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RecAb同源重组系统,将携带Ⅰ-Fb亚型CRISPR-Cas系统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AB43的csy1基因敲除,观察野生株(AB43)和缺失株(AB43△csy1)的耐药性、生物膜形成以及小鼠致死率等生物学性状变化,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两者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与野生株相比,csy1的缺失显著提高突变株的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株的菌型分布、产酶与耐药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鉴定,以Nitrocefin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三维试验与K-B法进行酶型分析与药敏试验.结果:在212株不动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175株占82.5%、洛菲不动杆菌25株占11.8%、醋酸钙不动杆菌12株占5.7%.β-内酰胺酶阳性占63.7%,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40.7%、AmPC酶54.1%、金属酶(MBL)4.5%、同时产ESBL与AmPC酶0.7%.对常用抗菌素耐药率:产酶菌株高于不产酶株;鲍曼不动杆菌高于其它不动杆菌.亚胺培南(IPM)敏感率97.2%、头孢哌酮/舒巴坦(SCF)敏感率65.6%,其它抗菌素敏感率均未超出50%;IPM除对产MBL菌株耐药外,对其它产酶株与不产酶株均保持敏感.结论:不动杆菌的菌型分布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产AmPc与ESBL是主要耐药机制;除对IPM比较敏感外,不动杆菌对其它常用抗菌素普遍耐药.  相似文献   

3.
干酪乳杆菌CRISPR基因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前基于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spCas9为核心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乳酸菌上的应用受到很多限制,亟待开发适合于乳酸菌的基因编辑系统。对6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的CRISPR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激活干酪乳杆菌自身Cas9蛋白所识别的PAM序列,为开发适用于乳酸菌的CRISPR/lcCas9基因编辑系统奠定基础。方法 以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6株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CRISPR系统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对不同菌株的CRISPR系统结构进行解析,并且对Cas蛋白以及spacer的同源性进行分析,最后对CRISPR区重复序列的二级结构以及Cas9蛋白识别的PAM序列进行预测。结果 6株干酪乳杆菌CRISPR系统具有相似的结构,均具有特征性的Cas9蛋白,并且Cas基因序列保守。预测到tracrRNA位于Cas9和Cas1之间,重复序列可以形成茎部长达7个碱基的二级结构。根据CRISPR的间隔区序列,6株干酪乳杆菌可被分为3个基因型,将间隔区逐一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6个间隔区比对上14个来源不同的原间隔序列,这些间隔序列均来源于不同质粒。干酪乳杆菌lcCas9蛋白识别PAM序列的1、3位碱基偏好T/C、A/C,2、4位碱基对G、A的偏好性比较大。结论 6株干酪乳杆菌CRISPR系统均为type-ⅡA型,Cas序列和重复序列高度保守。DR序列可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TGMA为干酪乳杆菌Cas9蛋白高效识别的PAM序列。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分离自四川南充、宜宾和什邡3个地区肉牛呼吸道的皮特不动杆菌之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本实验对5株皮特不动杆菌分别进行了细菌染色、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聚类分析以及MLST分型等研究。结果显示,5株分离自肉牛呼吸道皮特不动杆菌的菌体形态和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均相似;5株菌的生化特性并非完全一致,主要表现在ZZCSF1807-9的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试验为阳性,丙二酸盐为阴性,与其余4株菌相反;16S rDNA系统进化树显示,5株菌均聚集在同一分支,而gyrB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ZZCSF1807-9与其余4株菌未在同一分支,存在进化距离;MLST分型结果显示,ZZCSF1807-9为ST214型,而另4株菌均与ST321型最为接近。上述结果表明,来源于呼吸道疾病肉牛的5株皮特不动杆菌在生化特性表型和gyrB基因,以及MLST型上存在一定差异,发生这些差异是否与各菌株的环境适应或因毒力变化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化,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2至2004年间的临床样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ICU)病房分布最广(占61.9%),其次为呼吸内科(占8.6%)、泌尿外科(占8.6%)、颅脑外科(占7.9%),其他病区散在分布。