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采用112头(35±2)日龄的鲁莱配套系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研究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Lys:1.05%、1.15%、1.25%、1.35%)对鲁莱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氮的影响,确定鲁莱断奶仔猪赖氨酸的需要量。结果表明,当赖氨酸水平为1.15%时,料肉比和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1.25%、1.35%组(P<0.05),鲁莱断奶仔猪的赖氨酸需求参数为饲粮的1.1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洛克与鲁烟白(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对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首先,选取体重(35.00±1.25)kg的健康杜×鲁烟白杂交阉公猪6头,按照试验原料的不同配制成7种半纯合饲粮进行消化试验,获取饲料原料的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数据。然后,选择(35±2)日龄的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20头,公母各占1/2,平均体重(9.13±1.61)kg,按照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90%、1.00%、1.10%、1.20%)分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3个阉公猪圈、3个母猪圈),每个重复5头猪。结果表明:1)所有试验仔猪,0.90%、1.10%和1.20%组与1.00%组相比,料重比分别提高了13.24%(P<0.01)、4.24%(P>0.05)、11.32%(P<0.01);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15.82%(P<0.01)、4.55%(P>0.05)、9.74%(P<0.01)。2)阉公猪和母猪,1.00%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90%和1.20%组(P<0.05),1.00%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1.20%组(P<0.05);阉公猪,1.00%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90%和1.20%组(P<0.05);母猪,料重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母猪,1.00%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20%组(P<0.05);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阉公猪、母猪,血清总蛋白含量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0~20 kg)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1.00%,性别因素对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哺乳期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荣昌哺乳母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的适宜需要量。选取2~3胎血缘相近的荣昌母猪50头,到妊娠110 d时按体况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SID Lys水平为0.60%(组1)、0.70%(组2)、0.80%(组3)、0.90%(组4)和1.00%(组5)的饲粮,哺乳期28 d。结果表明:1)提高饲粮SID Lys水平有减少母猪体重损失的趋势(P=0.068 9);高水平(1.00%)的SID Lys比0.60%~0.80%SID Lys显著降低了1~14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但饲粮SID Lys水平对仔猪哺乳全期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2)哺乳第14天的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组3~组5显著低于组1(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哺乳第28天的母猪血清胰岛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血清雌二醇水平(P<0.05),其中组4显著高于组1、组2和组5(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初乳的成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常乳中的非脂固形物和乳蛋白含量及乳密度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4和组5显著高于组1(P<0.05)。通过对母猪哺乳期体重变化、血清尿素氮和雌二醇含量进行二次曲线模拟,得到荣昌哺乳母猪饲粮SID Lys的适宜水平为0.83%~0.89%。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90头体重为7.8±1.0kg的三元(大白×长白×北京黑)杂种仔猪,通过研究不同饲粮赖氨酸水平(1.0%、1.1%、1.2%、1.4%和1.5%)对仔猪生长表现、血清尿素氮及游离赖氨酸浓度的影响,确定仔猪适宜的赖氨酸需要量。结果表明,在中国实际生产条件下,8~20kg仔猪的赖氨酸建议需要量为1.1%~1.2%;且随饲粮赖氨酸水平提高,仔猪料重比呈线性降低(P<0.0004),每克赖氨酸增重量也呈线性降低(P<0.001),血清游离赖氨酸浓度呈线性升高(P<0.006)。  相似文献   

5.
3个试验分别选用14日龄、体重约3.6~3.8kg 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84、60、60头 ,分别研究不同饲粮蛋氨酸水平(Met,0.28 %、0.32 %、0.36 %、0.40 %、0.44 %、0.48 %、0.53 %)、苏氨酸水平(Thr,0.745 %、0.805 %、0.865 %、0.925 %、0.985 %和1.045 %)、色氨酸水平(Trp,0.16 %、0.19 %、0.22 %、0.25 %、0.28 %和0.31 %)对3.6(3.8)~9kg 超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0.28 %~0.48 %的蛋氨酸水平范围内 ,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采食量有增加趋势(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 ;但蛋氨酸0.44 %组与0.48 %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极为接近(P>0.05) ;蛋氨酸0.53 %组仔猪的生产性能又趋于降低。(2)随饲粮苏氨酸水平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近线性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采食量无规律变化(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 ,但Thr0.985 %组和1.045 %组仔猪生产性能很相近(P>0.05)。(3)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 ,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 ,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趋于降低(P>0.05) ,但Trp0.28 %组和0.31 %组仔猪生产性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80头体重为4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59%、0.67%、0.75%、0.83%、0.91%的等能(14.21 M J/kg)、等氨基酸模式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通过对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来确定生长肥育猪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结果表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75%时,平均日增重、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最低,差异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最低,差异极显著(P<0.01)。可消化赖氨酸的不同水平对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没有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40~70 kg生长猪的可消化赖氨酸和总赖氨酸需求参数分别为0.75%、0.84%。  相似文献   

7.
