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8(LSD组)、16(MSD组)和24只/m2(HSD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面积为10 m2/间。试验期为21 d,从22~42日龄。结果表明:降低饲养密度能极显著增加42日龄黄羽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LSD组黄羽肉鸡肝脏重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胸腺重和胸腺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LSD组和MSD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由此可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够改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综合这3方面结果,16只/m2饲养密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垫料厚度对鸡舍氨气、二氧化碳和粉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垫料厚度对黄羽肉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和粉尘的影响。试验选用1 600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鸡,分别饲养在结构、空间一致的独立鸡舍内(共20间),饲养密度为8只/m2。各组锯屑垫料厚度依次为4、8、12、16 cm,试验期从22~70日龄。结果表明:不同厚度垫料对各日龄鸡舍中粉尘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2 cm和16 cm垫料组35日龄鸡舍中氨气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粉尘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12 cm垫料组70日龄鸡舍中氨气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二氧化碳含量显著低于4 cm垫料组(P0.05)。由此可知,适当增加垫料厚度能够降低鸡舍氨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综合本试验结果,12 cm厚度锯屑垫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养密度与高蛋白质(前期23%,后期2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公母分饲肉鸡生长性能和腿部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性别)×2(饲养密度)×3(饲粮代谢能水平)三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日龄罗斯308(Ross 308)肉鸡公雏1 872只和母雏2 160只,随机分成12个组,每组8个重复。试验设高、低2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高饲养密度(HSD),16公/m2或18母/m2]和26 kg/m2[低饲养密度(LSD),10公/m2或12母/m2]。试验饲粮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35日龄)2个阶段配制,饲粮代谢能设高、中、低3个水平,其中,高代谢能(H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81和13.23 MJ/kg,中代谢能(M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8和12.60 MJ/kg,低代谢能(H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55和11.97 MJ/kg。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与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1~21日龄时,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HSD组平均日增重的增加幅度和料重比的降低幅度均小于LSD组;22~35日龄时结果正好相反。性别与饲养密度对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公鸡平均日采食量的降低幅度大于母鸡。2)HSD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胸肌率(P0.01),母鸡的胸肌率和腹脂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的腿肌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LSD组肉鸡的腿肌率降低,而HSD组基本不变。3)高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脚垫损伤评分(P0.01),公鸡的步态评分和脚垫损伤评分显著高于母鸡(P0.05),垫料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与饲养密度对肉鸡的脚垫损伤评分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HSD组脚垫损伤评分的降低幅度大于LSD组。以上结果表明,高饲养密度降低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增加料重比;35日龄前,公鸡比母鸡的空间需求更高;提高高蛋白质饲粮的代谢能水平可以缓解HSD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脚垫健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喷雾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鸡舍空气微生物及有害气体的影响。选取15 000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只。试验组喷洒10 mL/m2复合益生菌混合制剂,对照组喷洒相同剂量的清水。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鸡舍内喷洒复合益生菌喷雾制剂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增加肉鸡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P<0.05),提高肉鸡血清中IgA和IgG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肉鸡14日龄时,鸡舍空气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14日龄和35日龄时,鸡舍内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14日龄和35日龄时,鸡舍空气中氨气、硫化氢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鸡舍中喷洒复合益生菌喷雾制剂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鸡舍大肠杆菌含量,促进乳酸杆菌增殖并改善鸡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组织形态以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32只健康的3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饲养密度组(LSD组)、中饲养密度组(MSD组)和高饲养密度(HSD)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LSD组为625 cm2/只,MSD组为470 cm2/只,HSD组为375 cm2/只。饲养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显示:1) LSD组和MSD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均显著高于HSD组(P<0.05),LSD组和MSD组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HSD组(P<0.05),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平均蛋重的趋势(P=0.092);2) LSD组和MSD组羽毛评分显著高于HSD组(P<0.05);3)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蛋重(P=0.082)、蛋壳强度(P=0.081)和蛋壳比例(P=0.083)的趋势;4)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增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趋势(P=0.084),LSD组和MSD组血清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6.
