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饲料》2022,(1):3-5
随着发酵工业的快速发展, 发酵饲料越来越受到我国饲料界的重视.近几年来,许多饲料企业对发酵饲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 但真正能生产出优质的发酵饲料, 并利用好发酵饲料的企业不多.为此,我们采访了株洲湘江源饲料有限公司马武林, 根据他多年生产和使用发酵饲料的经验,谈一谈发酵饲料的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发酵可使饲料营养成分转化为更易被动物直接消化吸收的养分。研究对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单胃动物上的应用进行总结。饲料发酵后能提高单胃动物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增强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抗应激能力。但目前发酵菌种多样,没有统一标准,发酵效果不稳定阻碍发酵饲料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今后应加强饲料发酵标准研究,以期提高其在畜牧生产中的直接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饲料原料的短缺,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要。发酵饲料的开发和应用有助于缓解饲料短缺问题,同时有助于生态的循环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发酵饲料的优点、发酵特性、发酵工艺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发酵饲料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物发酵饲料是通过有益菌发酵改变饲料的营养含量,具有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提升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发育、保障动物健康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文章就生物发酵饲料菌种与发酵工艺、生物发酵饲料在猪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饲料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酵可以去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利用潜能,从而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及肉品质。随着发酵技术的成熟,发酵饲料原料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青睐。本文综述了发酵饲料原料在提高畜禽肉品质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04,25(7):10-10
不使用抗生素也能防治家禽常见病的饲料生产新技术——禽类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新技术,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使用这一技术生产饲料所用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的有益菌种和豆类、玉米、鱼粉等。生产流程大致为,以农业部规定的6种菌和美国饲料协会公布的63种菌为依据,从中选取酵母菌、枯草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多菌种混合,然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修饰和驯化,将培养好的菌种应用生物工程发酵技术,在严格的有氧或乏氧状态下制成发酵饲料的菌液,尔后再对饲料进行发酵,就能获得具有抗病、促进生长、改善家禽肉质的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这种饲料因应…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04,25(6):32-32
不使用抗生素也能防治家禽常见病的饲料生产新技术———禽类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新技术,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使用这一技术生产饲料所用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的有益菌种和豆类、玉米、鱼粉等。生产流程大致为,以农业部规定的6种菌和美国饲料协会公布的63种菌为依据,从中选取酵母菌、枯草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多菌种混合,然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修饰和驯化,将培养好的菌种应用生物工程发酵技术,在严格的有氧或乏氧状态下制成发酵饲料的菌液,尔后再对饲料进行发酵,就能获得具有抗病、促进生长、改善家禽肉质的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这种饲料因…  相似文献   

8.
不使用抗生素也能防治家禽常见病的饲料生产新技术———禽类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新技术,近日在上海研制成功。使用这一技术生产饲料所用的原料是:来源于自然界的有益菌种和豆类、玉米、鱼粉等。生产流程大致为,以农业部规定的6种菌和美国FDA美国饲料协会公布的63种菌为依据,从中选取酵母菌、枯草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多菌种混合,然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修饰和驯化,将培养好的菌种应用生物工程发酵技术,在严格的有氧或乏氧状态下制成发酵饲料的菌液,然后再对饲料进行发酵,就能获得具有抗病、促生长、改善家禽肉质的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  相似文献   

9.
发酵饲料是利用现代食品发酵技术将配合饲料中部分植物性原料进行适度发酵加工的饲料制品,内含大量的益生菌和乳酸,在提高动物免疫力及促生长等方面效果显著。本文综述了发酵饲料的应用现状、作用机理,以期为其在猪生产中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分类1.固体发酵饲料。益生菌固体发酵是指有益微生物在少量游离水的固态湿培养基上,并在适当温度下经厌氧或好氧发酵而成的饲料,发酵过程不需要严格无菌,且具有无废水排出、生产成本低和产出率高等优点。固体发酵底物不仅能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提供微生物生长的场所。固体发酵饲料又可分为:发酵浓缩饲料、发酵全价饲料、发酵豆粕和其他发酵饲料产品。2.液体发酵饲料。益生菌液体发酵是指在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
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是将微生物发酵和酶解的处理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生产出的一类新型生物饲料。菌酶协同作用可使微生物的发酵效率更高和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程度更强,提高饲料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应用效果往往优于单独的菌或酶处理的饲料。本文综述了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分类和酵解机制,概括了菌酶协同发酵的优势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为其在养殖业中更广泛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发酵饲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发酵饲料在畜禽、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饲料资源,既符合绿色健康养殖的发展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饲料的来源,缓解了我国饲料资源的供需矛盾。为此,本文介绍了发酵饲料的特点和应用效果;指出了其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未形成标准化的发酵工艺,缺乏质量安全监测的行业标准,发酵饲料不易保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标准化的发酵工艺,建立国家标准的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开发发酵饲料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13.
菌酶协同发酵兼具微生物发酵和酶解的优势,能够有效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提高饲料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缓解饲料蛋白资源缺乏的现状。文章对菌酶协同发酵常用菌种和酶、发酵工艺影响因素、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优势及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菌酶协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非洲猪瘟形势依然严峻、饲用抗生素全面禁用和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保障生猪健康优质安全生态养殖成为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生物发酵饲料可以通过益生菌发酵改变饲料底物的理化性质、获得益生性中间代谢产物和扩大培养饲用的微生物体,从而改善饲料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性能、保障机体健康、改善猪肉品质,最终达到饲料资源开发、生猪健康养殖和优质猪肉生产的目的。本文主要综述了发酵菌株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发酵改善饲料品质的机制,以及发酵饲料在改善猪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猪肉品质等方面的应用,为生物发酵饲料在生猪健康生态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源性发酵饲料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及饲料原料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地源性发酵饲料的开发与应用有助于缓解饲料紧缺问题,实现生态循环健康发展。本文综述了地源性发酵饲料开发的意义、其发酵特点、发酵工艺及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进展,对促进地源性发酵饲料的推广应用,提高饲料价值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为生态养殖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发酵饲料在猪饲料与饲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发酵饲料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抑制抗营养因子以及促进机体健康都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发酵技术在饲料产业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发酵饲料的关键工艺技术仍需进行优化。文内就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水分含量、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等重要参数进行讨论,探讨相关参数对发酵效率以及发酵产量的影响,这将有利于实现发酵饲料工艺体系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饶辉 《湖南饲料》2009,(2):31-33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菌体来生产和调制的饲料,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改变饲料的理化性状,增加适口性及营养价值,提高消化利用率。微生物发酵饲料主要包括青贮饲料,发酵的粗饲料,畜禽粪便发酵饲料、畜禽下脚料发酵饲料,饼粕发酵脱毒饲料。  相似文献   

18.
发酵饲料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可以降解抗营养因子和毒素,提高饲料利用率.发酵饲料对提高家禽生产性能、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对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对发酵饲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对发酵饲料与发酵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发酵饲料在家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在粗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处理得到的饲料为发酵饲料。本文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几种发酵饲料原料和发酵饲料工艺,以及固态发酵、液体发酵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发酵饲料是将动、植物蛋白原料接种微生物,经发酵处理后得到的一类新型饲料。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的消化酶活性,增强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本文就生物发酵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