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光芒  吴德  何祖锋 《饲料工业》2005,26(15):26-28
试验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共轭亚油酸来探讨它对肉鸭的生产性能和屠体性状的影响。选用7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天府肉鸭84只(公母各半)(P>0.05),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21只鸭,试验期35d。共轭亚油酸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1%,2%,3.5%。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肉鸭的生长期内,适量添加共轭亚油酸能够提高肉鸭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在共轭亚油酸添加水平达2%时,促进了肉鸭生长,而添加3.5%水平时,却抑制了肉鸭的增重。②共轭亚油酸具有一定的营养重分配作用,提高了肉鸭的胸肌率、腿肌率;降低了腹脂率。在胸肌率方面,Ⅱ组、Ⅲ组、Ⅳ组比Ⅰ组(对照组)提高了0.5%(P>0.05),1.79%(P<0.05),2.5%(P<0.01);在腿肌率方面,Ⅱ组、Ⅲ组、Ⅳ组比Ⅰ组提高了1.1%(P>0.05),1.7%(P<0.05),2.7%(P<0.05);在腹脂率方面,Ⅱ组、Ⅲ组、Ⅳ组比Ⅰ组降低了8.9%(P>0.05),15.7%(P<0.05),18.6%(P<0.05)。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6~10周龄扬州鹅生产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选用35日龄、体重相近的扬州鹅2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1/2.Ⅰ~Ⅳ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0.11、11.19、12.37和13.45MJ/kg,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Ⅳ组,Ⅲ和Ⅳ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2)Ⅳ组的屠宰率和腿脂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和Ⅳ组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3)日粮能量水平对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葡萄糖、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Ⅱ组(P<0.05),而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知,高能量日粮显著提高6~10周龄扬州鹅的屠宰率、腹脂率和腿脂率,降低采食量和料重比.但是,腹脂率过高(5.4%)将导致饲料成本增加.因此,建议6~10周龄扬州鹅日粮的适宜能量水平为12.37MJ/kg.  相似文献   

3.
牛至油对肉鸭增重和屠宰性能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的10%牛至油预混剂,试验期42天.在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15只肉鸭(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4.95g,提高9.70%(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6.56%(P<0.05);屠宰率、全净堂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提高2.45%、1.49%、2.88%和4.05%(P>0.05),腹脂率降低7.96%(P<0.05).结论:在肉鸭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提高肉鸭增重和降低腹脂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酵母浓缩物对罗斯肉鸡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鸡160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0、4000、6000、8000 mg/kg酵母浓缩物,其中Ⅱ组(2000 mg/kg)添加方式为1~42日龄连续添加;Ⅲ~Ⅴ组添加方式为1~21日龄添加酵母浓缩物,22~42日龄不添加酵母浓缩物。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有提高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及降低腹脂率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可显著提高肌肉的a值、降低肌肉剪切力(P<0.05),Ⅲ组可显著降低肌肉的b值(P<0.05)。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可显著降低腹脂率、提高胸肌率(P<0.05),Ⅱ、Ⅲ、Ⅳ组可显著提高肌肉的a值(P<0.05),Ⅱ组可显著降低肌肉剪切力(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酵母浓缩物可显著提高罗斯肉鸡的屠宰性能、改善胴体品质,并具有滞后效应,最佳添加剂量为6000 mg/kg,添加方式为1~21日龄添加,22~42日龄不添加。  相似文献   

5.
共轭亚油酸对肉仔鸡体组成和肉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肉仔鸡体组成和肉品品质的影响。24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配到4个日粮处理组(0%、0.25%、0.5%和1%CLA),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结果表明:42d时,0.5%和1%CLA组肉仔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CLA组肉仔鸡42d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肉仔鸡的腹脂率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1%CLA组肉仔鸡胸肌粗蛋白质粗脂肪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1%CLA组肉仔鸡胸肌滴水损失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CLA可改善肉仔鸡屠体性状,增加鸡肉系水力和延长货架存放时间。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只(56±5)g 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鸭,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和200 g/t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显著提高日增质量3.66%和4.98%(P0.05),显著降低料肉比0.06和0.08(P0.05);试验Ⅱ组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显著提高6.61%和10.28%(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腹脂率分别显著降低6.87%和9.16%(P0.05)。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t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肉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 GAA)对肉鸡肉品质和腹脂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科宝肉仔鸡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和3.6 g/kg GAA。饲养周期为42 d。于42日龄采集胸肌、腿肌、肝脏、腹部脂肪及血液样品,测定肉品质、肌肉病及腹脂沉积相关指标。【结果】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Ⅲ组胸肌和腿肌pH45 min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P<0.05);试验Ⅱ组胸肌肉色b*值、腿肌肉色a*值和失水率均极显著增加(P<0.01),腿肌肉色L*值、木质肉与白纹肉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木质肉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腹脂率、腹脂细胞直径均显著低于试验Ⅰ、Ⅲ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Ⅰ、Ⅲ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1.2 g/kg GAA能...  相似文献   

