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从临床采集的发病鸡组织处理后经绒毛尿囊膜接种7日胚龄SPF鸡胚,通过PCR方法对鸡胚培养物进行鉴定,确定分离到4株Ⅰ群禽腺病毒。结合免疫学试验、病理学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对病毒进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均能致鸡死亡并表现出临床症状。使用针对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分离株均属于基因C型血清4型禽腺病毒。  相似文献   

2.
从山东省自然发生疑似鸡包涵体肝炎的商品肉鸡群中分离到4株病毒。这些毒株的复制可被5-溴尿嘧啶2-脱氧核苷抑制,表明毒株的核酸类型为DNA;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耐酸不耐碱;对热敏感。根据已发表的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用这2对引物对4株病毒的核酸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与设计片段大小一致的片段。测序分析表明,4株分离株为Ⅰ群禽腺病毒。用本实验室自制的Ⅰ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参考毒株的抗血清进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证明4株病毒中1株为血清2型,其余3株为血清8型。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12):89-91
自去年6月份以来,我国河南、山东、湖北等省部分地区饲养的商品鸡发生鸡安卡拉病,该病以心包积液与肝炎为主要病变特征。解剖湖北仙桃某鸡场送检病鸡可见心包积液、肝脏出血的症状,提取病鸡组织DNA进行禽腺病毒(FAV)hexon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病毒序列同源性与FAVⅠ群4型最高。用病毒液接种9日龄SPF鸡胚,盲传3代后收集尿囊液进行PCR检测并与之前的结果进行比对。同时用其感染1日龄SPF雏鸡,能够复制出鸡安卡拉病。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禽腺病毒毒株,将临床疑似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病例的肝组织,通过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用PCR方法对分离产物进行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定的序列在NCBI网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病料可分离出病毒,用PCR方法特异性地扩增出了与设计片段大小相一致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序列与禽腺病毒SD1-15分离株序列同源性99%,说明分离株为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  相似文献   

5.
从蛋鸡养殖场采集疑似"心包积水-肝炎综合症"蛋鸡的肝脏,分离病毒,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应用PCR方法扩增Ⅰ群腺病毒hexo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将分离的病毒感染30日龄健康雏鸡,观察感染后鸡群临床症状和病死鸡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分离的3株禽腺病毒病毒基因同源性为100%;与Ⅰ群腺病毒血清4型同源性为99.8%;与Ⅱ群禽腺病毒和Ⅲ群禽腺病毒同源性为43.1%~78.6%;病毒感染雏鸡后,第3 d出现鸡只死亡,第5 d达到死亡高峰期,整个试验阶段鸡只死亡率达到60%,解剖、死亡鸡可见典型心包积液-包涵体肝炎症状,肾细胞中出现空泡和坏死。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1株Ⅰ群腺病毒,命名为Ⅰ群腺病毒湖北株。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广州番禺某鸡场送检病死鸡中分离获得1株疑似Ⅰ群禽腺病毒。病鸡剖检以心包积液、肝脏呈土黄色并伴有出血点,肾脏肿胀、出血为主要特征。实验室通过血凝试验、PCR鉴定、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进行一系列检测。结果显示,该毒株不能凝集鸡红细胞,根据FAdV的六邻体(Hexon)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单克隆测序,PCR扩增出分子量约为550bp的特异性条带,通过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病毒株与FAdV-4的相似性最高。同时用该分离毒株的鸡胚尿囊液感染28日龄雏鸡,试验鸡可复制出与临床相似病例,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心肌细胞有炎性细胞浸润,肝内有嗜碱性包涵体等病变特征。综上,分离株B13为Ⅰ群FAdV-4。  相似文献   

7.
从送检的骨石症蛋用种鸡中分离出一株禽白血病病毒(ALV)。剖检骨石症发病鸡,采集病变的肝脏、脾脏组织,提取病毒基因组,并利用针对ALV群特异性抗原P27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PCR快速检测确定为ALV感染。将病变组织接种SPF鸡胚绒毛尿囊膜,连续传代3次。进一步针对亚群间特异性抗原gp85区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并酶切分析。结果确认分离到的1株病毒为ALV-B亚型。  相似文献   

