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牛胚胎原代和继代细胞核移植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原代和继代核移植的操作各环节以及核移植胚胎在体外发育能力上的差异。通过显微操作将体外受精发育而来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激活的去核卵母细胞的卵周隙内,并用80V/mm、40us2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借此进行牛胚胎的原代核移 体外发育来的8~32细胞期的原代核移植胚胎作为供体,用原代核移植相同的方法进行牛胚胎的继代移植。原代核移植的存活率和融合率(87.3%和68.5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胚胎细胞核移植(NuclearTransplantation,NT)是指将动物早期胚胎卵裂球以显微手术和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并使其能正常分裂、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核移植技术对于研究动物繁殖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核质互作有重要意义。尽管核移植在多种动物都已...  相似文献   

3.
动物克隆技术,即动物核移植技术,是通过显微操作,电融合等实验手段,将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核供体(胚胎细胞或体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注入相应发育阶段的去核的原核胚或成熟卵母细胞中,再将重构胚的胚胎移植,到相应生理状态的动物体内,达到大量生产遗传同质动物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1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技术对畜牧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利用动物克隆技术,可缩短育种年限。据报道,自1987年牛胚胎细胞移植成功,牛克隆胚胎的重复克隆已达6个世代,并获得第三代克隆牛,由一枚胚胎反复克隆已得到近200枚克隆胚胎,母牛繁殖后代数可以呈几何基数增…  相似文献   

4.
采用核移植技术将单个细胞注入去核2-细胞卵裂球中,比较来自于囊胚的内细胞团(ICM)和滋胚层细胞(TE)产生孕体或嵌合体的发育潜力。用TE和ICM重构胚胎的发育潜力,主要取决于注射hCG后从输卵管收集到的2-细胞胚胎的时间。在注射hCG后38~42 h和43~46 h收集得到的2-细胞胚胎,其重构胚胎仅仅能够发育到4-细胞期。注射hCG后48~51 h收集得到的2-细胞胚胎,重构后发生卵裂的胚胎比率显著提高,有少部分会发育到囊胚期。用诺考达唑(Nocodazole)处理这些重构胚,发生卵裂的胚胎比率会显著提高,并且有部分重构胚发育到囊胚阶段。将这些囊胚移植到受体鼠中,在其妊娠中期未检测到供体核的出现。用ICM和TE进行重构得到的嵌合2-细胞胚胎,其体外发育潜力有限,本试验中也未得到嵌合孕体。  相似文献   

5.
电激活对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23~24h时去核,去核卵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激活(Ⅰ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将体外受精、发育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卵周隙,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Ⅰ组操作后存活率和融合率(88.4%和55.0%)显著低于Ⅱ组(95.9%和65.1%,P<0.05)。融合卵体外培养24h和5~8d后,Ⅰ组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和桑椹/囊胚发育率(63.0%和15.2%)与Ⅱ组(50.5%和7.8%)无显著差异,但Ⅰ组结果均好于Ⅱ组。将来自两组的25枚桑椹和囊胚移植到16头同期受体,在已检查过的8头受体中2头受体妊娠,其中1头于妊娠后4个多月流产,1头于妊娠期满后产出一雄性牛犊。研究结果表明:去核卵母细胞的电激活尽管对重组卵的存活与融合不利,但可改善核移植胚的卵裂和发育。本研究在我国首次获得牛细胞核移植的成功,证明用IVM卵母细胞和IVF胚胎进行完全体外化的牛细胞核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核移植)是指将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细胞核以显微手术及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或受精卵中,并使重组胚胎发育至产仔的过程。通过此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出大量的克隆动物,而且对于研究动物胚胎的发育机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早在1905年,Spemann就证明,蝾螈早期胚胎的卵裂球具有功能相同的核,并在1938年提出了核移植的设想;按这一设想,1952年Berggs和King首次获得了两栖类美洲豹蛙的核移植后代。到80年代,核移植技术在哺乳动物中也相继获得成功,目前已取得了绵羊、牛、小鼠、兔、猪、山羊的核移植后代。而且核移植技术也成功地用于研究细胞的核质关系,配子发光过程中核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用草鱼的头肾组织细胞核、草鱼的头肾细胞核与鲤鱼成熟去核卵之杂种胚胎细胞核、草鱼的囊胚细胞核,分别与鲤鱼的去核卵细胞质配合进行核移植操作.结果,体细胞核移植,在亚科间的组合——草鱼核 鲤质中获得原肠期胚胎,得率为1%;体细胞继代核移植,在草鱼核 鲤质中获得胚孔封闭期胚胎,得率为5%;胚胎细胞核移植,在草鱼核 鲤质中获得眼球色素出现期胚胎,得率为2%.草鱼→鲤核-质杂种胚胎的胎盘形状、大小与鲤鱼的相似,而大于草鱼;胚盘细胞数量也多于草鱼胚胎同期胚盘,而类似于鲤鱼同期胚盘.  相似文献   

