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及其对电极的概括性介绍入手,以实验的方法对聚苯胺/炭黑复合对电极的制备进行论述,最后对该对电极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苯胺/炭黑复合对电极比传统的铂电极更具应用优势。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DSSC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用电要求越来越高,供电所需材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进行了及时的更新。其中聚苯胺复合材料就是一种电学性能非常优良的材料。近些年来,电气设备在制造加工方面已经逐渐将聚苯胺复合材料运用到了其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气设备的运行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对此本文主要对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储能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对植物炭黑进行毒理学安全评价。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测定)按植物炭黑5 000 mg/kg体重剂量经口灌胃,观察试验期内小鼠中毒症状、大体剖检及死亡情况。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以环磷酰胺40 mg/kg体重为阳性对照组、1%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阴性对照组,植物炭黑设5 000 mg/kg体重、2 500 mg/kg体重、1 250 mg/kg体重3个剂量组,经口灌胃,观察试验小鼠股骨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异常细胞,观察雄性小鼠两侧附睾精子形态及各类畸形精子。结果表明:1)按5 000 mg/kg体重剂量经口灌胃,观察期内小鼠无中毒症状、大体剖检无异常变化、死亡率为0%。2)阳性对照组小鼠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植物炭黑3个剂量组小鼠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阳性对照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植物炭黑3个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炭黑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5 000 ...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国炭黑工业正在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万吨级新工艺炭黑生产技术已经普遍推广、应用。通过分析某万吨级硬质炭黑生产线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炭黑生产企业在日常运行中进行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测定植物炭黑(百草霜)的微晶结构及其对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效果。按文中试验方法,测定植物炭黑(百草霜)的微晶结构及其在p H 6.0磷酸盐缓冲液(PBS)下对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赭曲霉毒素(OTA)的吸附率及吸附量。结果表明:(1)植物炭黑(百草霜)的比表面积为1 440.09 m2/g、孔体积为1.28 cm3/g、孔径为3.56 nm,其微晶结构(比表面)明显优于蒙脱石。(2)在pH 6.0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对不同浓度霉菌毒素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呕吐毒素(DON)的吸附率在91%以上,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及赭曲霉毒素(OTA)的吸附率均在99%以上,且不受以上3种霉菌毒素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胸腺和脾脏抗氧化力的影响及植物炭黑的干预作用。试验选取24日龄,体重约为7.76 kg的断奶仔猪(公猪)48头,按体重分为4组,CTR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植物炭黑(PCB组)、1.5 mg/kg DON(DON组)、1.5 mg/kg DON+0.1%植物炭黑(PD组),每组12头仔猪,每头仔猪为1个重复,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①饲料中添加1.5 mg/kg DON显著降低了第10天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 G、Ig M及第21天IgG含量,显著降低脾脏总抗氧化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胸腺丙二醛(MDA)含量。②DON污染饲粮中添加0.1%植物炭黑能缓解DON引起的血清Ig G、胸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脾脏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降低,抑制胸腺MDA含量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胸腺及脾脏CAT、SOD等抗氧化指标与CTR组无显著差异。综上,饲粮中添加0.1%植物炭黑能有效抑制DON引起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下降,降低胸腺及脾脏的氧化...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污染的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炭黑对大鼠脏器组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体重约150 g、5~6周龄SD雌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6个重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负对照组(基础日粮+ZEN 25 mg/kg)、低剂量植物炭黑...  相似文献   

