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绵羊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研究的最佳动物。本研究选择欧拉型藏绵羊(海拔约4 000 m)和湖羊(海拔约100 m)的12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HGB(117.59±0.557 g/L)、HCT(62.26±0.583%)值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而PO2(34.56±0.499 Pa)、SO2(64.14±0.571%)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在血液酸碱和电解质指标中,藏绵羊的PCO2、HCO3-、TCO2、BE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Ca2+高于湖羊(P<0.05),pH、Na+和K+3项指标在两品种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与氧气运输相关指标的HGB和HCT值均为高海拔环境的藏绵羊高于低海拔生活环境的湖羊,藏绵羊低氧适应的主要生理表征是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而红细...  相似文献   

2.
于2017~2019年在阿拉善荒漠区的过度放牧区和轮牧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五趾跳鼠种群进行监测,并应用最小凸多边形法研究其巢区变化。结果表明:雄性五趾跳鼠巢区面积大于雌性,但差异不显著;五趾跳鼠平均巢区面积表现出夏季(1085.56±676.93m2)>春季(856.47±779.40m2)>秋季(834.42±793.56m2)的趋势,季节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五趾跳鼠平均巢区面积在过牧区为1084.82±873.44m2,轮牧区为766.15±585.15m2,过牧区显著大于轮牧区(P<0.05)。五趾跳鼠的巢区主要受季节、放牧方式及栖息地食物资源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添加鲜羊粪对盐碱退化羊草草地的影响,以黑龙江省西部中度盐碱退化羊草草地为试验对象,分析不同鲜羊粪添加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盐碱特性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羊粪添加量1.25 kg/m2、2.50 kg/m2、3.75 kg/m2、5.00 kg/m2共5个处理,羊粪添加处理持续60 d。结果表明:随着羊粪添加量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和群落盖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施用羊粪2.50 kg/m2时,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单位面积鲜重增长了92.64%,干重增长了62.11%;添加羊粪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羊粪添加量为2.50 kg/m2和5.00 kg/m2时,0~1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羊粪添加能够显著改善盐碱退化羊草草地的土壤团聚体组成(P<0.05),增加5~10 mm粒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IPP统计分析法,比较高原地区成年藏绵羊和小尾寒羊附睾组织中eNOS的定位及分布特征。平均光密度数据统计表明,eNOS的平均光密度值在藏绵羊附睾尾部显著高于附睾头和附睾体(P0.05),藏绵羊附睾头和附睾体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小尾寒羊附睾体显著高于附睾头(P0.05)。小尾寒羊附睾体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藏绵羊(P0.05),附睾头和附睾尾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eNOS的活性在附睾尾部最高,提示NO与精子运输相关,对于高原地区不同品种绵羊附睾中eNOS分布较大差异的原因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究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脂代谢过程和胚胎植入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发情期采集成年健康绵羊的子宫内膜上皮组织,利用组织块法培养、胰酶差时消化法纯化及角蛋白鉴定分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经浓度筛选后,选取最适瘦素浓度250μg/mL处理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进行脂滴检测,采用RT-qPCR法检测瘦素对胚胎植入关键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50μg/mL瘦素处理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提升,出现脂滴聚集现象,脂代谢相关因子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表达升高(P<0.05),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基因表达升高(P<0.05);胚胎植入相关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表达升高(P<0.05),整合蛋白β-3(P<0.01)、白介素-6(P<0.05)基因表达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250μg/mL的瘦素处理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后会显著增强其细胞增殖能力,对细胞的脂代谢有显著的上调作用,对绵羊胚胎植入关键基因有显著影响,提示瘦素在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通过影响脂代谢进程影响胚胎附植过程。  相似文献   

6.
