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鲁桑系二倍体桑品种桐乡青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此为母本与广东桑二倍体伦教10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二倍体桑品种荷叶白相比,其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36.9%;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10.8%,种茧育单蛾良卵数提高18.3%;中抗桑疫病,农艺性状好,表现出优良三倍体优质高产的典型特性。  相似文献   

3.
新疆桑品种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属于白桑、黑桑、雄桑、粉桑、药桑类型的58份新疆桑品种资源的染色体倍数性和结实性以及10份新疆桑品种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桑类型中有23个材料为三倍体,药桑为二十二倍体,其余材料均为二倍体。从每椹种子数和发芽率来看,粉桑的结实性高于黑桑,黑桑高于白桑;二倍体材料的结实性高于四倍体,四倍体又高于三倍体。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第6酶带为特征酶带,各品种酶谱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异性、这些研究结果为探讨新疆桑品种资源的起源、进化、分类和亲缘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般多倍体植物,具有许多有经济价值的特征特性,已广泛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生产上应用。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三倍体桑,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目前栽培品种尚末发现有自然形成四倍体桑的报导,为了选育适应生产上所需的三倍体桑树品种(或组合),只得从人工诱导四倍体桑上下功夫。日本、苏联方面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桑种子、种苗、顶芽、插条等诱导四倍体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体细胞经秋水仙碱处理后,由于秋水仙碱阻止了细胞内染色体的有丝分裂.从而使染色体加倍.关于桑用秋水仙碱处理获得四倍体材料,利用桑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可获得三倍体,国内外早巳有报导。三倍体桑一般比二倍体桑高产,质优。我所1989年以来.开展了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用秋水  相似文献   

6.
桑树四倍体杂交一代选育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桑树多倍体大多是具有优质、高产优良性状的天然形成和人工选育的三倍体品种以及三倍体杂交一代(又称三倍体杂交组合或杂交桑),三倍体杂交一代能用种子繁殖,更适蚕桑发展的所需。桑树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天然形成的三倍体,除野生桑中如华桑发现有四倍体之外,桑的栽培品种中尚未发现天  相似文献   

7.
我省七十年代曾推广天然形成的三倍体桑“伦教40号”,栽植面积达全省桑地的23%左右,一般增产20%以上,对提高蚕桑生产有显著成效。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成活不稳定,速度慢,成本高,与我省密植栽培,用苗数量不大相适应,因此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简称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自1986—1987年人工育成广东桑四倍体材料后,为开展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  相似文献   

8.
桑树四倍体的诱导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杨今后 《蚕业科学》2004,30(1):6-10
采用物理的辐射处理 ,化学的秋水仙碱处理和生物的杂交等技术方法 ,培育出桑四倍体材料 98份。其中用杂种实生幼苗秋水仙碱诱导的四倍体中 ,有些有较高的产叶量 ,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而大多数人工诱导的桑四倍体 ,则用作培育三倍体的亲本。诱导和利用人工四倍体资源 ,与二倍体桑杂交 ,以及无性固定三倍体或配制三倍体杂优组合 ,仍是桑树多倍体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选育优良的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加速良种的推广是我们的目的。为了掌握四倍体桑品种的种子结实性能,以便提高制种质量,也是亲本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广东桑和印度桑获得四倍体品种104个,属广东桑102个,属印度桑2个,现调查部份雌性品种的种子结实性和质量,以供亲本选择的参考。一、材料和方法以十四个广东桑和一个印度桑品种,诱导获得的四倍体桑品种52个,第三年树龄自  相似文献   

10.
以鲁桑系二倍体湘7920为母本,以化学诱导广东桑组合塘10×伦109获得的四倍体诱59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湘桑6号(2n=3x=42)。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的特点:桑叶产量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30.8%;养蚕试验万蚕茧层量提高6.2%,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6.5%,单蛾良卵数提高7.8%;桑叶干物粗蛋白的含量提高2.35%。  相似文献   

11.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桑树种质资源保存、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以13个ISSR引物从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基因组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4条,多态性比率为73.44%,表明供试的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5 9~0.937 5,平均为0.761 7。基于供试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93份种质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64处被划分为6个组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685处,第Ⅲ、Ⅳ、Ⅵ组群分别被分成2个亚组。研究结果显示,供试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花性等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
广东桑种与其它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效开发桑叶多糖药食功能的目的,对广东桑种、鲁桑种、白桑种的近100份具有代表性的桑树品种进行了桑叶多糖含量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较鲁桑种、白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高,不同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多倍体桑树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总体上高于二倍体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3.
果用桑品种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已收集保存了果桑资源200多份(包括人工创制的四倍体资源),绝大部分属广东桑和白桑.对果桑资源进行了有关经济性状和理化性状调查及营养成分分析.选育出了大10、穗果2号、红果1号、秦椹1号、DL-1等果用桑品种.  相似文献   

