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5年,从安徽合肥某养鸡场分离出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HF株。该毒株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为109.17/0.1 mL,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DT)为87 h。对其HA基因分析发现,其氨基酸裂解位点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H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h9.4.2.5谱系,符合当前毒株流行趋势。将HF株与2006-2018年分离自全国各地的10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同时制备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制备阳性血清,通过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分析病毒抗原性,结果显示HF株与2014年之前毒株抗原相关性介于0.50~0.56之间,与2014年及之后毒株抗原相关性介于0.89~1.00之间,表明该分离株与2014年之后的流行毒株具有良好的抗原相关性。用0.2%甲醛灭活HF株病毒液,其HA效价在灭活前后未发生变化;用灭活抗原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免疫后21 d HI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达到9.0log2以上,可使免疫鸡完全抵抗H9亚型AIV的感染,提供100%的攻毒保护。研究结果表明,HF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独特型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纯化的鸡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免疫球蛋白G(IgG)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兔源多克隆抗独特型抗体(Pab2),同时免疫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分泌抗AIV独特型单克隆抗体(Mab2)的杂交瘤细胞系。经鉴定,2类抗独特型抗体均能竞争性地抑制鸡抗AIVIgG与AIV的结合。保护试验证实,兔源多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疫苗较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具有更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针对禽流感病毒(AV)不同毒株及捩的含量的灭活疫苗对仔鸡保护性的影响作了探讨,数组4周龄的鸡分别用10种H5亚型,一种异源H7亚型及正常鸡胚尿囊液制备的疫苗进行免疫,3周后滴鼻感染高致病力H5亚型AIV,结果所有10种H5亚型疫苗对鸡在临床症状及死亡率上表现了较好的保护力,AGP及HI抗体阳性,实验1中H5亚型疫苗免疫组80%的鸡体口咽部可分离到病毒,其中5个免疫组在鸡体泄殖腔中没有查到病毒,其它5组,泄殖腔中有病毒分布的鸡体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尿囊液免疫组,与之相比,有些H5亚型疫苗免疫组中鸡泄殖腔及口咽部病毒分布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但减少的程度与疫苗株与攻毒株的HA基因序列同源性之间并不存在相关,随疫苗中所含病毒含量的递增,各项与保护性相关参数增大的幅度因疫苗毒株的不同而改变,A/Ty/Wis/68(H5N9)是所检测的H5亚型疫苗株中最好的一个,其平均免疫剂量(PD50)为0.006ug抗原,结果表明使用H5亚型AIV来活疫苗可以命名免疫鸡 在发病时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率上获得一定的保护,而通常不能阻止病毒的感染,这一点通过免疫鸡消化道内查不到病毒的存在可得以证实,某些免疫组可见泄殖腔病毒的检出率降低以及泄殖腔和消化道中的病毒分布数量减少,这些对减少环境污染及病原体在田间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悬浮培养和鸡胚尿囊液培养得到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抗原制备的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用3株H9亚型AIV株分别接种微载体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制备3种悬浮培养的细胞疫苗抗原,以3株H9亚型AIV株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制备3种鸡胚尿囊液抗原,测定6种抗原液HA效价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分别使用6种抗原液制备灭活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并在免疫后第21天采血测定HI抗体水平,采血后进行攻毒并在攻毒后第5天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制备的AIV抗原HA效价为7~9 lb,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106.9~7.9EID50,疫苗免疫后第21天用同源毒株作为工作抗原测定的免疫鸡HI效价差异不大,用异源毒株测定时有一定差异;两种方法得到的抗原制备的疫苗均能获得很好攻毒保护。  相似文献   

5.
