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苯酚、二氯酚和对硝基酚对金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苯酚24hLC50为41.6mg/L,48hLC50为32.3mg/L,安全浓度为5.8mg/L;二氯酚24hLC50为19.5mg/L,48hLC50为12.9mg/L,安全浓度为1.7mg/L;对硝基酚24hLC50为33.2mg/L,48hLC50为16.2mg/L,安全浓度为1.2mg/L。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在黑龙江省安达市氧化泡2^#越冬池进行移植菹草对鱼类安全越冬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透明度增加了58cm,达到170cm;溶解氧(DO)增加了2.4mg/L,达10.3mg/L;鱼类安全越冬成活率在80%以上.越冬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新疆乌伦古湖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浮游植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3.715mg/L;最高峰出现在夏季,优势类群为绿藻门、硅藻门;浮游动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1.323mg/L,最高峰出现在7~9月,优势种群为枝角类、桡足类;底栖生物数量、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分别为202个/m^2和4.53g/m^2,全年生物数量高峰出现在7月,而生物量高峰则在秋季,优势类群为摇蚊幼虫。以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量粗略估算其鱼产力为1.1万t。  相似文献   

4.
2002~2003年对昆承湖水中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分析,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52个种属,年平均数量为161.10万个/L,生物量为2.47mg/L;浮游动物4门56个种属,年平均数量为582、36个/L,生物量为3.40mg/L。通过对湖泊鱼类结构调整,恢复水生植物,力求昆承湖渔业朝生态渔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对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采到浮游植物37种,其中绿藻9种,蓝藻5种,硅藻14种,其他9种。浮游植物数量年平均为95.26×10^4ind./L(个/L).生物量为2.22mg/L。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变化为上游高于下游,边缘区高于核心区,与地理位置相关。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盐对长尾墨金丝神仙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测定了NO2^- -N对长尾墨金丝神仙幼鱼(2.541±0.349em)的急性毒性,并探讨了CaCl2和NaCl的解毒效果。结果表明,24h、48h、72h、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4.25mg/L、98.41mg/L、76.73mg/L、48.90mg/L;安全浓度为4.89mtg/L;50mg/L的CaCl2具有较好地减小NO2^- -N毒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库水总盐量约为0.6mg/L,属一般淡水,平均总碱度、总硬度均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浮游植物平均数量474.23万个/L,生物量4.608mg/L,作为滤食性鱼类优质饵料的硅藻门在数量和生物量上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0.828mg/L,平均数量2498 /L,属一般营养水平。底栖动物生物量0.663g/m^2,种类组成简单,数量较少,生物量较小,所能提供的鱼产力较低。针对该水库的渔业资源现状,提出了合理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泥鳅幼苗与不同浓度的NH4C1、NH4HCO3、NH4NO3溶液直接接触48小时,测得NH4CI的24hLc50是238.65mg/L,48hLc50是196.37mg/L,NH4HCO324hLc50是237.64mg/L,48hLc50是146.20mg/L,NH4NO3的24hLc50是443.63mg/L,48hLc50是348.97mg/L。三者对泥鳅的安全浓度分别是NH4C139.88mg/L、NH4NO316.63mg/L、NH4HCO364.78mg/L。  相似文献   

9.
大银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小型鱼类。诸城市自1993年开始进行了水库大银鱼受精卵移植.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移植过程中,按照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对移植水域的选择、受精卵的采集以及运输、投入、管理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现将其关键技术作介绍如下:一、移植水域的选择1.水域面积:诸城市在三里庄、石门、青墩三座中型水库和共青团、松元两座小型水库进行移植都能孵化、生长并形成种群,可见面积在400亩以上,水位相对稳定的水体都可进行移植。2.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gH值6.5~9.2,溶氧5.OIng/L以上,矿化度1000mg…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2年6月和9月的调查,大伙房水库浮游动物共35属61种。其中原生动物10属18种、轮虫9科13属24种、枝角类5科8属13种、桡足类2科5属6种,年平均数量和生物量为17677个/L和2.0647mg/L,数量以急游虫、侠盗虫、长肢多肢轮虫、螺形龟甲轮虫、透明(氵蚤)和近邻剑水蚤最多。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时空分布较明显,时间上6月为数量高峰,而生物量9月为高峰;水平分布中游数量和生物量均最低,下游数量和生物量均最高。水库浮游动物每年可为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提供793t鱼产力。  相似文献   

11.
0.7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不明显,但76.8h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1.4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也不明显,48h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2.8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抑制作用迅速而明显,杀灭作用也显著;5.6mg/L以上硫酸铜能迅速杀灭裸藻。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控制裸藻只宜用0.7mg/L以下浓度的硫酸铜,处理时间不能超过57.2h。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具体养殖规模下的养鳖废水排放水质情况,设计在可控环境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生物净化系统,结果表明:试验周期23天后,两类养鳖废水CODcr分别由181.89mg/L、228.77mg/L降到10.74mg/L和13.55mg/L;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9.69%、62.14%;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8.58%和64.94%;悬浮物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3%和88.0%;以达到养鳖水体净化回用为标准设计,按养鳖20只/m^2计算,20天1个换水周期,达到净化回用所需鳖草比为1只:0.3m^2草地。  相似文献   

