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六枝烟区牛场乡、新场乡、梭戛乡开展中温中湿烘烤试验,主要考察不同温度设置情况下烟叶外观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新场补之窝烧房群2号烤房和梭戛沙子烤房群6号烤房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烘烤损失最低,烘烤温度为(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34℃),(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36℃),(干球温度40℃,湿球温度36℃),(干球温度42℃,湿球温度36℃),(干球温度45℃,湿球温度37℃),(干球温度48℃,湿球温度38℃),(干球温度54℃,湿球温度39℃),(干球温度60℃,湿球温度40℃),(干球温度68℃,湿球温度41℃);在此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下烟叶外观质量表现最好,基本达到黄、亮、软、香,烟叶烘烤损失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长江中上游半高山烟区的热泵烤房,将“改造式”(T1)和“新建式”(T2)2种热泵密集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CK)进行对比,比较不同烤房的装烤能力、升温稳温能力、烘烤成本和烤后烟叶质量。结果表明,热泵烤房温湿度控制精准,T1、T2热泵密集烤房单炕烘烤综合成本较燃煤密集烤房(CK)分别减少47.97%和52.21%;单位干烟烘烤成本CK最多,T1次之,T2最少。烘烤过程中T1烤房上下温差大于T2烤房。综合对比得出,“新建式”热泵密集烤房的推广价值优于“改造式”热泵密集烤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密集烤房烘烤试验验证烤烟品种K326定色期、干筋期的适宜烘烤工艺参数阈值,为云南烟区K326品种密集烘烤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前期热泵烤箱试验得出K326品种烘烤过程定色期、干筋期最佳温湿度及时间范围,采用单一变量原则对不同干球、湿球温度以及时间阈值进行验证,对比K326初烤烟叶的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滇中地区K326品种中部烟密集烘烤过程定色期、干筋期工艺关键阈值:定色前期干球温度45~48℃、湿球温度36~38℃、时间20~24 h,定色后期干球温度53~55℃、湿球温度37-38℃、时间18~20 h;干筋前期干球温度58-60℃、湿球温度39~40℃、时间12~14h,干筋后期干球温度65~68℃湿球温度39~40℃、时间22~26 h。[结论]以上工艺参数配置有利于K326烟叶等级、质量提升以及内含物质充分转化,从而保证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佳,可以应用于云南滇中地区大规模密集烘烤推广示范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普通燃煤密集烤房烘烤调制环节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煤耗高、烘烤后的烟叶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开展了电热泵烤房与普通燃煤密集烤房的烘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燃煤密集烤房相比,电热泵烤房省工、省时,烘烤后的烟叶无附着物和异味,烟叶品质、品相提升较大,烘烤成本低,节本增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密集烤房温湿度环境与烤后烟叶质量的关系,尤其是湿度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设计了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的不同干球温度烘烤处理。结果表明,在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变黄前期干球温度高变黄快,变黄后期干球温度高的变黄慢;各处理随着干球温度的升高,外观质量、经济性状中部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部叶逐渐降低;高干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评吸质量较差;建议中部叶烘烤各阶段干球温度控制在37~38、41~42、47~48、53~54℃,上部叶各阶段干球温度以36、38、46、52℃为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强制通风条件下密集烘烤过程中烤房内部温度、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强制通风条件下,烤房内部温湿度更加均衡,平面温度在可控范围,烟叶变黄、失水差异不大;层间平均温差≤1.5℃,54℃以前纵面干球温度呈上高下低趋势,纵面湿球温度呈中间高上下低趋势.平面湿球温度比较稳定,变化幅度小于干球温度,利于烟叶内部化学物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叶间隙风速的变化,为实现烤烟的精准烘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风速仪对中棚烟叶8个位点的叶间隙风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记录烤房的干湿球温度,并于烘烤开始后每隔4h取样1次,测定烟叶叶片与叶脉的含水率。【结果】烘烤过程中8个位点叶间隙风速差异较大,其中6号位点的风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烘烤阶段各位点风速的变化比较复杂,大部分位点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烟叶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干筋阶段烟叶间隙风速变化的主导因素分别为湿球温度与叶片含水率、烟叶主脉含水率与干球温度及主脉含水率。