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四个海拔高度牦牛(4500 m,4000 m,3500 m,1700 m)血红蛋白β链微卫 星座位的多态性,结果发现中国牦牛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574,0. 8426,等位基因数为10,其中7个是牦牛所特有的,另外3个是牦牛和黄牛所共有的。四个海 拔高度牦牛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等位基因分布与海拔相关,相关系数为0. 397。基因型121bp/103bp是海拔4000 m处牦牛所特有的。这说明高度多态的血红蛋白β链 微卫星座位在牦牛适应高原低氧中具有可能的自然选择价值及可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皖系长毛兔的遗传多样性和4个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皖系长毛兔4个微卫星座位上平均检测到4.5(3~6)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为0.680(0.630-0.72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2(0.559—0.705);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因型为AD和BD的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3个微卫星座位(Sat4、Sat13、Sol44)与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DNA在牦牛亲权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微卫星DNA在牦牛亲权鉴定应用的可行性,选用FAO推荐的17个微卫星座位,检测其在天祝白牦牛群体中的多态性水平,计算这17个微卫星座位用于亲权鉴定的累积排除率。结果表明,17个微卫星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235;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191~0.824之间,平均为0.608,为高度多态;一个候选亲本的累积排除概率为0.997,2个候选亲本的累积排除概率为0.999 999 97,各个微卫星座位零等位基因频率均在0.05以下,微卫星DNA可以应用于牦牛的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4.
: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闽南黄牛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8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检测的闽南黄牛群体中都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在4个群体8个微卫星座位共有58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标记平均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3~11);8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71,各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差并不显著;全部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2930;各群体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37。此表明闽南黄牛在微卫星位点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奈氏标准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陇东绒山羊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9个微卫星座位,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扩增产物,对120只陇东绒山羊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对其群体遗传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东绒山羊在9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90个等位基因,其中微卫星座位LSCV24等位基因数最多,为14个;BMS1248多态信息含量最高,PIC为0.88;DB6座位多态信息含量最低,PIC为0.79。在所标记群体中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69±1.65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0.03;遗传杂合度均值为0.86±0.03,均高于国内外部分研究结果。说明陇东绒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遗传变异程度高,育种潜力大。  相似文献   

6.
试验探讨了2个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与牛运输应激性状的关联分析。选择120头12月龄、体重250 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杂种肉牛进行运输应激试验,并根据牛基因组遗传图谱,选择23号染色体上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BMS468和BM1258检测其在西门塔尔杂种肉牛样本群体中的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拟合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微卫星座位与运输应激性状部分指标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微卫星座位BMS468共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128、134、140、146、154 bp),优势等位基因为128和134 bp,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e)分别为3.66、0.68和0.73,遗传多态性较高,关联分析显示与运输后7 d平均日增重和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128/128 bp基因型个体的运输后7 d平均日增重最大(P < 0.05),134/128 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 < 0.05);微卫星座位BM1258座位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99、101、103、113、117、119 bp),优势基因为101 bp,Ne、PIC和He分别为4.30、0.73和0.77,遗传多态性较丰富,关联分析显示,其与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99/99 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 < 0.05)。综上所述,2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牛运输应激性状的潜在遗传标记,为开展牛抗运输应激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卫星标记对百宜黑鸡第4、第5世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在百宜黑鸡群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范围较大,为0.0124-0.4876。百宜黑鸡第4世代和第5世代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649和0.6418,呈高度多态(PIC〉0.5),说明百宜黑鸡第4世代和第5世代均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方斗鸡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试验利用8个微卫星座位分析了新疆3个地方(吐鲁番、喀什和伊犁)斗鸡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基因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群体遗传变异参数。