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TL株VP2基因克隆及部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是引起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病原体,属于双链RNA病毒科,禽双节段RNA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由两个节段dsRNA(A、B)构成,大片段A长约3.4kb,编码一条多聚蛋白,该蛋白随后裂解为VP2、VP3和VP4。小片段B长约为2.9kb,编码VP1。其中VP2携带宿主保护性抗原决定簇,具有至少两到三个中和性抗原位点,可以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并且有血清型特异性。Ⅰ型IBDV毒株的VP2cDNA核苷酸及相应氨基酸残基序列中,共同存在着一个高度可变区(AccⅠ~SpeⅠ)含有两个亲水区和一个七肽区。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病毒能引起牛、羊等偶蹄动物发生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口蹄疲,该病常常影响着全球畜牧业的发展.FMDV是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成员,口蹄疫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全长约8.5 kb,基因组分为5'非编码区、3'非编码区和一个开放阅读框(ORF).基因组的中部是一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多聚蛋白,多聚蛋白在翻译的同时,经二级裂解后,形成3种病毒结构蛋白(VP0,VP3和VP1)和8种非结构蛋白(L,2A,2B,2C,3A,3B,3C和3D).其中3C全长639 bp,编码213个氨基酸.3C蛋白酶是小RNA病毒的共同裂解酶,在多聚蛋白成熟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在抗病毒药物打靶方面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因此,对3C蛋白酶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3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BDV是一种无囊膜的双节段双股RNA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禽双链RNA病毒属(Avibirnavirus),IBDV基因组由A、B两个双链RNA节段组成,A节段编码VP2、VP3、VP4、VP5蛋白,B节段编码VPI蛋白。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的提纯及其结构蛋白SDS-PAGE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分离株SC-1经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增殖后,采用差速离心结合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提纯,获得多量、纯净的完整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主要位于40%~50%蔗糖层交界处,电镜下可观察到DE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特征,完整病毒粒子由囊膜、衣壳和核芯3个部分组成,直径为170~190nm。将纯化的DEV粒子经SDS—PAGE分析,发现其结构蛋白由11种多肽组成,即VP1(190000)、VP2(136000)、VP3(106000)、VP4(88000)、VP5(75000)、VP6(68000)、VP7(56000)、VP8(48000)、VP9(42000)、VP10(38000)和VP11(32000).其中VP1、VP2、VP3、VP6、VP8和VP9等6条蛋白区带的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约占病毒结构蛋白总量的89.04%,为DEV的主要结构多肽。  相似文献   

5.
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结合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伯雄 《蚕业科学》2001,27(3):193-196
采用Northwestern分子杂交方法 ,研究了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结构蛋白质的功能 ,结果证明VP1、VP3和VP4具有与核酸结合的能力 ,暗示了VP1可能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在病毒核酸复制中起作用 ;VP4可能是核酸结合蛋白 ,在病毒粒子的复制包装过程中有结合核酸、促成完整病毒粒子形成的作用 ,可能是BmCPV病毒复制包装中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脑炎(暂定)病原分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以腹泻和腿麻痹为主要症状的康贝尔鸭肝、脾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能适应于鸡胚、鸭胚,胚接种后不死亡,但有出血点。小鸭人工感染病毒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并能回收到病毒。电镜观察病毒主要呈球形,有囊膜,大小约为30nm;病毒有3种结构蛋白,VP1(17KD)、VP2(41KD)和VP3(50KD),其中VP3为主要结构蛋白,病毒核酸为单链RNA。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的提纯方法、核酸类型及结构蛋白分析的研究结果。采用氯仿处理-饱和硫酸铵沉淀-透析清除NH4^ 、SO4^2-柱层析分离的技术程序可获得纯将的NGVEV病毒粒子。于电镜下可观察到NGVEV具有典型的腺病毒特征。经吖啶橙染色和S1核酸酶消化鉴定NEVEV的核酸类型为双链DNA。经SDS-PAGE分析,病毒结构蛋白由15种多肽组成,即VP1(116KD)、VP2(104KD)、VP3(88KD)、VP4(68KD)、VP5(60.7KD)、VP6(54KD)、VP7(40.1KD)、VP8(36KD)、VP9(34.5KD)、VP10(24.2KD)、VP11(22KD)、VP12(20KD)、VP13(18KD)、VP14(14.2KD)和VP15(13.4KD)。其中VP4、VP7、VP8、VP9、VP14为主要结构多肽,占蛋白总量的90.2622%。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CSFV是以单股正链RNA为遗传物质的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口。其基因组大小约为12.3~12.5kb,只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一个3900个氨基酸的大多聚蛋白一,此多聚蛋白经病毒和宿主细胞的蛋白酶作用,可形成4个成熟的结构蛋白,即衣壳蛋白C和糖蛋白E0、E1、E2,另外还包括7个非结构蛋白一。  相似文献   