8.
将发育不同时期的兔胚和移核胚的卵裂球细胞核与去核的成熟卵母细胞共同组成移核胚,通过中间受体培养和移植实验检验胚胎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1)兔囊胚之前各个时期的胚胎细胞核均可使移核胚发育到囊胚;(2)胚胎极化前后的卵裂球参与组成的移核胚发育到囊胚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但极化后 64细胞胚的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低于极化前的 8细胞胚胎卵裂球;(3)兔 16细胞胚与去核的卵母细胞组成的移核胚可以发育到期,产仔率为 3.16% ;(4)兔移核胚卵裂球用于连续核移植,其后 2 代均可发育成囊胚,其中第 1 代移核胚与第 2 代移核胚发育率相似,但显著高于第 3 代移核胚;(5)兔移核胚和各代连续移核胚卵裂球与去核卵的融合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猪卵母细胞核因子在重编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体细胞引入未去核的MⅡ期卵母细胞中,构建体细胞核与卵母细胞核共存的核移植四倍体胚胎。通过分析核移植四倍体胚胎的早期发育情况探讨卵母细胞核因子对核移植四倍体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核移植四倍体胚胎、孤雌二倍体胚胎及孤雌单倍体胚胎这3组胚胎的卵裂率极显著高于核移植二倍体胚胎(P<0.01),且核移植四倍体囊胚率及总细胞数也极显著高于核移植二倍体囊胚(P<0.01)。与通过标准核移植程序构建的核移植二倍体胚胎相比,核移植四倍体胚胎具有更强的发育能力。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体细胞核与完整卵母细胞核因子物质共存的四倍体胚胎模型,有助于研究供体核与卵母细胞核之间的联系,为研究核因子在重编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秋水仙碱化学去核在山羊卵母细胞去核中的应用及其对卵丘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秋水仙碱处理山羊体外成熟19h的卵母细胞,可使其核区形成胞质突起,以此为指示进行显微操作去核率可达100%,且用0.8μg/mL秋水仙碱处理30min的山羊卵母细胞突起率可达91.27%,显著高于对照组及0.4μg/mL处理组(P<0.05),与1.6μg/mL处理组的突起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比较盲吸去核法与秋水仙碱化学去核法构建的山羊卵丘细胞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发现,秋水仙碱化学去核法构建的重构胚体外发育能力较高,桑椹胚发育率显著高于盲吸去核法(P<0.05)。  相似文献   

11.
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 ,根据核供体细胞的不同 ,有胚胎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以核移植为核心技术的动物克隆技术 ,其基本技术环节除基本显微操作外 ,主要包括供核的分离、受体细胞的去核、核卵重组、重组胚的融合、核移植胚的培养与移植或重复克隆。供体核的分离胚胎细胞用 0 2 %链霉蛋白酶预处理胚胎 ,去胚胎的胶膜及透明带 ,离出单个卵裂球。目前在胚细胞核分离技术中有两大重要进展 :①胚胎干细胞系建立──胚胎干细胞在发育阶段上类似于内细胞团细胞 ,胚胎干细胞系是早期胚胎经…  相似文献   

12.
牛卵母细胞质内注射体细胞核移植胚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处理方式对卵质内直接注射法构建的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同时比较了MⅡ期与T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细胞核注射前对供体细胞作低渗处理可明显提高胚胎构建的成功率和早期发育能力。牛皮肤成纤维细胞是否作G1/G0期同期化处理,对核移植胚胎的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发现供核细胞在悬浮情况下作休眠处理,所得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与贴附休眠的细胞基本相同,且悬浮休眠3d后的细胞无需再作低渗处理便可用作细胞核注射。MⅡ期或TⅡ期卵母细胞作为胞质内核注射受体,对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早期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饲料工业》2005,26(3):53-53
<正>在山东农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实验羊场,即将满月的"白雪"蹦蹦跳跳,活泼可爱。它时而拱到"母亲"的身下吃奶,时而钻过窄窄的栅栏撒欢,时而看着人昂头鸣叫。该校动物胚胎工程实验中心主任谭景和教授介绍,体细胞核移植克隆山羊的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和山东省"三O"工程项目资助。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将体外成熟卵丘细胞,经显微操作,植入山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卵周隙,并经电刺激使供核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而组成克隆胚胎,再用特殊方法处理激活克隆胚胎,然后将培养发育好的49枚克隆胚胎,经手术移植到自然同步发情的5只受体母羊输卵管内。  相似文献   