选用体重、体况和背膘厚相近的健康荣昌猪经产分娩母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为0.70%、0.80%、0.90%和1.0%的等能、等氨基酸模式的玉米-豆粕-麦麸型日粮。通过考察其繁育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确定荣昌猪哺乳母猪适宜的DLys水平。结果表明:①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哺乳母猪发情间隔和哺乳仔猪的窝增重(P<0.05),而对母猪哺乳期失重和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②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哺乳母猪血清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血液指标则不受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影响。由此可知,泌乳母猪饲粮适宜的可消化赖氨酸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8%和15.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60头14日龄三元杂交(杜×(大×长))超早期断奶仔猪 ,试验分析了有效磷水平(AP :0.26 %、0.35 %、0.45 %、0.50 %、0.55 %和0.60 %)对4~9kg 超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股骨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饲粮有效磷水平的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各组间仔猪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 ;仔猪脱脂干股骨中灰分、钙、磷的百分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以上指标在有效磷水平为0.55 %时达到最佳值 ,在0.60 %时又显著下降 ;血清无机磷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 ,在有效磷水平为0.50 %时最高 ,之后略有下降(P>0.05) ;血清钙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 ,在有效磷为0.55 %时降至最低值 ,之后较平稳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以有效磷0.55 %组最低 ,0.26 %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综合上述结果表明 ,满足4~9kg 超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和骨骼发育的有效磷需要量为0.55 % ,饲粮中相应钙和总磷水平为0.90 %和0.75 %。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缬氨酸与赖氨酸比(Val/Lys)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取80头体况相近的初产母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根据Val/Lys随机分为4组:75%组(75/100)、90%组(90/100)、105%组(105/100)、120%组(120/100),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母猪妊娠第90天进入正式试验,到再次发情结束。结果表明:母猪泌乳期120%组全期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75%组(P<0.01),显著高于90%组(P<0.05);饲粮Val/Lys对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仔猪21日龄断奶时,随母猪饲粮Val/Lys的升高,仔猪断奶重逐渐增加,120%组显著高于75%组(P<0.05);母猪分娩后第21天,120%组背膘厚极显著低于75%组(P<0.01),背膘损失极显著高于75%组(P<0.01);母猪分娩后第14天,120%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75%和90%组(P<0.05),120%和105%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75%和90%组(P<0.05),75%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随着饲粮Val/Lys的增加,葡萄糖含量呈降低的趋势;120%组初乳和第14天常乳中乳脂、非脂固形物、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75%和90%组(P<0.05)。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可提高初产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以Val/Lys为120%时最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最佳,但对初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赖氨酸不同配比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存秀  侯生珍  聂斌 《饲料工业》2012,33(15):41-43
在青海互助八眉猪保种育繁场选择品种相同,出生日龄和体重接近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三元商品猪48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半。依次为: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赖氨酸的量依次为0.26%、0.52%和0.78%,探讨日粮赖氨酸不同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日粮中添加赖氨酸的量为0.52%时,日增重效果最好,与对照组和其他两个试验组相比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P<0.05),日粮中添加赖氨酸量为0.52%和0.78%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和赖氨酸添加量为0.26%的试验组Ⅰ相比,显著地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P<0.01),添加赖氨酸量为0.52%的试验组Ⅱ显著的降低了料肉比和断奶仔猪腹泻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白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哺乳期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荣昌哺乳母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的适宜需要量。选取2~3胎血缘相近的荣昌母猪50头,到妊娠110 d时按体况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SID Lys水平为0.60%(组1)、0.70%(组2)、0.80%(组3)、0.90%(组4)和1.00%(组5)的饲粮,哺乳期28 d。结果表明:1)提高饲粮SID Lys水平有减少母猪体重损失的趋势(P=0.068 9);高水平(1.00%)的SID Lys比0.60%~0.80%SID Lys显著降低了1~14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但饲粮SID Lys水平对仔猪哺乳全期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2)哺乳第14天的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组3~组5显著低于组1(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哺乳第28天的母猪血清胰岛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血清雌二醇水平(P0.05),其中组4显著高于组1、组2和组5(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初乳的成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常乳中的非脂固形物和乳蛋白含量及乳密度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4和组5显著高于组1(P0.05)。