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1发酵床养猪技术内容 发酵床养猪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生态养殖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以发酵床为基础的粪尿免清理的新兴环保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核心是猪在发酵床垫料上生长,排泄的粪尿被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分解,无臭味,粪尿免于清理,对环境无污染。发酵床垫料主要由外源微生物、猪粪便、秸秆、锯末、稻壳等组成,厚度为40-90厘米。垫料中的外源微生物主要为纳豆菌,有的地方称为土著菌。将垫料各组分按比例混匀,堆积发酵至60-70℃,然后将垫料摊开,猪在铺有锯末或稻壳的垫料上生长。  相似文献   

2.
正4.5.2.3发酵床的管理垫料通透性管理:为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要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保育猪15~20厘米,育成猪25~35厘米,可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均。翻床时间为7~15天1次,冬季频次适当增加,并适量使用微生物原种与营养剂。疏粪管理:适时将明显集中的粪尿疏散分撒,与垫料混合匀匀,填埋入发酵层。原则上每天要将集中的粪尿与垫料混合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蚓粪作为"养殖垫料"的可行性,利用自动化输入输出设备分别把蚓粪及传统纤维类垫料——稻壳、玉米芯铺洒在蛋鸡笼下,制成非接触式垫料进行养殖试验,测定鸡舍内的氨气浓度,分析不同垫料对氨气的净化效果及在粪污堆肥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垫料都具有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的效果,其中蚓粪的降氨效果最好;各垫料与鸡粪污混合时即开始好氧堆肥过程,但温度及其维持时间不能满足堆肥要求。说明蚓粪作为养殖垫料可降低鸡舍内的氨气浓度,能净化空气,但在粪污堆肥处理过程中作用效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发酵床养牛温室气体的排放特点,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检测模拟发酵床养殖肉牛过程中CO_2、CH_4和N_2O气体的排放水平。结果表明:发酵床中CO_2排放高峰期集中在发酵中期,N_2O和CH_4排放高峰期集中在发酵初期;影响发酵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关键因素是微生物菌剂,其次是发酵床垫料的厚度、垫料翻抛频率和每日添粪重量。模拟发酵床养殖肉牛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在使用仰韶生酵剂、垫料厚度30 cm、翻抛周期15 d、牛粪日添加量3.06 kg时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少。  相似文献   

5.
发酵床养鸭技术就是借助鸭舍内铺设的有益菌垫料,通过有益菌的分解,发酵鸭粪便中的有机物质,消除氨气等臭味,改善了鸭舍环境。发酵床养殖是将传统的生态养殖理念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当前养殖污染压力大、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形势下,推行发酵床养殖,有着积极意义。发酵床养殖最先应用于猪,以后逐步应用于鸡、鸭等,当前肉鸭的发酵床养殖在莒县已大面积推广。根据笔者掌握的技术结合实际生产,将技术做如下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1发酵床垫料(1)垫料厚度。一般来说,垫料的厚度依季节和饲养密度而定,冬季垫料要厚一点,以利于保温和发酵。通常情况下,垫料厚度春秋季以保持60cm、夏季50cm、冬季80cm以上为宜。(2)垫料更换。良好的微生态垫料制作后一般可连用2~3年,之后如果垫料板结、分解粪尿能力下降,可以考虑更换垫料。如果最下层垫料气味正常,甚至尚有香味,可以留作下一批垫料的菌种源,不必添加  相似文献   

7.
为指导发酵床垫料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冬季寒冷地区生物发酵床的运行效率。通过对我国北方冬季生物发酵床垫料的理化性质和温度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冬季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的圈舍内的温度、湿度可以达到约12℃和82%,均高于普通漏缝地板猪舍内的约10℃和68%。发酵床休息区垫料pH、电导率(EC)和含水率分别为约8.00、2.40 mS/cm和45%,均低于粪尿区垫料的约8.50、4.70mS/cm和64%,而发酵床休息区垫料的持水性约为3.50倍,高于粪尿区垫料的约2.15倍,另外,休息区垫料重金属和有机质含量方面均低于粪尿区,且休息区各个深度垫料的平均温度约高于粪尿区5℃,表明发酵床休息区垫料的理化性质优于粪尿区。发酵床垫料的纵向温度分布特征为:随着垫料深度增加,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深度为20cm和30cm处最高,比其他深度高5~10℃,可判定核心发酵层位于离表面下20~30cm深度处。与未添加功能菌剂的发酵床(CK组)相比,按比例300g/m3添加功能菌剂的生物发酵床(BFB组)的垫料平均温度要高出2℃左右,且温度分布也更为均匀,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功能区和功能菌剂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功能区对发酵床垫料的理化性质和温度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北方冬季的生物发酵床的日常管理中,可以适当添加一定比例的功能菌剂,尤其需要及时对粪区粪便进行疏解,并对垫料的翻动深度应该保证不低于30cm,及时进行圈舍的除湿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4.5发酵床养殖技术将锯末屑、稻壳、米糠和微生物菌种混合成垫料,进行水分调节、混合搅拌和堆积发酵后,铺在猪舍内制成发酵床,降解、消化猪排出的粪尿,减少臭气(硫化氢、氨气等)。发酵床定期进行清理,垫料物质和粪尿混合物用于生产有机肥或直接用作肥料。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无需设置清粪和粪污处理措施,节约用水约80%,猪场及其周围无恶臭,污水可实现近零排放;而且相对省工节粮,减少药物使用,提高猪肉品质。主要缺点是建设成本高,猪舍占地面积大;夏季猪舍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9.
