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科技含量高,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生产绿色 食品无公害蔬菜的有力手段,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贵州的自然、地理、气候具有发展塑料大 棚蔬菜生产的区位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为此,笔者拟就贵州的气候资源分析如 下.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优质稻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影响水稻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重庆市优质稻气候资源状况及其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市优质栽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主要气候问题,最后从开展精细化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选用与气候生态特点相适应的高产、优质、抗病良种,采取与气候特点相适应的综合栽培技术,加强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配套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为优质稻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重庆市优质稻产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优质稻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影响水稻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重庆市优质稻气候资源状况及其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市优质栽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主要气候问题,最后从开展精细化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选用与气候生态特点相适应的高产、优质、抗病良种,采取与气候特点相适应的综合栽培技术,加强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配套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为优质稻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重庆市优质稻产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茄子适应性强,营养丰富,优质高产,供应期长,是广大群众喜爱的大宗蔬菜之一.利用贵州高海拔山区气候资源优势,种植反季节秋延晚无公害茄子,可以从9月初开始采收到10月中锂,对供应秋淡市场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使群众吃上放心茄子.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需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并将其进行最佳配置和保护.我省具有气候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的优势,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自然灾害频繁,这对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有许多不利条件.为趋利避害,促进我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引入高新技术,其中3S技术具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辽粳系列品种选育经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是辽宁省从事稻作研究的专业所。多年来他们以水稻优质、高产、多抗育种为核心;以高效节能高产栽培技术为重点,以理想株型-优势利用-优化性状组配为指导,采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以及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的技术路线和实用方法,进行北方优质粳稻的重组育种、优势育种,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目前,辽粳系列品种和杂交稻年种植面积达 40多万hm2,占辽宁稻区水稻面积的60%以上。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辽宁的水稻生产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育种成绩显著,其经验值得总结和借…  相似文献   

7.
粳稻南粳44不同稻作方式产量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南粳44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行的不同稻作方式的栽培概况及产量表现,并初步总结出南粳44不同稻作方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辽优151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育成的强优势粳型水稻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于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开发推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辽优18是由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采用三系育种法,经过人工杂交,历时8年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多抗强优势杂交粳稻良种,已于2001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贵州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低热河谷地带冬闲田及气候资源优势,探索基地建设方式带动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云南陆稻地方品种“黄浆谷”的株型好、米质优和“山地小白谷”的抗性强、产量高进行杂交,从中选育出株型好、抗性强、高产、优质的陆稻新品系“604”.经测定、分析、比较、验收:“604”的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对照或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抗病能力较强,在澜沧、西盟、孟连、勐海、砚山等地种植普遍获得增产,米饭香软可口,深受群众欢迎.“604”的选育成功,对解决云南边疆山区少数民族的温饱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水稻优质、优良食味品种的选育效率,按照资源分类、性状互补、目标性状重组的原则选配组合;重点性状采取复交、回交转育、单倍体培养、海南加代等选育手段。提出了鉴定、筛选优良资源、增加组合配置数量,低世代选择优良组合,测定稻米外观品质;高世代机械测定稻米品质与食味,选留优良株系;稳定世代在测定稻米品质的基础上人工品评稻米食味;对目标性状采取压力选择、逆境选择、定向选择的选育方法,选育优质、优良食味品种。