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LN34基因作为狂犬病病毒核酸诊断的首选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但检测活动中涉及生物安全要求以及缺少相应的核酸标准物质,导致很难对现有核酸诊断方法进行有效评价。本研究以慢病毒为表达载体,制备了含有狂犬病病毒LN34基因的假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并对该标准物质开展了均匀性、稳定性评估以及数字PCR法定值、不确定度分析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制备的标准物质定值为(1.33±0.23)×104拷贝/μL,样品均匀;-20℃条件下可稳定保存6个月,4℃可稳定保存9 d,25℃可稳定保存1 d。本标准物质的研制为相关实验室开展量值溯源、能力验证、质量控制、方法评价、试剂选择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9,(5):826-829
为了研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国家核酸标准物质,将PRRSV美洲变异株代表毒株PRRSV JXA1接种Marc145细胞,出现细胞病变后,反复冻融并收集病毒液,并灭活分装。制备后进行均匀性、稳定性评估、数字PCR法定值、不确定度分析和临床试用。结果表明,制备的标准物质的定值为:(1.13±0.18)×10~4拷贝/μL,样品均匀;-20℃可稳定保存12个月以上、4℃可稳定2个月以上。经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的专家评审,该制备物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要求,可以作为核酸扩增检测PRRVS的核酸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制均匀、稳定的猪瘟病毒(CSFV)核酸标准物质,选择CSFV C株接种于PK-15细胞并收获病毒液,然后经过病毒灭活、分装、冻干,最终形成核酸标准物质。用微滴式数字PCR对制备的CSFV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标准物质合作定值,在评定不确定度后计算得出最终量值结果,并开展临床试用。结果显示,该标准物质均匀,4 ℃条件下可稳定存放4周,25 ℃可稳定存放1周,-20 ℃可稳定存放11个月,量值结果为(5.1±0.7)×105 copies/mg;临床试用显示,所制备的标准物质与临床样本的互通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CSFV C株国家核酸标准物质均一性良好、稳定、量值准确度高,并通过了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评定,可用于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从而有效保障猪瘟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欧洲株国家核酸标准物质,将PRRSV欧洲株代表毒株LV接种Marc145细胞,待出现细胞病变后,反复冻融收集病毒液,并灭活分装。制备后进行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数字PCR法定值、不确定度分析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制备的标准物质的定值为(1.83±0.22)×10~4 copies/μL;样品均匀;-20℃稳定保存12个月以上,4℃稳定2个月以上。经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的专家评审,该制备物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要求,可以作为核酸扩增检测的PRRSV核酸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5.
核酸探针技术是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它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快速方便,开辟了临床诊断技术的新领域,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病原体相关性研究等。在禽病研究中,核酸探针用于诊断疾病、比较毒株和研究病原菌感染机制方而的不少研究。在抗病育种方而,已将其作为导入的目的基因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本文仅就核酸探针技术在禽病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禽类及禽类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对标准物质的需求,将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接种于9日龄SPF鸡胚,72 h后收集鸡胚尿囊液,经灭活后分装、冻干,制备新城疫病毒LaSota株核酸标准物质。对该标准物质开展了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评定和临床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4℃环境下可稳定4周,在-20℃环境下可稳定保存11个月,经8家实验室合作定值和不确定评定,其定值结果为1.7×10~5 copies/mg±0.3×10~5 copies/mg。经3家临床试用单位试用证实,其量值的准确度高,与临床样本互通性好。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不同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对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检测效果,以及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对ASFV的提取差异,选取ASFV B646L基因标准物质作为模板参照,通过荧光PCR检测对标准曲线、最低检出限(LOD)、特异性、检测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3个厂家商品化ASFV荧光PCR检测试剂盒(A、B、C)的综合性能;选取磁珠法和柱式法两种核酸提取方式,对标准物质核酸提取后进行ASFV荧光PCR扩增,以Ct值大小评价试剂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3种ASFV荧光PCR试剂盒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5、0.996、0.985,且特异性较好;3种ASFV荧光PCR试剂盒LOD介于10-1~10-2 copies/μL,A试剂盒反应循环数最多且反应时间最长(105 min),LOD为10-2 copies/μL。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与手工核酸提取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1),批内变异系数(CV)在1.5%以内。结果表明:3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的综合性能较为理想,A试剂盒更适用于临床含毒量低的样品检测;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均可有效提取ASFV B646L基因质粒标准物质。本试验为科学、合理选择ASFV检测和提取试剂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微生物检定方法,使对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诊断达到了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的目的,解决了不易和难于培养以及混杂有其它杂菌标本的微生物检测问题。但是核酸分子杂交检测技术的  相似文献   