生物环保养鸭技术是根据微生物发酵理论,在鸭舍内铺设稻壳、锯末、发酵剂等混合组成一定厚度的垫料,鸭饲养在上面,其粪尿等排泄物持续与垫料混合,经微生物发酵、降解后,免冲洗、无臭味,从源头上实现了环保养殖。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20,(3):34-37
为避免育肥猪后期粪尿量超过发酵床的可承载限度,在发酵床内增设了定点排泄区,发现有71%~76%的猪粪尿经定点排泄区的漏粪地板排出,可以提高发酵床养猪的密度,减少垫料用量。饲养试验显示,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猪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承载量为2.70~2.98 kg/m~3,垫料厚度60 cm的发酵床,在每头猪占床面积2.24 m~2,占圈面积2.72 m~2时已出现轻度死床;而增设定点排泄区的垫料厚度40 cm的发酵床,在每头猪占床面积为1.08 m~2,占圈面积1.36 m~2时,仍未出现死床现象。与原发酵床相比,增设定点排泄区后单位面积及每头猪的一次性垫料投入量分别为2/3和32%~64%,饲养过程中每头猪需添加的垫料量仅为10.7%~16.0%,且猪增重提高10.2%~34.9%,为猪群提供了更为清洁的拱翻和活动场地,保证了动物福利,有利于发酵床饲养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was to make fermentation bed by the cotton stalk instead of sawdust and rice husk,the combination of substrate included cotton stalk 65%,sawdust 7%,rice husk 28%,using 4 kinds of media (PDA medium (PDA),sabouraud medium (S),niushi medium (N),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medium(SK)) and extracted five kinds of strains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cotton stalk rot,decay wood,decaying vegetation,manure,pig fermentation bed),the subject worked on of three experiment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substrate,the ratio of strain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fermentation bed using microbiology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PDAs∶Sf∶Nf∶Nb∶SKm was 4∶2∶2∶1∶1,adding strains was 10%,each pig’s share of area was 1.2 m2,it was the best to use of the fermentation bed and paid a solid base for the production of fermentation bed with cotton stalk.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发酵床养牛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养牛模式,核心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处理达到粪尿免清理,有效解决了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综述了发酵床技术原理、发酵床中微生物、发酵床管理、发酵床的应用效果、奶牛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以期为集约化奶牛养殖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发酵床主要制备原料锯沫的严重缺乏问题,采用天水众兴菌业生产金针菇的菌渣代替部分锯末制作发酵床,观察发酵床养猪效果。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发酵床表面及不同深度的温度、猪上床饲养的健康状况与生长性状方面,添加菌渣的发酵床与锯末或添加稻壳的发酵床效果相当,都能形成稳定的循环,保障猪的正常生长。但添加菌渣的发酵床下沉速度相对较快,发酵床垫料用锯末50%、菌渣50%的比例为添加菌渣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PAL材料替代玉米秸秆粉进行发酵床养猪的可行性,以期为PAL材料用作养猪发酵床垫料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麦、玉米和锯木屑制作发酵床垫料为对照,以PAL材料替代玉米秸秆粉制作发酵床养猪,4个月后计算猪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并检测垫料温度、湿度、N、P、K含量和猪舍H2S、NH3浓度。结果表明,以PAL材料替代30%锯木屑的猪增重效果与对照处理较接近;除了以PAL材料替代30%锯木屑的垫料湿度与对照处理相近外,其他处理则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发酵床垫料中N、P、K含量也是以PAL材料替代30%锯木屑的与对照处理较接近;各处理发酵床猪舍H2S、NH3浓度均低于行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不同发酵等级垫料中大肠杆菌的分布及其特性,试验采集了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不同发酵程度的垫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了发酵床中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和抗生素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5稀释倍数下,仅在垫料发酵级别为一级的垫料中,即垫料使用时间较短、发酵程度较低(0<△E≤7.63)的条件下,分离到41株大肠杆菌;而在发酵程度较高的垫料中,即垫料发酵程度二级以上(△E>7.63)的环境中未分离到大肠杆菌。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床中大肠杆菌数量逐渐减少。41株大肠杆菌中含有致泻性大肠杆菌15株,其中具有热稳定肠毒素(astA)基因的大肠杆菌9株,占总数的22%,含耐药性因子(sepA)基因的大肠杆菌2株,占总数的4.8%;耐强力霉素的大肠杆菌11株,占总数的27%。含有sepA基因的大肠杆菌具有强耐药性。