13.
1978-1979年在龙头水库进行了浮游植物初级产量和浮游生物生物量的研究。浮游植物初级产量每昼夜平均为1.88克碳/米^2。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为5:764mg/L和0:587mg/L。用龙头水库的实例来讨论水域生态系的供饵能力、鲢鳙鱼产力和鱼种的合理放养量。  相似文献   

14.
论水域的渔业污染与自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渔业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人工投饵。增殖和不投饵养鱼则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用人工配合饲料每生产1kg鱼,有约800g有机物、70g氮和14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体,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磷含量是水域污染的敏感性指标。渔业污染的强度和养殖容量成正相关,与水域的容积成负相关。在流动的水体中,则和流量成负相关。当三峡重庆库区网箱养殖规模按渔业水面1‰设定,网箱面积为40hm^2,单产90t,总产5.4万t鱼时,磷污染强度为0.00176mg/L,相当于湖库Ⅱ类水质磷含量指标0.025mg/L的1/15。污染强度为0.1008mg/L。有机物污染将造成三峡水库水域溶解氧量下降0.35~0.5mg/L,相当于三峡水库溶解氧含量指标7.0~10.5mg/L的1/20。当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磷污染控制增量确定为0.0025mg/L时,养殖容量为7.7万t鱼。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能有效降低生化需氧量,但不能降低水域的磷、氮浓度。大量放流以白鲢、草鱼、鲤鱼为主的各种鱼类和适量发展不投饵网箱养殖白鲢,是去除水中氮、磷最好的方法。在三峡水库中捕捞和通过不投饵方式养殖5万t鱼类,可消除1500t氮和300t磷,从而降低三峡水库磷含量0.0007mg/L。相当于投饵养殖5.4万t鱼造成磷污染量的40%。  相似文献   

15.
聚维酮碘对海湾扇贝等贝类幼虫的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豪  梁峻  龙强 《水产科学》2003,22(6):8-11
测定了聚维酮碘(PVP—I)对虾夷扇贝、海湾扇贝、牡蛎的壳预期幼虫以及牡蛎的眼点期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2.5mg/L,31.7mg/L,44.4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25mg/L,3.17mg/L,4.48mg/L,4.44mg/L。  相似文献   

16.
博斯腾湖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赖英 《水生态学杂志》2009,30(5):103-106
针对博斯腾湖近几年面临着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渔业捕捞盲目等关键问题,采用《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有关方法,2004年通过6次有代表性采样,对博斯腾湖浮游植物数量、生物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博斯腾湖浮游植物数量最低的是4月,最高的是8月;6次采样数量为3.0×10^4~1423.2×10^4个/L,平均为393.7×10^4个/L;生物量为0,064~8,256mg/L,平均为2.969mg/L。全年以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为主要的优势种类;微囊藻(Microcystis)是全湖次优势藻,不仅在夏季出现率高,而且在寒冷且水温低的11月也多有出现;钟罩藻(Dinobryon)是喜水温较低的种类,该种类在4月为多个站的绝对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东港湖浮游植物主要有47种,隶属于7门38属。优势种春秋季为绿藻和硅藻,夏季为黄丝藻,冬季为甲藻。浮游植物数量秋季最多(232.45×104个/L)。生物量冬季最高(3.664mg/L.)叶绿素a夏季最高(5.35ug/L)。初级生产力夏季最高(3.13gO2/m2·d)。光和效率夏季最高,种群兴起春季最盛。湖水属中营养型。浮游植物提供的滤食性鱼产潜力为2.966万kg。  相似文献   

18.
1991-1994年对蛤蟆通水库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浮游植物8门96种属,浮游动物86种属;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4.624mg/l,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平均为2.631mg/l;浮游植物生物量中以硅藻为主,占48.30%,浮游动物生物量中轮虫类最高,占67.0%;鱼类生长期(5-9月)浮游植物生物量10.992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3.315mg/l;冰封期冰下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等明显与越冬池冰下游浮植不同。浮游生物可提供的鱼产潜力为540.9吨。  相似文献   

19.
青肯泡浮游生物及鱼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作发  陈俊文 《水产学杂志》2005,18(1):24-28,32
青肯泡浮游生物共计1 1 3个种属,其中浮游植物63个种属,浮游动物5 0个种属,浮游植物数量2 37 .2 8×1 0 4 ind /L ,生物量2 5 0 0mg/L ,浮游动物数量5 5 0 5 .4ind /L ,生物量6 .692mg/L ,全库总鱼产潜力5 2 7760kg ,总放养量2 80 4 80 0尾。  相似文献   

20.
1994年5月到10月和1996年5月到10月对关门山水库进行了鱼产力的调查。水库的饵料生物量分别是:浮游植物3.23mg/L;浮游动物0.95mg/L;水生高等植物450g/m2水生底栖动物40,3g/m2。水库的鱼产力为217.29kg/hm2,其中浮游植物鱼产力129kg/hm;浮游动物鱼产力58.2kg/hm2;水生植物鱼产力18kg/hm2;底栖动物鱼产力12.09kg/hm2。毛初级生产量48.01卡/m2·日;净初级生产量11.79卡/m2·日。合理利用途径是:充分利用水域自然饵料和优越的水质条件,突出本地区冷水鱼类的优势,以养为主,增殖、养殖捕捞相结合,提高鱼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以达到合理利用水域资源形成高产、高效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