9.
核酸检测技术在水产动物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应用于水产动物病毒感染诊断中的核酸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反应、聚舍酶链反应与分子杂交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免疫学联用、限制性酶切技术、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基因芯片及测序等技术。这些技术发展迅速,并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实际的需求产生出很多相应的衍生技术。它们已被广泛应用在水产动物病毒感染诊断中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核酸检测技术以其无法比拟的优点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 ,禽病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禽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已从常规的病毒分离鉴定以及抗原、抗体的免疫学检测 ,进入到可对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和结构直接进行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水平。核酸技术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部分 ,它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探针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分析和核酸序列测定。核酸技术的核心是根据病原体的遗传物质RNA或DNA进行鉴别定性 ,其目的是检测病原体 ,同时鉴定血清型、亚型或基因型 ,核酸序列分析定性的水平是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核酸技术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等优点 ,目前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制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酸定性标准样品,分别将PCV1和PCV2病毒全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并进行稀释分装。制备后进行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定值和临床试用。结果:制备的标准样品的参考值分别为:1.33×104 copies/μL(PCV1)和1.11×104 copies/μL(PCV2);样品均匀;-20℃可稳定保存24个月以上,4℃可稳定2个月以上。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要求,可作为核酸扩增检测的猪圆环病毒核酸标准样品。  相似文献   

12.
核酸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疫苗是当今研究的前沿领域 ,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被誉为第 3代疫苗革命。文章就核酸免疫的发展、特点、免疫机理、安全性问题、影响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核酸免疫方法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禽用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酸疫苗是近 2 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 ,它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克服了传统疫苗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具有传统疫苗不可比拟的优点 ,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之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应用前景。在禽病学领域 ,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疾病的核酸疫苗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为禽用核酸疫苗乃至其他领域的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也将会为养禽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禽用核酸疫苗研究概况的综述 ,不仅可以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 ,借鉴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也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进而寻求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口蹄疫病毒核酸扩增检测缺乏标准物质的现状,以口蹄疫病毒亚洲Ⅰ型核酸为模板,分别设计引物扩增具有检测意义的5′端1nt~2208nt的片段(含完整的5′NCR)和3012nt~5155nt片段(含完整1D~2B区域),并克隆于pMD20-T。测序后采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2种RNA纯品,进行初步定量稀释后等量混合分装。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后,委托外部实验室对RNA片段进行拷贝数定值。结果显示,制备的标准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考核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能力,设计和实施了“CNAS T0459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利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和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制备6组能力验证阳性样品,经实验室检测分析,所制备的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均达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将6组阳性样品和1组阴性样品编号后下发54家参试实验室,共有50家实验室报送了有效数据,其中完全达到能力验证要求的实验室共34家,满意率达68%,其余16家为不满意实验室,包括8家实验室检测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满意,但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特异性检测不满意.本次能力验证为整体提升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水平和评估各级实验室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动物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凯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8):186-188
核酸疫苗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新型疫苗。核酸疫苗以其特有的可诱导机体产生全面的免疫应答,对不同亚型的病原体具有交叉防御作用,以及安全、可靠、生产方便等优点被称之为“疫苗的第三次革命”。核酸疫苗由编码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病原体抗原的基因片段和载体构建而成,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目前研究较多的是DNA疫苗。DNA疫苗是指含有编码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DNA,经直接接种体内后,可被体细胞摄取,并转录、翻译、表达出相应的抗原,然后通过不同途径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此种抗原的应答。作者简单介绍了动物核酸疫苗的特点、免疫机制、免疫影响因素及在畜禽传染病中的应用,此外还分析了核酸疫苗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从而为核酸疫苗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罗英 《蚕学通讯》2013,(2):22-28
磁珠法核酸自动提取仪可以简单、快速、高效和经济地实现各种标本核酸的自动提取。本文概述了核酸自动提取仪的原理及分类,磁珠法核酸自动提取仪原理、分类、特点及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核酸疫苗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疫苗不仅引起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诱导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被认为在病毒、胞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的防治中具有更大的优势。核酸疫苗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实验结果表明,核酸疫苗既可作为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预防疫苗,也可作为非感染性疾病如肿瘤病的治疗用疫苗。通过介绍近年来核酸疫苗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表明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为改善人类和动物健康显示出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酵母核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公母各半,23日龄杜×长×大健康断奶仔猪120头,按照体重和公母比例随机分为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进行为期23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使用正常营养标准的断奶仔猪料,试验组Ⅰ在仔猪料中添加0.3%的酵母核酸提取物(雅康宝450),试验组Ⅱ在仔猪料中添加0.5%的酵母核酸提取物。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料中添加酵母核酸提取物可显著地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均采食量(P<0.05)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P<0.05)。  相似文献   

20.
核酸疫苗是当今疫苗研究的最前沿领域,本文就核酸疫苗在家禽传染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