9.
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由我国学者方定一1956年首次分离报道。GPV基因组约5 Kb,由左右2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LORF(left ORF)和RORF(right ORF)。LORF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NS1和NS2,RORF编码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本文针对近年来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鸡贫血病毒是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病原体,它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病原之一。鸡贫血病毒基因组含有3个开放阅读框架,分别编码分子量为51.6kDa(VP1)、24kDa(VP2)和13.6kDa(VP3)的3种蛋白质。本文将克隆化VP2基因亚克隆到PET-32a(+)载体上并进行原核表达,用PET-32a(+)表达的VP2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过杂交瘤细胞的建立、融合细胞的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一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C5。腹水单克隆抗体的ELISA效价为1:409600,经Western—blotting证明单抗3C5为针对VP2融合蛋白的单抗。为VP2融合蛋白的纯化和鸡贫血病毒的检测、鉴定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分为9个株系,可使20种昆虫感染发病。本文阐述了近年来BmCPV在交叉感染、结构、基因组、结合蛋白与功能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新进展。据报道BmCPV-1的两个毒株(H株与I株)的基因组全序列已被测定公布,由10个节段的双链RNA构成;众多研究认为BmCPV具有5种结构蛋白(VP1-5),推测VP1为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VP2、VP5分别为核衣壳蛋白、外壳蛋白,VP3、VP4各为三磷酸核苷酸结合蛋白、非特异性的核酸结合的关键蛋白,5种结构蛋白在BmCPV病毒复制包装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羊边界病病毒、长颈鹿瘟病毒均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大小约12300个核苷酸,其5^+端非编码区由373个核苷酸组成,3^+端非编码区约由229~244个核苷酸组成。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大约3900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该多聚蛋白在翻译过程中和(或)翻译后,在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和宿主细胞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病毒(RV)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基因组为不分节段负股RNA,编码5种结构蛋白: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和大蛋白(L)。病毒RNA聚合酶由L和P蛋白组成,L蛋白是主要的催化组分,P蛋白是非催化的辅助因子[1,2]。病毒RNA由相连的N蛋白、P蛋白和L蛋白紧紧包裹形成典型的螺旋状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可激活RNA合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禽》2008,30(6):63
禽脑脊髓炎病毒(AEV)是一种重要的家禽病原,是一种小核糖核酸病毒。英国科学家通过重组病毒VP1,VP0,VP3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研究了禽脑脊髓炎病毒结构蛋白的保护性免疫诱导。体内保护实验表明,VP1蛋白是一个针对禽脑脊髓炎病毒的主要宿主保护性免疫原,病毒中和试验进一步表明,  相似文献   