【结论】不同烘烤阶段影响叶间隙风速变化的因素并不相同,烘烤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调整烤房温湿度,并通过改善烟叶形态变化控制叶间隙风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普通燃煤密集烤房烘烤调制环节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煤耗高,烘烤后的烟叶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研究了使用电热泵烤房与普通燃煤密集烤房的烘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燃煤烤房相比,热泵烤房省工、省时,烘烤后的烟叶无附着物和异味,烟叶品质、品相提升较大,烘烤成本低,节本增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热泵密集烤房在河南烟区的烘烤效益优势。[方法]进行密集烘烤试验,对热泵烤房与燃煤烤房在减工降本、节能环保、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热泵烤房较燃煤烤房具有较大优势,每座热泵烤房每年可节约用工成本2 756.00元,节约能耗324.80元,减少碳排放节约395.60元,烟叶等级提升增收2 800.00元。[结论]热泵密集烤房烘烤效益显著,对于烟农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高效、优质的烟叶烘烤空气能热泵设备、生物颗粒燃料及燃煤烤房,开展不同热源密集式烤房烟叶烘烤效果研究,探究烤房实时监测系统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燃煤烤房用工成本比生物颗粒烤房、安徽中科热泵烤房、福建奥托康热泵烤房分别高0.53、0.86、1.19元·kg-1;两种热泵烤房燃料能耗成本分别比常规燃煤烤房降低0.52、0.21元·kg-1,生物颗粒燃料烤房能耗成本最高;两种热泵烤房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及感官质量评价较好,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较高,生物颗粒燃料烤房次之,燃煤烤房相对较差;新能源热泵烤房温湿度控制灵敏,稳温控温性能较好,热泵烤房干球温度与目标值差在1 ℃以内,生物颗粒燃料烤房和燃煤烤房则分别在1.3 ℃和3 ℃以内波动,湿度热泵烤房与目标值差值范围均在0.5 ℃以内,生物颗粒燃料烤房和燃煤烤房则分别在1.1 ℃和1.5 ℃以内浮动。4种类型烤房均安装了可视化远程监测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烟叶烘烤远程可控、可调、可视。  相似文献   

11.
不同采烤时间烟叶烘烤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志  张一扬  李卫  余东灿  李兰玉  周炼川  汪秋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71-12972,12992
[目的]探明成熟烟叶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烘烤特性,优化烘烤工艺。[方法]对供试的各部位烟叶采取了延时采烤以及不同烘烤技术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适当推迟烟叶采收烘烤时间能有效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增加上等烟比例,缩短烟叶烘烤时间,节省成本。[结论]选择合适的采烤时间及烘烤工艺能有效提高烟叶烘烤质量,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品种烟叶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王智慧  肖头杰  李淑娥  朱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52-12654,12681
[目的]探索最佳的烟叶烘烤方式和烘烤工艺技术,适应烟叶工场化烘烤的发展趋势。[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供试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去基烘烤过程中烟叶失水干燥变化规律、不同烘烤工艺对去基烘烤质量的影响,并对2种烘烤模式的能耗、用工、烘烤时间进行了对比。[结果]试验表明,去基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水分变化趋势表现为前期失水量少、失水速率小,后期失水量多、失水速率大,失水速率大于常规整叶烘烤;去基烟叶在烤后经济效益及烟叶质量方面表现优于常规整叶烘烤;在节能减耗方面,去基烟叶烘烤时间缩短,能耗有所降低,烘烤投资减少。[结论]烟叶去基烘烤模式具有节能环保、降本增效等优势,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和烤房的自动化烘烤水平,通过安装自动变频控制仪、自动烟囱闸火门和助燃风机保护器来提高密集烤房精益控制程度,改善烘烤质量。结果表明:使用精益控制烤房烘烤烟叶能显著提高烤房对装烟内温湿度的控制精度和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烘烤的能耗成本降低了13.40%,每千克干烟的烘烤收益增加了27.11%;助燃风机保护器能够显著降低助燃风机停机状态下机壳表面的温度,并大大减少风机的损耗率。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和烤房的自动化烘烤水平,通过安装自动变频控制仪、自动烟囱闸火门和助燃风机保护器来提高密集烤房精益控制程度,改善烘烤质量。结果表明:使用精益控制烤房烘烤烟叶能显著提高烤房对装烟内温湿度的控制精度和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烘烤的能耗成本降低了13.40%,每千克干烟的烘烤收益增加了27.11%;助燃风机保护器能够显著降低助燃风机停机状态下机壳表面的温度,并大大减少风机的损耗率。  相似文献   

15.
