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河南省高速公路互通区景观的调查分析出发,探讨我国中原地区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景观的作用及造景手法,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以改善生态和观赏效果为原则,提出苗圃景观、人文景观、水生湿地景观、疏林草地景观四种互通区景观优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郴州北互通工程为例,根据互通工程特点、交通参数及沿线环境特征等因素,采用导则推荐模式预测了互通工程噪声贡献值,并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对预测超标的声环境敏感点提出了降噪措施,并对互通工程沿线土地利用提出了控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边坡防护和路侧空闲地的绿化、互通立交区的绿化、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垂直绿化和服务区及收费站的绿化几个方面分析高速公路绿化主要包含的内容,以期对高速公路的绿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绥满公路尚志至阿城段高速公路的绿化用地及公路修建的现状,提出高速公路绿色通道设计的原则,对边坡和互通区的绿化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区域通常包括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互通区以及服务区、收费站等,各部分的树种选择尽管各有不同,但总体上仍应遵循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高速公路绿化对空气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测定SO2、NO2和CO2气体含量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绿地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路侧绿化带对SO2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的绿化对SO2和NO2均有较好的吸收净化作用,而高速路绿化对CO2含量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要求,提出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指导原则,从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美学的角度,阐述了高速公路中分带、防护栏、边坡、公路两侧、互通区、服务区的绿化设计手法和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不同绿化模式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定SO2、NO2和CO2气体含量的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路侧不同绿化模式(绿化带、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绿地)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路侧绿化带对SO2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的绿化对SO2和NO2均有较好的吸收净化作用,而高速路绿化对CO2含量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测定SO2、NO2和CO2气体含量的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路侧不同绿化模式(绿化带,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绿地)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路侧绿化带对SO2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的绿化对SO2和NO2均有较好的吸收净化作用,而高速路绿化对CO2含量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植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生态演替和顶极群落原理为参照,运用稳定性特征从中央分隔带、边沟外、边坡和互通立交区4方面分析景观,旨在提高高速公路植物景观的稳定性,使高速公路植物景观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另外,丰富了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