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洪梅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4):22-24,31
采用酶解法和小曲法糖化紫甘薯,比较了两种糖化方法对紫甘薯酒发酵过程中pH、还原糖、淀粉、可溶性固形物、色素、聚合色素及酒精度等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pH变化趋势相同,差异很小;小曲法对淀粉和还原糖的利用较充分;酶解法处理的紫甘薯发酵醪比小曲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高;酶解法紫甘薯酒的最终酒精度低于小曲法紫甘薯酒;酶解法发酵醪的色素和聚合色素含量均比小曲的高。酶解糖化法较适合于紫甘薯的糖化。  相似文献   

2.
紫甘薯主要物质含量及处理方式对其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不同品种的紫甘薯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要物质含量,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其色素含量和色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蛋白质和色素含量以紫A1为最高,还原糖和氨基态氮含量以川山紫为最高;紫甘薯经冷藏、冷冻后,其色素含量显著降低,经微波处理和煮后冻藏处理,紫甘薯色素含量分别为鲜薯的84.5%和83.3%;50℃热风干制对紫甘薯的色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及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工艺以及不同提取溶剂、物料配比、温度对色素提取产率的影响,确定了甘薯紫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研制出紫甘薯保健饮料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4.
紫甘薯色素在块根中的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引进的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甘薯紫色素的稳定性和在块根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甘薯紫色素属于花青素,其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对热、氧化剂、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强,是理想的食用天然色素。甘薯色素含量为表皮>皮层>整薯>中心薄壁组织。引进品种种子岛紫整薯的色素含量比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山川紫高61.13%,块根产量比山川紫高11.91%,可代替山川紫作为色素专用品种加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
紫肉甘薯与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特征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肉甘薯和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紫肉甘薯群体的藤叶产量、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与普通甘薯差别不大,而鲜薯产量特别低,上薯率低,熟食品质差,藤蔓明显较长、薯块色素含量高. 这些结果将为紫肉甘薯的进一步研究、育种、栽培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简介紫甘薯富含花色苷、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护肝、缓解高血压等生理功能。基于紫甘薯的功能特性,紫甘薯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紫甘薯澄清汁营养成分丰富且外观色泽鲜艳,且紫甘薯花色苷是高度酰化的花色苷,与同类色素相比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紫甘薯澄清汁经浓缩,便于贮藏和运输,可厂泛用于饮料、果冻、果酱、果脯、糖果、蛋糕、烘焙制品等。另外,紫甘薯浓缩澄清汁不同于传统紫甘薯色素纯化产品,其中含有的糖类、氨基酸等物质更有利于紫甘薯色素的稳定。可以预期,紫甘薯浓缩澄清汁将成为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同时,该技术  相似文献   

7.
紫肉甘薯与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特征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紫肉甘薯和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紫肉甘薯群体的藤叶产量、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与普通甘薯差别不大,而鲜薯产量特别低,上薯率低,熟食品质差,藤蔓明显较长、薯块色素含量高.这些结果将为紫肉甘薯的进一步研究、育种、栽培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紫甘薯是紫肉甘薯,是甘薯的一个变种,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北京地区紫甘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深加工产品不断开发,已经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绿色、休闲、保健食品。本文从北京地区紫甘薯的种植情况、营养开发、色素提取等深加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甘薯在我国分布广,产量高,其淀粉是很好的生产焦糖色的原料。本文就是对采用甘薯淀粉生产焦糖色素的工艺进行研究,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在高温液化、低温糖化和硫酸铵氨化的条件下生产出的焦糖色素色率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   