通过对母猪哺乳期体重变化、血清尿素氮和雌二醇含量进行二次曲线模拟,得到荣昌哺乳母猪饲粮SID Lys的适宜水平为0.83%~0.89%。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型下,不同氨基酸水平对莱芜黑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为(17.70±2.19)kg的45日龄莱芜黑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饲喂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0.9%、1.0%和1.1%的饲粮,并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保证4个处理饲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0∶65∶18)一致,预试期7 d,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饲粮赖氨酸(Lys)水平对莱芜黑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0.9%Lys处理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0.9%Lys处理血清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0.9%Lys处理血清中非必需氨基酸浓度极显著高于0.8%Lys处理(P0.01)。综合各项指标,在理想氨基酸模型下,莱芜黑断奶仔猪饲粮中适宜的总赖氨酸添加水平为0.9%。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二元杂交(长白×大约克)28日龄断奶仔猪40头,平均断奶体重(7.5±0.5)kg,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植酸酶(300U/kg)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降低了断奶仔猪的采食量(-9.8%P<0.06),猪的日增重下降11.1%(428与383g/d),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饲料效率影响不显著(P>0.05)。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日粮中干物质、能量、蛋白质、钙和磷的消化率:3.4%P>0.05、2.6%P>0.05、2.8%P>0.05、14.5%P<0.05和4.8%P<0.12,改善了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His+11.7%、Ile+2.7%、Leu+6.2%、Lys+5.4%、Met+1.1%,但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降低了42天血清中的葡萄糖、血清尿素氮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降低15.2%P<0.07、22.2%P<0.12、29.5%P<0.05。提高了断奶仔猪42天的血清T3、T4和胰岛素水平,分别提高15.6%P>0.05、4.4%P>0.05和10.9%P>0.05。综上所述,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断奶仔猪营养物质回肠表观消化率,改善了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并由此改变了机体中生化代谢和基础代谢。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消化能水平和可消化赖氨酸与消化能比值对长白×荣昌(长荣)杂交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头初始体重约为27.05 kg的健康长荣杂交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占1/2的原则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采用2×3因子设计,即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3.00和14.50 MJ/kg,饲粮可消化赖氨酸与消化能比值分别为0.50、0.60和0.70 g/MJ。分别测定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消化能水平升高,显著提高生长猪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和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滴水损失(P<0.05),且有提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7)及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6)的趋势。随着饲粮可消化赖氨酸与消化能比值的增加,生长猪眼肌面积、血清尿素氮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料重比有提高的趋势(P=0.05),平均背膘厚呈降低的趋势(P=0.09)。饲粮消化能水平和可消化赖氨酸与消化能比值对生长猪胴体瘦肉率、血清尿素氮、肌肉pH45 min和pH24 h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保持氨基酸模式一致条件下,饲粮消化能和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长荣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影响显著,综合评定可知,生长阶段的长荣猪最佳生长潜能和最优胴体品质所需的饲粮消化能和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4.50 MJ/kg和0.73%。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对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选用120头平均体重为(8.52±0.76)kg的23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饲粮(20%和18%)。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饲喂在高蛋白和低蛋白饲粮各添加500 mg/kg智富能的试验饲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预饲期7天,试验期14天。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低两种蛋白日粮中添加智富能后,腹泻率分别降低了72.92%(P<0.05)和90.54%(P<0.05)。4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蛋白和低蛋白两种饲粮中添加智富能,其蛋白质溶解度分别提高了3.0%和3.23%(P<0.05),高蛋白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粪便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49.34%(P<0.05)和15.83%(P<0.05)。低蛋白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粪便中粗脂肪含量降低了41.12%(P<0.05),而粗蛋白和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500mg/kg的智富能可提高仔猪的ADG,降低腹泻率,改善F/G,提高蛋白质溶解度和饲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利用率,降低血清尿素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测妊娠期(1~90 d)不同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荣昌初产母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评定荣昌初产母猪妊娠期回肠标准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适宜需要量。选取6~7月龄、体重为60 kg左右、血缘相近的荣昌后备母猪50头,按体况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SID Lys为0.35%、0.45%、0.55%、0.65%、0.75%的饲粮,试验为期90 d。