药敏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9.4%),其次为环丙沙星(11.5%)、氨苄西林/舒巴坦(14.4%)、丁胺卡那(17.3%)、头孢他定(19.4%)、菌必治(24.5%)、哌拉西林(24.5%),均明显低于其他受试抗菌药物。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ICU分布最多,且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耐药监测,指导临床正确用药,以免造成严重的医院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FnbpA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环节进行阻断,进而减少或阻止金葡菌相关毒素和荚膜的表达,以黏附素蛋白为靶抗原的亚单位疫苗是预防奶牛金葡菌乳房炎的发展方向之一。对天津及周边地区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黏附素FnbpA基因检测研究,结果表明96%的临床分离株携带此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天津地区奶牛乳房炎金葡菌亚单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Toll样受体5(TLR5)是Toll-like受体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革兰阴性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对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的TLR5基因进行敲除,然后经菌落计数,检测TLR5基因敲除后对大肠埃希菌F18ab和F18ac以及沙门菌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分离的牛腐蹄病坏死杆菌H05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参考GenBank发表的羊腐蹄病坏死杆菌A2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5对覆盖白细胞毒素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线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了H0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5个相互重叠的DNA片段,将它们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显示:牛腐蹄病坏死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长为9 723bp,编码一个3 24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羊腐蹄病坏死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75%和99.63%,缺失了1 078位的天冬酰胺.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黑龙江省牛源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基因型,检测β2和CPE两种次要毒素因子在牛源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中的携带情况。通过PCR方法检测了产气荚膜梭菌13个野毒株的cpa、cpb、etx、itx四种分型毒素、cpb2、cpb2的两个等位基因突变体(atypical cpb2和consensus cpb2)及肠毒素(cpe)基因。结果表明:92.3%(12/13)的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为A型,检测到1株D型;A型菌中β2毒素基因检出率为66.7%(8/12);β2毒素基因阳性菌株中75%(6/8)携带非典型cpb2基因,50%(4/8)携带典型cpb2基因,非典型突变体占优势。动物致病性试验发现β2毒素阳性菌株(8株)与β2毒素基因阴性菌株(4株)各有2株分离株具有致病性。所有菌株CPE毒素基因PCR检测均为阴性。研究为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发病机理和疫苗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农作物上已能通过椤癌农杆菌、发根农杆菌、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ANA病毒等为中介的基因工程方法,将一些抗虫基因如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抗虫毒素基因(B. t毒素基因)、菜豆抗虫蛋白基因(胰蛋白酶抑制蛋白CpTI基因)、蓼草抗虫基因等导入水稻、玉米、棉花、马铃薯、烟草、番茄等的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12.
牛源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机会性致病细菌,不仅感染动物,还可通过接触传播感染人,引起严重的医源性感染。为了预防人畜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鉴定了海南省东方市某牛场病死牛致病菌,深入探究该牛场牛病死具体原因,对该患病牛肺脏组织进行采集,分离纯化致病菌株,通过16S rDNA及生化鉴定等方法确定致病菌遗传背景,同时测定该致病菌对6周龄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及其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株与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8%;对实验小鼠体致病力强,对半数致死量为8.89×107 CFU·mL?1;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羧苄青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13.