10.
以紫肉甘薯新品系J55-1和淀粉型甘薯新品系GE01-9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甘薯品种的产量、特性及其品质。结果显示:紫肉甘薯新品系J55-1平均产量为33 959.7 kg/hm2,较紫肉甘薯宁紫1号增产12.19%,且该品系外观好,紫皮紫肉,可作为特色食用甘薯开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淀粉型甘薯新品系GE01-99平均产量为38 859.1 kg/hm2,较高淀粉品种徐薯22增产5.66%,可作为淀粉加工用替代品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紫甘薯色素为水溶性的红色素,属于花青素类物质。本文研究了紫甘薯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的pH值为3,提取时间为120min,提取温度为60℃,物料比为1︰20,提取率为17.3mg/100g。紫甘薯色素对温度、光、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紫心甘薯开发利用现状、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紫心甘薯的育种工作和色素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其开发利用正处于试验阶段。针对紫心甘薯色素在同类色素中的优势及利用紫心甘薯提取色素市场的潜力,提出了开发利用紫心甘薯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0.2%HCl水溶液、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0。同时对紫甘薯色素的贮存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对紫甘薯色素的贮存无明显影响,而pH值对保存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7个紫甘薯品种块根的颜色、总花色甙含量和4个品种的组分。结果表明,甘薯块根的紫色与总花色甙含量成正相关,暗紫色甘薯块根的花色甙含量高达99 3mg·(100g)-1(鲜重),而色淡紫红甘薯的花式色仅有11 4~18 0mg·(100g)-1(鲜重)。不同花色甙含量紫甘薯的色素组分基本相似,层析时大部分色素均在展开带1,2,3上,光谱特性也相似,但也有细小差别。由引可见,选育高花色甙含量的紫甘薯新品种作为优质原料是生产天然紫红色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得甘薯贮藏技术更加高效合理。甘薯的用途非常的广泛,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还可以用作淀粉加工业、色素工业、制作饮料和饲料加工等。是非常好的经济型农作物。  相似文献   

16.
紫甘薯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洪梅  赵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34-2436
[目的]为紫甘薯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山紫为材料,研究其色素的基本理化性质及pH值、温度、光照、氧化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紫甘薯色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不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乙醚和石油醚;紫甘薯色素水溶液在pH值为1.0-3.0时,性质稳定,呈鲜红色,随pH值升高色素颜色变浅,降解指数增大;温度为20-60℃时,色素性质稳定,温度超过60℃时,色素稳定性迅速下降;光照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连续照射8 d后色素保存率为87%;色素的耐氧化性和耐抗坏血酸还原能力较差;Al^3+和Zn^2+具有护色效果,可提高色素的稳定性,而Fe^3+对色素有破坏作用。[结论]紫甘薯色素为水溶性天然色素,主要成分为花色苷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微波干制紫心甘薯片干燥特性及其对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微波干燥紫心甘薯片脱水试验,获得了微波干燥紫心甘薯片失水规律,建立了紫心甘薯片微波干燥模型,以采用Page方程拟合较好。考察微波干燥对紫心甘薯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700W、切片厚度6mm、前期干燥时间20~50s,获得的产品色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龙岩鲜食、薯脯及淀粉加工的甘薯新品种,2016从省内外引进了11个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并对试验品种的产量、品质、适应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1-6个品种供生产使用。结果表明:福薯604、金薯3号鲜薯产量、干物率、淀粉率高于对照,食用及外观品质优,适宜作为鲜食、薯脯及淀粉加工甘薯品种推广。香薯91鲜薯产量较高,食用及外观品质优,可作为鲜食型品种在龙岩示范种植。龙薯24号、金山208淀粉率和淀粉产量高,可以做为淀粉加工型品种推广。福薯317鲜薯花青素含量非常高,干物率和紫色素含量指标适宜,可作为紫色素提取、紫色地瓜干加工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106份特色甘薯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不同育种单位的54份橘肉甘薯和52份紫肉甘薯品种资源为材料,测定块根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粗蛋白、β-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橘肉甘薯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通常高于紫肉甘薯,淀粉含量低于紫肉甘薯,粗蛋白含量与紫肉甘薯类似;橘肉甘薯的β-胡萝卜素含量为0.4~280.7μg/g,紫肉甘薯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31.8μg/g,花青苷含量为15.0~20.0μg/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6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分别将橘肉甘薯和紫肉甘薯品种资源聚为5个和4个类群;其中,二者均为第II类群种质资源综合品质较好.本研究结果为这些甘薯品种资源的加工利用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0.
紫甘薯花色甙的提取条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紫甘薯色素为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属花色甙类化合物。采用正交设计对从紫甘薯提取天然色素的影响因素--提取剂中乙醇与盐酸的比例、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样品与提取剂的物料比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提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条件:物料比为1:20,用85:15的酸化乙醇,置50℃恒温,提取60min,重复2次,提取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