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国良  秦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85-5486,5489
[目的]研究脱苦工艺对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以及对果汁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活性炭对浓缩橙汁进行脱苦,以橙汁中的柚皮苷(碱性二甘醇显色法)和柠檬苦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的含量变化来表征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感官评定,确定了较适于橙汁的脱苦工艺:脱苦条件为常温20℃,活性炭用量35 g/L浓缩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搅拌时间20 min。采用最佳工艺处理,得到的浓缩果汁中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脱除率分别为49.5%和73.5%。[结论]脱苦后浓缩橙汁苦味明显变淡,风味自然,口感适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脱苦工艺对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以及对果汁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活性炭对浓缩橙汁进行脱苦,以橙汁中的柚皮苷(碱性二甘醇显色法)和柠檬苦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的含量变化来表征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感官评定,确定了较适于橙汁的脱苦工艺:脱苦条件为常温20℃,活性炭用量35 g/L浓缩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搅拌时间20 min采用最佳工艺处理,得到的浓缩果汁中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脱除率分别为49.5%和73.5%。[结论]脱苦后浓缩橙汁苦味明显变淡,风味自然,口感适中。  相似文献   

3.
酶法脱苦对琯溪蜜柚汁主要苦味物质及营养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柚苷酶添加量、温度、pH值、时间等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平和琯溪蜜柚汁酶法脱苦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不同脱苦条件对蜜柚汁主要苦味物质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去除率及营养风味物质维生素C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和琯溪蜜柚汁的最佳酶法脱苦工艺条件为:在琯溪蜜柚原汁pH状态下,添加0.8g·L~(-1)柚苷酶,置于45℃中水浴1h。在此条件下,蜜柚汁的柚皮苷去除率达90.25%、柠檬苦素去除率达87.09%、维生素C损失率为11.33%,能实现良好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4.
柚皮中抑菌物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柚皮提取类黄酮、类柠檬苦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柚皮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浴法”提取类黄酮,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法”提取类柠檬苦素.[结果]提取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5 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2次,类黄酮3次平均提取率为1.211%;提取类柠檬苦素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5 g/ml,温度55℃,提取2.5h,提取次数2次,类柠檬苦素3次平均提取率为0.561%.[结论]所得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预测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可用于指导柚皮抑菌物的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求简便实用的鲜果脱苦方法。[方法]在采用CT保鲜剂(对照)的基础上,再分别用1%乙醇、5%乙醇、1%醋酸、1%醋酸在(40±1)℃下12 h(、40±1)℃下12 h处理龙都早熟柚,观察不同处理方法的脱苦效果、贮藏效果。[结果]各处理的柚皮苷含量都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贮藏90 d后,1%醋酸配合高温的处理的柚皮苷含量最低,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脱苦效果。1%醋酸配合高温的处理及高温处理的龙都早熟柚的Vc、总固形物、总酸含量下降的较多,且加速了龙都早熟柚的衰老。1%醋酸配合高温处理的好果率比对照低10%,保鲜效果较差。[结论]1%醋酸在(40±1)℃下处理12 h对龙都早熟柚有较好的脱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施用硫酸钾镁肥料后沙田柚苦味增加的因素,为梅州沙田柚的种植和栽培提供指导,提高梅州沙田柚产业的质量.[方法]以硫酸钾镁肥料施肥种植的梅州沙田柚为原料,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柚子苦味增加的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子的柚皮苷和柠檬苦素2种苦味物质的含量,对镁离子、氯离子和总硫这3种影响因素含量与感官评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官评价与柠檬苦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柚皮苷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柠檬苦素与镁离子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氯离子和总硫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反映出施用硫酸钾镁肥料会使得柚子镁离子含量增高,从而使得柚子中的柠檬苦素含量增加,造成梅州沙田柚苦味增加.[结论]在梅州地区施用硫酸钾镁肥料会使柚子的苦味增加,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7.
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柚皮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并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柚皮苷含量。[结果]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浓度50%乙醇,在50℃条件下提取1.5 h。[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成本较低,可用于中试生产。  相似文献   

8.