8.
2015年8月,河南和湖北某鸡场发生了以心包积水为典型特征的疫情,具有较高的发病死亡率。临床剖检分析为疑似心包积水综合征,病原可能为禽腺病毒。采集心包积水液的病鸡肝脏、心脏等病料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同时对病料和接种后的鸡胚尿囊液进行禽腺病毒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在病料与尿囊液中均检测出大小约649 bp的片段,将分离到的两株病毒分别命名为HBHP1510和HNXZ151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株病毒的同源性为99.6%,与腺病毒4型的同源性最高,为95.1%~97.5%;遗传进化分析表明两株病毒与禽腺病毒4型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表明,此次从心包积水综合征病死鸡中分离的病毒为禽腺病毒Ⅰ亚群4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I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的5′端UTR附近区域设计1对引物,以病死鸭肝组织悬液、鸭胚尿囊液毒和鸡胚尿囊液毒为模板,RT-PCR扩增得到336 bp基因片段。经测序分析病死鸭分离病毒与已发表鸭病毒性肝炎DHV-Ⅰ型病毒的基因同源性可达98%,该病毒与已知DHV-Ⅰ毒株之间病毒基因组一级结构有较高的同源性。为进一步验证所分离的病毒为Ⅰ型鸭肝炎病毒,依据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得到714 bp左右目的片段,证明该病毒为鸭病毒性肝炎Ⅰ型病毒。  相似文献   

10.
为确诊海南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综合征病例,于2016年5月从海南省某鸡场送检的病鸡中采集病料(肝脏、心脏),研磨,通过卵黄囊接种7日龄SPF鸡胚,并进行鸡胚病变特征观察、禽腺病毒PCR特异性检测、基因测序和Blast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接种鸡胚后5d开始死胚,剖检可见胚体发育受阻,羽毛稀少,体表潮红,鸡胚皮肤表面有出血点;在病料研磨液、尿囊液及胚体肝脏中均检测到大小约为884bp目的片段,将分离病毒命名为HN1605;hexon基因Blast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与2015年山东和湖北报道的Ⅰ亚群腺病毒血清4型(FAV-4)SDSX、SDSX-15、SDNY2-15、HB1510和HBLF-15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表明,此次心包积液综合征病原是Ⅰ亚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病毒,该病毒依然危害着我国鸡群,疫情不断扩大,并呈现由我国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集北京市平谷某鸡场病鸡肝组织,经研磨后接种SPF鸡胚,分离到一株禽腺病毒。经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进化树分析和病毒中和试验确定该毒株为禽腺病毒4型。动物回归试验复制出相同的临床症状,在电镜下观察到病鸡肝细胞中有典型的腺病毒粒子。综合上述结果确诊病鸡感染了禽腺病毒4型。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对临床上疑似禽腺病毒感染鸡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对病鸡肝组织研磨液接种鸡胚、电镜观察、PCR及序列鉴定,分离出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JH。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肌肉接种1 000 EID_(50)病毒量对3周龄SPF鸡的致死率高达90%;病死鸡剖解可见典型的心包积液与包涵体肝炎,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典型的嗜碱性核内包涵体。这一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报道,为探究国内禽腺病毒分子流行与毒力演变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不同接种途径对禽腺病毒(FAdV)在鸡胚中的增殖能力及病毒的主要分布组织,本研究将FAdV分别采用卵黄囊、尿囊膜和尿囊腔3种途径接种SPF鸡胚,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FAdV在鸡胚组织中的病毒载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FAdV在鸡胚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增殖。FAdV经卵黄囊途径和尿囊腔途径接种SPF鸡胚,病毒主要嗜性组织为肝脏,经尿囊膜途径接种FAdV,病毒主要嗜性组织为尿囊膜。经卵黄囊途径接种,FAdV在肝脏、尿囊膜和尿囊液中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38×108拷贝/mg、2.78×107拷贝/mg及1.32×104拷贝/mg。经尿囊膜途径接种,FAdV在肝脏、尿囊膜和尿囊液中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83×104拷贝/mg、1.08×105拷贝/mg及4.53×104拷贝/mg。经尿囊腔途径接种,FAdV在肝脏、尿囊膜和尿囊液中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65×105拷贝/mg、7.08×104拷贝/mg及1.26×104拷贝/mg。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接种途径对FAdV在SPF鸡胚中的增殖影响较大,其中经卵黄囊途径接种SPF鸡胚,FAdV增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4.
IMC10200株ALV-J实验诱发禽骨髓性白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肉种鸡群亚临床感染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IMC1o200株进行了实验感染诱发禽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理学研究.IMC10200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尿囊腔接种11日龄肉鸡胚和SPF蛋鸡胚,孵出后跟踪观察.9周龄时随机抽检感染鸡,感染肉鸡特异引物PCR检测全部为阳性;组织病理学观察感染鸡无明显病变.至21周龄时感染肉鸡出现第一例典型骨髓性白血病病例;感染SPF蛋鸡未见明显J亚群禽白血病相关病变.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Ⅰ群禽腺病毒鸭源分离株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采取接种鸡胚和鸭胚,攻毒SPF鸡和雏鸭,并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肝细胞(CEL)培养观察细胞病变。试验结果表明,SPF鸡胚和鸭胚均出现死亡以及心包积液等典型症状,SPF鸡和雏鸭也引起不同程度死亡,且出现与临床送检病例类似的症状,PCR检测与序列分析证实分离的2株鸭源Ⅰ群禽腺病毒均为FadV-4血清型,病毒接种CEF细胞后没有细胞病变,而接种CEL细胞后则出现很强的聚集性、细胞变圆等典型病变。表明分离的鸭源FadV-4对SPF鸡和雏鸭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对CEL细胞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 1病原 鸡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的Ⅰ群禽腺病毒,病毒粒子的直径为70~90纳米,无囊膜。病毒的核酸为双股DNA,核内复制,产生嗜碱性包涵体。Ⅰ群禽腺病毒的血清型较多,已报道从病鸡中分离到12个以上血清型。  相似文献   