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肝脏及肾脏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剂量(50 mg/kg)连续3 d腹腔注射玉米霉烯酮(ZEA)后,肝脏出现弥漫性坏死、肝细胞局灶性脂肪变性;肾脏髓质、肾小管淤血,肾小球萎缩,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颗粒变性.单剂量(100 mg/kg)单次腹腔注射ZEA后,血生化结果显示小鼠肝功能指标AST、ALT水平明显升高(P<0.05)、TP、ALB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脏功能指标尿素、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果表明,ZEA肝脏、肾脏有严重的损害作用,能引发肝肾组织退行性变化,造成肝肾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绵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骨骼肌发育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3月龄杜泊×小尾寒羊杂一代母羊共18只,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CON组)和丁酸梭菌组(CB组),每组9只。CON组饲喂基础饲粮;CB组在CON组饲粮的基础上补充丁酸梭菌(活菌数为5.0×108CFU/g),补充量为5 g/(d·只)。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测定各组绵羊的生长性能,将其屠宰后取股二头肌测其肉品质、肌纤维组织形态和骨骼肌发育相关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 CB组绵羊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0.05)。2) CB组羊肉的pH24、亮度(L*)值、黄度(b*)值、蒸煮损失及剪切力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红度(a)*值显著高于CON组(P<0.05)。3)与CON组相比,CB组股二头肌重量及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增大(P<0.05)。4)与CON组相比,CB组股二头...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究牦牛肾的组织学特征及增龄性变化。选取新生(1~7日龄)、成年(3~6岁)及老年(7~10岁)牦牛肾为研究对象,各5头份,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牦牛肾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并测量肾单位的相关数据。组织学观察显示牦牛肾包含表面的被膜和内部的实质。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囊壁层富含胶原纤维,肾小体基膜呈PAS阳性;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其小管外围富含胶原纤维,上皮基膜呈PAS阳性。测量结果表明,单位视野(2.3×10~6μm~2)内肾小球数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肾小球内细胞数和肾小球细胞核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的是,肾小球和肾小体的最大切面面积,成年达峰值,老年次之,新生最低。另外,随年龄增长,单位视野(2.3×10~4μm~2)内肾皮质与髓质肾小管上皮细胞数,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的大小,远端小管上皮细胞核的大小分别与单位视野内肾小球个数、肾小球内细胞数和肾小球细胞核的大小、肾小球和肾小体的最大切面面积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牦牛肾的组织结构随年龄的增长出现差异性变化,推测这种变化可能与肾小球硬化、实质性细胞减少有关,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大鼠氟中毒肾脏病理变化特点,探讨过量氟对肾脏的毒性作用。选用60只1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0 mg/L、25 mg/L、50 mg/L和100 mg/L氟化钠的饮水5个月,并通过石蜡组织切片观察氟对肾脏的损伤作用。结果25 mg/L和50 mg/L氟中毒组大鼠肾脏肾小管排列结构无异常变化,肾小球细胞出现空泡样病变。100 mg/L氟中毒组大鼠肾脏肾小管排列结构没有明显的异常,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样变,且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有脱落现象。25 mg/L、50 mg/L和100 mg/L氟中毒组肾小囊囊腔面积同对照组比较增大显著;肾小球球囊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肾小球球囊面积也相应的增加。表明,不同剂量的氟(25 mg/L、50 mg/L和100 mg/L)均可造成肾脏的损伤,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氟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也增加。本研究为日后建立合适剂量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和有效降低氟摄入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1基本情况贵南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海拔2 200 m5 000m之间,牧场一般在3 000 m5 000m之间,牧场一般在3 000 m3 800 m之间,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7℃3 800 m之间,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7℃2.2℃,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161 d。过马营地区在贵南县中部,纯牧业区,年饲养24.1万头(只、匹)牲畜,其中牛1.19万头,绵(山)羊22.6万只,马属动物0.31万匹,畜牧业经济是当地的支柱经济。青海省贵南县过马营乡沙加村17个牧户的绵羊于2010年10月3─20日发生羊支原体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连续腹腔注射等体积不同浓度梯度三氯化铝法,建立不同程度雏鸡亚慢性铝中毒模型,通过对血清和肾脏中铝含量、血清中肾功能指标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测定,并应用光镜技术观察肾脏组织学结构,探讨染铝对雏鸡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染铝组血清和肾脏中铝含量以及血清中Cr和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光镜下,低剂量染铝组肾小球轻度肿胀,肾小管和近曲小管未见明显变化.中、高剂量染铝组肾小球肿胀,肾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管浊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上述结果说明,亚慢性铝中毒可致雏鸡肾脏结构及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2.
