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豁眼鹅、皖西白鹅、浙东白鹅肌肉纤维直径、横切面积和肌纤维的密度,探讨不同鹅品种的肌纤维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豁眼鹅胸肌肌纤维直径、横切面积显著大于浙东白鹅、皖西白鹅(P< 0.05),而肌纤维密度表现为相反的趋势.豁眼鹅的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显著大于皖西白鹅(P< 0.05),而豁眼鹅的腿肌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皖西白鹅(P< 0.05).品种内不同性别之间部分指标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皖西白鹅和浙东白鹅的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上.相关性分析表明,肌纤维的直径与肌纤维横切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由此可知,不同品种间肌纤维特性存在差异,同品种间不同性别间的肌纤维特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随机选择90日龄皖西白鹅和朗德鹅各20只,采集血样用于血液中脂肪指标的测定,完整采集肝脏组织并计算肝重率。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显示:皖西白鹅血清中TG、TCHO、HDL-C水平显著高于朗德鹅(P<0.05);皖西白鹅的肝重率极显著高于朗德鹅(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鹅血清中TCHO、LDL-C、HDL-C含量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朗德鹅的肝重率与血清中TG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两种鹅对于胆固醇的代谢机制相类似,而在肝脏的生长和TG合成代谢方面表现出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四川白鹅与百子鹅在辽宁地区生产性能的适应性,以360只70日龄豁眼鹅、四川白鹅和百子鹅为试验素材,比较3个品种生产性能差异。结果表明:3个鹅种母鹅体重差异显著(P0.05),百子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百子鹅在体斜长、胫围、潜水长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其中,百子鹅的胫围和潜水长极显著高于豁眼鹅(P0.01);公鹅潜水长比较为百子鹅四川白鹅豁眼鹅(P0.01),百子鹅公鹅的胫长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1),胫围极显著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P0.01);3个鹅种各项屠宰指标间均存在着不同差异,百子鹅母鹅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显著高于豁眼鹅(P0.05),四川白鹅腿肌率8.79%,极显著高于豁眼鹅(P0.01);百子鹅公鹅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的公鹅(P0.05);豁眼鹅公鹅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品种(P0.05);百子鹅早期生长较快,活重最大为3 230.21 g,屠体重为2 810.97 g,依次为和四川白鹅和豁眼鹅,豁眼鹅屠宰性能好于四川白鹅。不同品种鹅体尺、屠宰性能各指标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平坝灰鹅肉品质特性,随机抽取同日龄健康的成年平坝灰鹅、朗德鹅、四川白鹅和织金白鹅各20只,对9项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鹅种间乳酸脱氢酶、甘油三脂、白蛋白以及碱性磷酸酶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坝灰鹅总蛋白显著高于朗德鹅(P<0.05);织金白鹅胆碱酯酶与其他三个品种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四川白鹅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平坝灰鹅、朗德鹅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织金白鹅(P<0.05),但四川白鹅与其他3种鹅无显著差异(P> 0.05);四川白鹅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织金白鹅(P<0.05),但平坝灰鹅、朗德鹅与四川白鹅和织金白鹅无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为平坝灰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皖西白鹅与朗德鹅脂肪基因表达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90日龄的皖西白鹅和朗德鹅各20只,取其腹腔脂肪,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以β-actin为内标,比较分析腹脂中的脂联素(adiponectin,ADP)、脂联素-2型受体(adiponectin receptor 2,ADPR2)、瘦素(leptin, LEP )mRNA的表达,并与腹脂重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两种鹅血液中ADP水平.