8.
以白及/魔芋为基质,采用冻融法构建了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复合凝胶体系。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白及/魔芋复合凝胶体系的制备工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复合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复合凝胶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糖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白及与魔芋质量比为3∶1,氢氧化钠浓度2 mg/g,凝胶温度70℃时,制备的复合凝胶性能较好,结构完整,孔隙均匀,吸水率高达1465.4%,透气量为114000.246 g/(m3·h),最大应力为0.68 MPa,抑菌效果明显。白及/魔芋复合凝胶可作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抑菌敷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试验以人工胃肠液(artificial gastrointestinal fluid, AGIF)作为反应体系,研制高效的霉菌毒素生物解毒剂,以达到有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目的。【方法】首先考察4种益生菌在人工胃肠液中对AFB1的降解率,然后使用响应面设计对4种益生菌组合进行优化,制备复合益生菌;其次,将复合益生菌与不同浓度的AFB1降解酶进行复合,以筛选最佳复合生物解毒剂;最后评估复合生物解毒剂对AFB1的降解效果。【结果】(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n)、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在人工胃肠液条件下对AFB1降解率分别为20.59%、19.97%、28.75%和25.67%;(2)利用响应面设计对4种益生菌进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4种益...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讨静脉注射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对犬手术镇痛作用,继而探索出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犬的可行性。本试验共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为Ⅰ组(丙泊酚麻醉诱导量6mg/kg体重,维持剂量0.4 mg/kg/min,麻醉稳定后,硬膜外注射6mg/kg体重的利多卡因);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为Ⅱ组(丙泊酚诱导麻醉6mg/kg体重,麻醉维持剂量0.71±0.6mg/kg/min),进行腹腔探查术,评价麻醉犬的镇痛效果及疼痛指标。结果显示,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好,疼痛指标变化幅度小,麻醉时间适宜,可以完成腹部手术,未见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目前轻烃生产中炭黑、甲醇、水、硫等有害有毒物质超标等问题通过对轻烃生产处理装置的改进,采取干法脱硫、选用一次性过滤器、液/液聚结器等工艺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轻烃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复合酸化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状、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600只1日龄罗斯肉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对照组,0.5 kg/t金霉素组,0.5、1.0和3.0 kg/t复合酸化剂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在试验第45天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酸化剂不影响肉仔鸡的生长性能(P〉0.05);0.5 kg/t的复合酸化剂极显著增加了(P〈0.05)肉仔鸡的皮脂率,但也显著降低了(P〈0.05)鸡的腿肌率;0.5和3.0 kg/t的复合酸化剂显著增加了(P〈0.05)鸡盲肠的乳酸杆菌数。由此可知,该复合酸化剂不能显著改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状,但部分改善了及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且以3.0kg/t的添加量较佳。  相似文献   

13.
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防治断奶仔猪下痢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剂量的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和氟哌酸散剂对196头断奶仔猪分8组进行防治下痢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拉稀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0.5g/头次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与500mg/头次氟哌酸对仔猪拉稀临床效果相当,治愈率达90%以上;预防以日粮中添加0.2%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与日粮中添加0.05%氟哌酸的效果接近,预防保护率分别为96.4%和92.9%.  相似文献   

14.
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75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0羽。进行为期5周的养殖试验,检测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试验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 mg/kg黄霉素,复合芽孢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mg/kg黄霉素和1.0×106cfu/g复合芽孢杆菌,合生元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mg/kg黄霉素和由0.7×106cfu/g复合芽孢杆菌+0.5 g/kg酵母细胞壁组成的合生元,合生元Ⅱ组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mg/kg黄霉素和由0.5×106cfu/g复合芽孢杆菌+0.3 g/kg酵母细胞壁+0.15 g/kg核苷酸组成的合生元。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芽孢杆菌或合生元替代2 mg/kg黄霉素,肉鸭生产性能未受明显影响,且合生元Ⅱ组生产性能最佳。复合芽孢杆菌或合生元替代2 mg/kg黄霉素后,体现出提高肉鸭免疫机能的作用,且对血液生化指标略有正向改善作用。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合生元Ⅱ可较好地替代肉鸭日粮中2 mg/kg黄霉素。  相似文献   

15.
曾晓  李允  刘洁 《中国饲料》2023,1(10):18-21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胎次、产奶量接近的泌乳期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其中,对照组、试验1、2、3组奶牛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3 g/kg的复合益生菌,试验为期42 d。结果显示:(1)在奶牛生产性能方面,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奶牛的4%乳脂校正乳(4%FCM)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2)在乳品质方面,试验1组(1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3组(3 g/kg复合益生菌)的乳蛋白率(MPP)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的乳脂率(MFP)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试验1组(1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3组(3 g/kg复合益生菌)的体细胞数(SCC)显著低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3)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试验2组(2 g/k...  相似文献   

