔场,历来是沿岸群众渔业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对提供人们水产品的需要和增加出口换取外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渤海水产资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毛虾资源自始至终是重要水产资源之一。渤海湾的毛虾资源由河北、天津、山东三省市沿海渔民共同利用。河北的产量居首位。毛虾资源是河北沿海最重要的水产资源,其好坏直接影响我省海洋渔业的丰欠。  相似文献   

9.
<正> (一) 对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是我国水产品出口主要商品之一。对虾盛产于渤海,而以渤海湾为主要渔场。我省环抱渤海湾,因此对虾生产在我省海洋渔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956年全国对虾总产量为36780吨。渤海湾占15412吨,为总产量的42%,而我省产对虾10355吨,占全国对虾总产量的28%。建国三十多年来,我省对虾生产量的变化比较大,1955~1965年每年平均产对虾2408吨,1956年最高年产10355吨,1966~1972年平均年产量下降到586吨,70年代末开始回升,平均年产量只有2000吨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 六十年代我省为增殖毛蚶资源,曾先后两次进行了毛蚶的移殖工作,并收到了一定成效。1981年又开展了此项工作,但是目前毛蚶资源普遍不足,以及地方资源的划区管养,依采捕亲蚶移殖来补充某一海区毛蚶资源的办法已愈来愈不适应。为找出增殖毛蚶的新途径,1977年春季我们曾调查了秦皇岛一带贻贝养殖区苗筏上幼蚶的附着情况,并采到了一些2~10mm大小的附着幼蚶;1981年又系统地观察了山海关东姜庄养殖区  相似文献   

11.
一、调查经过调查日期:1976年3月16日至4月14日。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由黄骅县渔政和省渔政3号分别负责北纬38°35′以南的渤海湾内西南部海区及北纬38°35′以北的渤海湾内西北部海区和秦皇岛湾内水域。在调查范围内共设拖捕站52个,大部分设于10米水等深线内,个别站位到14米水深,最浅在沿岸4米水处。调查方法:采用目前群众生产上所用的毛蚶扒网,由船拖带2~3顶,拖速为2浬/时左右,拖带时间一般为30分钟。为较充分反映海域内毛蚶资源数量和分布情况,各站均选择最高的网获量为产量依据计算相对资源量。调查目的:了解毛蚶资源数量和分布概况及个体组成等,为今后进一步摸清毛蚶资源提供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毛蚶是辽东湾主要底栖贝类资源。70年代末,最高年产量可达10万t左右,当时对三省一市(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的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酷捕滥采、管理无序、海洋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毛蚶产量逐年下降,进入90年代后期毛蚶产量基本为零,对辽东湾地区贝类资源生物链造成严重的影响。2000年以来,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展了毛蚶室内人工育苗、海区中间暂养及全人工化海区底播技术的研究。经6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毛蚶的生态规律和一套成熟技术。现将毛蚶稚贝中间暂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毛蚶属(Scapharca),俗称毛蛤、瓦楞子,是重要的海水经济贝类~([1])。毛蚶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我国以莱州湾和渤海湾分布较多。毛蚶因其具有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与一定的药用价值,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毛蚶自然分布在泥、沙底质的潮间带和潮下带,为埋栖型贝类,适应能力较强~([2])。黄河口浅海滩涂受黄河水的影响,海水营养盐  相似文献   

14.
毛蚶俗称毛蛤,是一种大型浅海滩涂经济贝类,在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以渤海及黄海北部较多。渤海湾历史上毛蚶产量曾超过7万t,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毛蚶属广温、广盐性半埋栖型贝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等优点,是浅海底播的优势品种。为恢复毛蚶资源,2008年我们进行了毛蚶室内控温育苗和室外中间培育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毛蚶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建华  阎斌伦  高焕 《河北渔业》2006,(9):24-25,49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蚶目、蚶科,毛蚶属,俗称毛蛤、麻蚶、瓦楞子等,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均有分布,以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毛蚶是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海域常见的经济贝类,不但其肉味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20世纪70年代仅渤海湾的产量就达20多万t,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导致毛蚶资源日益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不断攀升.因此,近几年毛蚶的增殖工作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毛蚶属海产经济贝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维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肉质嫩,味道鲜,生长快,适应性广,出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毛蚶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目前毛蚶的自然资源很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毛蚶海捕量极为有限,每年只能向市场提供很少的成品;人工繁育以来,  相似文献   

17.
带鱼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解放后带鱼也一直是我省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产量在绝大多数年份列居海洋捕捞量第一位。但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在带鱼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上处理欠佳,原来数量众多的传统作业和大量迅速发展起来的作业对带鱼幼鱼和补充群体的过度捕捞,  相似文献   

18.
正毛蚶俗称毛蛤、瓦楞子,是重要的海水经济贝类。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我国以莱州湾和渤海湾分布较多。毛蚶因其具有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毛蚶自然分布在泥、沙底质的潮间带和潮下带,为埋栖型贝类,适应能力较强。黄河三角洲浅海滩涂受黄河的影响,海水营养盐丰富,有机质含  相似文献   

19.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俗名瓦楞子,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埋栖型贝类,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我国以莱州湾和渤海湾分布较多.毛蚶因其具有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正>毛蚶,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列齿目(Taxodonta)、蚶科(Arcidae),是海产经济贝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緑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毛蚶为雌雄异体,成体壳长4~5cm,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