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酸菌是人及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益生菌,被公认为安全级(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微生物.乳酸菌乳链菌肽诱导表达载体(Nisin controlled expression system,NIC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系统,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乳酸菌NICE为载体来表达抗原蛋白研制黏膜免疫疫苗,刺激动物机体黏膜免疫系统产生高效的应答反应,试验证明抗原蛋白能在乳酸菌中正确表达,并能诱导机体产生分泌性抗体IgA(sIgA),同时激活机体系统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传染性病原体通过黏膜表面进入宿主,因此除了传统诱导系统免疫的注射疫苗外,还应该开发能诱导黏膜免疫的疫苗,从而在黏膜侵入点建立第一道防线,阻止病原体侵入机体。乳酸菌是人和大多数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益生菌,具有营养、免疫、抗感染等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乳酸菌便作为食品级载体用作外源基因的表达,其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其表达的外源蛋白的免疫反应,因而基因工程重组乳酸菌可作为潜在的黏膜免疫候选疫苗。乳酸菌作为疫苗载体具有许多有吸引力的优势:使用方式简单、非侵入性(通过口腔或鼻内)、能接受基因修饰且遗传稳定、表达蛋白不需纯化、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能最高、在体内长期存活并不断表达外源蛋白、单次接种即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等。目前,选择正常菌群的乳酸菌为载体,构建重组乳酸菌已在预防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感染宿主方面迅速开展起来,将它们用于预防相应疫病模型中均已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作者就近5年来基因工程重组乳酸菌的制备及其在防控动物疫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传染性病原体通过黏膜表面进入宿主,因此除了传统诱导系统免疫的注射疫苗外,还应该开发能诱导黏膜免疫的疫苗,从而在黏膜侵入点建立第一道防线,阻止病原体侵入机体。乳酸菌是人和大多数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益生菌,具有营养、免疫、抗感染等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乳酸菌便作为食品级载体用作外源基因的表达,其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其表达的外源蛋白的免疫反应,因而基因工程重组乳酸菌可作为潜在的黏膜免疫候选疫苗。乳酸菌作为疫苗载体具有许多有吸引力的优势:使用方式简单、非侵入性(通过口腔或鼻内)、能接受基因修饰且遗传稳定、表达蛋白不需纯化、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能最高、在体内长期存活并不断表达外源蛋白、单次接种即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等。目前,选择正常菌群的乳酸菌为载体,构建重组乳酸菌已在预防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感染宿主方面迅速开展起来,将它们用于预防相应疫病模型中均已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作者就近5年来基因工程重组乳酸菌的制备及其在防控动物疫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重组乳酸杆菌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原表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抗原表位B、C片段插入到乳酸菌表面表达载体pLA上,通过多聚谷氨酸合成酶A蛋白(pgsA)锚定到细胞表面进行展示表达.经SDS-PAGE、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蛋白成功表达于菌体表面.Western-blot检测所表达的TGEV S蛋白具有与TGE病毒一样的抗原特异性.同时将重组菌株口服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分析结果表明,口服免疫能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抗TGEV IgG和sIgA抗体,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且偏向Th1型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禽用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又称核酸疫苗(nucleicacid vaccine)、DNA疫苗(D NA vaccine),是将带有目的编码蛋白抗原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机体中,使外源基因在活体细胞内表达,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并引起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顶防和治疗传染病的目的。它包括D NA疫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保护性抗原VP2与E.coli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在戊糖乳杆菌(L.pentosus)中的共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本研究以乳酸杆菌表面表达型和分泌表达型质粒pPG-1和pPG-2为载体,以VP2为目的基因,构建VP2基因单独表达及与LTB基因融合表达的4种重组L.pentosus,分别命名为pPG-1-VP2/L.pentosus、pPG-1-VP2-LTB/L.pentosus、pPG-2-VP2/L.pentosus及pPG-2-VP2-LTB/L.pentosus。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分别约为47 ku、55 ku、45 ku及53ku。将构建的重组L.pentosus分别口服免疫SPF雏鸡,以IDEXX试剂盒测定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不同表达方式的重组L.pentosus均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循环抗体和分泌抗体(sIgA),其中pPG-2-VP2-LTB/L.pentosus诱导产生的抗体滴度高于其它组。MTT法检测不同表达方式的重组乳酸菌免疫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特异性抗原对免疫雏鸡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显著高于未免疫组,表明重组菌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这些结果表明4种重组菌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局部黏膜免疫和全身系统免疫应答;并且带有黏膜免疫佐剂LTB融合表达试验组高于VP2蛋白单独表达组。  相似文献   

7.