14.
1显微注射法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显微注射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位置效应(外源基因插入位点随机性)造成表达结果的不稳定性、动物利用率低等。其优点是外源基因的转移率和整合效率都较高。迄今为止,核显微注射法还是最有效、最实用的动物转基因方法。2核移植转基因法…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卵细胞的核移植仅有几年的历史,但已在小鼠及牛、羊、猪等动物中获得了核移植的后代,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下面就核移植法、融合法、研究成果与应用等作一介绍.一、核移植法据报道,迄今使用过的核移植法有三种,一种是 Illmensee 和 Hoppe(1981)的注入法,一种是McGrath 和 Solter(1983)的非破裂法,另一种是 Tsunoda 等(1988)的切开透明带法.Illmen-see 和 Hoppe 的方法是将小鼠囊胚(笫5天)的内细胞团和第7天胚胎外胚层的核注入除去雌、雄原核的受精卵细胞质内,然后移植到假孕小鼠的输卵管中,成功产下3只仔鼠.此后,他们用孤雌生殖卵的囊胚内细胞团的核进行了同样的移植,从重组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体细胞核移植主要还是沿用Willadsen发明的显微操作的去核、注核、融合和激活来完成。由于其核移植效率较低,且对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简化并建立一套更适合于生产条件下的体细胞核移植程序,从而提高核移植效率一直是人们所不懈努力的。作者就无透明带核移植技术和单个胚胎培养系统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筛选猪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最佳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C)浓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手工重构胚发育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观察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在不同DC浓度下的去核效率,并进一步比较了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和荧光染色去核法、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颗粒细胞、新生巴马肌肉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和供体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70%~80%汇合、血清饥饿法和100%接触抑制法)对重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DC诱导去核,对体外成熟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以浓度0.4 μg· mL-1作用0.5~1 h为宜.(2)用DC化学辅助手工去核与用荧光染色去核的重构胚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13.11% vs 9.25%,P>0.05).(3)以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为供体构建的重构胚的融合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用70%~80%汇合(对照组)组、接触抑制组和血清饥饿组的细胞作供体构建的重构胚,在融合率上,接触抑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裂率与囊胚率上,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替代荧光染色去核法,能省去去核过程中荧光染色及紫外光照射去核等步骤,从而简化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程序,提高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效率,能为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体细胞核移植(SCNT)是将新鲜分离或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经适当处理,通过显微操作仪或手工(徒手)方法移植到去除遗传物质(细胞核)的受体卵母细胞上,经融合/激活过程在细胞质的支持下,使供体核重新程序化构建重组胚胎,经体外培养于特定的发育时期移植到代孕母畜受体的输卵管或子宫内,完成全程发育,从而生产出与供体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后  相似文献   

19.
以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采用电融合方法,探讨细胞松弛素B(CB)对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体外成熟培养22~24 h的水牛卵母细胞去核后.将经0.1 mg/L Aphidicolin(APD)+0.5%FBS培养2~9 d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卵周隙中再经电融合(100 V/mm,15μs,电脉冲3次)构建核移植重构胚.重构胚经化学激活后(5 μmol/L)离子霉素5 min,2 mmol/L 6-DMAP 3 h)培养,7~9 d评定其胚胎发育能力.结果显示,在含CB(3 mg/L)的融合液中进行电融合后,核移植的融合率、重组胚的存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对照组(不含CB)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核移植重组胚激活前用含CB(6 mg/L)的培养液培养1 h,其激活后的存活率(97.52%)和体外囊胚发育率(22.09%)均显著地高于未经CB处理的重组胚的存活率(93.87%)和囊胚率(13.25%,P<0.05);重组胚经离子霉素激活5 min后,在6-DMAP+CB中培养3 h的分裂率明显低于放在6-DMAP中培养3 h的分裂率(65.37% vs 78.92%,P<0.05),但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11.19% vs 10.96%,P>0.05).这表明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电融合时,融合液中不添加CB,而核移植重组胚激活前经CB培养处理后,有利于胚胎的进一步发育,但激活后用CB培养处理会降低胚胎的发育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获得了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目鱼类之间的核一质杂种鱼胚胎.即以鳜鱼的囊胚细胞核作供体,以鲤鱼的成熟未受精去核卵细胞质作为受体进行核移植试验,使囊胚细胞核发生分裂,从而启动卵细胞质也发生分裂,导致重新进行个体发育.在获得的112个正常发育的核移植卵中,发生卵裂的107个,占95.5%发育至囊胚期的61个,占54.5%,发育至原肠期的6个,占5.4%,发育至神经胚期和胚孔封闭期的各1个,分别占0.9%.鳜→鲤核质杂种胚胎类似鲤鱼同期胚胎,其早期发育速度与鲤鱼相似而比鳜鱼快.各杂种胚胎发育期的胚盘形状及大小均类似鲤鱼,大于鳜鱼同期胚盘,且胚盘细胞较多,但比鲤鱼胚盘细胞小,这是鳜→鲤核质杂种胚胎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作者认为核-质杂种胚胎的性状发育,受核受体物种的母性影响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