14.
桑叶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桑叶作为中药或功能饮品的重要成分在民间和临床上广泛应用。用70%乙醇对广东桑、白桑、鸡桑、鲁桑等桑种共20个品种的桑叶进行浸提,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萃取组分及剩余水相组分。利用细胞病变减少法(CPE法)检测发现多个桑叶样品的萃取组分或水相组分含有抗病毒活性物质,且抗病毒活性具有选择性。其中,能有效抑制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样品最多,6个桑品种桑叶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HSV-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12.5μg/mL;广东桑品种桑叶的水相组分和石油醚萃取组分具有较高的抗甲型流感病毒(Flu A)活性;部分桑品种桑叶的萃取组分对登革病毒2型(DV2)也有一定的抑制活性;20个桑品种桑叶的4种萃取组分对柯萨奇B3病毒(CVB3)均无抑制活性。上述结果表明桑叶含有丰富、较为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但不同桑品种间的桑叶化学成分及抗病毒活性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桑白皮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用活性。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桑白皮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比较华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4个广东桑桑品种及采用3种取材方法获取的桑白皮的总黄酮提取率。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原料质量浓度25 g/L,浸提时间45 min,提取次数1次。桑品种及桑白皮的取材方法对总黄酮的提取率影响十分明显:同一桑品种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和整根切片2种方法获取的桑白皮中总黄酮提取率都明显大于除去外表黄皮及木质部取材的桑白皮;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和整根切片2种方法取材时,不同桑品种间桑白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差异较大,但用除去外表黄皮及木质部的方法取材时,不同桑品种间桑白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差异不明显。桑品种塘10和粤椹大10分别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及整根切片2种取材方法获取的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分别达到6.87、7.37 mg/g。  相似文献   

16.
32份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桑类型是由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的广东桑种形成的桑树栽培类型。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两广地区的部分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地方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选用22对SRAP引物组合在32份桑树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带,其中有44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30.56%,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2条多态性带。32份桑树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变化范围为0.826 4~1.000 0,平均值0.894 4,说明供试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材料间存在较高遗传变异。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32份桑树种质材料划分成3类:第Ⅰ类包括了20份来自广西的地方品种资源,第Ⅱ类包括了3份来自广东的选育品种资源和7份来自广西的选育品种资源,第Ⅲ类的2份种质资源分别来自广西和广东。同一类群的各亚类群又多以同一地理来源的品种或亲本有相近、相同血缘的品种聚集。研究结果说明SRAP标记能很好地揭示同一桑种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桑枝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开发桑枝的药用功能,采用比色法对广东桑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季节桑枝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OH和O2-.清除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和生长季节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P<0.05)。分析结果还显示:染色体倍数性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无显著的影响(P>0.05);桑枝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适合药食用途开发的桑树品种,以广东桑、鲁桑、白桑和鸡桑4个桑种的98份桑树品种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雷氏盐比色法和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品种资源的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和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进行测定。98份桑树品种资源桑叶中的总生物碱和DNJ含量从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4个桑种间以及多倍体和二倍体桑树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品种资源间差异明显,其中白桑种的育7803的桑叶中的总生物碱和DNJ含量最高,分别为3.74、1.54mg/g,桑叶中的总生物碱质量比>3.00 mg/g的还有广东桑种的抗锈3,DNJ质量比>1.00 mg/g的还有广东桑种的黑皮桑、抗锈2和白桑种的阿2。这些桑树品种资源适合用于桑叶的药食用途专用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桑树栽培种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冯丽春  杨光伟 《蚕业科学》1996,22(3):135-139
通过20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显示出分属于4个栽培种的20个材料的RAPD多态性,表明各种、品种间遗传分化上的差异:计算了20个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建立了它们的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小官桑与鲁桑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广东桑有较复杂的遗传背景。进一步探讨了桑树栽培种及种内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火焰于燥、Giemsa染色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桑属的育104号(白桑)、沙2(广东桑)、强兵(瑞穗桑)、雅安7号(鸡桑)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沙2、育104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28=24m+4sm,强兵的核型公式是2n=2x=28=26m+2sm;雅安7号的核型公式为2n=3x=42=39m+3sm.育104号与沙2的核型相近.可归为同一类,强兵和雅安7号属于另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