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于慧 《西北园艺》2022,(8):18-19
<正>今年有不少果农反映,苹果树去年冬剪时有些芽看似花芽,今春开花后却变成了叶芽。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部分苹果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大叶芽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对策,供广大果农朋友参考。1形成原因1)内源激素不平衡。苹果花芽的形成要经过形态分化期、生理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这3个时期,无论哪一个时期,其内源激素都要平衡,也就是形成花芽的脱落酸和影响花芽形成的赤霉素要达到平衡,否则很难形成花芽。  相似文献   

2.
据扫描电镜观察,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载果量过大,或在小年结果后的花芽分化期间喷GA_3,均会明显地抑制花芽分化,小年结果后形成的花芽和大年结果后形成的叶芽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亦有明显差异,其叶芽的PX1和PX10带比花芽强,而花芽中缺失PX3带。已具备花芽分化生理基础的小年树喷GA_3后,在其芽形态分化转向叶芽分化方向的同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也发生相应转化,其PX1和PX10活性处于叶芽和花芽之间,PX3带出现,并且其活性强于叶芽。  相似文献   

3.
梨树"返青返花"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梨树返青返花的原因梨树“返花”即开二次花 ,同时发出很多新叶叫“返青”。返青返花对梨树次年生长结果很不利。引起梨树开二次花的原因主要是早期落叶。梨树花芽为混合芽 ,分化属夏秋分化型 ,花芽在8月份已基本分化完成 ,具备开花能力。在采果后树体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树体抵抗能力下降 ,容易滋生病虫害。过早出现大量落叶 ,后被迫进入休眠。当梨树早期落叶后 ,遇到水分供应充足 ,温度适宜则打破休眠 ,部分花芽和叶芽萌发后 ,出现二次开花和抽梢现象。2 预防措施2 1 加强病虫害防治 ,做好清园工作梨的主要病害有轮纹病、黑星病…  相似文献   

4.
通过1979~1982年在山东益都对山楂芽的观察发现:叶芽鳞片在新梢生长过程中(4月上旬~5月上旬)形成。芽在鳞片形成之后约有两个月时间的停顿,自8月上旬进入雏梢期。除徒长枝和幼旺发育枝外,一般新梢的叶节数在雏梢期已基本确定。花芽分化在叶芽雏梢形成之后约9月中旬开始,至冬季休眠期已分化到单花的花萼出现期。花瓣及雄蕊、雌蕊的分化期,于次年2~3月进行。 花芽的形成,与芽的着生位置、芽内雏梢的形成程度有关。花芽内的花朵数在冬季休眠前已基本确定。果实着色后至冬季休眠前是花芽和花朵数量形成的重要建造时期。  相似文献   

5.
金冠苹果花芽分化期中性氨基酸变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1981两年分析了金冠苹果成花短枝和叶芽短枝的芽和叶片内中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在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类氨基酸中,在花芽大量开始分化期,以中性氨基酸含量最多,占总量的比例,芽内平均为52%,叶内平均为63~65%,两年趋势一致。在花芽大量开始分化时,花芽内含量高于叶芽,叶芽短枝叶片内含量高于成花短枝叶片。按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率分析,花芽与叶芽内中性氨基酸所占百分率无明显差异。在所测定的12种中性氨基酸中,以亮氨酸含量最高。从成花前10~20天到花芽大量开始分化,花芽内各种氨基酸含量上升,叶内含量下降。在花芽大量开始分化时,花芽内各种中性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两年测定的结果,大部分比较稳定;而叶芽仅丙、甘两种氨基酸较稳定。在叶片中的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国光苹果花芽分化期核酸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对‘国光’苹果成花短枝和叶芽短枝的芽和叶片内核酸(RNA、DNA)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和叶芽的RNA和DNA的变化趋势在花芽分化前期(即生理分化期、初分化期、花萼期)基本相似,大都呈逐渐上升趋势。后期随着花器官的形成,动态曲线呈有升有降,即有积累和消耗,但花芽之变化幅度大于叶芽,而且,RNA一直保持较高水平,DNA则为较低水平。RNA比DNA变化幅度大。特别是在生理分化到花原基形成芽的转变时期,RNA花芽值高于叶芽和花叶值,而DNA花芽值则低于叶芽和花叶值,处于较低水平。RNA/DNA值花芽高于叶芽和花叶,分别为4.76±0.08、3.83±0.49、2.42±0.3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锥栗花芽分化的营养生理基础,为人工调控锥栗花芽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栗4号’锥栗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明确花芽雏梢分化进程,对比分析此期间完全混合花芽、不完全混合花芽及叶芽中内含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锥栗花芽雏梢分化分为冬前花序原基分化期(时期Ⅰ)、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时期Ⅱ)、花簇苞片原基分化期(时期Ⅲ)和花簇原基分化期(时期Ⅳ)4个时期;在花芽雏梢分化过程中,花芽与叶芽中可溶性糖含量(ω,下同)峰值出现在时期Ⅱ,分别为11.561、10.14、9.085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时期Ⅳ达到最高,分别为3.314、2.776、1.712 mg·g~(-1);花芽与叶芽中淀粉含量峰值出现在时期I,分别为148.286、170.482、189.661 mg·g~(-1);完全混合花芽中N、Mg、Fe含量在花芽雏梢分化期均先减后增再减,而K、Mn、Zn含量先增后减再增,Ca含量在时期IV最高,为144.05 mg·g~(-1);不完全混合花芽与叶芽中Zn、N、K、Ca含量均是先加后减。花芽与叶芽中的C/N均是先升后降再升。【结论】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累积及高水平的C/N有利于锥栗完全混合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桃结果部位逐年上升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桃树生长旺盛,发枝力强,花芽为纯花芽,一般一个花内只开一朵花,花芽绝大多数是当年形成,下一年春天开放。桃树萌芽力也很强,只有少数潜伏下来作为隐芽。花芽萌发后开花结果,在其枝条上基部的叶芽萌发后常长成叶丛枝,不能长成长...  相似文献   