将150只维扬麻鸡商品雏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 5组,Ⅰ、Ⅱ、Ⅲ组对应免疫A、B、C 3种IBD活疫苗和同一种H9亚型AI灭活疫苗,Ⅳ组为免疫对照组,只免疫H9亚型AI灭活疫苗,Ⅴ组为空白对照组。IBD中等毒力活疫苗二免后,定期监测鸡群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消长情况,以评价这3种IBD活疫苗对H9亚型AI灭活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发现,45日龄前(即IBD疫苗二免后23 d前、H9亚型AI灭活疫苗二免后20 d前),Ⅰ组与Ⅳ组、Ⅱ组与Ⅳ组H9亚型AIV抗体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Ⅲ组与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45日龄后(即H9亚型AI灭活疫苗二免20 d后),试验鸡的H9亚型AIV HI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由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AIV抗原所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在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MDCK细胞,接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WD98和HN04种毒,收获抗原液,以2种抗原液分别制备2个毒株的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每种疫苗均按照0.3、0.2、0.1、0.05mL/只(107.5 EID50/只~105.52 EID50/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接种后3周采血测定AIV的HI抗体,采血后分别用与制苗株同源的H9亚型AIV种毒静脉注射攻毒,测定疫苗保护率。2种疫苗不同剂量免疫接种后21d的AIV HI抗体水平达到3.8log2~5.6log2,对照组鸡AIV HI抗体均为0log2。攻毒试验证实,以105.52 EID50/只~107.5 EID50/只剂量进行免疫接种,免疫鸡只获得了80%以上的保护。按照兽药典H9亚型禽流感疫苗攻毒保护率90%为合格的标准,悬浮培养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最小免疫接种剂量为106.82 EID50/只。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禽流感病毒(AIV)H5N4株,H7N3株为抗原,分别研制了H5N4、H7N3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保存期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种抗原含量不同的H5N4疫苗在免疫后3周-9个月对AIV-H5N4攻击均获8/8保护,H7N3疫苗在免疫后3周与3个月时对AIV-H5N4攻击则分别保护6/8与3/7,疫苗4℃保存15个月,其免疫效力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的病原。其中高致病性的H5N1亚型AIV可以造成鸡群的大批死亡,对家禽养殖业影响严重,并可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通过接种疫苗能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在禽流感疫苗免疫效力的评价过程中,监测免疫鸡血清抗体是最常用、最可行的方法。2009年农业部批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制造,2012年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及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4株)取代以上两个产品,2014年,北方出现了新的7.2分支毒株,而禽流感Re-4株疫苗和Re-6株疫苗对这种新型流行株的保护效力并不佳。2014年4月11日,农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93号”,制定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2种兽药产品制造及检验规程,全国将主要以Re-6与Re-7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为新的趋势。本试验分别用不同毒株的禽流感试验抗原与不同毒株禽流感疫苗免疫鸡的血清通过HI试验相互检测,对抗体效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毒株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的病原。其中高致病性的H5N1亚型AIV可以造成鸡群的大批死亡,对家禽养殖业影响严重,并可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通过接种疫苗能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在禽流感疫苗免疫效力的评价过程中,监测免疫鸡血清抗体是最常用、最可行的方法。2009年农业部批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制造,2012年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及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4株)取代以上两个产品,2014年,北方出现了新的7.2分支毒株,而禽流感Re-4株疫苗和Re-6株疫苗对这种新型流行株的保护效力并不佳。2014年4月11日,农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93号”,制定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 Re-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2种兽药产品制造及检验规程,全国将主要以Re-6与Re-7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为新的趋势。本试验分别用不同毒株的禽流感试验抗原与不同毒株禽流感疫苗免疫鸡的血清通过HI试验相互检测,对抗体效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毒株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将试验动物分为鸡(A1/A2组)、鸭(B1/B2组)4个组,利用新型高效的鸡胚源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进行两次免疫,免疫前、首免及二免21 d后采血检验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结果显示,首免后各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二免后各组免疫合格率为100%。首免鸡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高且均匀,鸭的抗体滴度相对偏低且离散分布较广。二免后鸡、鸭抗体滴度非常高,在8~10 log2之间。推广应用于种禽场、商品代规模场、农村散养户等,禽类免疫合格率达到89.32%。  相似文献   

11.
检测禽流感病毒抗体的重组核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NP)为抗原,建立了禽流感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检测技术(NP—ELISA)。对263份待检血清(包括临床收集的243份血清和20份H9N2亚型AIV免疫鸡阳性血清)进行检测,NP—ELISA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的总符合率为83.3%,与血凝抑制试验(HI)的总符合率为92%。特异性试验表明,NP—ELISA方法可以检测H5、H7和H9亚型AIV特异性抗体,检测为阳性的血清样品能够被阳性鸡胚尿囊液阻断。敏感性试验证实,NP—ELISA最早可以检测鸡感染后7d的血清样品,并于感染后10d确定100%血清阳性,而AGP检测直到首免后21~28d才出现部分血清阳性,HI检测直到10~14d才出现部分血清阳性,并且NP-ELISA要比HI敏感4~40倍。试验证明,NP—ELISA是检测AIV血清型特异性抗体的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经济的血清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是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疫苗免疫是禽流感防控中的重要环节。本试验采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Re-5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进行了鸭和鹅的免疫试验,对免疫鸭和鹅的抗体水平进行了动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对鸭和鹅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鸭和鹅禽流感免疫程序:2 w左右首免,4~5 w时二免,开产前三免,此后每隔4~5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3.