徐金铖  张成林  张海耿  宋红桥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2,(24):116-117+123+139-140
为了探究某死亡中华鲟的死亡原因,试验首先对该死亡中华鲟进行体表观察、病理解剖与临床诊断,然后通过制备组织切片和H.E.染色对该死亡中华鲟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死亡中华鲟体色发黑,肛门红肿,鳃丝呈梳齿状分布且末端呈深褐色。解剖后可见肝脏充血坏死,呈深褐色;胃部严重肿大且质地较硬,胃壁较厚,内部无食物,剖开后见大量淡黄色黏液包裹的异物,经检查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移动床内生物滤料;肾脏坏死,组织间见大量黑色血块。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脏、肾脏、肠道和胃等器官内细胞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或红细胞浸润。其中肝细胞出现凝固性坏死,细胞间脂褐素沉积,胆管受损严重,组织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球肿大且系膜增生,肾小管基底膜分离,上皮细胞松散排列,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增生;肠道浆膜与肌层部分脱落,肠道黏膜层柱状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腔内分布少量坏死脱落的肠组织细胞;胃黏膜层柱状上皮细胞与固有层分离。说明该死亡中华鲟因误食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物滤料导致多器官病变,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大肠杆菌感染对实验兔肾脏的组织病理学损伤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肾脏组织内的分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感染组的肾脏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皮质区肾小球萎缩,肾小球周围的肾间质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偶尔可见肾小管管腔内出现蓝染的细菌团块;髓质区有局灶性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脱离基底膜,间质增生纤维化、充血。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感染组兔肾脏组织中的iNOS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兔肾脏组织结构明显的病理损伤,iNOS表达量上调说明一氧化氮(NO)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大肠杆菌引起的兔肾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通牦牛心肌对高原低氧适应的组织学特点,选取2个海拔高度(海拔3 700,3 200m)成年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海拔高度的泽库地区成年牦牛(海拔3 700m)和海晏地区成年牦牛(海拔3 200 m)作为对照,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和电镜技术对心肌组织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海拔3 700m牦牛,其心肌纤维直径细于海拔3 200m牦牛,表面积密度大于海拔3 200m牦牛,差异显著(P0.05);海拔3 700m牦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均大于海拔3 200m牦牛,差异显著(P0.05);海拔3 700m牦牛平均体积和体密度大于海拔3 200m牦牛,差异显著(P0.05);而面数密度(NA)小于海拔3 200m牦牛,差异显著(P0.05)。大通牦牛心肌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组织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肌纤维直径细、表面积密度大、VEGF和MVD均较高的特点,心肌肌线粒体平均体积相对较小、NA相对较大,而体密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家兔生长性能、行为方式、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体重相近(943.86±51.13)g,健康的雄性新西兰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即Ⅰ组每个重复(笼)2只(5只/m2)、Ⅱ组每个重复(笼)4只(10只/m2)、Ⅲ组每个重复(笼)6只(15只/m2)、Ⅳ组每个重复(笼)8只(20只/m2)。预饲期5 d,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Ⅰ组和Ⅱ组家兔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Ⅲ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Ⅲ组高于Ⅳ组(P<0.01)。在趴卧行为发生率方面,家兔的趴卧行为Ⅰ组和Ⅱ组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Ⅲ组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Ⅰ组和Ⅱ组的运动和站立行为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究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是否通过调节孕酮(progesterone,P4)、雌二醇(oestrogen,E2)和细胞凋亡参与影响绵羊子宫功能,以揭示其在绵羊生殖生理中的潜在作用。本试验以1.5岁左右的雌性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检测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子宫中DHT合成酶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变化。随后,体外培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用DHT (10-10~10-7 mol·L-1)和AR拮抗剂氟他胺(Flu,10-8 mol·L-1)处理(n=3)。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4和E2水平、合成酶和受体表达。此外,还检测经DHT和Flu处理后,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蛋白2(B cell lymphoma protein 2,Bcl-2)、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CASP3)和活化半胱天冬酶3(active-caspase 3,Act-CASP3)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绵羊子宫不同时期DHT的合成和AR的表达存在差异,妊娠期子宫DHT合成及AR表达显著低于卵泡期和黄体期(P<0.05)。