葡萄柚柚皮苷超声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用超声波提取葡萄柚柚皮中柚皮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无病虫害的美国葡萄柚柚皮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固液比3个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柚皮苷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通过试验得出的标准曲线为:Y=30.884x+0.012,R2=0.999 1。由极差分析可知,固液比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时间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次之,而乙醇的体积分数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小。较佳的柚皮苷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液体积分数是70%,固液比是1∶2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柚皮苷提取率是7.860%。[结论]该研究为美国葡萄柚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春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149-153
[目的]研究4类重庆柑橘乙醇提取物的类黄酮成分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4种重庆产区柑橘果实(梁平柚、奉节脐橙、万州大红袍红橘和潼南尤力克柠檬)为研究材料,利用Xevo G2-S Qtof高分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中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a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UPLC-PDA)对柑橘果皮和果肉的乙醇提取物中主要的10种类黄酮(橙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地奥司明、橘皮素、川陈皮素、圣草次苷、甜橙黄酮、异橙黄酮和山柰酚)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用3种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DPPH、ABTS、FRAP)评价柑橘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以酿酒酵母BY4742菌株为试验模型,检测用低、中、高浓度的4类柑橘果实乙醇提取物处理后酵母菌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不同柑橘、同种柑橘不同部位的类黄酮种类和含量都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柑橘果皮类黄酮物质的种类与总含量高于果肉,果皮提取物的内外抗氧化能力高于果肉提取物。其中,梁平柚果实中含量最高的是柚皮苷,奉节脐橙、万州大红袍红橘和潼南尤力克柠檬果实提取物中含量较高的是橙皮苷。此外,圣草次苷大量存在于潼南尤力克柠檬果实中,川陈皮素大量存在于万州大红袍红橘中,芸香柚皮苷大量存在于奉节脐橙中,山柰酚主要分布于梁平柚果皮中,地奥司明主要分布于柠檬和柚子的果肉中。[结论]奉节脐橙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与其他3种柑橘果肉相比,奉节脐橙果肉含有最高的类黄酮含量、综合抗氧化活性和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安岳、云南瑞丽、广东河源的尤力克柠檬和重庆北碚的里斯本、北京柠檬、粗柠檬为材料,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柠檬果实中11种类黄酮(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圣草枸橼苷、橙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川陈皮素、圣草素、芦丁)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7 nm,11种类黄酮在50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0.010 0~100.000 0μg/m L(R2=0.999 9~1.000 0),检出限为0.020~0.079μg/m L,定量限为0.065~0.263μg/m L,加标回收率为95.49%~103.10%,RSD为0.81%~1.20%;6个供试材料果皮中的橙皮苷、圣草枸橼苷和芸香柚皮苷的含量分别在14.42~27.37、0.10~9.38、0.18~0.52 mg/g,以橙皮苷含量最高,其他8种成分的含量未超过0.50 mg/g或未检出;果汁中的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的含量分别为6.64~7.42和0.03~0.15 mg/g,圣草枸橼苷的含量为0.03~0.17 mg/g(里斯本和北京柠檬未检出),芦丁的含量在0.08~0.13 mg/g(里斯本未检出),川陈皮素在四川安岳尤立克、里斯本和粗柠檬中的含量分别为0.05、0.06、0.06mg/g,其他6种成分均未检出。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柠檬果实中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的尤立克品种间的类黄酮含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湘西产槲蕨不同种质资源间总黄酮含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阳  陈玲  陈军  周羲  雷国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62-21663,21673
[目的]研究湘西产槲蕨不同种质资源间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用微波法提取槲蕨中的总黄酮和总柚皮苷,以芦丁为标准品,用比色法测定8份槲蕨种质资源叶、叶柄和根状茎的总黄酮含量;另以柚皮苷为标准品,比色法测定槲蕨不同部位的总柚皮苷含量。[结果]湘西产槲蕨种质资源间总黄酮含量的差异较大。龙山样品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3.5%;王村样品的次之;保靖样品的最低,仅有1.8%;槲蕨不同部位中柚皮苷含量高低的分布规律为叶〉根状茎〉叶柄。[结论]龙山样品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可作为人工栽培时的原种利用;而叶中总柚皮苷含量最高,可对槲蕨的叶加以利用和开发,为槲蕨的种质资源筛选和人工栽培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常山胡柚和葡萄柚的果实外观性状(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皮厚度)、主要营养品质指标(总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和功能成分含量(黄酮类物质、柠檬苦素类物质和精油)进行了对比测定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山胡柚的苦味物质(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类物质)和总酸含量比葡萄柚低,总糖、总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矿物质元素钙、铁、锌和硒含量较高。