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脂肪酶(Lipase,EC3.1.1.3),又称三酰甘油酰基水解酶,是一类分解和合成脂肪的酶,它不仅可以催化酯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酯合成反应和转酯反应。作为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及食品风味改良、油脂工业、皮革绢纺原料脱脂、洗涤工业、医药、饲料工业及生物能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酯酶(Esterase),又称羧酸酯酶,是一类能够对羧酸酯酯键作用的水解酶。酯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在水分子参与下能够催化裂解酯键形成相应的醇和酸。微生物酯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功能、底物特异性和反应特异性,利用其水解反应、酯转换以及酯合成反应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何国庆,2006)。在自然界中产生酯酶的微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来源是真菌,如青霉、镰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家禽本身不能合成色素,只有带有含氧功能基(羟基、酰基、酮基)的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番茄红素和玉米黄素等才有着色效果。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以棕油酸二酯的形式存在,主要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被吸收,吸收后的类胡萝卜素以游离状态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4.
猪LPL基因内含子3的克隆、测序及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水解酶家族的一种三酰甘油一蛋白酰基水解酶。LPL主要是将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的三酰甘油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并贮存在脂肪组织中。大部分的研究发现LPL缺乏或LPL活性缺乏则引起脂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5.
DGAT基因包括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基因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前者属于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基因家族,后者属于单酰甘油酰基转移酶(MGAT)基因家族,分别编码微粒体酶DGAT1和DGAT2,这两种酶控制着甘油三酯的合成,均是定位于内质网的跨膜蛋白,其膜拓扑结构具有与其他蛋白质和细胞器相互作用的能力,影响脂肪代谢及脂类在组织中的沉积,参与调节动物机体的能量合成和分解代谢,影响心脏和肝脏中甘油三酯的代谢;同时DGAT基因的多态性影响着牛乳中脂肪的含量及泌乳量。因此,了解DGAT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对畜禽生长发育和生产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述了DGAT基因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基础应用,如参与哺乳动物生产调控的脂肪沉积、乳脂含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DGAT基因包括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基因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前者属于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基因家族,后者属于单酰甘油酰基转移酶(MGAT)基因家族,分别编码微粒体酶DGAT1和DGAT2,这两种酶控制着甘油三酯的合成,均是定位于内质网的跨膜蛋白,其膜拓扑结构具有与其他蛋白质和细胞器相互作用的能力,影响脂肪代谢及脂类在组织中的沉积,参与调节动物机体的能量合成和分解代谢,影响心脏和肝脏中甘油三酯的代谢;同时DGAT基因的多态性影响着牛乳中脂肪的含量及泌乳量。因此,了解DGAT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对畜禽生长发育和生产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述了DGAT基因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基础应用,如参与哺乳动物生产调控的脂肪沉积、乳脂含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酰基甘油酯酶(MAGL)是将酰基甘油分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丝氨酸水解酶家族成员之一,在酯代谢中起着关键酶的作用,是研制抗鸡球虫药物的重要靶标。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拼接了柔嫩艾美耳球虫MAGL基因序列,以第二代裂殖子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获得Etmagl基因。将Etmagl与pCold-43a载体连接,构建pCold-43a-Etmagl重组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可溶性蛋白,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结果显示,扩增的Etmagl序列ORF长1 752 bp,编码584个氨基酸,与预测序列相似度为99%,与弓形虫MAGL相似度好(55%);IPTG诱导后融合蛋白高效表达,大小约为114 ku,经免疫印迹鉴定为目的蛋白。本研究成功利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体系重组表达并纯化了柔嫩艾美耳球虫酰基甘油脂肪酶,为建立以MAGL为靶标的抗球虫药物筛选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寡糖在饲料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世朗 《饲料研究》1991,(10):14-14
寡糖是含2—6个分子的聚合物,某些寡糖在生理上具有活性作用。它在水解酶的作用下进行机能性物质的合成和应用于食品及医药上的研究,已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以来源于微生物的水解酶生成的机能性类寡糖的研究更受重视。目前日本已将此类寡糖应用于饲料上,具有可以改善家畜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防止下痢和有利于粪便畅通等许多好处。一、机能性寡糖的种类  相似文献   

9.
敌敌畏急性中毒对小鼠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胆碱酯酶 (serum cholinesterase,SCh E)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羧酸酯水解酶 ,它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 ,可被有机磷化合物抑制 [1] 。近年来 ,有机磷中毒机理和防治研究已有很大进展 [2 ,3 ] 。畜禽有机磷中毒的病例报告屡见不鲜 ,但有关动物有机磷 SCh E定量变化的动态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0.
白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将微生物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配合饲料中以来,饲用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微生物脂肪酶(1ipase EC 3.1.1.3)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又称碱性脂肪酶,它不仅可催化长链脂肪酸甘油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还能催化此水解反应的逆反应一酯化反应。作为重要的工业用酶,已广泛应用于制革、食品、洗涤剂等传统工业领域,但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我国还处于试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1.