16.
利用乳酸菌复合制剂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饲喂规模化养殖的罗斯308肉鸡,通过对出栏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和比较,探索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复合制剂对规模化养殖肉鸡的实际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试验共分为1日龄~21日龄和22日龄~42日龄2个阶段和5个处理组:Ⅰ组为全程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Ⅱ组为全程饲喂0.5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组;Ⅲ组处理方式为第1阶段饲喂0.5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第2阶段饲喂1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Ⅳ组处理方式为第1阶段饲喂1mL/kg乳酸菌复合制剂,第2阶段饲喂0.5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Ⅴ组为全程饲喂1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组。通过对整个试验肉鸡出栏的产出效益和经济成本核算,本试验推定在罗斯308肉鸡生长的第1阶段(1日龄~21日龄)和第2阶段(22日龄~42日龄)分别饲喂1mL/kg和0.5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为乳酸菌复合制剂在肉鸡养殖业的规模化推广和进一步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复合添加剂对肥育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自行配制的猪用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添加剂的不同水平组合对猪肉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采用了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大×长仔猪为试验动物,进行了93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采食11号日粮第11组试猪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F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最高,均值为7.58%、6.23%和18.20%,比对照组高10.98%、12.05%和10.57%,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条件下,猪肉中EAA总量、FAA总量与3种复合添加剂水平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猪肉中EAA总量和FAA总量都较高时,相应各复合添加剂在猪饲粮中的添加量分别是复合维生素1260.019mg/kg、复合微量元素2191.668mg/kg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5496.512mg/kg。  相似文献   

18.
欧洲阿尔巴尼亚猪场很多,但条件都比较差,因此人们期待能找到一种作用显著的益生菌。由植物乳杆菌ATCC4336(5×108cfu/kg)、发酵乳杆菌DSM20016(5×108cfu/kg)、粪肠球菌ATCC19434(5×1010cfu/kg)组成的复合乳酸菌分别按照1g/kg、1.5g/kg、2g/kg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每次试验选用24头断奶仔猪用于研究该复合乳酸菌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共进行了两次试验。第一次试验期8周,第二次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在第一个试验中,复合乳酸菌显著增加了日增重和末重(P<0.05)。目前研究显示,每kg饲料添加1g复合乳酸菌在提高生长性能方面较为理想,随着剂量增加(1g/kg~2g/kg),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4种不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锦江黄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方法进行研究,设5个组,即不添复合益生菌的基础日粮为对照组,4个试验组分别添加Ⅰ、Ⅱ、Ⅲ和Ⅳ号复合益生菌,添加量均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进行体外培养24h,测定培养液各项指标。结果表明:①Ⅰ、Ⅱ、Ⅲ、Ⅳ号复合益生菌和对照组的培养液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②Ⅰ、Ⅱ、Ⅲ号复合益生菌的24h总产气量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以Ⅱ号复合益生菌的产气量最高为170.50ml;③Ⅰ、Ⅱ号复合益生菌微生物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中Ⅱ号复合益生菌的微生物蛋白含量最高达270.43mg/100ml;④Ⅰ、Ⅱ、Ⅲ号复合益生菌氨态氮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第Ⅳ号复合益生菌(P<0.01);⑤Ⅱ、Ⅲ号复合益生菌干物质降解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⑥Ⅰ、Ⅱ、Ⅲ号复合益生菌丙酸和总VFA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号丙酸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最高,乙酸/丙酸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稳定瘤胃内环境,促进瘤胃发酵功能改善;以Ⅱ号复合益生菌效果最佳,但最佳添加量和体内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 O/Ag纳米复合粉体。用高压汞灯和太阳光照射降解掺有复合粉体的次甲基蓝溶液,通过时间和降解率曲线,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银掺杂量和降解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