基因编辑是一项对目的基因进行修饰的新技术,由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其关联蛋白(CRISPR associated,Cas)组成的系统(CRISPR/Cas)为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其中Cas9蛋白与CRSPR结合形成的编辑系统CRISPR/Cas9因其简单易操作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组编辑,发展潜力巨大.文章论述了CRISPR/Cas9系统的作用原理、发展历程及在植物基因组中的定点编辑效应,并分析CRISPR/Cas9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发现其在改良水稻产量和质量相关性状、小麦白粉病抗性及玉米乙烯敏感等性状上效果明显.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针对不同作物的育种目标,深入了解目标基因的功能作用来设计相应的操作方案,并提高该系统对作物目的基因改良的效率,加强其安全性等,以促进基因编辑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光杆状菌属细菌是一类与异小杆属线虫共生的昆虫病原细菌,其产生的新型毒素蛋白复合体(Tc)具有高效、杀虫谱广、杀虫迅速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光杆状菌属细菌杀虫蛋白的分离纯化、杀虫蛋白作用机制、口服毒性与杀虫毒素基因的关系、杀虫蛋白基因的异源表达及其对昆虫的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PCR方法检测2型猪链球菌2种毒力因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根据 2型猪链球菌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与细胞外蛋白因子 (EF)基因 (mrp与 epf)序列 ,分别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该方法扩增出 2型菌株的 mrp大小为 885 bp,epf为 62 6bp,而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C群 )、猪丹毒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猪肺炎霉形体等 PCR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 Xba 和 H ae 分别酶切 PCR扩增产物 ,均获得与预计一致的酶切图谱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显示 :其基因序列分别与 Gen Bank上公布的mrp全基因第 5 0 0~ 1 3 1 5位碱基及 epf全基因第 2 441~ 3 0 2 8碱基对一致。PCR检测的敏感度可达 1 0 0个细菌。用建立的 PCR对从病猪体内分离的菌株进行检测 ,检测的 1 5株 2型分离株中有 1 3株 mrp与 epf均为阳性 ,为典型的高毒力表现型菌株 (mrp epf ) ,1株为 mrp epf- ,1株为 mrp- epf- 。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丝氨酸蛋白酶编码基因prtP对副干酪乳杆菌黏附特性的影响,利用λRed重组系统敲除副干酪乳杆菌的prtP基因,构建副干酪乳杆菌prtP基因缺失突变株,比较突变株与亲本株的表面结构、黏附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prtP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生长速度变慢,疏水性和自聚合性明显下降,抑菌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体外对细胞的黏附性显著降低。可见,prtP基因对副干酪乳杆菌的黏附特性十分重要,该基因缺失将改变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布鲁氏菌virb8蛋白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本研究拟构建含布鲁氏菌Virb8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纯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牛布鲁氏菌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iELISA)。【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牛型布鲁氏杆菌Virb8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布鲁氏菌疫苗株S2全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Virb8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入PEASY-T3,经测序正确后,与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irb8,转化E.coli BL21(DE3),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ET-32a-Virb8,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鉴定后,采用Ni-NTA Spin Kit纯化目的蛋白,利用所建立的iELISA方法对235个临床奶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与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进行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含Virb8的表达载体,经多次对表达条件的优化,大量表达了目的蛋白,建立的iELISA方法具有稳定、灵敏的特点,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符合率可达97.02%。【结论】所建立的iELISA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和抗感染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工染色体(TAC)多基因组装载体系统,将一组与水稻光合同化物运输转化有关基因构建在同一载体上,这些基因分别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OsSUT5),单糖转运蛋白(OsMST4)、细胞壁转化酶(OsCIN3)和ATP/ADP转运蛋白(OAAT),获得了包含这4个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TAC747H-OAAT-SUT5-CIN3-MST4,质粒大小近30 kb。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导入水稻,以探讨这些基因对水稻光合同化物运输和转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7个优质主产烟区收集的450份烤后烟样,运用4%NaCl培养基选择分离法,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475株。其中对含毒蛋白基因cryⅠ及cryⅤ的18个Bt菌株用2龄烟草甲虫进行生物毒力测定,试验9 d后,9个Bt菌株生物毒力测定校正死亡率均超过80%;试验12 d后,5个Bt菌株生物毒力测定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5%。同时对分离出的Bt菌进行PCR毒素蛋白基因鉴定,含cryⅠ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有7株,出菌率为1.47%;含cryⅤ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11株,出菌率为2.32%;没有含cryⅢ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因此,为进一步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烟叶仓贮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类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对水稻株型改良和抗逆性有重要作用。研究首先构建了水稻4个BR降解相关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好的4个BR降解相关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分别转化水稻中花11的愈伤组织,用50 mg/L的潮霉素作为筛选标记,共获得395株转基因植株。其中,有270株属于野生型,61株属于杂合子类型,64株属于突变类型;64株突变体中有39株是杂合突变体,25株是纯合突变体,纯合突变的概率为6.25%。4个基因均获得了突变材料,但不同基因的突变效率不同,其中转LW26的植株突变率高达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