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平板凝集试验方法,以便能够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利用9株(Ea、Ec、Ew、A1、A2、B1、B2、C1、C2)副猪嗜血杆菌陕西分离株制备平板凝集抗原,用其免疫健康家兔制备血清抗体,建立副猪嗜血杆菌平板凝集检测方法,对制备抗原的优势菌株进行筛选,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抗原最佳工作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选出Ew株作为制备抗原的种子菌株,成功建立了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平板凝集试验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抗原最适工作浓度为8×109 CFU/mL。采用本试验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平板凝集试验方法能够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做出较为快速、准确的诊断;陕西省存在副猪嗜血杆菌不同程度的感染,规模猪场集中饲养的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比率明显高于散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二价灭活苗,并对其免疫效力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四川地区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血清5型MC-203株和血清13型XJ-103株,用甲醛灭活后,经PBS重悬,将2种菌液与佐剂(铝胶)按1:1:2的比例混合制出二价灭活苗。随后用制备的灭活苗免疫仔猪进行相关安全性检验,抗体滴度检测。同时为了对比制备疫苗与国产商品疫苗和进口商品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仔猪免疫保护效果评价实验。【结果】(1)用0.2%的甲醛在37℃作用20 h可将HPS完全灭活。(2)灭活苗免疫仔猪后未造成不良反应,安全性好。(3)免疫仔猪后14 d即可在体内检测到HPS特异性抗体,196 d的血清中仍可检测到HPS抗体。(4)仔猪免疫保护效力试验表明,所制备的灭活疫苗、进口商品疫苗和国产商品疫苗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80%、60%。【结论】制备的HPS灭活苗免疫仔猪,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HPS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鼻炎河南株分离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牛桂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84-7185
[目的]为了进行鸡传染性鼻炎河南株分离鉴定及防治的试验。[方法]从25个怀疑发生鸡传染性鼻炎的鸡场病料中分离到11株副鸡嗜血杆菌,经血清型鉴定A型8株,C型3株,对该鸡场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防治试验。[结果]用分离株研制的二价油乳剂灭活苗用于该病的预防和用分离株筛选的敏感药物用于治疗,效果均良好;用敏感药物给发病鸡饮水配合研制的二价油乳剂灭活苗给发病鸡紧急免疫接种,治疗鸡传染性鼻炎,效果更佳。[结论]该研究为制定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措施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绵阳分离株为菌种,制备油剂灭活苗、蜂胶灭活苗和铝胶灭活苗免疫小鼠,采用微量凝集试验对小鼠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抗体消长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佐剂灭活苗在接种后一定时间内,都能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但抗体产生的速度和免疫力持续时间有着明显差异.油佐剂苗产生抗体的速度较慢,第7天时检测到少量抗体,免疫持续时间长,第56天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蜂胶苗具有产生抗体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优点,第3天即有抗体产生,第56天维持在较高水平;铝胶苗产生抗体速度较慢,第7天检测到少量抗体,第56天产生的抗体较油苗和蜂胶苗低1个滴度.对3种佐剂灭活苗免疫原性的综合评价认为,蜂胶苗最好,油苗其次,铝胶苗最差.  相似文献   

5.
牛轮状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牛轮状病毒甲醛灭活疫苗,以小鼠和兔子为模型检测其免疫原性。将本室分离鉴定的牛轮状病毒野毒株(CHLY株)在恒河猴肾细胞系(MA-104)上增殖,制备病毒抗原液。当病毒的感染力达到10^6 TCID50/mL以上时,甲醛灭活,并分别制备油乳佐剂疫苗和铝胶佐剂疫苗,然后免疫试验动物,检测疫苗的免疫原性。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免疫后所有免疫组均产生了高水平IgC抗体,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油乳佐剂疫苗与铝胶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兔免疫试验中,免疫组母兔产下仔兔血清中含有高水平的牛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制备的牛轮状病毒甲醛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可显著提高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甲醛灭活的仔豪猪腹泻大肠杆菌为抗原,免疫健康140日龄桃源蛋鸡,刺激机体反应生成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并采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抗体效价,研究获得含有高效价血清和高免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双翼下静脉注射10~(12)CFU/mL大肠杆菌悬浮液的最佳免疫剂量为1 mL/次。在大肠杆菌悬液中添加等量的完全福氏佐剂对免疫应答加强的程度最高。强化免疫程序能大大加强产蛋母鸡的免疫应答强度,其中初免后,每周强化免疫1次,连续4次,效果最好。无菌检测及动物安全性试验表明,制备的卵黄抗体安全可靠。制备的卵黄抗体效价和血清抗体效价变化幅度小、稳定性好、持续时间久,为临床上防治仔豪猪腹泻大肠杆菌病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流产马驹组织进行马流产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以分离株制备凝集抗原,旨在建立一种敏感、特异、操作简便和高通量的微量凝集方法,实现对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利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对流产的马驹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对紫色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鉴定;提取细菌全基因组,利用16S rRNA 进行 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并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对病因进行综合诊断。利用分离获得的阳性菌株进行灭活后作为凝集抗原,以马流产沙门氏菌标准阳性血清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微量凝集试验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验证。