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年生黑麦草对Pb、Cd胁迫的响应及富集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铅(Pb)、镉(Cd)及Pb-Cd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多年生黑麦草修复Pb、Cd污染土壤的潜能,为农田土壤的污染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借鉴。以人工盆栽的方法,Pb设0,300,500,1000,1500mg/kg 5个处理,Cd设0,0.3,3,10,50,100mg/kg 6个处理,Pb-Cd复合胁迫设Pb_0Cd_0,Pb_(300)Cd_0.3,Pb_(500)Cd_(0.3),Pb_(1000)Cd_(0.3),Pb_(1500)Cd_(0.3),Pb_(300)Cd_(10),Pb_(500)Cd_(10),Pb_(1000)Cd_(10),Pb_(1500)Cd_(109)个处理。测定Pb、Cd单一及复合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效率(Pn)、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能利用率(LUE),根、茎、叶各器官Pb、Cd含量,并计算各处理富集系数。结果表明,低浓度Pb离子(300,500 mg/kg)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影响不显著,高浓度Pb离子(1000,1500mg/kg)抑制种子发芽,低浓度Cd离子对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Cd离子浓度超过10mg/kg,则表现显著抑制种子发芽;Pb、Cd单一胁迫下,随Pb离子浓度的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呈递增趋势,随Cd离子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呈递减趋势。Pb离子浓度在0~1500mg/kg范围,Cd离子浓度在0~100mg/kg范围,Pb、Cd离子单一胁迫下,净光合效率均表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b浓度为1000 mg/kg时Pn达到最大值,为21.59μmol CO_2/(m~2·s);Cd浓度为10mg/kg时,Pn达到最大值,为22.67μmol CO_2/(m~2·s);Pb、Cd单一胁迫处理,随Pb、Cd浓度的增加,多年生黑麦草富集系数表现降低趋势。Pb-Cd复合胁迫对种子发芽抑制作用大于Pb、Cd单一元素胁迫;Pb、Cd及Pb-Cd复合胁迫,多年生黑麦草根、茎、叶吸收Pb、Cd离子顺序均为根叶茎;多年生黑麦草对Cd离子吸收富集效应较Pb离子更为显著,对轻度Pb、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西藏巴青县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重金属Mn2+、Pb2+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西藏矿区周边污染土壤和植被修复提供依据。选取西藏巴青县野生垂穗披碱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了重金属Mn2+、Pb2+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n2+、Pb2+离子胁迫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Mn2+、Pb2+浓度的增大,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胚芽长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在200 mg·L-1 Mn2+、Pb2+溶液浓度培养下垂穗披碱草种子根较对照略长;随着Mn2+、Pb2+溶液浓度的升高,垂穗披碱草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持续降低而电导率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垂穗披碱草对Mn2+、Pb2+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适用于Mn2+、Pb2+轻度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桑树在盐碱地栽培 ,受盐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种子萌发及幼苗期。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桑种子 ,研究高盐逆境条件下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NaCl浓度增大 ,桑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逐渐下降 ,发芽滞后且发芽后的幼苗生长被抑制 ,当NaCl的浓度达到 5 0mmol/L时 ,子叶长出率、幼苗鲜质量明显下降 ,在 15 0mmol/L浓度下种子无法长出子叶 ;各处理区叶片的含水率、叶绿素的含量也随NaCl的浓度升高而下降 ;脯氨酸含量则随NaCl浓度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闫磊  赵彦坤  朱辉  何彩  晋敏  胡芳  刘伟 《草业科学》2023,(6):1559-1567
以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程度盐、旱胁迫下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NaCl和PEG浓度的增加,霸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发芽速率逐渐减小。不同浓度NaCl处理间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显著(P <0.05);5%和10%PEG溶液对霸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P> 0.05),在30%PEG溶液处理下,霸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P <0.05)。2)随着NaCl和PEG浓度的增加,霸王幼苗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随NaCl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Cl浓度为60 mmol·L-1时,SOD和POD活性出现峰值。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SOD活性逐渐增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 0.05);P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盐、旱胁迫抑制霸王种子萌发,随胁迫程度的增加,种子萌发表现出萌发时间晚、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对不同重金属的抗性,通过温室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b2+、Cd2+、Cu2+、Zn2+对天竺葵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竺葵植株在4种重金属胁迫下,生长均受抑制,但抑制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对根长的抑制最明显,但植株依然能保持生长。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植株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上升(P 0.05),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P 0.05)高于对照。在浓度低于1 000 mg·kg–1的Pb2+和浓度低于800 mg·kg–1的Zn2+胁迫下植株没有出现明显萎黄,其余处理下基部2~3片叶出现萎黄脱落情况。综上所述,天竺葵对4种重金属均有一定的耐性,是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花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浸种处理对聚乙二醇(PEG)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冀杂金苗1号谷子品种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5种水杨酸浓度(0、50、100、150、200 mg/L)对20%PEG处理下的谷子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5.33%、90.67%、1.12和39.22,是蒸馏水对照组(水杨酸浓度为0 mg/L处理)的1.22、1.30、1.36、2.12倍(P<0.05);PEG胁迫下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PEG对照组(水杨酸浓度为0 mg/L且添加20%PEG溶液),随水杨酸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各指标达到最大。随水杨酸浓度的增加,谷子幼苗的根长、株高、苗鲜重、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为先降再升的趋势。研究表明,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萌发和幼苗...  相似文献   

7.
