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猪蓝耳病是猪群最容易爆发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对猪群的健康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猪蓝耳病的产生和许多因素有关,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应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把猪群发生猪蓝耳病的几率降到最低。猪蓝耳病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最主要的猪瘟类型之一,其对猪群的生存率的提升有着极大影响,本文就猪蓝耳病的病因、流行状况、临床症状以及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林太明 《中国猪业》2022,17(6):86-89
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发的种猪繁殖障碍、各年龄段猪以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猪传染性胸膜肺 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某规模化猪场为猪蓝耳病阳性场,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扩张生产母猪猪群,引发猪蓝耳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造成大量损失。笔者通过加强疫苗免疫和替米考星治疗,结合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快速控制了疫情,旨在为养猪场处理疫病混合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 今天,请全国各省级兽药监察所负责同志、批签发管理员和12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负责人紧急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研讨加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生产和加强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确保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需要.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生产与质量监管工作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是影响猪群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会导致猪群繁殖能力下降和生猪死亡,这会造成猪肉供应量降低,进而影响相关商户收入降低、猪肉价格上涨、居民生活受到影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了从源头上防止猪蓝耳病给社会经济造成更大损失,本文提出了一些措施以加强对猪蓝耳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为帮助中小规模猪场做好猪蓝耳病防治工作,文章对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进行阐述,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消毒、严格按程序免疫接种和"强体、调理、抗菌消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 今天,请全国各省级兽药监察所负责同志、批签发管理员和12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负责人紧急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研讨加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生产和加强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确保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需要。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生产与质量监管工作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国内要闻农业部对蓝耳病疫苗实行防伪标识管理从农业部获悉,为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监督管理,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实行防伪标识管理,同时公布了获得生产批文的生产厂家的防伪标签样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猪蓝耳病的发生原因,同时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猪蓝耳病疫情监测体系、加强对生猪的养殖管理、规范生猪的屠宰检疫流程、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以及对确诊病例进行及早隔离诊治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息·资讯     
<正>蓝耳病疫苗防伪标识识别从农业部获悉,为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监督管理,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实行防伪标识管理,同时公布了获得生产批文的其中11家生产厂家的防伪标签样本。  相似文献   

10.
猪蓝耳病是一种流行性呼吸道综合征,会导致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耳部体表和乳房皮肤发干,甚至造成母猪流产弱仔、死胎.新生仔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一旦感染猪蓝耳病,死亡率高达80%~90%以上,对养殖行业造成巨大威胁.为此,需要积极加强对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1.
猪蓝耳病是生猪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会导致生猪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也会给养猪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养猪场应加强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以减少此病的感染与蔓延。本文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并探讨了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猪蓝耳病临床诊断,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饲料管理、重视消毒与防疫、高效落实病猪治疗工作和强化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等防治措施,以便于从根本上预防猪蓝耳病的发生,推动养殖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东饲料》2007,(6):45-46
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今年1—5月.全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为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及时部署做好重点地区免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养殖场综合防控工作。组织指导有关科研单位,加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研制,抓好疫苗生产、供应等。同时,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取得了明显成效。6月11日下午,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国家首席兽医官、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通报有关情况。本刊摘登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便于大家了解情况.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对位于联珠镇象鼻、癸能等村的2个规模养猪场2 600头肉猪进行了猪蓝耳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患猪蓝耳病59头,发病率为2.27%,其中死亡33头,存活26头,两个规模养猪场肉猪蓝耳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15.
《兽医导刊》2007,(7):73-73
从农业部获悉,为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监督管理,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实行防伪标识管理,同时公布了获得生产批文的生产厂家的防伪标签样本。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传播迅速,分布广泛,能引起严重经济损失。在总结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法:增强生猪的特异性抗病力;加强母猪、断乳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的保健;提高猪场的管理水平。在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还需预防继发感染并对症治疗;减少应激并正确使用各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猪瘟与猪蓝耳病发生混合感染时,危害更加显著,制约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养殖中发生的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应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同时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防控该病的发生。该文主要分析了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等,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广西横县某猪场疫情爆发的原因,试验采用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来检测。结果表明:细菌分离培养初步得到分离菌株,经PCR鉴定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该养猪场猪蓝耳病病毒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值,且在病料中检测到蓝耳病病毒。说明此疫情是由猪蓝耳病继发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引起的,此案例提醒各养殖场在加强猪蓝耳病防疫的同时要重视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9.
猪业资讯     
《猪业科学》2009,(3):13-15
空气过滤协助净化蓝耳病新的研究表明, 免疫预防可控制育成猪的呼吸系统疾病, 加强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 包括空气过滤, 可以控制蓝耳病病毒(PRRSV)在繁殖猪群传播。  相似文献   

20.
猪蓝耳病是猪群发生的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何降低蓝耳病发生率、传播率、致死率是兽医及养殖人员一直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并提出防治猪蓝耳病的措施,以进一步降低猪蓝耳病的发病率和传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