结果表明,3个地方斗鸡的8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77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除伊犁斗鸡ADL0298位点外)均大于0.5,表现高度多态信息,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866。因此,所选取的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新疆3个地方斗鸡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青海高原牦牛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心产区简单随机抽样在青海省西宁市共抽取青海高原牦牛76头,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21个编码血液蛋白(酶)结构基因座及12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中性检验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1个血液蛋白基因座中,有6个存在多型,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8.57%,12个微卫星位点全部为多态,共检测出63个等位基因;两层次标记所反映的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均较低,21个血液蛋白基因座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1.118、0.0665、0.0729和0.0603,12个微卫星位点相应指标分别为2.9005、0.4138、0.5325和0.4903;除Alp外,其余5个血液蛋白多态基因座和12个微卫星位点均为中性基因。除Alp-CA、LDH1-ADH两对血液蛋白基因座和8对微卫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外,其余13对血液蛋白基因座和58对微卫星均处于连锁平衡状态(P〉0.05);另外,6个血液蛋白多态基因座、12个微卫星位点或是两者的合并数据从群体水平上均处于连锁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标记OarAE101和BM143在4个山羊品种中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选择与Booroola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2个微卫星标记OarAE101和BM143,分析其在湘东黑山羊、南江黄羊、贵州黑山羊、波尔山羊中的多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OarAE101在4个山羊品种中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0、8、6和8,BM143在4个山羊品种中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0、8、6和8,OarAE101/BM143在湘东黑山羊、南江黄羊、贵州黑山羊、波尔山羊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值分别为0.8742/0.8052,0.7969/0.8093,0.7564/0.7462和0.7964/0.7340。湘东黑山羊OarAE101基因型为107bp/111bp基因型所对应的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最高(4.0头/胎),纯合基因型109bp/109bp、107bp/107bp、119bp/119bp、111bp/111bp和125bp/125bp所对应的产羔数最小二乘平均值较高,分别为2.67、2.5、2.4、2.33和2.25只/胎,故等位基因107、109、111、119和125bp对湘东黑山羊产羔数具有正效应。湘东黑山羊BM143基因型为100bp/106bp和106bp/112bp所对应的产羔数最小二乘平均值达3只/胎,BM143等位基因104、106和110bp与湘东黑山羊产羔数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DNA两种遗传标记探讨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检测的9个结构基因座位上7个存在多态性,座位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1767、0.1457和1.2837;7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8867、0.8774和11.2907。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高,反映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微卫星DNA标记揭示的遗传变异高于结构基因座。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牧区优势畜种--牦牛的种质特性,以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为试验基点,探讨了在完全放牧条件下,大通牦牛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实际称重,采集循环血样,分析了血液17种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在分子标记层次,以欧洲15个普通牛品种的有关资料为参照,比较研究了大通牦牛群体、甘南牦牛群体和3头野牦牛的13种微卫星座位的变异,揭示了大通牦牛群体遗传结构,为开发利用牦牛遗传资源提供了科学参考资料.(四)大通牦牛、甘南牦牛微卫星变异的比较研究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遗传学会(ISAG-FAO)推荐的13种普通牛种的微卫星标记、以已分型的15个欧洲普通牛品种的相应资料作参照,研究了大通牦牛(青海环湖型)、甘南牦牛(青藏高原型)和3头野牦牛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牦牛的全部13种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或多或少与普通牛相应座位的等位基因分布发生重叠,说明两牛种在上述座位的侧翼碱基序列是较为保守的.与普通牛相比,两个牦牛群体的所有座位同样显示了高度多态性.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的范围为4~8个,平均5.462个,略低于普通牛平均数6.515个,可能与对普通牛微卫星的选择有关.在两个牦牛群体间,等位基因片段范围、高频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等非常相似.两个牦牛群体的观察基因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639和0.665,与其无偏期望基因杂合度平均值0.676和0.651相近.除HEL5(2个群体类型)和BM1824(环湖型)座位外,其余座位皆处于哈德-温伯格平衡状态.两个牦牛群体的Nei's标准遗传距离Ds等于0.032 4,这一数值甚至比15个欧洲普通牛品种中最小的两个品种的标准遗传距离Ds(0.0662)还小一半.在检测的13个座位中,3头野牦牛共发现42个等位基因,野牦牛的等位基因在大通牦牛群体中平均有92.1%的分布,在甘南牦牛群体中有84.7%的分布.上述结果表明,核基因组微卫星层次的遗传变异比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更丰富.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遗传距离较小,反映了现在的家牦牛,依然是一个培育程度很低的"自然群体",牦牛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遗传变异较为保守,频繁的基因交流、较大的畜群规模和随机交配方式,能使群体产生遗传差异的漂变作用难以发挥,是导致牦牛群体间遗传结构较为相近,遗传距离较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13个微卫星座位的研究分析,足以揭示出牦牛与普通牛的种间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微卫星DNA引物,检测了云南热带雨林地区野猪自然群中78个个体的基因型,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析其多态性结果如下:(1)这78个个体在27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出213个等位基因,各座位...  相似文献   

14.