与国家行业标准中的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同时利用微量凝集对华北和西北各3个地方的共151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随机选取30份样品,利用微量凝集和试管凝集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流产马驹组织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划线结果,均可以获得大量紫色目标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RNA测序证实分离株为沙门氏菌属,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17株菌均符合马流产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但相比上世纪强毒株马流产沙门氏菌C77-1,均不能发酵鼠李糖;血清型鉴定证实分离株均为马流产沙门氏菌,将分离的17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分别命名为E.S-1—17。因此证实马匹流产均为马流产沙门氏菌感染所致。利用甲醛对E.S-1菌株进行了灭活处理,成功制备了马流产沙门氏菌凝集抗原,并建立了一种快速敏感的微量凝集检测方法,其中优化了最佳反应凝集抗原浓度为4亿/mL。其敏感性比试管凝集高1个滴度,其特异性与其他常见马传染病病原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微量凝集方法,对华北3个疫情区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6%、42.9%和27.3%,西北3个无疫情区阳性率均为0%。此外,利用两种方法对相同的3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微量凝集和试管凝集方法阳性份数分别为10份和3份,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0%。与试管凝集相比,微量凝集诊断敏感性为100%,诊断特异性为74.1%,总体符合率为76.7%。【结论】 分离鉴定获得了17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建立了马流产沙门氏菌微量凝集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简便、快速、高通量,可以广泛应用于马属动物中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的检测,是该病诊断及疫苗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减少大肠杆菌给规模化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湖北省3个规模化猪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优势血清型菌株,制备成3种自制多价灭活苗,分别于产前30、15d对30头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自制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甲醛含量为0.15%,符合质量标准。使用该苗进行免疫后,仔猪的平均发病率为5.8%,比对照组降低了40.8%。该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理想,平均保护率为87.5%。该疫苗较好地预防了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仔猪成活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应定期从发病猪群中分离大肠杆菌菌株,根据分离结果不断调整灭活苗中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流产马驹组织进行马流产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以分离株制备凝集抗原,旨在建立一种敏感、特异、操作简便和高通量的微量凝集方法,实现对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对流产的马驹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对紫色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鉴定;提取细菌全基因组,利用16S rR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并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对病因进行综合诊断。利用分离获得的阳性菌株进行灭活后作为凝集抗原,以马流产沙门氏菌标准阳性血清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微量凝集试验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验证。与国家行业标准中的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同时利用微量凝集对华北和西北各3个地方的共151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随机选取30份样品,利用微量凝集和试管凝集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流产马驹组织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划线结果,均可以获得大量紫色目标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RNA测序证实分离株为沙门氏菌属,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17株菌均符合马流产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但相比上世纪强毒株马流产沙门氏菌C77-1,均不能发酵鼠李糖;血清型鉴定证实分离株均为马流产沙门氏菌,将分离的17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分别命名为E.S-1—17。因此证实马匹流产均为马流产沙门氏菌感染所致。利用甲醛对E.S-1菌株进行了灭活处理,成功制备了马流产沙门氏菌凝集抗原,并建立了一种快速敏感的微量凝集检测方法,其中优化了最佳反应凝集抗原浓度为4亿/mL。其敏感性比试管凝集高1个滴度,其特异性与其他常见马传染病病原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微量凝集方法,对华北3个疫情区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6%、42.9%和27.3%,西北3个无疫情区阳性率均为0%。此外,利用两种方法对相同的3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微量凝集和试管凝集方法阳性份数分别为10份和3份,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0%。与试管凝集相比,微量凝集诊断敏感性为100%,诊断特异性为74.1%,总体符合率为76.7%。【结论】分离鉴定获得了17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建立了马流产沙门氏菌微量凝集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简便、快速、高通量,可以广泛应用于马属动物中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的检测,是该病诊断及疫苗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甲醛将分离自鸡的单增李斯特菌灭活后再与弗氏完全佐剂按体积比1:1混合制备成全菌灭活疫苗,通过平板划线和动物接种试验对制备的疫苗进行安全性与免疫效力检验.结果表明,15日龄京粉雏鸡接种1×1010 CFU/mL抗原含量的全菌灭活苗后无异常反应,注射部位及内脏器官无病变损伤,对致死量的本菌攻毒具有100%的保护率;1×109 CFU/mL抗原保护率达85%以上,表明所制备的全菌灭活苗具有对雏鸡具有较好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11.