结果表明:皖西白鹅的腹脂重和腹脂率与朗德鹅无显著差异;皖西白鹅腹脂ADP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朗德鹅(P<0.05),而ADPR2显著低于朗德鹅(P<0.05),LEP mRNA表达在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腹脂重与ADP、AdipoR2、LEP mRNA的表达无显著的相关性;皖西白鹅血液中脂联素含量显著低于朗德鹅(P<0.05).结果提示:①鹅腹脂中ADP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存在品种差异;②鹅腹脂分泌的ADP可能不是血液中ADP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选择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朗德鹅、黑龙江省当地饲养的鹅种(莱茵鹅、籽鹅、豁鹅)及其杂交鹅共350只,分7组,每组50只,待养至4月龄后达成年体重时,每组选择20只,进行纯繁和杂交的填饲对比试验。测量填饲前后的体重、肥肝重、耗料量和肝料比,根据结果筛选出最佳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朗德鹅、莱茵鹅、籽鹅和豁鹅的肥肝重分别为950.50、464.37、303.15和289.40g,以朗德鹅产肝性能最好,极显著(P<0.01)高于莱茵鹅、籽鹅、豁鹅,其次是莱茵鹅,极显著(P<0.01)高于籽鹅、豁鹅;朗德×莱茵鹅、朗德×籽鹅和朗德×豁鹅的平均肝重分别为615.71、505.91和475.00g,朗德×莱茵鹅极显著(P<0.01)高于朗德×豁鹅与朗德×籽鹅,朗德×豁鹅与朗德×籽鹅间无显著差异(P>0.05);朗德×莱茵鹅与莱茵鹅、朗德×籽鹅与籽鹅、朗德×豁鹅与豁鹅间的肥肝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朗德×莱茵鹅、朗德×籽鹅和朗德×豁鹅的产肥肝重分别比其母本鹅提高了151.34、202.76和185.60g,以朗德×籽鹅提高幅度最大。从测量结果看,朗德鹅×莱茵鹅组为最佳的杂交组合,但如果从生产效率和推广价值角度考虑,建议朗德×籽鹅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不同周龄莱籽鹅和北方白鹅17项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4、8、12周龄时菜籽鹅(莱菌鹅♂×籽鹅♀)和北方白鹅(东北白鹅♂×籽鹅♀)17种血清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品种鹅各时期血清生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周龄莱籽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5);8、12周龄2品种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2周龄莱籽鹅磷(P)含量极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1),而北方白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莱籽鹅(P<0.05);2品种鹅钙(Ca)、乳酸脱氢酶(LDH-L)及碱性磷酸酶(ALP)都有随周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Ca含量各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而TG、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酐含量都随周龄显著升高(P<0.05),ALP、镁(Mg)、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γ-GT)、LDH-L含量趋于稳定(P>0.05).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豁眼鹅作为父本的杂交利用效果,本实验以豁眼鹅为父本,四川白鹅为母本,测定二者和杂交后代在1~10周龄体重,并在10周龄测定体尺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杂交鹅在体重指标上优于其他纯系,但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3组母鹅中,杂交鹅的全净膛重和胸肌率优于纯系母鹅,且与豁眼鹅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3组公鹅中,杂交鹅的胸肌率优于纯系公鹅,但与四川白鹅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尺指标方面,豁眼鹅、四川白鹅和杂交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3组母鹅中,杂交鹅的体斜长、胫长、胫围、潜水长等指标均高于纯系(P0.05);3组公鹅中,杂交鹅的体斜长、龙骨长和胸深高于纯系公鹅,差异显著(P0.05),杂交鹅的潜水长高于纯系公鹅,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豁眼鹅可作为杂交利用的父本。  相似文献   

9.