以杂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varia cv.ALgonquin)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方法,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Pb2+处理下杂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用SNP(100μmol/L)、低Pb2+浓度(250mg/L)和SNP与低Pb2+浓度组合(100μmol/L SNP+250mg/L)处理均增加了杂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胚根长,提高了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强了根系活力,降低了MDA含量。高Pb2+浓度(500mg/L)处理不利于杂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100μmol/L SNP不能缓解高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浓度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和呼伦贝尔黄花苜蓿2种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速度以及根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赤霉素浓度为50 mg/L时效果最好;呼伦贝尔黄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速度以及根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镉铅复合胁迫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d2+胁迫显著(P0.05)影响了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浓度为80mg·kg-1的Cd2+处理组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40mg·kg-1的Cd2+处理组,而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40mg·kg-1的Cd2+处理组。Pb2+胁迫显著(P0.05)影响了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处理后20和30d的叶片膜透性、处理后10和20d的丙二醛含量,浓度为1 000mg·kg-1的Pb2+处理组的叶片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600 mg·kg-1的Pb2+处理组。不同Cd2+水平和Pb2+水平对处理后30d的叶片丙二醛含量,处理后20和30d的脯氨酸含量有显著(P0.05)的交互作用。随着重金属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的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热研10号、热研2号和有钩柱花草的种子进行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从中筛选出适合的浸种时间和GA3浓度。结果表明,浸种24h时3种柱花草种子发芽率均最高,分别由10%,84%和24%提高到18%,86%和36%。经200mg/kg GA3处理的热研2号和有钩柱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最高,100mg/kg GA3处理的热研10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最高,所以低浓度(100、200mg/kg)GA3处理有利于促进3种柱花草种子的萌发,但幼苗长度与GA3浓度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500mg/kg GA3处理的热研10号和热研2号幼苗长度最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Cu2+(200、300、400和500 mg·L-1)、Cd2+(1、50、150和200 mg·L-1)、Pb2+(500、1 000、1 500和2 000 mg·L-1)对8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胁迫对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因植物种类及重金属离子不同而有差异。随着Cu2+,Cd2+和Pb2+浓度的增大,8种禾本科草种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供试不同浓度的Cu2+,Cd2+和Pb2+对8种植物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高浓度胁迫下会出现“无根苗”。通过采用性状相对值对本试验进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8种禾本科植物耐Cu2+的强弱顺序为:玉米 > 高丹草 > 燕麦 > 黑麦 > 无芒雀麦 > 黑麦草 > 垂穗披碱草 > 高羊茅,耐Cd2+的强弱顺序为:高丹草 > 黑麦 > 玉米 > 燕麦 > 无芒雀麦 > 垂穗披碱草 > 黑麦草 > 高羊茅,耐Pb2+的强弱顺序为:高丹草 > 燕麦 > 玉米 > 黑麦 > 无芒雀麦 > 垂穗披碱草 > 黑麦草 > 高羊茅。  相似文献   

12.
Pb2+与Cd2+胁迫高羊茅初期生长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b2+与Cd2+胁迫高羊茅初期生长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除对萌发率及Pb2+胁迫下的株高生长有不同程度正向效应外,对其它测定指标在低浓度下正向效应明显,出现峰值;越过峰值则随着浓度增加其抑制生态效应也愈加显著,各指标与胁迫浓度呈极显著负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r>-0.9100),生长生态抑制效应表现在对根系及单株净初级生产量指标上尤其显著;表明高羊茅对Pb2+与Cd2+污染胁迫有着相对较低的生态阈限值.从生长综合效应分析比较看,Cd2+比Pb2+的负向生态效应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3.