10-10~10-7 mol·L-1DHT处理后,P4合成酶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10-8~10-7 mol·L-1 DHT时P4合成显著增加(P<0.05),在10-10~10-8 mol·L-1 DHT时孕酮受体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10-7mol·L-1 DHT时孕酮受体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在10-8~10-7 mol·L-1 DHT时E2相关合成酶显著减少,并且E2水平显著下降(P<0.05),在10-9和10-7 mol L-1 DHT时E2受体ERα蛋白显著下调(P<0.05),在10-10~10-7 mol·L-1 DHT时ERβ和GPER显著增加(P<0.05)。经Flu处理后部分解除DHT对P4和E2的调控。此外,10-10~10-7 mol·L-1 DHT显著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P<0.05)。本研究证实DHT至少部分通过AR调节P4和E2合成及受体表达,影响细胞凋亡,参与调节子宫功能,这为进一步阐明雄激素参与调节子宫功能提供了新的基础和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硒在公鸡肾脏和肝脏中的沉积情况及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80只体重接近、健康无疾病的海兰白成年公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20只,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0.5、1、2 mg/kg的亚硒酸钠,试验结束时颈动、静脉放血致死,立即摘取肾脏和肝脏,测定其硒含量,并通过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结构。结果表明:(1)肾脏和肝脏组织中硒含量随日粮硒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肾脏中的硒含量较肝脏高;(2)0.5 mg/kg硒水平对肾脏和肝脏的组织结构变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 mg/kg硒水平下肾脏和肝脏有较明显的病理组织学变化,2 mg/kg硒水平产生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最为明显,肾脏肾小管受损,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或空泡变样。由此可见,适量的硒对肾脏和肝脏的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硒则对二者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产生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杰  王永 《四川草原》1994,(2):54-58
在1989年5月屠宰不同年龄组德格县的高原型藏山羊48只,测定鲜皮重量、面积和各部位厚度;取体侧部皮肤,观察组织学构造;测定鲜皮经铬鞣成革前、后的物理性能。测定结果高原型藏山羊鲜皮风干面积为0.23±0.01m~2,达到国家四川路一等皮的收购标准,但鲜皮厚度部位差大。皮肤厚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的趋势,临产胎儿皮肤厚度为678.43±39.46μm,到成年增加到945.09±17.09μm;表皮层1月龄厚度为20.50±7.64μm,到成年为22.00±5.14μm,但差异不显著(P>0.05);真皮层和皮下组织,随年龄增长呈现增厚的趋势,临产胎儿分别为626.39±100.87μm和35.16±12.9μm,成年相应为837.38±35.77μm和85.7±10.35μm,差异均极显著(P<0.01);真皮内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呈网状结构,但纤维水平走向居多,编织致密,其直径随年龄增加而变粗,其中乳头层的胶原纤维直径,临产胎儿为1.37±0.42μm,成年为2.85±0.56μm,差异极显著(P<0.01);网状层的胶原纤维相应为3.60±0.68μm和6.40±1.88μm,差异极显著(P<0.01);乳头层的弹性纤维相应为1.98±0.64μm和4.62±1.16μm,差异极显著(P<0.01)。板皮经鞣制染色成革后,不同年龄组成革的物理指标,随年龄增长呈现增加的趋势,1月龄皮革抗张强度为18.37±1.00N/mm~2、断裂强度为51.40?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对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炎性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将104,105,106 CFU/mL的干酪乳杆菌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共培养3 h后加入1 mg/L的LPS继续培养8 h,使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炎性因子mRNA和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5,106 CFU/mL的干酪乳杆菌预处理组显著降低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IL-1β、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P<0.05),同时,104,105,106 CFU/mL的干酪乳杆菌预处理显著降低了IкBα和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可以通过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炎性因子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饲养密度对西门塔尔公牛增重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黑龙江省某种牛场健康的11~13月龄西门塔尔公牛24头,并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每组8头,组间始重无显著差异,Ⅰ组、Ⅱ组、Ⅲ组饲养密度分别为8 m2/头、10 m2/头、12 m2/头,试验预饲期10 d,试验期40 d,共50 d。[结果]在试验结束时,Ⅰ组、Ⅱ组、Ⅲ组试验牛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Ⅲ组试验牛均表现随投料后时间延长,趴卧率逐渐增高,Ⅲ组试验牛晨饲后和晚饲后2 h的趴卧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在试验开始时,Ⅰ组血液CREA水平显著高于Ⅲ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Ⅰ组血液CREA和HSP-70水平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相同增重水平下,西门塔尔公牛由420 kg育肥至490 kg,饲养密度为8 m2/头时,牛舍空间利用效率更高,但长期饲养有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