红肉型葡萄柚中的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类物质含量比其他品种高,两种葡萄柚的精油含量均比胡柚高。在口感上,葡萄柚比常山胡柚偏苦、偏酸。总体上常山胡柚和葡萄柚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该研究对常山胡柚和葡萄柚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贮藏温度对柑橘果肉中柠檬苦素和柚皮苷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国庆1号和国庆3号温州蜜柑的成熟果实分别贮藏在4℃和常温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贮藏过程中果肉主要苦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成熟果肉中检测不到诺米林,采后0d柚皮苷含量为柠檬苦素的10倍以上;在4℃和常温贮藏时,柠檬苦素和柚皮苷含量总体上均呈增加的趋势,有一定波动,但冷库贮藏时变化较剧烈;国庆1号受低温影响较大,使其在几个时期的2种苦味物质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4℃低温贮藏利于苦味物质的增加,柠檬苦素尤甚,而贮后0~20d是其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得到一种高效快速在柠檬果皮中提取柠檬苦素的方法,同时以其提取液对7种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率为评价标准,优化了柠檬皮中柠檬苦素的提取条件,并采用牛津杯法对柠檬苦素抑菌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柠檬苦素提取液在不同紫外线、p H及温度条件下的抑菌稳定性。[结果]柠檬皮中柠檬苦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溶液在料液比为1∶40(W/V),提取温度为60℃,提取120 min,提取量47.555 mg/g。柠檬皮中柠檬苦素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根霉、青霉和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柠檬的开发利用和柠檬苦素的高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从柠檬籽中提取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生产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考察了萃取时间、夹带剂浓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等单因素对柠檬籽中柠檬苦素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萃取柠檬籽中柠檬苦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3.6 h、夹带剂乙醇浓度为95%、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1 MPa。[结论]研究可为柠檬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柚皮苷为主的苦味物质广泛存在于柑橘中,使得柑橘类果汁在饮用时口感不佳,难以被消费者接受。该文就柚苷酶的性质、脱苦机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柚苷酶在柑橘类果汁脱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以橘红、生姜和蜂蜜为原料,研究橘红合剂中柚皮苷含量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橘红合剂中柚皮苷含量进行测定,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由单因素试验得出橘红合剂的柚皮苷含量的最佳条件为每次加水10倍量,煎煮60 min,醇沉浓度为60%。由正交试验得出橘红合剂的柚皮苷含量的最佳条件为每次加水8倍量,煎煮60 min,醇沉浓度为60%。  相似文献   

18.
张秋镇  赵红英  林励  文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90-10792,10815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的质量。[方法]以原植物表型描述法比较不同品种化州柚的外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黄酮含量,以HPLC法比较其中柚皮苷、野漆树苷含量和指纹图谱,用AFIJP标记分析不同品种化州柚的遗传距离。[结果]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的表型变异较大;大茶岭和凤尾两个品种的总黄酮和柚皮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栽培品种,大茶岭产化州柚中野漆树苷含量最高。在分子水平上,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全部在95%以上。[结论]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表型的变异已基本形成,但是基因水平的变异尚未形成,大茶岭和凤尾产化州柚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柑橘汁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柑橘类果汁中的苦味脱除一直都是柑橘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少量苦味能够赋予柑橘汁特定的风味,但苦味过强就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销售.本文概述了造成柑橘汁"即时"苦味的柚皮苷和"延迟"苦味的柠檬苦素的生化特性、结构及参与其分解代谢途径的酶,讨论了近年来用于脱苦的不同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了6个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品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果实榨汁后放置过程中柠檬苦素的含量变化,评价后苦味的差异;并分析了鹿寨蜜橙果汁中电子舌检测的苦味值与柠檬苦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榨汁后的0~32 h内,兴国甜橙3-5中柠檬苦素含量变化最不稳定,经4次显著增加后达到(9.03±0.21)mg/L的较高水平,最终含量与塔罗科血橙的差异不显著,后苦味增加明显;纽荷尔脐橙的后苦味现象最明显,其柠檬苦素含量在28~30 h时出现最大的增长,达(11.12±1.94)mg/L,不利于果汁加工;佛罗斯特夏橙、红夏橙和鹿寨蜜橙在30 h内只增加2.37~2.79 mg/L,达到3.55~4.18 mg/L的较低水平,低于6 mg/L的阈值,有利于果汁加工。因此,兴国甜橙3-5和塔罗科血橙若用于橙汁加工均须经过脱苦过程。柠檬苦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若尽早在室温放置24 h前抑制柠檬苦素-D-环内酯水解酶的活性,可能会减轻甜橙汁的后苦味。鹿寨蜜橙果汁中,电子舌检测的苦味值与柠檬苦素含量线性相关(r=0.85)。此外,对电子舌预测后苦味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