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在特定条件下经体外培养的肌旋毛虫幼虫排泄/分泌物(ES)抗原的特性,通过体外培养将所收集到的ES抗原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琼脂扩散试验进行分析。结果经SDS—PAGE分析出现了比较明显的2条蛋白带,其分子量为45ku、49ku;经琼脂扩散试验ES抗原与犬旋毛虫阳性血清出现了明显清晰的沉淀线,而与犬蛔虫阳性血清、犬绦虫阳性血清之间未出现沉淀线,ES抗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表明研究结果为开展ES抗原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苗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发病率56%而死亡率15%的罗曼父母代蛋种鸡群中,分离到4株A型流感病毒。这些分离毒株可在鸡胚中传代,经尿囊腔途径接种10日龄鸡胚,可80~100%致死鸡胚,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且不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用这些分离毒株制备成的琼脂扩散抗原与禽流感阳性血清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线。发病鸡康复后采血制备的血清能与禽流感琼扩抗原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线。分离毒SX_(9401)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根据以上实验,所分离到的病毒为鸡A型流感病毒,其血清亚型有待于进一步鉴定。本研究从病原学角度证实禽流感在四川省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适于野外对无症状口蹄疫病牛的检疫方法,以便应用于对从云南入境的进口偶蹄兽实施检疫,我们用“O”型细胞弱毒和"Asia I”型乳鼠弱毒BHK_(21)细胞适应毒的细胞病毒悬液,以透析方法浓缩提纯,制备口蹄疫琼脂扩散抗原,用入境的受检牛血清样品作试验,部分材料同时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和查毒试验(Probang test),证明了我们自制的琼脂扩散抗原对病牛可以全部检出,同血清中和试验完全一致,18个月间共检疫入境牛342头,剔除阳性后,均未造成口蹄疫的爆发。 自制的琼扩抗原没有型特异性,可出现两条沉淀线。当经加温灭能后,则仅与相对应的阳性血清出现沉淀线,而与异型血清不出现反应,具有型的特异性。我们建立的琼脂扩散试验不仅可用作检疫,並可用作口蹄疫定型。现将一年多来的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 该方法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由于粘液瘤病毒的抗原成分比较复杂,与相应抗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时可形成多条沉淀线,所以试验应出现三条沉淀线。如果试验血清中含有抗体,三条线中至少有一条弯曲向抗原滤纸条,否则成直线。如果试验血清中含有抗原,则至少有一条弯向标准血清滤纸条。  相似文献   

5.
将几种旋毛虫抗原以同一浓度(0.6mg/mL)与PAPS微球交联,制成诊断试剂,进行旋毛虫阳性血清检测效果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成虫、成虫ES、新生幼虫、肌幼虫B峰4川抗原均出现非特异性反应,而肌幼虫、肌幼虫ES、肌幼虫A峰抗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三者效价均达1:640。将此3种抗原所制得的诊断试剂对几种寄生虫阳性血清进行交叉试验,显示肌幼虫ES抗原对血吸虫、锥虫、弓形虫、肺吸虫、牛肝片吸虫、羊肝片吸虫阳性血清均不出现交叉反应,而肌幼虫A峰抗原、肌幼虫抗原对牛、羊肝片吸虫均出现交叉反应,对其他血清则不出现。表明肌幼虫ES抗原效果最佳,特异性最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检验中,对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扩散沉淀反应的试验方法做了一点改进,使标准阳性血清既能监测抗原和揭发弱阳性被检血清,又有监视琼脂扳,识别假阳性反应的作用。现行马传贫琼扩反应方法在临床检验中有时发现检出的弱阳性(接近被检血清孔的沉淀线向抗原侧弯转)血清不能重复而成为假阳性。为此,每次检出的弱阳性血清都要经过复试后才能确定。分析和验证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有三种:补底不确实;滴加抗原和血清时不小  相似文献   