17.
1群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iber-2蛋白的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鉴定河南某蛋鸡场以心包积液、肝肿大出血为特征的病原,并对病原的免疫原性蛋白进行表达和效果分析。本研究采用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PCR检测及测序分析、动物回归试验、大肠杆菌表达、蛋白纯化、攻毒保护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采集样品经卵黄囊途径接种7日龄SPF鸡胚,盲传2代后获得病毒;PCR可扩增出约900 bp的Hexon基因片段,经测序,其Hexon基因与血清C4型毒株的相似性为100%;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禽腺病毒为1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HN-ZK株。该毒株可在鸡胚原代肝细胞上产生CPE,病毒含量可达107.5TCID50·0.1 mL-1。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毒株可使35日龄SPF鸡100%(10/10)表现出发病症状。以分离株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ku的Fiber-2蛋白,离心浓缩、纯化后蛋白含量为300 mg·mL-1。将表达的Fiber-2蛋白用不同的剂量免疫SPF鸡,结果表明20 μg·只-1的剂量能使鸡完全抵抗强毒株的攻击,说明Fiber-2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可为禽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的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山东省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毒株的基因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本试验对山东省两家疑似暴发鸡包涵体肝炎和心包积液综合征鸡场采集的病料(肝脏、脾脏)进行PCR鉴定,并将鉴定为FAdV的2份阳性病料提取病毒液,接种鸡肝癌细胞(LMH)进行毒株传代培养和细胞病变(CPE)观察、PCR检测、TCID50测定、鸡胚致病性试验、SPF鸡回归试验、病毒hexon部分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到2株FAdV,2株分离株细胞传第1代即可观察到CPE,PCR均可扩增出大小为500bp的片段,且2株分离株细胞F5代TCID50分别为10-7.75/0.1mL和10-7.60/0.1mL,均对7日龄SPF鸡胚有强致病性;第1分离株和第2分离株对21日龄SPF鸡攻毒死亡率分别为80%和15%。hexo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第1分离株与FAdV-4株同源性最高(99.57%),第2分离株与FAdV-8b株同源性最高(99.18%)。这2株FAdV分离株均与Ⅰ群禽腺病毒同源,与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所在的血清Ⅱ群及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所在的血清Ⅲ群禽腺病毒位于不同分支。第1分离株基因型为C型,血清型为4型,命名为FAdV-SDC4株;第2分离株基因型为E型,血清型为8b型,命名为FAdV-SDE8b株。综上所述,FAdV-SDC4和FAdV-SDE8b株属于近几年国内流行毒株。本研究结果可为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禽腺病毒 CELO株的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上游引物为 5′-CCCTCCCACCGC-TAACCA-3′,下游引物为 5′-CACGTTGCCCTTATCTTGC-3′。用这对引物对 群禽腺病毒中 1 2个血清型病毒和 1 9个分离野毒株、 群 4个血清型病毒、 群禽腺病毒株的核酸模板进行了 PCR扩增 ,结果均特异性地扩增出了与设计片段大小相一致的 4 2 1 bp片段 ,而对其他 5种禽病病原体和哺乳动物腺病毒血清 2型核酸模板的扩增均为阴性。该 PCR能检出 1 fg禽腺病毒 DNA模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的基因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为FAdV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疫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SPF鸡胚盲传、PCR鉴定、电镜观察、全基因组测序、序列比对与相似性分析判定病毒血清分型,并将分离株以5×105.33 EID50剂量胸肌注射的方式感染10日龄SPF雏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PCR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Ⅰ群FAdV阳性,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球型、无囊膜、具有腺病毒典型的二十面体结构,通过全基因组和Hexo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毒株为FAdV D种血清11型毒株,命名为JSNT-1株。将该毒株感染SPF雏鸡,死亡率为10%(1/10),病死鸡剖检可见肝脏褪色变黄,出血肿胀,边缘钝圆;肾脏肿大出血,苍白等病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可从口腔及泄殖腔中检测到排毒,且病毒在鸡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均有分布。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死亡鸡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嗜碱性核内包涵体;肾小球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心肌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分离株为FAdV血清11型,感染SPF鸡后临床发病不明显,致死率低,病死鸡能产生特征性的包涵体肝炎病变,且病毒可在鸡体内外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