我国十个鹅品种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态性丰富的15个微卫星标记对列入国家级畜禽保护名录的10个鹅品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鹅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0.044,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408,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257,3个固定指数只有Fst 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鹅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均为负值.各个鹅群体间,豁眼鹅与伊犁鹅的基因流值最小(Nm=0.416),四川白鹅与伊犁鹅间基因流值最大(Nm=1.430).结合基因流和STRUCTURE分析结果,10个地方鹅品种可划分为四类:兴国灰鹅、豁眼鹅和太湖鹅为一类,四川白鹅、狮头鹅和乌鬃鹅为一类,酃县白鹅和皖西白鹅为一类,雁鹅和伊犁鹅为一类,这种聚类结果与各个品种的选育历史和地理分布等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比较溆浦鹅和朗德鹅肥肝营养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选取同批孵化并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85日龄溆浦鹅(体重5 200 g)和朗德鹅(体重4 640 g)各60只,按品种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预饲5 d,填饲21 d。测定溆浦鹅和朗德鹅体重、肝脏重、腹脂重、肝脏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溆浦鹅的末重和腹脂重显著高于朗德鹅(P<0.05),溆浦鹅和朗德鹅之间初重、体增重率、肝脏重、肝体比、饲料消耗量和料肝比无显著差异(P>0.05)。2)溆浦鹅和朗德鹅的肝脏中氨基酸组成一致,且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溆浦鹅的肝脏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朗德鹅(P<0.01),其中反油酸甲酯、顺-11-二十碳烯酸甲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朗德鹅(P<0.05或P<0.01);而溆浦鹅的肝脏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朗德鹅(P<0.01),其中棕榈酸甲酯含量极显著低于朗德鹅(P<0.01)。4)溆浦鹅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朗德鹅(P<0.05或P<0.01)。溆浦鹅和朗德鹅之间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朗德鹅产肝性能和肝脏脂肪沉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溆浦鹅,但溆浦鹅肝脏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朗德鹅,更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地方鹅种对纤维利用能力的种质差异,采集浙东白鹅、马岗鹅、武冈铜鹅、豁眼鹅、狮头鹅、皖西白鹅、乌鬃鹅、太湖鹅、溆浦鹅9个地方鹅种样品进行范式纤维洗涤法分析。地方鹅种对纤维的代谢率结果:酸性洗涤纤维(ADF)为0~36.14%,木质素(ADL)为21.98%~47.94%,纤维素为0~46.52%,中性洗涤纤维(NDF)为24.11%~43.45%,半纤维素(ADS)为33.67%~66.41%。其中:太湖鹅对ADF代谢率为(36.14±8.10)%,较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0.05),浙东白鹅与溆浦鹅对纤维素的代谢率接近分别为17.3%、12.3%,较其他鹅种差异显著(P0.05)。马岗鹅对ADL、NDF、CF的代谢率最高,分别达到47.9%、43.5%、38.23%,与浙东白鹅、皖西白鹅相比显著差异(P0.05)。狮头鹅对ADS利用能力最强,为66.41%,分别高出皖西白鹅、浙东白鹅37%、33%(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挖掘和利用太湖鹅遗传资源,利用太湖保种场核心群对太湖鹅的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较太湖鹅与四川白鹅、皖西白鹅、豁眼鹅、扬州鹅的肉质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太湖鹅3%开产日龄188d,66周入舍母鹅产蛋76.3个,52周龄蛋重142.7g,种蛋受精率91.2%,受精蛋孵化率90.1%;太湖鹅胸肌肉水分含量与四川白鹅差异显著(P<0.05),与其它品种差异不显著,太湖鹅胸肌剪切力、肉色、系水力、pH值、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其它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太湖鹅肌纤维密度显著大于四川白鹅、豁眼鹅和扬州鹅(P<0.05),但显著小于皖西白鹅(P<0.05);太湖鹅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其它品种(P<0.05)。研究表明,太湖鹅经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作为优质肉鹅配套系的理想母本。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大中型莱茵鹅、朗德鹅、皖西白鹅三个不同肉鹅为父本与豁鹅进行杂交。筛选出莱茵鹅与豁鹅杂交组合在繁殖力和F1代的生产性能为最佳,从而探索出适合于当地商品生产的繁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大中型莱茵鹅、朗德鹅,皖西白鹅三个不同肉鹅为父本与豁鹅进行杂交。筛选出莱茵鹅与豁鹅杂交组合在繁殖力和F1代的生产性能为最佳,从而探索出适合于当地商品生产的繁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桑叶粉对皖西白鹅生长和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究桑叶粉在皖西白鹅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为桑叶饲料资源在家禽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选用120日龄的皖西白鹅9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半,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2%、3%、4%桑叶粉的配方饲粮,试验期为50 d。结果表明:添加桑叶粉后,皖西白鹅的平均日采食量明显降低(P0.01),3%桑叶粉组、4%桑叶粉组的平均日增重与2%桑叶粉组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桑叶粉添加量的增加,饲料增重比逐渐增大,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屠宰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食桑叶粉能极显著降低皖西白鹅腹脂率(P0.01),各试验组的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4%桑叶粉试验组的肝体比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桑叶粉的添加明显降低了皖西白鹅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各试验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谷丙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葡萄糖等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桑叶作为一种植物蛋白饲料在皖西白鹅日粮中的添加比例不宜超过4%。  相似文献   

16.