基因免疫(Gene immunization)又称DNA免疫或核酸免疫,是指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与质粒重组后,利用某种方法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使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并引起特异的免疫应答以  相似文献   

8.
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yerm,MIS)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组织黏膜下及一些分泌腺的淋巴组织.它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动物机体内存在着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其所含淋巴组织占机体总淋巴组织的50%以上,淋巴细胞占机体总淋巴细胞的80%以上。黏膜系统中分布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它们弥散分布在黏膜上皮内及黏膜下或单个或多个淋巴滤泡聚集成淋巴小结.大量的黏膜免疫细胞参与摄取、呈递抗原,诱导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效应因子(主要为SlgA)发挥免疫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侵袭,是机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纤突蛋白S携带主要的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提供免疫保护作用的主要结构蛋白,本试验通过PCR扩增,获得TGEV S蛋白上约1 218bp的保护性抗原基因S1,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进行核酸序列测定。通过双酶切连接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NZ8149-S1,电转化至乳酸乳球菌NZ3900中,经乳链菌肽诱导,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TGEV S1基因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重组乳酸菌表达的蛋白位于菌体表面。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能够耐受动物胃肠道中高浓度的胆盐和各种酶类,在肠壁上黏附定植,同时对宿主的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特别是能诱导s Ig A的分泌,产生更为理想的黏膜免疫效果,进而引起全身性系统免疫反应。因此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RV)这3个具有肠组织嗜性的腹泻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在乳酸菌中表达,以期为胃肠道疾病的预防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活载体疫苗是以细菌或病毒作为载体表达外源抗原和治疗因子的载体系统,具有安全性高、毒力返祖风险低、成本低,可诱导免疫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黏膜免疫等优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基因工程疫苗之一,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应用较多。病毒载体包括DNA病毒(如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和痘病毒等)和RNA病毒(如新城疫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载体包括减毒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两类,主要包括乳酸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活载体疫苗常用的抗原呈递策略有载体-宿主平衡致死系统、微生物表面展示系统。多种疫苗载体的开发及抗原呈递策略的选择,使得活载体疫苗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不同载体疫苗在预防疫病方面均有不同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最适合的活载体疫苗。本文综述了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病毒和细菌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及其抗原呈递方式,以期为活载体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在不同细胞部位表达猪细小病毒(PPV)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重组干酪乳杆菌系统作为口服疫苗的免疫效果。将构建的细胞表面表达和分泌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分别经口免疫BALB/c小鼠,免疫分3次进行,时间间隔为2周,每次连续接种3d,每只小鼠每次接种100μL10^10CFU/mL的菌量,对照组小鼠接种相同剂量的PBS。初免后不同时间收集免疫小鼠粪便及肠黏液样本测定小鼠产生抗PPV的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采集小鼠血液样本测定其血清中抗PPV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两种表达系统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分泌型的重组菌系统免疫小鼠诱导机体产生的抗PPV的特异性sIgA和IgG抗体水平高于细胞表面表达型的重组菌系统的免疫效果,表明分泌型的重组乳酸菌作为活菌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性。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VP2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为制备乳酸菌黏膜免疫口服疫苗,本研究采用乳酸乳球菌(L.lactis)及其Nisin诱导的表达系统,对VP2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了表达IBDVVP2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lactis/p NZ-VP2。经正交试验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重组VP2蛋白(r VP2)表达量比优化前明显提高,最终得到最佳诱导条件为:OD600nm=0.5开始诱导,Nisin终浓度为2 ng/m L,诱导时间为5 h,r VP2表达量达到最大值38μg/m L。经western blot检测,r VP2能够持续性表达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乳酸菌的构建为进一步体内免疫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依据乳酸菌的肠道益生作用,选择产气荚膜梭菌关键致病因子α毒素/磷脂酶C为抗原,构建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去除信号肽的plc基因片段重组植物乳杆菌,利用植物乳酸菌穿梭载体pSIP409构建重组质粒pSIP409-plc,经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进行SppIP诱导表达。Western Blot证明重组蛋白表达成功,并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plc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 kDa。重组质粒pSIP409-plc分别电转化植物乳杆菌NC8细胞,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后进行SppIP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表明,构建的重组植物乳酸杆菌具有诱导分泌plc蛋白的能力,可作为黏膜免疫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5.