9.
1花芽分化甜樱桃的花芽分化包括生理分化期和形态分化期两个阶段,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上的花芽在硬核期就开始分化的,果实采收后10天左右,花芽开始大量分化整个分化期需40~45天完成。叶芽萌动后,长成具有6~7片叶簇的新梢的基部各节,其腋芽多能分化成花芽,第二年结果。而开花后长出的新梢顶部各节,  相似文献   

10.
正板栗为落叶乔木,耐瘠薄、喜光性强。掌握板栗的生物学特性有利于制定其相应的栽培方法。1芽板栗的芽主要有四种,即混合花芽、雄花芽、叶芽和隐芽等四种。1.1混合花芽大多着生于枝条顶端及其下2~3节,少数品种在枝条基部盲芽以上也可能有1~3个混合芽。其特点是芽体肥大、饱满,芽形钝圆,茸毛较少,少层鳞片较大可包住整个芽体,萌发后抽生结果枝。1.2雄花芽着生于混合花芽的下部或较弱枝顶端  相似文献   

11.
蜡梅枝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蜡梅的腋芽为复芽,由主芽和副芽上下叠生构成,副芽由枝隙薄壁细胞群经反分化形成的芽原基发育而来,可形成多级副芽,副芽一般为叶芽,多处于休眠状态,枝的更新有赖于副芽,蜡梅具有顶梢自枯习性,假二叉分枝,枝条一年多次生长,春梢加长生长主要在四月(扬州),时间短,速度快。花芽分化与新梢生长密切相关,春梢加长生长减缓时正是春梢花芽集中开始分化期。蜡梅的雏梢和未木质化枝条、花(果)梗截面为四棱形,是由于形成层和其外侧4个具有有限分生能力维管束活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国光苹果花芽分化期核酸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国光’苹果成花短枝和叶芽短枝的芽和叶片内核酸(RNA、DNA)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和叶芽的RNA和DNA的变化趋势在花芽分化前期(即生理分化期、初分化期、花萼期)基本相似,大都呈逐渐上升趋势。后期随着花器官的形成,动态曲线呈有升有降,即有积累和消耗,但花芽之变化幅度大于叶芽,而且,RNA一直保持较高水平,DNA则为较低水平。RNA比DNA变化幅度大。特点是在生理  相似文献   

