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冬杰 《猪业科学》2010,27(5):98-99
无论是在养殖生产还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有效的区分野猪、家猪以及野家杂交猪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野家杂交猪因其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与野猪非常相似而很难区分.本研究采用PCR-Accll-RFLP和PCR-BspHI-RFLP技术,检测了野猪、民猪、长白猪、野猪(♂)×长白猪(♀)和野猪(♂)×北京黑猪(♀)共计142头个体的MC1R基因型.结果表明,野猪的Accll/BspHI基因型组合BB/AA型为野猪所特有的,其他猪种内均不存在该种基因型组合,此方法可有效的区分野猪与家猪和野家杂交猪.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Cst B)基因在大白猪、野猪及野家杂交猪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试验猪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日龄大白猪、360日龄野猪和各日龄的野家杂交猪中腿肌组织Cst B基因均有较高表达,总体上来说野猪和野家杂交猪腿肌组织中Cst B基因的表达高于纯种大白猪。  相似文献   

3.
野家杂交猪与野猪相比具有相对温顺、生长速度快、产仔数高等优点,与家猪相比具有耐粗饲、生长成本低、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有很强的保健功能等特点.为了扩大野家杂交猪的养殖规模和降低种公猪的饲养成本,试验对野家杂交猪采精的驯化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揭示CAPN1的功能,研究以野猪、大白猪及野家杂交猪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其编码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CAPN1基因在组织中普遍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并且野猪和大白猪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在大白猪肌肉组织中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为波浪型;在360日龄大白猪和野家杂交猪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野猪具有肉质好、抗病力强的特点,家猪具有繁殖力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家猪和野猪杂交不仅可以克服野猪繁殖力低与生长缓慢的缺点,还可以克服家猪肉质差、抗病力弱的缺点.合理开发野猪资源,不仅可以更合理地保护野猪资源,还可相应减少野猪对农作物所造成的损失[1].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野猪资源,于2004-2005年在长江大学种猪场开展了家猪和家野杂交猪的生理指标及血液中几种常见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猪肉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盲目地扩大规模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猪肉的品质不高。野家杂交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这种猪既继承了野猪肉质好的优点,又兼具家猪体形大的特色,野家杂交猪的市场推广能够给猪肉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本文将从野家猪杂交猪的概述、野家杂交猪的发展现状、促进野家杂交猪养殖发展的策略等方面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物的驯养与合理利用,是野生动物保护、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将野生动物加以驯养,直接食用或利用它们体大、粗放、生存能力强的特性,通过杂交及现代生物学技术提高现有畜禽品质,或生产特色畜产品,已受许多国家关注。为了探讨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家杂交猪的可能性,1999~2008年在什邡市八角野生动物养殖场,通过野猪与家猪杂交所生产的野家杂交一代猪的饲养与育肥试验,对野家杂交猪的饲养管理和育肥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家杂交猪保留了野猪明显的野性和耐粗饲性,瘦肉率、后腿比率和屠宰率等性能方面高于家猪,脂肪比例低于家猪,但生长速度低于家猪。  相似文献   

8.
野家杂交猪养殖做为养猪业的一个新兴分支,对于丰富市场、满足人们特色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对目前野家杂交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野家杂交猪发展应注重品种培育、养殖方式转变和培育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建议。1发展现状1.1野猪资源黑龙江省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 175万h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达到43.6%。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启动,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的实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就野猪而言,由于其野性很强、食性杂、适应性广、抗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品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加注重口感、营养及特色。野家杂交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野味浓郁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野家杂交猪的养殖也随市场的需求快速发展起来。本期的畜牧课堂便以野家杂交猪为专题,介绍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性、野猪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等相关知识,让养殖者更多地了解野家杂交猪的养殖。  相似文献   

10.
野猪杂种猪肌肉营养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国顺  刘孟洲 《养猪》2004,(1):24-27
此文对含有不同子午岭野猪血缘的野杂种猪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野杂种猪蛋白质含量在21.0%以上,肌内脂肪含量(>3.0%)与其杂交母本有关。野杂种猪肌肉具有较丰富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1/2子午岭野猪血缘的野杂种猪F1、F1×F1的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5.88%、49.42%和33.82%、48.05%;其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22%和7.06%。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次是含有1/4子午岭野猪血缘的野杂种猪F1×B、F1×Y,约克夏猪最低。  相似文献   