15.
黄晓星  王仙  金文杰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2):3466-3472
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是近年来在健康猪和腹泻猪粪便中新检测到的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嵴病毒属成员,可能引起猪的腹泻,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研究发现,PKV广泛分布在猪中,在腹泻和临床健康猪中均已被检测到,阳性率从3.9%~100.0%各不相同。一个典型的PKV病毒粒子直径为30 nm,基因组全长为8 120 bp,包括1个含2 488个氨基酸的开放性阅读框(ORF);PKV是典型的小RNA病毒科的基因组结构:1个5'非编码区,1个L蛋白,结构蛋白P1(VP0、VP3和VP1),非结构蛋白P2(2A、2B和2C)和P3(3A、3B、3C和3D),1个3'非编码区和1个Poly(A)尾巴。PKV的2B编码区存在30个氨基酸的缺失,VP1蛋白是小RNA病毒科变异最频繁的结构蛋白,其含有主要的抗原表位,可促进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检测PKV的方法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逆转录环介导扩增(RT-LAMP)方法。作者对PKV的分类学、流行概况、基因组结构、遗传特性及检测技术等研究现状做一简要概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了解PKV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鹿流行性出血病毒是一种在全世界野生及驯养的有蹄动物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属呼肠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有12个血清型,是一种有10个节段(L1-L3、M4-M6、S7-S10)的双链RNA病毒,编码10个蛋白(VP1-7和NS1、NS2、NS3/NS3A).VP7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且保守性最高.VP2与病毒型特异性有关,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VP3为群特异性抗原,高度保守,具有亲水性保守区域.非结构蛋白NS1、NS2和NS3/NS3A及其编码序列均相当保守.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有PCR和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相似文献   

17.
鸭肝炎病毒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聚蛋白的加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CBI GenBank中登录的鸭肝炎病毒1型(DHV-1)全基因组及VP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7株DHV-1全基因组序列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9.8%、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则达97%~99.8%,DHV-1和其他小RNA科病毒的多聚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30%,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显示DHV-1在小RNA科病毒上形成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因此,应在小RNA病毒科中设立一个DHV-1的新病毒属.分析发现,在DHV-1 VP1区存在多个免疫优势辅助性T淋巴细胞抗原位点及其抗原决定簇.在DHV-1多聚蛋白的第1 757 aa~1 761 aa位,出现3 C蛋白酶(3 Cpro)的共有基序Gly-Ser-Cys-Gly-Gly,同时发现在751 aa/752 aa处存在自我切割基序NPG ↓ P.推测在整个DHV-1多聚蛋白的切割过程中首先进行NPG ↓ P切割,形成P1,P2-P3前体蛋白,进而再由3 Cpro对2个前体蛋白进行二级加工,最终DHV-1多聚蛋白总共被切割成12个成熟产物,形成其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18.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体外表达鉴定与蛋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病毒为小RNA病毒科属的成员。其基因组为一约含8500个核苷酸的正链RNA,只有1个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原始翻译产物,该产物可被蛋白水解酶裂解为几个分子量较大的前体,包括P1、P2、P3、P4等。P1又可被病毒编码的蛋白水解酶裂解为VP1、VP2、VP3和VP4四个结构蛋白单位。由于VP1暴露于病毒颗粒的表面,所以研究工作最多的是VP1。该基因位于FMDV基因组的2977~3615核苷酸,编码213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病毒 (CSF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 RNA病毒 ,在病毒分类上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 ,也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猪的病原之一 ,被国际兽医局 (OIE)列为 A类动物传染病 ,因此开展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1 CSFV基因组结构和功能CSF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长约 1 2 .3 kb,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架 ,并由其编码一种约3 898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 ,该聚蛋白在翻译的同时和翻译后经病毒和宿主细胞的蛋白酶加工成 1 2种成熟的病毒蛋白 ,其在聚蛋白上从 N端到 C端的顺序依次为 :Npro、C、Ems、E1、E2、p7、NS2、N…  相似文献   

20.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三磷酸核苷酸结合蛋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钟伯雄 《蚕业科学》2001,27(1):38-42
为探讨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结构蛋白的构造及其功能 ,采用α 3 2 P标记的鸟嘌呤三磷酸核苷酸、腺嘌呤三磷酸核苷酸、胞嘧啶三磷酸核苷酸和尿嘧啶三磷酸核苷酸与病毒粒子共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VP3能够与鸟嘌呤三磷酸核苷酸和尿嘧啶三磷酸核苷酸结合 ,暗示了VP3是BmCPV的三磷酸核苷酸结合蛋白 ,推测其在BmCPV核酸RNA形成mGpppAmpGp帽子结构中起作用 ,具有RNA鸟苷酰转移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