8.
试验Ⅰ、Ⅱ、Ⅲ、Ⅳ组在超饲养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玉米油、2%豆油、2%猪油和2%的鱼油,研究不同油脂对朗德鹅填饲3周后肥肝生产性能、肝外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结果:①肥肝均重方面,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Ⅳ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比和肝屠比两植物油组(Ⅰ组、Ⅱ组)与Ⅳ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肝比Ⅰ、Ⅱ、Ⅲ组均低于Ⅳ组,但前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和Ⅳ间差异显著(P<0.05),Ⅱ、Ⅳ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比例排序为Ⅳ组>Ⅲ组>Ⅰ组>Ⅱ组。②屠宰性能方面,屠宰率、全净膛重、全净膛率等指标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屠体重Ⅱ组与Ⅲ组差异显著(P<0.05)。③腹脂重、腹脂率植物油组(Ⅰ、Ⅱ组)与动物油组(Ⅲ、Ⅳ组)间差异显著(P<0.05),Ⅱ组与Ⅲ、Ⅳ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植物油组产肝性能优于动物油组,而在填饲饲粮中添加豆油可使肥肝产肝性能最佳,腹脂沉积最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7,(4):721-727
试验采用单因子方差设计,选用450只40日龄塞北乌骨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各试验组日粮蛋白分别为低蛋白Ⅰ组(15.5%),低蛋白Ⅱ组(16.0%),中蛋白Ⅲ组(16.5%),高蛋白Ⅳ组(17.0%)和高蛋白Ⅴ组(20.7%)。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塞北乌骨鸡的产蛋率和料蛋比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产蛋率:中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料蛋比:中蛋白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总蛋白、白蛋白和葡萄糖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但总体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血清中T_4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T_3,IGF-Ⅰ和GH有显著影响(P<0.05)。IgG:中蛋白组最高,与高蛋白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比低蛋白组两组和高蛋白Ⅴ组高22.63%,12.41%,10.95%(P<0.05)。IgA:中蛋白组最高,显著高于低蛋白Ⅰ组、高蛋白组,分别为16.32%,12.93%,17.01%(P<0.05);IgM:中蛋白组最高,分别比低蛋白Ⅰ组,高蛋白Ⅳ组,Ⅴ组显著高5.32%,2.37%,3.55%(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中蛋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质量、腿肌质量、胸肌率和腿肌率没有规律性变化。由此可知:中蛋白日粮对塞北乌骨鸡产蛋性能、血液常规指标、血清免疫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为最佳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0.
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鲁西黄鸡产肉性能与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试验将270只鲁西黄鸡(安卡黄鸡×广西土黄鸡)分为3组 ,在含量为18mg/kgα -生育酚醋酸酯的基础日粮中 ,Ⅰ、Ⅱ、Ⅲ组分别添加0、50、100mg/kgα -生育酚醋酸酯 ,从6周龄饲养到10周龄。试验结果表明 ,各组肉鸡的体重、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而腹脂率差异显著(P<0.05) ,说明添加维生素E有降低腹脂和提高胴体品质的效果 ;肉质指标与Ⅰ组比较 ,添加维生素E的Ⅱ、Ⅲ组腿肌的 pH值(48小时)、肉色(24小时)稳定 ,胸肌的滴水损失减少 ,并使Ⅱ组腿肌的失水率降低和Ⅲ组腿肌嫩度改善 ;经胸肌α -生育酚含量测定 ,Ⅰ、Ⅱ、Ⅲ组分别为4.43、12.93、15.34μg/g,Ⅱ、Ⅲ组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合分析 ,在鲁西黄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α -生育酚醋酸酯 ,鸡肉的α -生育酚含量显著增加 ,能达到改善肉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17.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