利用该项技术与方法从2010年以来选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品种17个,其中优质品种5个,获全国优良食味奖品种4个,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品种3个。本文总结了优质、优良食味品种选育方法,并对今后优质、优良食味品种选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用 3种不同穗重型杂交中籼稻即重穗型、中穗型和轻穗型共 8个品种 (组合 ) ,在四川 6个不同气候生态区种植 ,以研究其稻米粒长、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等 5个外观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 :① 6个主要气候生态区 ,其外观品质优劣的综合表现依次为盆西中亚热带多春夏旱区 (温江 ) >盆北山地亚热带 -寒温带区 (广元 ) >盆西山地中亚热带 -寒带区 (雅安 ) >泸定河谷中亚热带山地北亚热带区 (西昌 ) >局部河谷南亚热带区 (江津 ) >盆东中亚热带伏旱最多区 (南充 ) ,呈现盆地西部高于东部的趋势。②从不同穗重型品种的外观品质表现看轻穗型品种在 6个生态区中表现最好 ,其次为中穗型品种 ,而重穗型品种则表现相对较差。③从不同穗重型品种对各气候生态区的适应性看 ,轻穗型品种适宜于在盆北山地亚热带 -寒温带区 (广元 ) ,盆西中亚热带多春夏旱区 (温江 )和局部河谷南亚热带区 (江津 )种植 ;而中穗型品种和重穗型品种 ,在 6个气候生态区中 ,其外观品质变化较大。因而应加强对这两类型品种的研究 ,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③在 6个生态区中 ,从被研究的 5个外观品质性状看 ,其稻米粒长和长宽比两个性状 ,变异相对较小 ;垩白米率、垩白度和透明度 3个性状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常年水稻面积大约15万hm2。近年,受优质米市场需求的影响,优质稻面积在迅速扩大,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17万hm2,使我省优质米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通过对优质米生产现状的分析,仍然存在品种单一、综合性状差,良种良法不配套,品牌意识不强,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加大新品种选育及引进力度,加强基地建设,优化栽培技术,提高加工水平,形成品牌优势等对策,推进我省优质米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不同穗型品种在寒地特殊气候条件下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的差异,促进水稻高光效品种的选育和合理利用,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半直立穗型垦稻29、龙稻5号和弯穗型品种垦稻10号、垦稻12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特殊的寒地气候条件下,围绕两种穗型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直立穗型品种在瞬时光合速率、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面积和叶源量等方面均优于弯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湖南在优质稻种资源收集、引进、评价、利用,优质稻品种选育、优质稻米标准研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成就、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收集、评价、保存了湖南地方稻种资源5000多份,国外稻种资源1000多份;育成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120个,其中中档优质稻品种103个,高档优质稻品种17个,三系优质杂交稻组合8个,两系优质杂交稻组合7个,常规优质稻品种115个;针对优质稻品种库容小、生物学产量低等特点,研究形成了一套高生物学产量、高库容量、高经济系数、少农药污染的“三高一少”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正进一步收集、引进、利用耐热、抗病优质稻种资源、野生稻有利基因;研究稻米重金属及化学残留物的检测技术;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全面提高优质稻品种产量潜力、抗病虫性及稻米品质,改良现有不育系、恢复系、常规水稻品种;研究优质稻合理的时空布局与生态区划,采用全程监控技术,进行洁净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茎蘖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优势,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粳14’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相同生育期的普通品种‘藤系138’、‘龙稻3号’和‘合江19’作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对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相比较普通品种的优势在于,达到最高茎蘖数后,无效分蘖消亡速度慢,最终成穗率均高;产量与茎蘖各性状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状态,其中产量与最高茎蘖数、茎蘖增长速率、茎蘖消亡速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效分蘖数、最终成穗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子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和栽培措施,提出水稻保优栽培基本原则,即首先选择品质优良的品种,在保证品种产量的前提下,因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气候因子,综合利用栽培因素,使稻米生产的每一环节都有利于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方法】利用从广东引进的优质稻“丰美占”分离植株经3年5代系统选育而成。【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美占”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生育期早造128d左右,晚造110d左右,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玉美占”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不同穗重型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0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探讨不同穗重型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差异,以获得优质高产的最佳穗重类型水稻品种。结果表明,重穗型品种产量高,但稻米垩白率高,垩白度、碱消值和胶稠度大;中穗型品种糙米率和精米率高,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低,食味值高;轻穗型品种每穗颖花数少,产量低,稻米碱消值小,蛋白质含量高。总体来看,重穗型品种产量较高,但米质一般;中穗型品种产量较高,且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