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落实国家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掌握安徽省小反刍兽疫流行趋势与免疫状况,2017—2019年,每年从安徽省16个地市、2个直管县的种羊场、商品代羊场和散养户抽取不同数量的羊血清和鼻拭子样品,分别用竞争ELISA、荧光RT-PCR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与病毒核酸。3年共抽样检测842个场点的15 943份血清学样品,平均免疫个体合格率为88.16%、场点合格率为89.31%,每年的个体合格率和场点合格率均在84%以上;检测12 411份病原学样品,未检测出阳性样品。但芜湖市3年的平均个体免疫合格率仅为68.24%,淮南市平均场点合格率仅为65.28%,未达到农业农村部要求的70%以上的标准。结果表明,安徽省小反刍兽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疫情暴发风险较低,基本达到了免疫无疫标准,但仍要关注免疫效果较差地区的免疫、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加大调运监管力度,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做好河南省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全面掌握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及病毒感染状况,按照2020年河南省动物疫病专项监测方案要求,在全省开展了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在群内采用随机采样原则,对全省所有种羊场以及较大规模羊场(存栏量≥3 000只)进行调查,共监测60个养殖场,采集血清学样品1 817份,病原学样品1 718份,使用竞争ELISA、荧光RT-PCR分别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及病毒核酸。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3.80%,其中商品场免疫抗体水平优于种羊场;不同企业生产的小反刍兽活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的农业农村部最低标准;不同区域羊场免疫抗体水平有所差异,免疫2次及以上的羊场免疫抗体水平优于只免疫1次的;所有样品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河南省近期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的风险较低,防控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范风险,扎实做好河南省小反刍兽疫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小反刍兽疫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落实国家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按照《河南省2019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对全省种羊场和部分商品羊场开展了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分别用竞争ELISA、荧光RT-PCR试验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与病毒核酸。结果显示:河南省小反刍兽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0.58%,其中种畜场(82.48%)高于商品场(79.74%);3种不同企业生产疫苗的免疫合格率均在73%以上,不同地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55.47%~100%之间,免疫2次及以上的免疫抗体合格率(86.36%)高于只免疫1次的(76.50%);未检出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阳性样品。结果表明,河南省小反刍兽疫整体防控效果较好,未发现病毒感染,免疫抗体水平均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70%)以上,说明近期省内发生小反刍兽疫的风险较低,但部分地区免疫效果较差,存在一定的发生风险。因此,河南省仍需继续做好小反刍兽疫的强制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和疫情风险,同时加强羊只的引种检疫和流通监管,提高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的防控意识,从而最终达到消灭小反刍兽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对河北省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于2015年选取河北省5个免疫区(即5个地市),每区选7个养殖场,每个养殖场检测30份样本进行免疫抗体检测;于2014—2016年连续3年监测衡水市某羊场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效果,每年采集样本30份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2015年不同地市养殖场的免疫合格率达标情况不同,5个地市小反刍兽疫抗体合格率依次为57%、57%、14%、71%、71%,地市3免疫合格率达到要求的养殖场数量最少;连续3年监测衡水市某羊场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镇远县2017-2019年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情况,采集4个乡镇规模羊场及散养户羊血清样品311份,采用竞争ELISA方法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311份羊血清样品中有255份合格,总体合格率为82%,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70%的标准要求,说明镇远县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总体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及病原学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采自该州3个县(市)的789份羊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同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242份羊眼结膜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该州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养殖羊的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4.44%、81.98%,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最低标准;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说明该州养殖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良好,发生疫情的风险较低,但需要加强对规模场羊群的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竞争ELISA方法对从重庆市30个区县的种羊场、商品代饲养场和散养户采集的62284份羊血清样品进行小反刍兽疫(PPR)抗体检测。结果显示:53062份血清抗体合格,个体合格率为85.19%,其中种羊场合格率为93.67(3020/3224),商品代饲养场合格率为86.59%(21179/24458),散养户合格率为83.41%(28863/34602),免疫合格率均高于农业部规定的70%的最低标准。监测结果表明,重庆市羊PPR的免疫效果总体比较理想,同时也说明所使用的PPR疫苗免疫原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南省O型口蹄疫(FMD)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其免疫效果,2021年在河南省规模场、屠宰场与散养户,随机采集785场次22 879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O型FMD免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畜种、不同场点类型、不同季节、不同行政区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全省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为80.30%,其中猪、牛、羊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9.09%、92.48%、72.26%。猪场中,种猪场、商品代场、屠宰场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5.24%、82.57%、65.56%;牛场中,种牛场、商品代场、屠宰场、散养户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6.72%、91.75%、94.17%、100%;羊场中,种羊场、商品代场、散养户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8.63%、72.37%、69.46%。春、夏、秋、冬季的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9.42%、79.00%、80.58%、86.12%。18个地市中,有2个地市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低于70%。结果表明:河南省O型口蹄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但羊场免疫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散养户,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70%,存在疫情发生风险。结果提示,需重点加强羊饲养场尤其是散养户的O型FMD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小反刍兽疫的实际免疫效果,为科学防控小反刍兽疫疫情提供可靠依据,对金川区宁远堡和双湾免疫规模羊场(户)和散养户羊进行免疫注射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后21 d和1年,采用C-ELISA对采集的羊只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和1年后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4.53%和79.20%,表明金川区的小反刍兽疫免疫羊在免疫后21 d和1年后免疫合格率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7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小反刍兽疫(PPR)是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大动物疫病。山羊和绵羊是小反刍兽疫的易感动物。为掌握秦州区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预警预报工作,在2017-2019年春秋集中免疫后,覆盖秦州区16个镇,随机采集3640份羊血清样品,统计分析了秦州区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小反刍兽疫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的最低要求,表明该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并且全区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工作较为扎实,但规模化羊场的免疫效果明显好于散养户,为羊小反刍兽疫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