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号染色体牛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运用SPSS软件之GLM分析了21个性状与2号染色体上的3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BM2113等位基因C(142bp)对腿围、净肉重和净肉率等性状有正面影响;IDVGA46等位基因C(21lbp)对5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肴甲、肩部、腰厚、大腿肌、臀部外形以及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等屠宰肉用性状有负面影响;TGLA44等位基因E(221bp)对耆甲、腰厚、臀部外形等肌肉度评分性状和体重、胴体重以及净肉重等屠宰肉用性状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法国夏洛来肉羊(Mouton Charollais)属于草地型肉用绵羊品种,在法国绵羊品种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总头数已有40余万只。 夏洛来肉羊肉用体型好,体躯长,背腰肌肉丰满,胸宽很深,肩宽很厚,臀部宽大,肌肉发达。成年公羊体重110—140公斤,母羊70—90公斤。羔羊生长发育快,母羊泌乳性能好,70天日龄的羔羊体重单羔可达26—27公斤,双羔22—23公斤。在法国产羔早的地区,充分利用春季草场放牧,不留种的羔羊7月份以前屠宰,胴体重18—22公斤。产羔晚的地区11月份以前屠宰,胴体重22—23公斤。胴体肉的品质好,骨骼细,后腿浑圆,瘦肉多,脂肪少,肌肉纤维细嫩多汁,优质肉占胴体重55%以上,大部分可达特级或一级羊肉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钙蛋白酶I(CAPN1)基因4685位点对肉质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草原红牛、延边黄牛CAPN1基因第14内含子区4685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与肉质嫩度进行分析,验证该位点在吉林省地方品种牛中的作用。[结果]该位点与肉质嫩度相关检测指标(蒸煮损失、肌纤维直径、剪切力、滴水损失等)密切相关,均表现为T等位基因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嫩度水平,但该位点与pH无关。4685位点与屠宰性状(净肉重、胴体重、净肉率等)无关,仅与眼肌面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CAPN1基因4685位点与肉质嫩度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钙蛋白酶I(CAPN1)基因4685位点对肉质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草原红牛、延边黄牛CAPN1基因第14内含子区4685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与肉质嫩度进行分析,验证该位点在吉林省地方品种牛中的作用。[结果]该位点与肉质嫩度相关检测指标(蒸煮损失、肌纤维直径、剪切力、滴水损失等)密切相关,均表现为T等位基因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嫩度水平,但该位点与pH无关。4685位点与屠宰性状(净肉重、胴体重、净肉率等)无关,仅与眼肌面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CAPN1基因4685位点与肉质嫩度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钙蛋白酶I(CAPNl)基因4685位点对肉质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草原红牛、延边黄牛CAPNl基因第14内含予区4685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与肉质嫩度进行分析,验证该位点在吉林省地方品种牛中的作用。[结果]该位点与肉质嫩度相关检测指标(蒸煮损失、肌纤维直径、剪切力、滴水损失等)密切相关,均表现为T等位基因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嫩度水平,但该位点与pH无关。4685位点与屠宰性状(净肉重、胴体重、净肉率等)无关,仅与眼肌面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CAPNl基因4685住点与肉质嫩度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在中国黄牛不同群体中的变异以及GHR基因作为影响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及中国西门塔尔牛共367头个体GHR基因部分外显子遗传变异进行检测,分析群体遗传特征,并运用SPSS17.0软件中GLM模型分析所检测的遗传变异与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GHR基因DNA序列中发现T229C多态位点,雷琼牛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他群体偏离平衡。对GHR基因T229C位点与胴体性状关系分析表明:该位点对肌肉生长性状效应显著,对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胴体产肉率、净肉率、肉骨比、头与蹄重、脂肪覆盖率也有显著影响。结果提示GHR基因可作为牛屠宰及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比较基因组学和相关文献资料,选择与山羊和牛生长性状相关的6个微卫星基因座(BM6444,MAF70,BM315,BMS1678,BM1818和BMC1206)作为分子标记,研究了牛腿山羊的群体遗传变异,并分析了体尺性状与6个微卫星标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标记在牛腿山羊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87,0.863,0.773,0.840,0.888和0.791,遗传杂合度(He)分别为0.904,0.883,0.808,0.864,0.904和0.824,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9.62,8.05,5.02,6.96,9.68和5.46.6个微卫星标记与体尺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M6444基因座165bp和145bp等位基因对体质量、体高、体长、胸围和胸深有正效应,而154bp和137bp等位基因对体高、胸围和胸深性状有负效应;MAF70基因座180bp和159bp等位基因对体质量性状有正效应,159bp和144bp等位基因对体高、胸围和胸深有负效应;BM315基因座140bp等位基因对体高有正效应,而136bp等位基因对胸深有负效应;BM1818基因座298bp和27...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哈萨克马体尺指标与产肉性能之间相关性.[方法]对12匹哈萨克马进行屠宰,并对反映其产肉性能和体尺指标的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供宰马的平均活重(332.93±18.51) kg、屠宰率48.90;、净肉率38.30;、肉骨比3.64:1、眼肌面积68.60 cm2.