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发病情况2008年10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养殖户送检10只11日龄病死雏鸡。该鸡场每期饲养1 500只罗斯308肉鸡,本期鸡苗引进3天后开始发病,发病情况如下: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羽毛蓬乱,惧冷打堆,采食减少,拉黄白色粪,有的肛周绒毛被粪便黏住,病鸡排便困难,发出吱吱叫声,个别病鸡脐带红肿腹部增大,每日死亡约15~20只。剖检10只死鸡:可见肝脏呈古铜色,肿大,肝被膜下有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点,盲肠出血,有炎症,肺淤血。期间用丙氟哌酸等药物未见效,至送检时已死亡约110只,死淘率约8%。二细菌分离无菌取样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鲜  相似文献   

2.
采用显微注射法,分别将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和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KLK1)直接注射到孵化24h的鸡胚中,继续孵化。在注射的320枚鸡胚中,孵化前7d死亡194枚,8~18d死亡108枚,孵出雏鸡18只,孵出率为5.6%(18/320)。8只雏鸡分别于出壳后的第1、2、3、5天死亡。7只于3月龄死亡。3只鸡(1公2母)存活至今,并开始产蛋。死亡雏鸡具有脚瘫、体弱、斜颈、站立不稳等异常表现,存活鸡无外观异常,但有产蛋紊乱现象。从孵化4d后死亡的150放鸡胚和18只出壳雏鸡的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用DNA杂交试验进行基因整合检测,结果发现其中的3枚鸡胚和3只雏鸡为人生长激素基因整合阳性,基因整合率为12.5%(6/48);18枚鸡胚和6枚雏鸡为KLK1整合阳性,整合率为22.2%(24/108)。结果表明:鸡胚盘内细胞通过显微注射法可以转染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3.
李仲武 《中国家禽》1999,21(11):16-17
亚利桑那菌病(Arizonosis)病原归沙门氏菌属第Ⅲ亚属,称为亚利桑那沙门氏菌(Salmonellaari-zonae)。1976年美国禽病学家协会沙门氏菌讨论会将禽亚利桑那菌病列为重要的禽病之一。1发病情况1.1某农民从某孵化室购入12个州日龄鸡胚,第22天时只出壳6只(包括出壳即死的2只),其余均为死胚。1.2某鸡场从外地引进的罗曼鸡种蛋,平均受精率高达98.4%,但受精蛋孵化率仅为37.6%,出雏时间参差不齐。孵化中、后期死亡,特别是啄壳后不出雏。出现口吐淡黄色泡沫样物质而死的鸡占45.4%,幸存者属弱推,蛋黄吸收不良的雏鸡比例较大。1…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呈流水样鼻涕,面部水肿.流泪,上下眼险粘连,眼睛肿胀突出为特征的疾病。东港市黄土坎镇某鸡场饲养2500羽AA肉雏鸡,于1995年10月20日发病,月未死亡250羽.并殃及邻舍成年鸡,成年鸡发病率达1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刻检、细菌培养、动物接种和药物治疗结果综合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现将发病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2500羽AA肉雏鸡.于10月20日发现有30多羽鸡雏发病,发病率每天递增20%~30%.发病后4~5天开始出现死亡,最初每天只死1~2羽,以后死亡…  相似文献   

5.
死胚内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种蛋的受精卵孵化率一般是85%~90%,在孵化过程中大约10%~15%鸡胚死亡.笔者对死胚进行剖检,发现死胚多呈现卵黄吸收不良,黄绿色干酪样,肝脏肿大且有充血、淤血,十二指肠内有干酪样物质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7月乐都县某鸡场从陕西杨凌某鸡场购进商品代“AA”雏鸡 1 2 0 0只 ,在 38日龄开始发病 ,第二天死亡 9只 ,以后陆续死亡 ,到第七天达到高峰 ,前后 2 0d共发病 4 56只 ,死亡 1 2 6只 ,发病率为 38% ,死亡率为1 0 5%。2 临床症状病初病鸡精神沉郁 ,饮食欲明显降低 ,有的废绝 ,常闭目呆立或蹲地缩成一团 ,羽毛篷松凌乱 ,初期排含有气泡的灰白色糊状稀粪 ,随后排出灰白色水样粪便 ;泄殖腔污秽不洁 ,有的病鸡眼睛肿胀 ,羞明流泪 ,眼睑处有粘性分泌物附着。3 剖检变化剖检病死鸡 1 0只 ,皮肤、肌肉呈紫红色 ;腹腔内充…  相似文献   