5个地方鹅品种肉品质测定与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太湖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五龙鹅、三花鹅进行肉品质研究,测定了鹅胸肌肉主要成分、常规肌肉品质、肌肉物理组织学特性、风味物质含量,分析比较不同鹅种的肉品质情况.太湖鹅与四川白鹅水分含量差异显著,脂肪含量皖西白鹅与太湖鹅、四川白鹅差异显著.剪切力、肉色、系水力、pH值、蛋白含量各品种间差异都不显著.肌纤维密度各品种间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肌纤维直径皖西白鹅与太湖鹅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25),皖西白鹅与四川白鹅差异不显著(P=0.399),其余各品种间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5个鹅种中必须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皖西白鹅最高(17.15%、18.23%),太湖鹅较低(7.77%、7.88%),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246 ~0.372 g/100 g,肌苷酸含量为2.09~4.81 mg/g.总体来看皖西白鹅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用太湖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皖西白鹅等4个我国主要白鹅品种,组成包括纯繁在内的15个组合,测定了60、70日龄仔鹅活重的杂种优势、纯繁效应、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正反交效应和母体效应。60日龄活重的一般配合力、母体效应、正反交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70日龄活重仅母体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60日龄活重的一般配合力,皖西白鹅为197.8克,四川白鹅为108.6克,豁眼鹅为311.1克,太湖鹅为-617.4克。70日龄活重的一般配合力,皖西白鹅为213.8克,四川白鹅为183.3克,豁眼鹅为21.9克,太湖鹅为-419.0克。60日龄活重这个性状四川白鹅(公)×豁眼鹅(母)组合具有最高的特殊配合力278.6克。以豁眼鹅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都具有正向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态性丰富的15个微卫星标记对列入国家级畜禽保护名录的10个鹅品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鹅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0.044,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408,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257,3个固定指数只有Fst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鹅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均为负值。各个鹅群体间,豁眼鹅与伊犁鹅的基因流值最小(Nm=0.416),四川白鹅与伊犁鹅间基因流值最大(Nm=1.430)。结合基因流和STRUCTURE分析结果,10个地方鹅品种可划分为四类:兴国灰鹅、豁眼鹅和太湖鹅为一类,四川白鹅、狮头鹅和乌鬃鹅为一类,酃县白鹅和皖西白鹅为一类,雁鹅和伊犁鹅为一类,这种聚类结果与各个品种的选育历史和地理分布等一致。  相似文献   

19.
皖西白鹅血液生化参数和肌肉组织形态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农户饲养的 70日龄皖西白鹅 40只 (寿霍白鹅和舒城白鹅各 2 0只 ) ,对其血液生化参数和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密度等基础数据进行测定 ,同时比较分析了 2种类型皖西白鹅血液生化参数和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密度间差异。结果表明 ,寿霍白鹅的肌酐、尿酸、葡萄糖含量、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α 淀粉酶等生化参数显著低于舒城白鹅 (P <0 0 1或 0 0 5)。但寿霍白鹅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舒城白鹅 (P <0 0 1 )。研究数据为皖西白鹅种质研究、选种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鸡Pit-1 mRNA和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籽鹅、狮头鹅、皖西白鹅、四季鹅、浙东白鹅和朗德鹅6个群体的DNA为模板,扩增鹅Pit-1基因的部分片段。结果发现该片段存在2个插入/缺失突变,共出现3种基因型,分别为AA、AB和BB;与AA基因型相比,BB基因型分别在扩增片段的132和145 bp后插入3和13 bp。所有群体在该突变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朗德鹅群体基因型分布与其他5个鹅群体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籽鹅和狮头鹅群体内基因型的分布与其他3个鹅群体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狮头鹅和朗德鹅群体内,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在皖西白鹅、四季鹅和浙东白鹅群体内等位基因B为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