以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H9亚型毒株第17代种毒按1:10稀释攻毒60日龄SPF蛋用公鸡,无一死亡。10d后采集血清,再分别对其进行免疫接种,并在免疫后每隔15d或30d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发现该种H9疫苗对攻毒后的SPF鸡免疫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抗体水平,攻毒后2个月时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但在免疫后80d仍然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表明该毒株为低致病性毒株,并且所制备的油乳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pBlueBacHis2杆状病毒载体在昆虫细胞Sf9中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HA1基因。Western-blotting证明HA1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其产物具有抗原性;且不与H7、H9AIV的抗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Dot-ELISA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可以在非变性条件下与相应抗体作用,同样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试验结果证明,表达的H5亚型AIV的HA1蛋白,为检测禽类体内是否感染H5亚型AIV和监测免疫禽类血清H5抗体水平提供了优良的检测抗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双顺反子DNA疫苗对禽流感病毒(AIV)的保护作用,将H5和H7亚型AIV的HA基因克隆到同一表达栽体上,构建了双顺反子HA基因表达质粒pCI—H5HA—H7HA。以此质粒肌注免疫4周龄SPF鸡,首次免疫后3周加强免疫,同时设pCI—H5HA和pCI—H7HA联合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周采血用微量血凝抑制法检测HI抗体。加强免疫后3周分别以100LD50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A/Goose/Guangdong/1/96(H5N1)和A/FPv/Rostock/34〈(H7N1)进行致死性攻击。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均可刺激鸡体产生H5、H7特异性抗体,pCI—H5HA—H7HA诱导产生的抗体对H5N1和H7N1的攻毒保护分别为50%和10%,而pCI—H5HA和pCI—H7HA联合免疫的攻毒保护均为70%。表明双顺反子质粒可诱导鸡产生较好或一定的保护,但免疫效果不够理想,推测与DNA的摄取及其体内表达有关,可望通过调整DNA疫苗的多种因素提高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H9N2亚型AIV H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PCR引物,通过RT-PCR扩增A/Chicken/Shanghai/3/2002(H9N2)AIV毒株的HA基因,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和asd-pVAX1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VAX1-HA和asd-pVAX1-HA.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HA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瞬时表达.进一步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和X4550,得到两种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菌SL7207(pVAX1-HA)和X4550(asd-pVAX1-HA).以5×109 cfu/只的剂量两次口服接种1日龄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免疫鸡既能检测到HA特异性的血清抗体应答,又能检测到黏膜免疫应答,采用A/Chicken/Shanghai/3/2002(H9N2)AIV毒株经滴鼻和口服同时攻毒免疫鸡后,这两种疫苗抑制免疫鸡排毒的效果与灭活疫苗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H9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47只28日龄SPF鸡分为4组,第1~3组为试验组,每组12只,分别肌肉注射禽流感H9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0.1、0.3、0.5mL/只,第4组11只为对照组。各组鸡在免疫后1、2、3周采血,测定H9抗体水平;在免疫后3周用1:10稀释的AIV H9N2攻毒,0.2mL/只。攻毒后第2、3、4周继续测定H9抗体水平,观察了疫苗对鸡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0.5mL/只剂量的免疫效果比0.1mL/只和0.3mL/只剂量的免疫效果好;攻毒用的AIV H9N2的致病力低,对所有试验鸡均不致死。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H9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引进的6株禽流感病毒(AIV)H9亚型和现制苗用的AIV-H9毒株分别制备AIV-H9、AIV-H5、NDV二联三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5日龄和10日龄雏鸡,于免疫当日直至80日龄鸡出栏期间定期采血,用HI法检测相应的AIV-H9、AIV-H5和NDV抗体。结果表明,10日龄免疫鸡的AIV-H9抗体效价最高,5日龄和10日龄免疫鸡的AIV-H5抗体效价差别不明显;用引进的3号AIV-H9毒株制备的联苗对10日龄雏鸡免疫后20d产生AIV-H9保护性抗体,一直持续到80日龄以上,期间的抗体平均效价为6.72(1b),而现制苗用的AIV-H9毒株制备的联苗免疫力较差;现制苗用的A1V-H5毒株制备的联苗免疫效力仍较好;分别接种0.25、0.30mL/只联苗的雏鸡AIV-H5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别,而AIV-H9抗体效价以接种0.30mL/只剂量的为高;不同日龄、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鸡NDV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禽流感病毒(AIV)H5N4株,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为抗原研制了AI-ND-IB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保存期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在免疫后3周后6个月内,对AIV-H5N4,NDV-北京株的攻击均获全部保护,在免疫后52周内,免疫鸡箅清中AIV-N5N4,MDV,IBV的HI抗体也保持较高的水平,疫苗在4℃保存15个月,其免疫力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能够在MDCK细胞中高水平复制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株,本研究在对病毒生长特性及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一株细胞高度适应的国内流行株A/chicken/Shanghai/11/2011(H9N2) (SH11),并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拯救出全部基因均来自亲本株的AIV rSH11株.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rSH11在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遗传稳定性等方面均与亲本株保持一致,rSH11经MDCK细胞连续传5代后血凝价稳定在1∶1024,表明该病毒株具有细胞高度增殖的特性.采用rSH11株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免疫4周龄SPF鸡,免疫一周即可以检测出HI抗体,免疫3周后HI抗体平均效价高于1∶700,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rSH11疫苗对不同的H9N2病毒株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显著抑制免疫鸡排毒.H9N2亚型AIV细胞高产株的拯救为该亚型AIV细胞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