11.
张冬杰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18-119
试验选择野家杂交猪(大白猪和野猪杂交)F1代猪群261头,采用PCR-RFLP法进行了PRL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检测及不同基因型的仔猪初生重、30日龄体重和有效乳头数效应分析。结果表明,BB型个体仔猪的初生重、30日龄体重略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而CC型个体的有效乳头数略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但差异均不显著。   相似文献   

12.
张冬杰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18-120
试验选择野家杂交猪(大白猪和野猪杂交)F1代猪群261头,采用PCR-RFLP法进行了PRL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检测及不同基因型的仔猪初生重、30日龄体重和有效乳头数效应分析。结果表明,BB型个体仔猪的初生重、30日龄体重略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而CC型个体的有效乳头数略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但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云南热带雨林地区野猪杂交后代屠宰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野猪×滇南小耳猪F1(简称YX)、西双版纳野猪×野猪滇南小耳猪F1(简称YYX)、西双版纳野猪×野猪杜洛克F1(简称YYD)等野猪杂交后代与纯种滇南小耳猪(简称X)做屠宰性能测定比较.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的瘦肉率、骨率高于对照组,背膘厚和脂肪比例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比对照组的胴体斜长更长,后腿比例和眼肌面积更大,肺、气管、肝、胰和头的质量更大,花油和板油质量更轻,显示了西双版纳野猪的父本优势,具有开发特色猪肉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点与差异,以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0.01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大(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密度比东北民猪的肌纤维密度大(P0.05),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大(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小(P0.05)。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比东北民猪的多(P0.01),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所占比例比东北民猪的高。结果表明,东北民猪的猪肉品质比野家杂交猪的肉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6):145-146
<正>野猪F1代是采用杜洛克母猪与从吉林长白山地区引进的野山林公猪杂交所产的后代,含野猪血统50%。F1代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易饲养,F1代野猪瘦肉率高达86%,其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富含氨基酸、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滋补保健肉类。F1代野猪养殖被人们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养殖产业,被列入  相似文献   

16.
野猪CAPN10基因两个剪接变异体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CAPN10在肌肉生长和肉质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野猪CAPN10 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相对定量RT-PCR和竞争性RT-PCR方法研究该基因的表达情况.获得了野猪CAPN10的2个剪接变异体,二者前604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在多肽链相同位置处都存在着钙蛋白酶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域和催化活性中心;相对定量RT-PCR分析表明,CAPN10普遍表达于所检测的野猪12种组织内,在6、9、12月龄的肌肉组织中大白猪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一发育时期的野家杂交猪(P<0.05);竞争性RT-PCR分析表明,2个变异体都表达于所检测的野猪9种组织内.结果表明CAPN10的表达量与肌肉的嫩度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四川畜牧兽医》2013,(12):43-43
特种野猪是经人工驯化改良后的野猪品种,纯种公野猪与家母猪杂交的后代都可称为特种野猪. 特种野仔猪产下时身有条纹,长大后猪毛呈黑色或褐红色,其耳小、尾短,嘴较家猪长,毛密、蹄黑,性情较温驯.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研究影响野家杂种猪肉质风味的物质。结果表明,80℃对样品前处理后,能检出化合物有100多种,结合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已经确认香型的化合物在本次测定中的数据分析发现,F1 × F1 和 F1 具有相对较高的3- 甲基 -1- 丁醇(刺鼻清香)、2- 戊基 - 呋喃(类火腿香)含量。 野猪(Sus scrofa)广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国家,至今记录的亚种有 23 个,我国就有 6 个。位于陕甘交界子午岭灌木山区的野猪是我国丰富的猪种资源。2002 年 11月,我们将该地区存有不同血缘的野杂种猪后代引入甘肃农业大学新华种猪场,开始异地饲养,进…  相似文献   

19.
野猪的生物学特性与家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回归自然、崇尚绿色已成为饮食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将野生动物加以驯养 ,直接食用或者利用它们耐粗饲、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 ,通过杂交或现代生物学技术来提高现有畜禽品质 ,或生产具有一定特色的畜产品 ,已在许多国家受到关注。日本早在 1 0年前就有 5户饲养者养野猪 3 91头。现在驯养野猪和利用纯种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杂种猪 (在我国称为“特种野猪”)者已很普遍。特种野猪瘦肉率高、肉味鲜美、口感好、营养丰富 ,肉质中含有 1 7种氨基酸 ,特别是野猪肉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 ,其含量是家…  相似文献   

20.
宁陕县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人们通过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用雄性野猪与家母猪杂交选育,培育出抗病性强、产子成活率高、耐粗饲、瘦肉率高的杂交猪品种,猪肉品质受到市场的欢迎,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笔者将野猪与家猪杂交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