单酰基甘油酯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AGL)是催化单酰甘油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丝氨酸水解酶,且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AGL在人侵袭性肿瘤细胞和原发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促进肿瘤发生,然而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脂肪酸代谢网络、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等角度出发,对MAGL促进肿瘤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脂肪细胞中控制三酰甘油合成的关键酶,在细胞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催化二酰甘油与脂肪酸酰基生成三酰甘油。编码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的基因分为DGAT1和DGAT2。文章综述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定位、结构、遗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关系,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碱性磷酸酶为最适PH在碱性范围内(8.6~10)的磷酸单酯水解酶,能催化多种磷酸单酯水解释出无机磷,主要存在于骨、肝脏、肠粘膜中,最适PH在酸性范围的(3.4~7)称为酸性磷酸酶,在前列腺、肝脏等组织中含量很高。幼年动物。由于骨骼生长,分泌较多,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成年。血清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上最受青睐的杀疥螨药,当推合成拟除虫菊酯(lyvret]:1ID山。它们有多种剂型:精制乳化剂、耳签剂、颈圈剂。散剂和微型乳剂胶囊等。俄罗斯兽医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合成除虫菊酯杀疥螨药有氯菊酯。氯氰菊酯和胺菊酯。合成除虫菊酯药物,由于能超强刺激节肢动物门的动物(螨、蝉、虹、虱、蚊、蝇、蟑螂等)的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而导致它们死亡。一般说,含有氰基成分的合成除虫菊酯(例如氯氟菊酯)药物,均在使用液体剂型时显效最强。但液体剂型却具有局部刺激作用,又是弱变应原,致使实践中必需严加防备,所以,仍有改进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植酸酶活性检测方法的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属磷酸单酯水解酶。植酸酶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能够依次分离植酸分子中的磷,将植酸(盐)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同时释放出与植酸  相似文献   

16.
新型酶制剂──植酸酶的应用及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德忠 《饲料工业》1998,19(3):19-20
1前言植酸酶是催化植酸(肌醇六磷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现已知有3种类型。即肌醇六磷酸3一磷酸水解酶、肌醇六磷酸6一磷酸水解酶和非特性的正磷酸盐单酯磷酸水解酶。植酸的化学名称为肌醇六磷酸,分子式为C6H;;O。。P。,它的分子中有6个磷酸基因,具有SWh的络合能力。植酸(盐)广泛存在于农作物及其副产品中,很多谷物、油粒作物中植酸含量达到1%-3%。食物及一些饲料中的钙、镁、钾、钠、锌等矿物质通常以3种形式存在c即植酸钙镁、植酸钠镁、植酸钾镁。这些复合盐类大多不溶于水c所以,植酸…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成两种具有抑菌活性的1,4-二氧喹醛酸酯,即1,4-二氧喹喔啉-3-甲基-2-甲酸苯酯和1,4-二氧喹喔啉-3-甲基-2-甲酸肉桂酯,以苯并呋咱为原料,经Beirut反应、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两种喹醛酸酯;1,4-二氧喹喔啉-3-甲基-2-甲酸苯酯合成产率为29.3%,1,4-二氧喹喔啉-3-甲基-2-甲酸肉桂酯合成产率为18.3%。两种1,4-二氧喹醛酸酯对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青霉菌和枯草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产物的熔点和光谱分析证明系为所合成的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8.
Vanin-1(VNN1)是泛酰巯基乙胺酶家族的一个成员,它是一类泛酰巯基乙胺的水解酶,能催化辅酶A(Co A)和酰基载体蛋白的异化途径中D-泛酰巯基乙胺的水解。Vanin有3种同源基因,分别是Vanin-1、Vanin-2和Vanin-3,其中Vanin-1是3种同源基因中研究最多的一种,它除了对底物的催化作用外,在糖脂代谢、免疫、肿瘤形成等生命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泌乳是哺乳动物重要性状之一,尤其是在乳用家畜上,能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哺乳动物体内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关键微粒体酶,主要有DGAT1、DGAT2两个亚型。已有诸多研究表明DGAT基因与动物脂肪沉积、产奶性能、泌乳品质等性状密切相关。文章主要简述哺乳动物体内DGAT基因的发现、定位、结构、生物学效应及遗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性,旨在为哺乳动物泌乳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脂肪酸脱氢酶2(fatty acid desaturases 2,FADS2)基因在奶牛乳腺细胞脂肪酸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对FADS2基因进行过表达和干扰,研究FADS2基因表达对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及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针对FADS2基因的CDS序列设计siRNA和过表达载体pcDNA3.1-FADS2-EGFP,转染奶牛乳腺细胞检测FADS2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对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成功获得过表达载体pcDNA3.1-FADS2-EGFP和干扰片段,转染细胞后具有良好的过表达和干扰效果。FADS2基因过表达后,1-酰基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AGPA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3-磷酸甘油转移酶(GPAM)、脂肪酸延长链5(ELOVL5)、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AA1)、脂肪酸脱氢酶1(FADS1)、二酰基甘油转酰基酶1(DGA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显著下调(P<0.05),脂滴蛋白2(PLIN2)基因极显著上调(P<0.01)。FADS2基因干扰过后可引起AGPAT1、GPAM、ELOVL5、ACAA1、PLIN2和FADS1基因显著上调(P<0.05),脂肪酸合成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IG1)极显著上调(P<0.01),DGAT1和PPARα基因显著下调(P<0.05)。甘油三酯检测结果显示,FADS2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均可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综上所述,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FADS2基因能调控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对乳腺脂质合成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