7.
<正>1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该方法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由于粘液瘤病毒的抗原成分比较复杂,与相应抗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时可形成多条沉淀线,所以试验应出现三条沉淀线。如果试验血清中含有抗体,三条线中至少有一条弯曲向抗原滤纸条,否则成直线。如果试验血清中含有抗原,则至少有一条弯向标准血清滤纸条。样品采集。被检兔的全血或血清,并制备琼脂板。试验方法。将含标准血清和抗原的滤纸条放置于琼脂表面,含被检血清或全血的滤纸条放置于标  相似文献   

8.
琼脂扩散试验对小鹅瘟病毒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发育鹅胚培养的小鸡瘟病毒,经氯伤处理、浓缩后制成抗原,和抗小鹅瘟血清在含有8%氯化钠的琼脂板上,2O~25℃条件下进行双扩散,经24~36小时即可出现清晰的沉淀线。用已知小鹅瘟病毒SYG_(26)毒株制备的抗原和本实验室历年来所制的抗SYGV不同代次的血清做试验,都在琼脂板上出现明显的沉淀反应,SYG_(26)。毒株的抗血清和近年来分离毒株,也都出现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离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病毒,从河南省濮阳地区某疑似感染鸡法氏囊病病毒的鸡场采集病料,用SPF鸡胚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和RT-PCR扩增VP4片段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毒株能引起鸡胚规律性死亡,且出现CAM增厚、鸡胚出血等明显病变;待检抗原、标准阳性血清之间出现阳性沉淀线;琼脂电泳得到大小约为1200bp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结果证明该分离株为IBDV地方株,并命名为PY05株。  相似文献   

10.
用琼脂一凝胶沉淀试验对从肺炎患牛的肺和泌尿生殖道分离的牛尿素支原体进行了血清学研究。观察了经代谢抑制试验初步鉴定的牛血清群代表株的抗血清与抗原之间的沉淀线。牛尿素支原体与来原于人、猫、山羊犬和禽的尿素支原体有共同抗原。在凝胶沉淀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体外培养的泰氏锥虫制备可溶性抗原Ⅰ、抗原Ⅱ和代谢抗原.经测定,其蛋白含量每毫升分别为6.5mg、7.4mg和7.1mg.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结果表明,抗原Ⅰ出现22条区带,抗原Ⅱ21条区带,代谢抗原28条区带,对照的伊氏锥虫琼脂免疫扩散抗原14条区带.经分析,泰氏锥虫抗原和伊氏锥虫抗原有4条区带在同一迁移率上.琼脂免疫扩散反应中,3种泰氏锥虫抗原均与相应免疫兔血清发生沉淀反应,抗原Ⅰ出现1条致密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出现2~3条沉淀线,抗原效价为1:4~16.免疫电泳显示了类似的结果,抗原Ⅰ与免疫兔血清出现1条弧形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与免疫兔血清出现了3条弧形沉淀线.间接血凝试验结果表明,泰氏锥虫自然感染牛血清效价为1:20~40,免疫兔血清为1:1280~5120.所制泰氏锥虫抗原对伊氏锥虫和媾疫锥虫血清也能很好地发生交叉反应,3份伊氏锥虫病马血清和3份伊氏锥虫人工感染兔血清血凝效价分别为1:10~40和1:8~1024;5份媾疫马血清有4份血凝效价为1:20~320.4份环形泰勒虫病牛血清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以5%绵羊血改良Minca琼脂筛选和克隆表达良好的K88^+菌株,改良Minca琼脂培养获得K88菌液。用加热法及高速匀浆法使K88纤毛从菌体上脱下。饱和硫酸铵沉淀粗提,用Sepharose CL-4B凝胶过滤纯化K88抗原。提纯的抗原经SDS—PAGE电泳测定其分子量约为25000,且仅此一条蛋白带;与K88抗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只出现一条沉淀线。用提纯的抗原经多次免疫家兔制备了K88抗血清。抗血清在玻板凝集试验中只凝集K88菌株,不凝集K99,987P或F41菌株;在琼扩试验中,只与K88粗提抗原出现一条沉淀线,且效价为1:64,而不与K99,987P抗原出现沉淀线;在免疫电泳试验中,与无细胞K88纤毛液只出现一条沉淀线。鉴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K88血清特异性强、效价高,可作为单因子血清用于凝集试验、琼扩试验等血清学试验,对K88菌株进行鉴定,对K88纤毛抗原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首次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为实验对象,加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肌幼虫ES抗原做刺激物,通过(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对鼠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水平的检测,进而证明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能够诱导鼠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4.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旋毛虫感染后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中树突状细胞(DC)上甘露糖受体(MR)的影响。培养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并负载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ES抗原),FCM检测BMDC上MR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第7天MLN中DC表面MR出现下调,但在14 d后出现上调,差异显著(P0.05)。体外实验发现,BMDC负载ES抗原后MR出现下调,直到第48小时出现上调,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证明旋毛虫感染后可以引起树突状细胞上MR的变化,表明MR可能是ES抗原的识别受体。这为研制旋毛虫树突状细胞疫苗提供了支持,并对寄生虫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扩增我国H5N1禽流感病毒NP基因,亚克隆于含有组氨酸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所表达的蛋白经Ni 亲和色谱法纯化,SDS-PAGE电泳分析其纯度达95%以上,Western-Blotting鉴定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活性。利用纯化蛋白作为诊断用抗原,建立了禽流感的琼脂扩散诊断方法。所建立的诊断方法在对禽流感强阳性和弱阳性血清的检测中,均出现了致密而清晰的沉淀线,且沉淀线的亮度与所加入的重组抗原的量成正比;而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式囊等8种禽疫病阳性血清和SPF鸡血清的检测中,无沉淀线出现且没有交叉反应;利用该方法对30份进出口送检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国内同类试剂盒相符性达100%。实验室和现地使用证明,利用纯化的重组NP抗原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易于标准化,可为我国禽流感的兽医诊断、流行病学普查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鸡马立克氏病病鸡拔取羽毛根 ,经处理后接种于 4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盲传到第六代出现典型的马立克氏痘斑。用第7代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磨液与MD阳性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 ,结果出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线。此结果表明已分离到马立克氏病毒。  相似文献   