吴在玉  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292-6293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控制仔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涪陵某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和仔猪进行了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仔猪在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最高,平均效价为2.62。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至不完全保护水平。不同日龄首免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效价对试验猪的免疫应答有较大的影响。[结论]30~45日龄是仔猪接种FMD疫苗的最佳时间,这与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合成多肽抗原检测FMD NSP抗体的ELISA方法。【方法】固相法合成特异性FMDV NSP B细胞表位肽,将其偶联在BSA载体蛋白上,作为抗原包被在ELISA板上,制备检测抗FMDV NSP抗体的ELISA试剂盒,并对该试剂盒进行方法考核。【结果】抗原包被浓度选择2.5μg·mL-1;检测199份血清标本,与美国UBI商品试剂盒符合率达到96.48%,与国产3ABC ELISA比较,符合率为97.48%,显示极好的一致性。【结论】该合成肽ELISA试剂盒可以用以检测NSP抗体,从而鉴别FMD的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试剂盒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稳定性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3.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利用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DS_(76))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建立了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用各种不同血凝价的病毒制备平板抗原,通过方阵试验,确定了全血平板凝集抑制试验抗原的测试单位。该法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而且具有比现有的血凝抑制试验(HI)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AGP)更快速、更简便易行的优点,适用于基层单位的推广应用,尤其适于净化种鸡群,淘汰阳性种鸡。  相似文献   

15.
匡华  刘丽强  胡拥明  宋珊珊  李伟峰  胥传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53-21354,21356
[目的]制备可以识别双酚A(BPA)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双酚酸(DPA)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及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DPA-BSA和包被抗原DPA-OVA,以DPA-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并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对抗体进行鉴定。[结果]经紫外光谱分析,DPA-BSA和DPA-OVA制备成功。抗血清效价最高达到1∶256 000,50%抑制率(IC50)达17.2 ng/ml。[结论]该研究为建立双酚A的快速筛选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阿莫西林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NHS)法将阿莫西林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AMX-BSA和检测抗原AMX-OVA,用AMX-BSA免疫成年兔以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结果]免疫抗原AMX-BSA紫外光谱具有药物和蛋白的叠加特征,其最大吸收峰在276 nm处,说明载体蛋白BSA与AMX成功偶联,可用于动物免疫。检测抗原AMX-OVA最大吸收峰在275 nm处,说明载体蛋白OVA与AMX成功偶联,可用作检测抗原进行包被。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2只兔抗血清效价较高,均达1∶32 000以上,说明有特异性抗体产生。[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抗阿莫西林多克隆抗体,也进一步证明药物偶联成功。  相似文献   

17.
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76-10577
[目的]对未知的能够引起腹泻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挑取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可疑部分直接接种在麦康凯及XLD琼脂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培养后将可疑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结果]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符合福氏志贺氏菌特性,但抗原与鲍氏志贺氏菌有交叉凝集反应,药敏结果表明试验菌对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呈高度敏感,对先霉素、红霉素、病特灵、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新霉素均不敏感.[结论]考虑到细菌与诊断血清的交叉凝集现象,通过系统的生化试验和血清稀释凝集试验进行验证和判定,根据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判定试验菌为志贺氏菌福氏2b血清型.  相似文献   

18.
朱静  张娟  姚艳  段旭  林钟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26-1027,1029
[目的]比较白腰文鸟与三黄鸡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的抗体水平,进一步确定其抵抗新城疫病毒侵害的能力。[方法]对白腰文鸟和三黄鸡接种新城疫疫苗,通过血液凝集试验(HA)和血液凝集抑制试验(HI)测定其接种对象血液中的抗体水平。[结果]在免疫接种后测定其HI抗体效价,白腰文鸟及三黄鸡的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均〉80%。[结论]白腰文鸟的抗体水平达到峰值的速度均优于三黄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确定致病性副溶弧菌共有的特异性抗原和保护性抗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小鼠毒力试验研究5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对小鼠的致病性,比较在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时间下所提取的外膜蛋白的SDS-PAGE图谱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研究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免疫原性。[结果]5株临床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明显对小鼠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同时能在兔血平板上形成明显的溶血圈,为TDH阳性菌株。通过菌体免疫获得的多克隆抗体,与除副溶血性弧菌外的其他试验菌株均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该多克隆抗体与5株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菌株可发生程度不等的阳性反应,提取的外膜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为制备有效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疾病的菌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