从以上结果来看,微生物发酵床对猪舍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为发酵床的推广应用及垫料再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优化,逐级递进法,对豆粕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豆粕为原料,以益生蜡样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作为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主要考察其对发酵产物酸溶蛋白和总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固体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菌种比2:1(蜡样芽孢杆菌菌液:粪肠球菌菌液=2:1)、发酵初始含水量45%,发酵时间54 h、好氧与厌氧时间比2:1,在此发酵条件下酸溶蛋白达到14.95%、总有机酸2.47%、抗原蛋白降解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异位发酵床处理猪粪污时的床体利用期限是影响其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限制性因素,该研究旨在通过连续测定床体温度,科学判定垫料利用期限,同时分析垫料熟化时的床体微生物组成差异,为生产中高效管理异位发酵床垫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采用木屑15%、稻壳15%和菌糠70%混合组成垫料高度为1 m的异位发酵床处理猪粪污、不额外添加垫料情况下,床体垫料熟化时间约为90 d;不同高度下异位发酵床熟化垫料中细菌与真菌微生物OTU数量测定结果为:离床体底部50 cm、30 cm、10 cm处细菌OTU数量与真菌相比,分别增加135.75%,180.96%和112.26%;离床体底部50 cm处与离床体底部30 cm及10 cm处细菌OTU数量相比,分别增加34.13%和110.64%;离床体底部50 cm处与离床体底部30 cm及10 cm处真菌OTU数量相比,分别增加59.67%和89.66%。异位发酵床“死床”时,上层熟化垫料中细菌以瘤胃菌科的产己酸菌属为主,属于厌氧菌,放线菌属更多聚集于床体中下层部位。这一结果提示在使用异位发酵床处理猪粪污过程中,应注意提高翻抛效率,增加床体内部氧含量,从而增加微生物种类,提高微生物丰富度,加速粪污降解速率,减少因床体内氧气含量不足而造成的死床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E. coli in the microbial-fermentation bed of piggery, litte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fermentation were used for th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of E. coli, to analyze the pathogenicity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of E. coli in the microbial-fermentation bed of pigge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 coli could be isolated only from litters with low degree of fermentation (0<△E≤7.63), and totally 41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litters with 10-5 dilution, but none from litters with higher degree of fermentation (△E>7.63). The number of E. coli reduced along with the fermentation of litters. Among the 41 strains of E. coli, 15 were intestinal pathogenic strains, 9 of which had astA gene (22%), and 2 strains had sepA gene (4.8%). 11 strains were resistant to doxycycline, accounted for 27% of the total.The two strains containing sepA gene had strong resistance to doxycycline. In conclusion, the microbial-fermentation bed fermentation bed had a inhibitory effect on E. coli which promoted the application of fermentation bed and reusing of litters.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利用微生物发酵鸡粪生产高质量的有机肥料,为鸡粪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以从五龙鹅肠道分离的草酸青霉为发酵菌株,通过对鹅源草酸青霉发酵鸡粪生产生物肥料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研究,来探讨发酵鸡粪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草酸青霉为发酵菌株发酵鸡粪,使鸡粪中的氮、无机磷、有机质的含量分别提高12.13%、74.7%、15.6%;粗纤维的含量降低39.15%;氨气浓度降低了55.12%;发酵后的鸡粪大肠杆菌菌值为0.04,明显高于未发酵鸡粪(0.0004);寄生虫卵死亡率为96%。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的发酵鸡粪的工艺为:氮增幅最大时的发酵时间为60h,料水比为1:2,料层厚度为45cm,发酵温度为32℃;无机磷增幅最大时的发酵时间为60h,料水比为1:2,料层厚度为35cm,发酵温度为32℃;氨气浓度降低幅度最大时的发酵时间为60h,料水比为1:3,料层厚度为35cm,发酵温度为32℃。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将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的混合比例为10∶0(对照组)、9∶1 (S1)、8∶2 (S2)、7∶3(S3)和6∶4(S4)5个处理。青贮42 d后打开青贮桶,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混合青贮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含量,降低了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的值,其中S2和S3处理的丁酸和氨态氮/总氮值最低。V-Score 评分显示各混贮组的V-Score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S2和S3处理的发酵品质为优等,而对照组的发酵品质为不良。从发酵品质和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将多花黑麦草和大豆秸秆以7∶3的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