17.
琼脂扩散试验(Agar diffusion Tost;AD)也称免疫扩散试验,实际上是抗原-抗体在琼脂中的沉淀反应。它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分子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中向四周自由扩散,通常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游动,当抗原-抗体分子相遇时,如出现沉淀线(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物)可说明两者对应。因此,本法可以鉴定抗原,也可以鉴定抗体,在实际应用中以后者居多。在试验中,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诊断犬恶丝虫病,建立了犬恶丝虫抗体dot—ELISA检测方法,并与阻断试验、交叉反应试验、重复性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平行对照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制备的犬恶丝虫虫体粗制抗原与犬钩虫、犬弓首蛔虫和犬蠕形螨感染犬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检出犬恶丝虫阳性血清的最高抗体效价为1:1024,重复性好;建立的犬恶丝虫病dot—ELISA诊断方法的灵敏度比琼脂扩散试验和美国IDEXX实验室制备的犬恶丝虫病诊断试剂盒分别高2048倍和48倍。  相似文献   

19.
在禽流感的检验中,琼脂扩散试验简便、快捷,是化验室检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试验是应用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辐射扩散,当两者比例适合时,于两孔之间形成致密的白色沉淀线,可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的NP或MP抗体。用已知的阳性血清检测未知抗原时,可用于病毒的鉴定;用已知的阳性抗原检测未知血清时,可用于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但在实际监测中发现母源抗体对试验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马传贫是反转录病毒科马传贫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最早于 184 3年在法国发现 ,1974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国际马传贫座谈会上决定 ,将琼脂扩散试验作为国际通用诊断方法。大庆市万宝环卫站在应用琼脂扩散反应检疫马属动物时 ,除发现了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外 ,还发现了非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和弱阳性反应沉淀线 ,后两者给确诊该病带来了困难 ,下面就此谈一下认识和改进措施。非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在放大镜下观察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与标准阳性血清沉淀线交叉且向外延伸 ;另一种是沉淀线粗而不清晰。出现非特异性反应说明抗原中的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