7.
麻杏石甘散对人工诱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材料与方法1 .1 药品药物购自中药商店 ,干燥后按兽药典配方称取各药 ,粉碎、混匀。1 .2 试验动物1 4日龄石歧杂雏鸡 ,由华南农业大学鸡场提供 ,本所全价饲料喂养。1 .3  IBVIBV是本研究室 1 997年于广州郊区某鸡场分离鉴定的野毒株 ,经鸡胚 6代后再回归鸡的第 1 6代鸡胚毒 OF1 /1 6 ,其对 1 0日龄鸡胚的半数致死量为1 0 -6.8/0 .2 ml。1 .4 试验分组和处理试验共分 5组 ,每组雏鸡 3 0只 ,见表 1。药物试验组于攻毒前一天用药 ,连续 7d,除健康试验组外 ,每只鸡气管接毒鸡胚液 0 .1 ml。1 .5 试验观察攻毒前、后观察鸡只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8.
鸡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5月29日,北京郊区某鸡场送检73日龄幼鸡,自20日龄开始陆续出现消瘦、死亡,40~50日龄死亡达到高峰,其它饲养户所购买的同批次鸡都如此,使用磺胺、恩诺沙星、鸡定安等均无效,饲料品质合格.6月17日再次送检,鸡群已很少死亡.该场与其它同批次饲养户的鸡群的死亡率在40%~50%.与鸡群同舍饲养的另一品种的鸡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邹城某养鸡户从肉鸡苗贩子手中购进雏鸡2 30 0只 ,第 2天下午死亡 1 6只 ,第 3天死亡 2 4只 ,第 4天死亡 36只 ,且整群鸡精神不佳者为数不少。表现为精神萎糜 ,食欲下降 ,羽毛竖起 ,扎堆 ,似冷的感觉 ,排白色水样稀粪 ,粘污肛门周围羽毛。有的鸡互啄肛门 ,有异常的尖叫声。死者多脐部结痂 ,腹部膨胀 ,脚爪干枯。2 剖检变化剖检病死鸡 2 0只 ,1 1只表现为法氏囊肿大 ,为正常的 1 .5~ 2倍 ,囊内有干酪样物 ,肾脏苍白肿大 ,法氏囊发病率 5 5 %。 1 5只表现为脐部腹壁红肿 ,个别有胶冻样物 ,小肠肠系膜黏连 ,卵黄尚未吸收完全 ,卵…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市龙沙公社渔业队鸡场82年3月5日育雏5,000只,1个月龄时成活率为95%。淘汰小公鸡后剩余2,700只。4月15日后陆续出现病雏与死雏,六天时间死亡68只。向我站送检死雏3只,经过解剖、镜检、现场调查、观察症状,诊断为鸡球虫病,投药后控制了疫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在育雏舍内曾养过成鸡,雏鸡入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及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鸡的危害,无菌采集某鸡场送检的死亡肉仔鸡和鸡胚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该鸡场鸡只发病的病原除大肠杆菌外,还伴有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其中11日龄自然死亡鸡样品、11日龄冻死鸡样品、18日龄冻死鸡样品、活鸡泄殖腔拭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分别为:66.7%、0%、36.4%和100%。沙门氏菌分离率分别为:88.9%、100%、63.6%和13.3%。其中11日龄自然死亡鸡样品混合感染率为55.6%。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鸡胚接种ALV-J相关急性纤维肉瘤浸出液对胚体及雏鸡的致病性,将含ALV-J相关病毒的肉瘤浸出液分别经5日龄胚卵黄囊、11日龄胚绒毛尿囊膜、1日龄雏鸡腹腔接种,比较不同接种方式对SPF鸡胚及雏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5日龄卵黄囊接种的鸡胚在18~22日龄死胚率为14/30,肿瘤发生率为8/14; 11日龄绒毛尿囊膜接种的鸡胚在18~22日龄引起鸡胚死亡率为17/30,肿瘤发生率为6/17.对雏鸡的致病性比较表明,绒毛尿囊膜接种的13只出壳雏鸡全部死亡,有11只出现肿瘤.结果提示,绒毛尿囊膜接种的致病性不仅高于卵黄囊接种,也高于1日龄雏鸡接种.绒毛尿囊膜接种不仅肿瘤发生率高,且发生得更早、更快,可作为这种急性纤维肉瘤进一步作人工造病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3.
鸡胚及雏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图布丹扎布金花(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田有明景建国刘二满(内蒙古伊盟达拉特旗兽医站)1995年3~4月,呼和浩特市某鸡场自产种蛋孵化过程中陆续出现死胚,共死鸡胚4113只,死胚率达20.57%。4月...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月,寿光市某种鸡场饲养的5000套AA父母代种鸡,因饲料中锌含量不足,造成产蛋率和孵化率大幅度下降。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诊症状该鸡场从1998年9月末到10月末期间,产蛋率由82%降到70%。鸡场中不断出现病鸡,孵化率由82%降到69%,到10月底发病鸡达全群的25%。病鸡主要表现为脱毛,羽毛变脆,多数羽毛外缘折断,只剩下一个羽轴。个别严重鸡出现呼吸障碍,腿关节增粗和骨短粗。雏鸡出壳前胚体多集中在旧天后死亡,有的啄壳不出雏,死胚表现为羽毛发育不整及稀少;胚体骨短粗红肿,喙和头部发育畸形。公鸡精…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5月 ,五大连池市某养鸡场发生了一种以急性死亡和败血性病理变化为特征的疾病 ,该病发病较为迅速 ,死亡率较高 ,给鸡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鸡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鸡场饲养海塞克斯蛋用鸡30 0 0只 ,笼养 ,自配饲料。 2 0 0 1年 5月初鸡群突然发病 ,并开始出现死亡 ,每天死亡 6~ 10只 ,持续 2 0d左右 ,共计死亡 187只 ,死亡率为 6 .2 3% ,产蛋率由发病初期的 87%降至 6 1%。白天观察鸡群仅发现有个别鸡排黄白稀便 ,其它未见异常症状 ,但每天早晨上料时发现死鸡 ,病鸡多为急…  相似文献   

