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有用的外源蛋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廉价生产系统,它可能替代传统的外源蛋白生产体系。通过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或稳定表达方式,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已在植物中表达成功,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概要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现状,并对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潜在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畜禽疫苗是新兴的研究领域。与其他疫苗生产方式相比,转基因植物畜禽疫苗生产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简便等特点。应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畜禽疫苗预防集约化饲养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就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优缺点、畜禽饲用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自80年代初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首创转基因植物以来,不仅在植物本身品质性状的改良及创造新品种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抗虫棉、自然彩色棉等, 而且作为反应器,在化工原料和生物制剂的生产上,也表现出了诱人的魅力,如生产月桂酸 (制造肥皂和去污剂的原料)的转基因油菜,生产可降解塑料的转基因芥菜及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可饲疫苗的转基因土豆等.据国外专家估计,目前非食品性转基因植物的销售额已达1 50 0万美元,预计到2005年,将会达3.2亿美元.由此说明,转基因植物非食物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前景.本文仅就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是目前新兴的研究领域。与其他疫苗生产方式相比,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生产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简便等特点。根据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特点,人和家畜家禽摄食方式的不同,应用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预防集约化饲养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热点逐渐由人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向家畜和家禽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方向转移。文章就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优点、人口服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家畜饲用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及禽用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众多研究表明,病毒的抗原决定簇及细菌毒素亚单位均能在转基因植物中成功表达,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与现有的疫苗生产体系相比,植物生产疫苗具有安全、经济、稳定、高效等优势.本文概述了利用不同受体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现状、免疫原性评价及免疫原基因的优化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疫苗体现出诸多缺陷。因此,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开发新疫苗逐渐成为疫苗研究的重点。目前,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主要有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单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诺沃克病毒外壳蛋白、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艾滋病病毒抗原等10多种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价廉、安全、有效、易于运输与保存等优点,因而成为现代疫苗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植物疫苗作为一种口服疫苗,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点、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应用前景、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制作流程、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作用机理、已获得的转基因植物疫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转基因植物疫苗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使转基因植物疫苗能更好的服务于畜牧生产。  相似文献   

8.
1应用现状及发展转基因作物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克隆的优良基因或人工合成的基因,导人植物细胞的组织或对植物内部基因进行修饰,使优良基因在其中得到表达,使之成为具有新性状的植物。近年来,转基因作物在人类世界的发展非常迅速,人类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虫害、抗干旱的优良作物,成倍地提高了产量,农民得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传统疫苗在制作、运输、存贮和使用中手续复杂、要求严格、成本高 ,且存在疫苗反应和疫苗复苏致病的可能性 ,因此无法最大限度地推广和普及。而利用微生物或动物细胞生产基因工程疫苗成本更高 ,难度更大 ,只是在对付人类一些重大疾病时才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把重组疫苗基因导入植物 ,使其大量表达 ,生产出植物源性疫苗 ,就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植物源性疫苗一旦研制成功 ,便可通过大田栽培转基因植物而获得。人们可直接食用这种植物或其产品获得免疫力。目前已有部分植物源性疫苗在小鼠和人体上小规模实验取得成功 ,虽然植物源性疫苗的生产走上规模化道路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但从长远来看 ,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0.
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的专家开始着手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可自行生产特定疫苗的牧草 ,动物食用他们就可以达到如同接种疫苗一样的效果 ,而且通过这种方法“接种” ,成本较为低廉 ,便于普及、生产安全绿色的肉食品。据柳博士介绍 ,免疫牧草的研究就是将免疫基因用转基因的方法导入目标植物中 ,例如将口蹄疫的免疫基因导入饲用玉米或紫花苜蓿中 ,以目标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疫苗 ,通过饲喂牛、羊、猪等家畜 ,使他们接种并具有对口蹄疫的免疫功能。尽管目前还没有培育出某种“疫苗牧草”的成熟品种 ,但是相关研…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把外源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产出能使人体获得特异免疫能力的新一代食用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采食口服疫苗则安全实用、省时省力。这里综述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制原理、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促进分子免疫学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植物可食化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把外源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产出能使人体获得特异免疫能力的新一代食用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采食口服疫苗则安全实用、省时省力。这里综述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制原理、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促进分子免疫学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疫苗发展史上 ,最令人欣慰的事件之一是 ,利用植物作“工厂”(植物反应器 )生产疫苗 ,即利用转基因植物技术生产疫苗的新技术。转基因植物疫苗与常规疫苗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 ,即只要有土地即可大规模生产 ;没有其它病原污染的机会 ;人、畜可通过直接食 (饲 )用而获得免疫力 ;贮运简单 ,不需提供特殊的低温条件 ;免疫原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食用后不会引起任何副作用。转基因用植物以香蕉、苹果、西红柿、黄瓜、香瓜和马铃薯等为好。因为人、畜食 (饲 )用瓜果蔬菜后 ,即可获得免疫原 ,产生免疫力。目前研制的转基因植物疫苗中 ,以产毒性大肠…  相似文献   

14.