13.
苹果花芽形态发生过程及其节位数增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曹尚银  黄海 《园艺学报》1989,16(4):267-274
对苹果‘国光’、‘金冠’、‘红玉’三个品种,连续三年观察了花、叶芽节位的增长和花芽形态发生过程,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节位的增长呈“渐近曲线”。从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叶芽的节位就不再增长,而花芽的节位仍继续增长。结果,花芽的节位比叶芽多1—3节。花芽节位的增长主要是在“初前”阶段进行。在‘红玉’上看到另一种增长模式:当花芽开始形态分化后,叶芽和花芽的节位同步增长。B_9可使叶芽的节位增长,但对花芽的节位没有明显的影响。GA_3对叶芽节位数没有影响,但有减少花芽节位数的趋向。文中描述了侧花和雄蕊原始体出现的顺序。花芽“初前”、“初后”、“萼片期”、“花瓣期”在良好的条件下完成各阶段约需一周的时间,而“雄蕊期”及“雌蕊期”则需二周或二周以上。对节位形成间隔期对花芽形成的影响及花芽分化临界节位假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的生长结果习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果实风味香甜、口感独特、可食率高、果实无核且多能单性结实,一年结果多次,栽培易,产量高,适应性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凡年均温在13℃以上,冬季最低温-18℃以上,年降雨量400mm以上的地区均可正常生长结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黏土、砂壤土、砂土、酸性和碱性土壤均生长良好。1无花果的生长结果习性无花果在适宜的条件下,呈圆形或广圆形;根、茎、枝、叶均有乳管能分泌白色乳汁;冬季落叶后,在枝条上留下三角形的大型叶痕;叶腋内多能形成2~3个芽,其中较小呈圆锥形者为叶芽,叶芽可萌发新梢,也可成为潜伏芽;其余大而圆者为花芽。无花果…  相似文献   

15.
果树栽培生理讲座第二讲果树的花芽分化与开花西南农业大学(重庆630716)李道高1叶芽与花芽芽是枝、叶、花等器官的原始体。果树枝、叶的生长,开花以及更新复壮等都是通过芽实现的。根据芽的性质和内部结构,可区分为叶芽和花芽两类。叶芽又叫营养芽。芽内仅含有...  相似文献   

16.
刺梨花芽分化期芽中内源激素和碳、氮营养的含量动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对贵农5号刺梨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刺梨花芽和叶芽中内源激素的赤霉素(GA1+3)、玉米素核苷(ZRs)、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梨的花芽分化期需要有高水平的ZRs、碳水化合物及低水平的GA1+3、IAA、ABA和较低水平的氮素营养。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花芽的ZRs/GA1+3、ZRs/IAA、ABA/IAA、ABA/GA1+3及碳/氮比值比叶芽的高;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高于叶芽,而形态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低于叶芽。在刺梨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花芽和叶芽中的GA1+3、ZRs、IAA、ABA、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不一。  相似文献   

17.
果树技术常名义名词解释落叶果树:在温带地区、秋冬落叶、第二年春再萌芽的一类果树。叶芽:芽形较小,先端尖锐,萌发后抽生新梢或短枝。花芽:芽形肥大,着生在小枝顶端或叶腋中,前者为顶花芽,后者为腋花芽。中间芽:外观似花芽,实际为叶芽,萌发后生长微弱,如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松滋市陈店镇板栗资源圃6年生‘鄂栗2号’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131.)为试材,在雄花芽临界分化期测定雄花茅和同期叶芽中5种相关酶(CAT、POD、SOD、PPO、蔗糖酶)活性,以期了解和探索板栗雄花茅分化的生理机制,探讨科学有效的抑制雄花茅分化、促进雌花分化的方法,并为板栗的开花授粉、结实丰产的化学调控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雄花芽临界分化期,两类芽中CAT、POD、PPO、SOD和蔗糖酶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雄花芽中5种酶活性均高于叶芽。从而可知,较高的CAT、POD、PPO、SOD和蔗糖酶活性促进了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9.
<正>核桃花芽分为雌花芽和雄花芽,早实核桃除顶芽为雌花芽外,向下2~4个侧芽(最多可达20多个)也均为雌花芽。雌花芽萌芽后抽生结果枝,其顶端开花结果。雄花芽多着生在枝条的中、上部各节,萌发后只能形成雄花序。核桃雌花芽的分化,包括生理分化期和形态分化期。生理分化期约从中、短枝停止生长后的第3周开始,第7周结束,北方地区约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这是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形态分化期从生理分化期  相似文献   

20.
苹果树花芽分化需要充足的树体营养积累。一般果树在春梢停长后开始花芽分化,一直持续到10月,一般集中分化在6—9月,此时为分化盛期,主要是顶花芽形成时期,10月以后为缓慢期。中后期的营养不足往往导致第2年花而不实,往往冬剪时,看似花芽,结果,在开花时却是大叶芽。充足的营养物质是花芽质量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