烤烟五步烘烤法与三段式烘烤法的烘烤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五步烘烤法和三段式烘烤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五步烘烤法的综合效果比三段式烘烤法的好,其中下部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好,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都高,上部烟叶和下部烟叶的化学成分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16.
YM-A型卧式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匡  飞鸿  潘国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99-1901
[目的]将YM-A型卧式密集烤房与普通立式炉烤房的烘烤效果进行比较,寻求前者的优势。[方法]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立式炉热风室烤房为对照,两个烤房同时装烤同一片田块的成熟度相同、素质基本一致的鲜烟叶,应用"3段式"烤烟烘烤工艺烘烤。[结果]YM-A型卧式密集烤房烘烤出的烟叶上等烟比例达41.01%,中上等烟达91.00%,分别比普通立式烤房增长8.8%、10.5%;YM-A型烤房各种性能好于普通立式烤房烤房,平面湿差,最大不超0.3℃,垂直差不超过1.5℃,能有效减少烤坏烟的比例和降低烘烤成本(比普通烤房减少了0.29元)。[结论]YM-A型卧式密集烤房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烘烤模式,提高了烟叶烤后质量,有效降低了烟叶烘烤成本。  相似文献   

17.
四层密集烤房烘烤成本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提高密集烤房利用率,增加效益.[方法]将现行三层800mm台距密集烤房改成625 mm、700mm台距四层密集烤房,试验对比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成本效益.[结果]试验表明,625 mm、700 mm台距四层烤房较现行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分别增加28.83% 、34.23%,烤后烟叶上等比例烟分别增加11.31%、10.40%,均价增加分别0.17、0.07元/kg,能耗及用工成本分别降低0.53、0.11 元/kg,产投比增加51%、10%.[结论]四层密集烤房进一步发挥了密集烤房的优越性能,对改善现行密集烤房性能具有积极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烟叶烘烤烤房采用燃煤供热,从而产生大量CO2和其他有害气体的问题,研究引进一套采用纳米陶瓷发热管供热、零污染零排放的电热式密集烤房,与现有推广的两种燃煤供热式密集烤房在升温稳温性能、烘烤综合成本、烟叶外观质量等方面进行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电热式密集烤房自动化程度高,升温灵敏,温度均匀,烤后烟叶颜色均匀,油分多,光泽强,烟叶正反色差小,多橘黄烟叶,各项综合成本低,烟农综合效益高于燃煤式烤房。  相似文献   

19.
对分别安装了金属火炉和非金属火炉的2座气流上升武密集烤房的烘烤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座非金属火炉比1座金属火炉节省建造费用1240元,降低成本60.5%;非金属火炉烤房单位干烟叶耗煤量(1.71 kg/kg)高于金属火炉烤房(1.60 kg/kg) 6.88%;2个处理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均没有明显差异;非金属火炉烟囱表面温度高于金属火炉烟囱表面温度0.3 ~11.3℃.因此,非金属火炉的建造成本大大低于金属火炉;金属火炉的烘烤成本明显低于非金属火炉;火炉类型对烤后烟叶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醇基燃料密集烤房的烟叶烘烤效能。[方法]对比醇基燃料密集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在烘烤温度的把控、烘烤时间、烘烤成本、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燃煤密集烤房相比,醇基燃料密集烤房控温更平稳精确,总烘烤时间减少16 h。烤后烟叶鲜干比降低16.0%,均价提高2.40元/kg,上等烟比例提高14.38百分点,青烟比例和杂色烟比例分别降低4.21百分点和1.55百分点,烤后烟叶除了淀粉含量稍高外,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均在优质烟范围内。[结论]采用醇基燃料烤烟达到了节能减排、增加收益的目的,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