一、DNA疫苗的免疫机理 DNA疫苗(DNA 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核酸疫苗,由病原抗原编码基因及质粒载体两部分组成.抗原基因可以是单个基因或完整的一组基因,也可以是编码抗原决定簇的一段核苷酸序列,质粒载体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DNA疫苗是将编码目的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真核质粒,经各种基因转移途径导入机体细胞,通过宿主细胞转录、翻译、表达出相应的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针对该抗原蛋白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免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动物机体内的黏膜免疫系统约占机体淋巴细胞组织的50%以上,具有大量的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细胞可以摄取、呈递抗原,诱导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效应因子,发挥免疫作用。作为机体抵抗病原菌侵袭的免疫防线,黏膜免疫系统功能是否完善、健全是保障动物健康快速生长的重要保障,目前对黏膜免疫系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被广大学者所重视。研究表明,氨基酸营养对免疫机能的发挥有积极的影响,其与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成为营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1黏膜免疫系统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 i mmune system,MIS)是由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支气管…  相似文献   

17.
正在通过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厌氧菌中,存在一种能够产生乳酸的常见细菌-乳酸菌。最佳生存pH值为5.5~6.0,但在pH值较低时也可生存,是无芽抱杆菌中耐酸能力最强的细菌。乳酸菌广泛的分布于动物口腔、胃、肠道及粪便等部位,可调节宿主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定植和有毒物质的产生,使得近几年来,以乳酸菌为表达载体,通过肠道黏膜免疫递呈抗原而构建的重组乳酸菌口服疫苗成为研究热门。1 重组乳酸菌口服疫苗的特点在对于载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植物系统表达病原菌抗原蛋白一个或几个亚单位的疫苗,它没有病原菌完整的侵染能力,却可以使机体对特异的病毒或细菌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由于转基因植物产生的疫苗对动物实施免疫只是简单地摄取含这种疫苗的植物组织或种子,所以这种疫苗不会被酶类所破坏,可通过机体肠道黏膜作用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动物获得持久性疾病防御能力,且没有或很少出现病原体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9.
动物黏膜免疫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物机体内存在着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约占机体淋巴组织的50%以上。黏膜免疫系统具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弥散分布在黏膜上皮内及黏膜下,或由单个或多个淋巴滤泡聚集成淋巴小结,大量的黏膜免疫细胞摄取、呈递抗原,诱导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效应因子(主要为SIgA),发挥免疫作用,抵抗病原菌对机体的侵袭。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重组乳酸菌NICE诱导表达系统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研究选取Nisin加入量、OD值、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这4个主要影响表达的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设计4因素3水平(43)正交试验。通过优化Nisin加入量、OD值、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从而确定重组乳酸菌表达外源蛋白最佳条件。结果显示:当Nisin的量为1 ng/mL、OD值为0.3、诱导温度为30℃、诱导时间为7 h时,其重组乳酸菌表达外源蛋白的量最高。研究结果为由Nisin控制表达基因系统的重组乳酸乳球菌疫苗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