家蚕自3龄起添食单一和混合的Cd2+、Pb2+重金属溶液,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测量各时期体长,提取DNA并分析断裂情况。结果表明,添食Pb2+、Cd2+两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家蚕体型比单一添食相应含量Cd2+的大,其体长大于单一添食相同含量Pb2+、Cd2+的家蚕;单一重金属离子作用下的家蚕DNA发生明显的梯状断裂,出现细胞凋亡现象,而混合重金属诱导的家蚕细胞DNA完整,未发生凋亡现象,预示着竞争位点假说在家蚕体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H2O2与Fe2+等金属离子产生的自由基胁迫对桑树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为桑树的抗逆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以桑树叶片为材料,研究H2O2与Fe2+、Cu2+、Zn2+协同作用对桑自由基伤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2O2-Fe2+、H2O2-Cu2+和H2O2-Zn2+3种体系溶液处理的桑.OH含量分别提高34.38%、8.14%和5.43%;O2.-含量分别降低78.77%、54.75%和63.84%;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清除率分别降低44.60%、57.34%和54.6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44.45%、36.02%和28.28%;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别降低68.18%、86.58%和54.78%;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降低97.46%、96.57%和68.0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降低22.22%、提高7.42倍和66.67%。H2O2与Fe2+等的协同作用破坏了桑细胞内自由基动态平衡,导致自由基含量提高,保护酶活性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豌豆品种“陇豌一号”为材料,通过对豌豆种子萌发初期初生根生理特性的研究,探索提高豌豆初生根外源H2 O2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运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 H2 O2胁迫下豌豆初生根在外源 Ca2+处理后的弯曲率和根系活力,并对豌豆初生根内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80 mmol/L 的 H2 O2处理下的豌豆初生根正常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 Ca2+处理后,根系生长抑制作用得到缓解,根系活力得以恢复。外施10 mmol/L Ca2+初生根 MDA 值较 CK1降低了37.32%,并显著地提高了 POD,SOD,CAT 和 APX 的活性,其值分别为51.946 U/(mg·min),865.174 U/g FW,1.9739 mmol/(L·g·min)和2.569μmol/(L·g·min)。总之,外源施加 Ca2+能够有效降低 H2 O2造成的氧化胁迫,缓解对初生根细胞膜的伤害,降低质膜透性,增强初生根系抗氧化酶活性,达到抵抗逆境胁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右心肥大衰竭是腹水综合征患鸡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在调节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其生长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应用右心导管法测定AS患鸡右心压力变化情况,采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电镜酶细胞化学法研究AS患鸡右心组织Ca^2+和钙泵(Ca^2+-ATPase)活性变化及其精确定位。结果显示AS组肉鸡右心室舒张压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右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也极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肉鸡右心组织偶见少量散在的Ca^2+沉淀颗粒,低温诱发AS患鸡右心组织发生了明显的钙沉积;对照组肉鸡的右心组织Ca^2+-ATPase以高电子密度颗粒分布于肌浆网、线粒体膜等处,AS患鸡心脏组织的Ca^2+-ATPase的电子密度颗粒显著减少或缺失。本研究揭示,在低温条件下AS患鸡具有明显的右心舒张功能障碍,Ca^2+浓度增高和Ca^2+-ATPase功能抑制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日循环高温对肉鸡淋巴细胞钙离子浓度、白介素-2(IL-2)水平、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选择32日龄爱拔益加(AA)肉用公鸡15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适温组、配对组和高温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其中适温组昼夜维持恒温22℃,自由采食;配对组昼夜维持恒温22℃,按前1天高温组的采食量饲喂;高温组为27℃-35℃-27℃循环变化,自由采食;试验持续2周.结果显示,日循环高温可显著提高肉鸡的直肠温度、呼吸率和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P<0.01);日循环高温处理7 d时,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浆中皮质嗣浓度和脾脏T淋巴细胞IL-2的分泌水平(P<0.05).显著降低肉鸡淋巴细胞伴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日循环高温处理14 d时,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循环高温处理14 d时,可使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使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而对G2期的细胞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试验结果,日循环高温处理可使肉鸡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同时提高细胞IL-2分泌水平;持续日变高温可抑制肉鸡的免疫功能,表现在抑制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降低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的比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用EcoR Ⅰ酶切伪狂犬病病毒疫苗株Tk-/gE-/LacZ 基因组,与含有猪2型圆环病毒(PCV2)ORF2基因的重组转移载体pIEORF2共转染IBRS-2细胞.收集病变细胞,经空斑纯化和PCR鉴定,获得了新的重组病毒Tk-/gE-/ORF2 .用Southern blot杂交证明该重组病毒构建正确,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证日月该重组病毒可表达PCV2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Cap蛋白.重组病毒在IBRS-2细胞上连续传15代后,遗传稳定.该重组病毒在IBRS-2细胞上增殖滴度为10-7.1 TCID50/0.1mL,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滴度为10-4.8 TCID50/0.1mL,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滴度为10-6.8 TCID50/0.1mL.  相似文献   

19.
游离钙离子在肌肉僵直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在宰后肌肉僵直过程中游离钙离子的作用和变化及与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游离钙离子变化的因素进行了阐述.为深入研究肌肉的生物电学特性及肉品企业科学生产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Cu2+污染对牧草生产的影响,盆栽研究了多花黑麦草的生长及品质对C2+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对Cu2+反应敏感,Cu2+处理浓度>5mg/L时,株高、分蘖数及单株干物重急剧降低,生长显著受到抑制;Cu2+处理浓度>30mg/L时,单株干物重降低至对照的39.0%.多花黑麦草植株体内的Cu2+积累量显著增加,但Cu2+在各器官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Cu2+含量根>茎>叶,根中含量远远高于地上部.Cu2+处理浓度>50mg/L时,茎叶粗蛋白(CP)含量随处理浓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但Cu2+处理浓度>50mg/L后,处理浓度提高导致饲草品质迅速下降.干物质量与CP含量的乘积,即CP养分产量在15mg/L Cu2+处理浓度时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到30mg/L Cu2+处理浓度时则急剧降为对照的42.2%.综合考虑Cu2+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土壤溶液中Cu2+>30mg/L的污染土壤不宜进行多花黑麦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