杨仕群  阳刚  舒刚 《中国饲料》2021,1(6):41-45
文章旨在研究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肉鸡日粮添加黄连提取物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将640只平均体重为(42.12±0.16)g的肉鸡随机分为4组(T1~T4),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T1组肉鸡在高密度(20/m2)下饲喂基础日粮,T2组肉鸡在正常饲养密度(10只/m2)下饲喂基础日粮,T3组肉鸡在高饲养密度下饲喂基础日粮+20 mg/kg黄连提取物,T4组在正常饲养密度(10只/m2)饲喂基础日粮+20 mg/kg黄连提取物。在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结束后分析相关指标。结果:T4组22~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22~42 d和1~42 d采食量最高(P<0.05),而T1组1~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最低(P<0.05)。T1组肉鸡法氏囊重量分别较T2~T4组显著降低了18.53%、17.42%和18.89%(P<0.05)。T4组肉鸡血清SOD和T-AOC活性最高(P<0.05),但血清丙二醛含量较T1组显著降低了29.04%(P<0.05)。T1组肉鸡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最高,分别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7.22%、6.93%和8.10%(P<0.05),但T1组肉鸡回肠乳酸杆菌数量较其他组显著降低了14.21%、15.74%和17.62%(P<0.05)。T4组肉鸡回肠双歧杆菌数量较T1组显著提高了5.41%(P<0.05)。结论:在高饲养密度条件下肉鸡日粮中添加20 mg/kg黄连提取物可以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有益菌数量,提高血清抗氧化指标,降低氧化应激。 [关键词]黄连提取物|饲养密度|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血清生化  相似文献   

7.
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肉鸡免疫和应激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肉鸡免疫和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756只,采用3×2因子设计,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活动空间分大、小2种:2.88(2.4 m×1.2 m)和1.44 m2(2.4 m×0.6 m),密度分高、中、低3种:14、10、6只/m2。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21日龄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大空间中密度组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小空间中、高密度组(P0.05)。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中密度组显著低于高、低密度组(P0.05),并且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饲养密度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P0.01和P0.05)。饲养密度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有显著影响(P0.05);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2)42日龄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平均体重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大空间中、低密度组和小空间低密度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大空间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小空间组(P0.05),大空间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小空间组(P0.05),大空间中、高密度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小空间中、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中、低密度组(P0.05)。中密度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低于高、低密度组(P0.05)。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采食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平均体重及血清FFA、IL-1β及IL-6含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可引起肉鸡的应激免疫反应。其中,中密度大空间组(10只/m2、2.88 m2)免疫应激最小,更适宜肉鸡生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评估垫料类型及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相对重量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560只1日龄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在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中,T1和T2组肉鸡采用秸秆作为垫料,饲养密度分别为10和15只/cm2,T3和T4组肉鸡采用木屑作为垫料,饲养密度分别为10和15只/cm2。结果:垫料类型对肉鸡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木屑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秸秆组(P<0.05)。在同一垫料类型条件下,饲养密度为10只/m2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显著高于饲养密度为15只/m2组(P<0.05)。垫料类型和饲养密度对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无论饲养密度如何,秸秆垫料组肉鸡的腹脂相对重量均显著高于木屑垫料组(P<0.05),而秸秆作为垫料组的肌肉滴水损失和温度均显著高于木屑组(P<0.05)。在同一垫料类型条件下,高密度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结论:使用木屑作为地面平养肉鸡的垫料,饲养密度为10只/m2时可改善肉鸡增重和饲料效率,降低腹脂相对重量,对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关键词]垫料|饲养密度|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重量|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对商品肉鸡层叠式立体养殖模式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分析不同季节笼养肉鸡环境参数的差异,为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撑。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的同一栋鸡舍,在秋季和冬季饲养周期中,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连续监测3~6周龄肉鸡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测定点均匀分布在舍内4个位置,比较秋季和冬季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肉鸡生长后期,冬季舍内环境温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两个季节的温湿度均可满足不同日龄肉鸡生长需求。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冬季舍内氨气浓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秋季(P<0.05);同时冬季舍内空气微生物总菌数显著高于秋季(P<0.05)。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内温度在不同季节可保持恒定;在冬季饲养期,舍内湿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微生物总菌数升高。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在做好保温的同时应适当增加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喷雾消毒方式对放养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性能和微生物的影响。选用540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V1、二氯异氰脲酸钠粉舍外喷雾消毒组(V2组)、二氯异氰脲酸钠粉舍内舍外结合喷雾消毒组(V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舍内饲养密度为6只/m2,舍外密度为4只/m2,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三组消毒方式对放养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部分微生物含量及鸡舍空气中大肠杆菌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空气中大肠杆菌含量有下降趋势,V2和V3组与V1组相比,空气中大肠杆菌含量分别下降38.57%、35.71%。由此可知,不同喷雾消毒方式对本试验条件下放养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无不利影响,对鸡舍微生物环境无显著改善作用,因此建议放养肉鸡在较好的饲养环境下可以不采用喷雾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