10个绵羊品种的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研究利用FAO和ILRI推荐的21个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标记PCR,检测了中国9个地方绵羊(Ovisaries)品种和1个外来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21个微卫星座位均呈现出高度多态,多态性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均表明我国地方绵羊品种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共检测到342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1752~9.4997之间,座位平均杂合度在0.5248~0.8551之间,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633-0.761之间。聚类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其起源、育成历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云南高黎贡山猪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贡山猪是云南省独特的小型猪种,其肌内脂肪的非饱和脂肪酸和营养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猪种,具有发展优质保健猪肉的良好潜质。本研究选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0个微卫星位点对高黎贡山猪和杂种群体进行遗传学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座位在群体中均表现为多态,每位点等位基因数2—5个。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高黎贡山猪为0.6829,杂种群体为0.5924,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302和0.6465。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微卫星基因座BMS1248和MAF70在太行黑山羊中的遗传多样及其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微卫星座位在太行黑山羊中共检测到18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7.746和0.869。微卫星基因座BMS1248在太行黑山羊中基因型123/123 bp可能与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呈正相关。微卫星基因座MAF70在太行黑山羊中基因型155/155 bp可能与体重、基因型165/192 bp与体高呈正相关。研究推测在2个基因座上存在对相关生长性状具有正效应或负效应的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与牛乳中体细胞数紧密连锁的4个微卫星标记BM1818、BM302、BM4505和CYP21,分析了其在北京荷斯坦奶牛中的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依次为4、6、6和7,在奶牛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值分别为0.386 9、0.712 2、0.714 4和0.615 4.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不同标记基因型间体细胞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微卫星BM1818座位基因型为284 bp/284 bp所对应的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平均值显著低于286 bp/286bp所对应的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平均值(P<0.05),并且等位基因284 bp与体细胞数有显著正相关;微卫星BM302座位基因型为142 bp/140 bp所对应的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平均值显著低于154 bp/145 bp、143 bp/143 bp所对应的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平均值(P<0.05),并且等位基因142 bp、140 bp与体细胞数有显著正相关;微卫星BM4505座位基因型为240 bp/236 bp所对应的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平均值显著低于240 bp/238 bp、240 bp/239 bp、240 bp/219 bp、236bp/219 bp、235 bp/219 bp所对应的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平均值(P<0.05),并且等位基因240 bp、236 bp与体细胞数有显著正相关;微卫星CYP21座位基因型为215 bp/198 bp所对应的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平均值显著低于除215 bp/194bp以外其他所对应的体细胞数最小二乘平均值(P<0.05),并且等位基因215 bp与体细胞数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据相关研究报道,在澳洲无角陶赛特羊18号染色体末端微卫星标记CSSM18和TGLA122之间的区域有控制其肌肉生长发育的Callipyge和Canvell基因。研究选择了微卫星标记CSSMl8和TGLAl22之间的TGLA122、LS33、ILSTS54、MCMA26四个微卫星标记,测定了新疆引进的澳洲无角陶赛特羊所产后代163只羔羊早期生长发育性状指标,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上述4个标记在研究群体中的多态性,分析了研究群体中4个微卫星标记不同基因型与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TGLA122的杂合度0.4301,多态信息含量0.2733,有效等位基因数1.3761;微卫星标记MCMA26的杂合度0.4824,多态信息含量0.3660,有效等位基因数1.577O;微卫星标记LS33的杂合度0.3283,多态信息含量0.2744,有效等位基因数1.3780。微卫星标记TGLA122的3种基因型(AA/BB/AB)对90日龄母羔臀宽影响显著(P〈0.05),对其他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微卫星标记MCMA26的3种基因型(GG/Tr/GT)对60日龄母羔胸围和臀宽有显著影响,对其他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微卫星标记LS33的2种基因型(EE/EF)个体的体重和体尺均无显著性差异;微卫星标记ILSTS54在该群体中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微卫星标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基因DNA多态性的新型DNA标记,因其数量多、分布广、多态性丰富及检测方便等优点而倍受推崇。本文利用四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其在苏钟猪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四个微卫星座位在苏钟猪中均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杂合度为0.5962~0.8823;多态信息含量为0.5146~0.870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768~8.4935。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四个微卫星标记可以作为苏钟猪的遗传多样性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大河猪保种群的微卫星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微卫星DNA引物中的20对引物,检测了云南大河猪保种群的83个个体的基因型。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从而分析大河猪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河猪保种群在20个微卫星座位上拥有的等位基因较为丰富,2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有137个等位基因,平均6.85个,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共104个,平均5.2个;大河猪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杂合度为0.792,多态信息含量为0.7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