16.
某鸡场暴发主要以侵害鸡肾脏的疾病,引起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伴有下痢。产蛋鸡产蛋下降,雏鸡的死亡率达25%~90%。从感染鸡分离到1株疑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接种鸡胚,鸡胚出现侏儒化、卷曲等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1996年9~10月,豫北某鸡场自产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陆续出现死胚,统计死亡鸡胚3256只,死亡率达17.58%;孵出的一批罗曼褐雏鸡共7856只,3日龄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3日内共死亡IO85只,死亡率为13.8%。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确定造成该鸡场孵化厅内鸡胚和雏鸡死亡的主要病因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分析造成传染的原因,主要是孵化厅内卫生条件不好,由于进行连续作业,孵化器内不能进行彻底消毒,鸡场未采取沙门氏菌净化措施,种蛋也缺乏严格消毒,造成沙门氏菌垂直传播与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经药敏试验证实,该两种细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硫酸新霉素极为敏感,用此四种药物之一种对雏鸡群进行药物防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梅雨季节,天气潮湿,饲料若保存不当,造成发霉变质,畜禽食后就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近日,笔者遇到一肉雏鸡霉菌中毒事例,现做一总结。以供参考。一、发病情况: 衡水地区武邑县苏正乡一养鸡户,于1992年7月12号从衡水地区外贸冷冻厂购走艾维菌雏鸡1000只,前两天未发现异常情况,第三天开始陆续发现死亡鸡只,先是每天死亡4~5只,后来每天达20只左右。据户主反映病鸡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伸颈呼吸,有的还拉稀,甚至打颤。二、剖检情况: 解剖检验死雏鸡23只,所见病变:肝肿大,肝细胞脂肪变性;肺部有黄白色结节,有  相似文献   

19.
发病情况 :贵阳市某鸡场 1998年 6月 2 6日开始饲养一批AA父母代种鸡 ,计 3 5 0 0只 ,笼养 ,每笼 0 5 4m2 ,装 2 5只雏鸡 ,四层立体育雏 ,2 4日龄开始发病 ,平均每天死亡 2 0~ 30只 ,高峰期达 40只 ,该鸡场疑为葡萄球菌病 ,用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佳 ,后送检。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 ,缩颈闭眼 ,羽毛蓬松 ,蹲伏 ,跛行 ,甚至瘫痪 ,双脚、双翅有多处破溃、创伤点 ,关节肿大 ,瘀血。剖检病变 :腹部皮下有大量胶冻样的浸出物 ,腹肌、腿肌、皮下有多量的出血点 ,胆囊肿大 ,胆汁充盈 ,十二指肠粘膜出血 ,浆膜胆汁黄染 ;盲肠…  相似文献   

20.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病变的病鸡群中分离获得了 1株具有冠状病毒特性的病毒。该分离毒株在电镜下可见到直径为 80~ 14 0 nm、有囊膜及纤突呈冠状排列的病毒粒子。感染鸡胚的尿囊液没有血凝活性 ,经1%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 ,其血凝活性可被传染性支气管炎部分毒株的阳性血清所抑制 ;经 SPF鸡胚传代时 ,可使胚胎发生规律性死亡 ,胚体卷缩 ,呈现明显的侏儒胚特征 ;接种于 10日龄 SPF雏鸡 ,从具有相似病变特征的病鸡腺胃组织中可再分离到该病毒。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部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阳性血清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据此 ,确定该分离株为可导致鸡腺胃肿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用具有腺胃肿大病变的病鸡脏器制备的组织灭活疫苗和用传代鸡胚尿囊液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 ,可使鸡获得较好的免疫力 ,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