结果表明:饲粮赖氨酸水平可影响母猪在妊娠期的体重和背膘变化,处理2、3组的体增重显著高于处理5组(P0.05),处理3组的背膘厚显著高于处理2(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母猪妊娠90 d的血糖、总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血清尿素氮含量,处理3组显著低于处理1组和处理2组(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还可影响母猪血清胰岛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孕酮、催乳素的浓度。通过对妊娠期体重变化、血清尿素氮、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二次曲线模拟,得出妊娠1~90 d荣昌初产母猪的适宜SID Lys需要量为0.50%~0.60%。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洛克与鲁烟白(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对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首先,选取体重(35.00±1.25) kg的健康杜×鲁烟白杂交阉公猪6头,按照试验原料的不同配制成7种半纯合饲粮进行消化试验,获取饲料原料的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数据.然后,选择(35±2)日龄的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20头,公母各占1/2,平均体重(9.13±1.61) kg,按照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90%、1.00%、1.10%、1.20%)分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3个阉公猪圈、3个母猪圈),每个重复5头猪.结果表明:1)所有试验仔猪,0.90%、1.10%和1.20%组与1.00%组相比,料重比分别提高了13.24% (P<0.01)、4.24%(P>0.05)、11.32% (P <0.01);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15.82% (P <0.01)、4.55%(P>0.05)、9.74% (P <0.01).2)阉公猪和母猪,1.00%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90%和1.20%组(P<0.05),1.00%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1.20%组(P<0.05);阉公猪,1.00%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90%和1.20%组(P<0.05);母猪,料重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母猪,1.00%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20%组(P<0.05);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阉公猪、母猪,血清总蛋白含量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0 ~20 kg)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1.00%,性别因素对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蓝荣庚 《饲料工业》2012,(Z1):62-6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合成氨基酸对夏秋季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60头长白×约克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个粗蛋白质水平组,即18.65%、18.15%、17.65%组,但饲粮的赖氨酸均为粗蛋白质的6.3%(Lys/CP=0.063),即赖氨酸分别为1.17%、1.14%、1.11%。消化能14.23 MJ/kg,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3:86:60:20,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养到28日龄断奶。结果表明:18.65%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17.65%组(P<0.05),与18.15%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夏秋季高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30±5)℃],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饲粮添加适宜合成L-赖氨酸和L-苏氨酸、L-缬氨酸、DL-蛋氨酸、L-色氨酸,饲喂粗蛋白质为18.65%(赖氨酸1.17%)颗粒饲料时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鼠李糖乳酸杆菌GG(LGG)是否可以缓解轮状病毒(RV)感染对断奶仔猪血清尿素氮含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即LGG处理(添加109CFU/kg LGG饲粮或不添加LGG饲粮)和RV感染(灌服RV或无菌培养液),RV攻毒于试验第15天早上进行。试验期为19 d。结果表明,RV感染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料重比(F/G)和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液中CD3+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 A和白细胞介素(IL)-4的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了血清中IL-2和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RV-Ab)的含量(P<0.05)。饲粮添加LGG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F/G和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有提高断奶仔猪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趋势(P=0.09),显著提高了血清中Ig G和IL-4的含量(P<0.05)。而与饲喂对照饲粮的RV感染仔猪相比,饲喂添加LGG的饲粮显著降低了RV感染仔猪F/G及血清尿素氮、IL-2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RV感染仔猪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清IL-4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LGG可能通过缓解RV感染对免疫功能和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改善了RV感染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选择42日龄平均体重(11.00±0.07)kg 的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45头 ,随机分为3个处理 ,分别饲喂 :①20 %蛋白质日粮(含血球粉4.5 % ,异亮氨酸0.64 %) ;②高血球粉(6 %)低蛋白质(16 %)日粮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异亮氨酸含量0.41 %) ;③在第2种日粮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0.23 %异亮氨酸。试验结果 :在高血球粉低蛋白质日粮中进一步补充异亮氨酸后 ,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分别提高81 %(P<0.05)和48 %(P<0.05) ,饲料/增重比降低了19 %(P<0.07)。补充异亮氨酸组与20 %蛋白质组仔猪的生产性能相似。在高血球粉低蛋白质日粮中进一步补充异亮氨酸 ,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氨和游离异亮氨酸含量(P<0.05)。结论 :合理补充合成氨基酸 ,能够节约仔猪日粮蛋白质4个百分点 ;异亮氨酸是血球粉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补充异亮氨酸 ,可显著提高血球粉对仔猪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