在疫苗发展史上 ,最令人欣慰的事件之一是 ,利用植物作“工厂”(植物反应器 )生产疫苗 ,即利用转基因植物技术生产疫苗的新技术。转基因植物疫苗与常规疫苗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 ,即 :只要有土地即可大规模生产 ;没有其它病原污染的机会 ;人、畜可通过直接食 (饲 )用而获得免疫力 ;贮运简单 ,不需提供特殊的低温条件 ;免疫原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食用后不会引起任何副作用。转基因用植物以香蕉、苹果、西红柿、黄瓜、香瓜和马铃薯等为好。因为人、畜食 (饲 )用瓜果蔬菜后 ,即可获得免疫原 ,产生免疫力。目前研制的转基因植物疫苗中 ,以产毒性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转基因植物技术的日益成熟,植物体正成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蛋白、抗体和疫苗的生物反应器,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这种“分子药厂”的潜势在几年以前就已显露出来,并且已有几种用此系统生产的蛋白质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6.
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疫苗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医学免疫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方向.迄今为止,大部分植物表达疫苗的免疫原性都得到了证实.植物表达的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贮运简单、生物活性高和可直接食(饲)用等优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对遗传物质(DNA)进行重组、修饰,从而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产品主要是指经过人工修饰基因的疫苗、诊断试剂和饲料添加微生物。转基因技术打破了异种微生物之间天然杂交的屏障,实现了微生物间的基因转移,获得了新的生物学性状。基因重组技术为人类有效的利用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8.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玉米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编码3种结构蛋白,其中S蛋白的S1蛋白是宿主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并与病毒的组织嗜有关.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SAIB14和SAIB4,以其S1基因克隆质粒pUCSAIB14和pUCSAIB4为模板,用具有高保真度的pfu酶分别扩增,得到含先导序列的S1基因片段.把扩增产物分别通过ClaⅠ和BamHⅠ酶切纯化,替换中间载体pUGFPocs的GFPm1基因,构建中间表达载本pUSAIB14和pUSAIB4.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重组质粒pUSAIB14和pUSAIB4,回收Ubi-S1-Tocs片段,定向插入到pCAMBIA 300载体的多克隆位点.经酶切和PCR鉴定,证明获得了S1基因的玉米表达载体pCUSAIB14和pCUSAIB4.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物能否有效表达,表达载体构建是关键因素,构建时选用表达载体的类型、启动子和终止子、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等都有影响.本研究用BarHⅠ和ClaⅠ双酶切载体pUGFPocs,用S1基因扩增片段替换GFPm1基因,将S1基因置于Ubi启动子和T-ocs终止子的控制之下,有助于S1蛋白的高效表达,最后将Ubi-S1-Tocs单元HindⅢ和KpnⅠ双酶切下来,插入到pCAMBIA1300的多克隆位点,得到可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或直接转化的植物表达载体pCUSAIB4和pCUSAIB14. Ubi启动子来自玉米,属组成型启动子,内含有一个内含子和外显子,是已知的最强的单子叶植物启动子,外源基因在Ubi启动子的控制下,在转基因植物的所有部位和所有的发育阶段都会表达.pCAMBIA130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中心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或直接转化,载体中T-DNA左右边界内带有多克隆位点和筛选标记Hyg基因,Hyg基因是玉米和水稻转化试验中广泛使用的标记基因,编码潮霉素磷酸转移酶,适于玉米和水稻转化后用化学试剂潮霉素进行筛选转化体.多克隆位点处可插入外源基因,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中,由于卸甲载体的作用,植物表达载体T-DNA左右边界内的序列,包括外源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部分,发生转移并进入植物细胞内,用筛选试剂潮霉素可有效筛选出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化体.转基因植物疫苗生产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把重组的疫苗基因导入植物,并使植物能够大量表达重组蛋白的一类生物技术.与常规疫苗及其它新技术疫苗相比,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生产简单、安全、廉价及保存和运输方便等优点,由于其应用前景可观,已引起免疫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利用该技术国外至今已获得成功的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不耐热的肠毒素B亚单位(LT-B)、诺沃克病毒外壳蛋白、流感病毒血凝素和艾滋病病毒抗原、口蹄疫病毒抗原和鼻病毒抗原、痢疾抗原等10多种疫苗,国内在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方面还远远滞后于其他国家.本研究利用含先导序列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构建了玉米表达载体系统,为进一步在玉米中表达IBV S1基因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植物发展状况对桑树基因工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把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到植物的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方兴未艾。从1983年转基因植物诞生以来,植物基因工程发展势头始终不减,现已跃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并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潜力最大的生物技术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是一种经济、方便的方法。目前已有一些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抗原编码基因在植物中成功地得到了表达 ,并且保留了自身的免疫特性 ,通过口服或非经肠道免疫能刺激免疫反应 ,甚至有保护作用。文章就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 B亚单位、霍乱毒素 B亚单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Norwalk病毒衣壳蛋白、狂犬病病毒糖蛋白、传染性胃肠炎糖蛋白 S、口蹄疫病毒 VP1、兔出血病病毒等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作了综述。表明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疫苗是可行的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