体高、体长、体长率、管围和管围率与胴体重、净肉重等屠宰指标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体高、管围与宰前活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而胸围与屠宰率、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胸围率与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屠宰率、净肉率、骨重和眼肌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哈萨克马的胸围、胸围率对其屠宰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绵羊(Ovis aries)RFXANK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优质肉羊育种提供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采用液相捕获技术测定杜泊羊(D)、小尾寒羊(XH)和滩羊(T)3组91头羊,通过液相捕获技术获取RFXANK的突变位点,并从中选出3个多态位点(rs160009883、rs420498050、rs405773959)。针对筛选出的位点,采用飞行质谱检测技术对杜滩寒三元杂交羊(DTH)、杜泊羊、小尾寒羊和滩羊共30只进行遗传分型,并与其肉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rs160009883位点AA基因型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AA基因型净肉率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CA基因型净肉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AA、CA基因型胸围显著高于CC基因型;rs420498050和rs405773959位点AA基因型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重、胴体重、净肉率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AA基因型胸围、背膘厚显著高于GG基因型;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与GR值、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蛋白质、肌苷酸、丙氨酸和缬氨酸均呈显著相关,与...  相似文献   

10.
利用PCR-RFLP技术对24头鲁西牛和19头晋南牛的IGFBP3基因多态性及与屠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西牛和晋南牛IGFBP3基因存在多态性,但只有AA、AB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75/0.125和0.895/0.105,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938/0.062和0.948/0.052。对IGFBP3基因座基因型与19个屠宰性状进行了分析,在鲁西牛群体中,除胴体深、日增重、净肉率、屠宰率4个指标外,其它指标AB型均好于AA型,但差异不显著;在晋南牛群体中,除屠宰率、骨重、膘度、胴体胸深、后腿围、后腿宽、后腿长、腰部肉厚这8个指标外,其它指标AA型均好于AB型,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在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预测绵羊群体的肉用性能。【方法】选用4个微卫星座位对萨福克羊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进行了遗传检测,并在分子水平上测定了4个微卫星座位与12个体尺性状的关系。【结果】4个微卫星座位在萨福克羊群体中存在遗传多态性,可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在基因座BM1824中,基因型DI对萨福克羊的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而基因型HH有显著负效应(P<0.05);在基因座ETH225中,基因型CG、EH和EI对萨福克羊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在基因座ETH152中,基因型AF、BH和CG对萨福克羊的产肉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在基因座IDVGA46中,基因型AH对萨福克羊肉用性能有显著负效应(P<0.05),基因型CI对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结论】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预测绵羊的肉用性能是可行的,可用于指导绵羊育种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夏南牛体尺性状与微卫星DNA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18月龄的夏南牛母牛40头,选用8个微卫星DNA标记,研究了夏南牛群体遗传变异,并分析了体尺性状与8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BM2113、BM1824、ETH225、IDVGA2、IDV-GA46、IDVGA55、BM3413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6,6,6,6,4,6和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64,0.775,0.786,0.701,0.723,0.570,0.759和0.776;杂合度分别为0.801,0.784,0.824,0.744,0.772,0.648,0.802和0.815.8个微卫星标记分别对夏南牛不同体尺性状存在正效应或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以9个肉兔纯系及其37个杂交组合为实验材料,采用测序和单链构象多态(SSCP)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的全部3个外显子区及部分5’调控区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该基因5’调控区476位点存在1处T→C的单碱基突变,外显子区域没有发现突变位点。关联分析表明,该突变有增加活体重,提高胴体重、前腿重、背腰重、后腿重和皮重,同时降低肌肉滴水损失和熟肉率等有利遗传效应(P<0.05),结果提示位于MSTN基因上游调控区的该处突变有利于家兔的体躯发育,可资开发为用于家兔肉用性能选育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兔的遗传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8个微卫星基因座对195只福建黄兔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学检测;计算其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并通过最小二乘分析微卫星遗传标记与体重、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选用的8个微卫星座位的杂合度在0.5904~0.7267之间,平均为0.6857.多态信息含量在0.5723~0.7222之间,平均为0.6622.许多微卫星基因型与体尺体重有较强相关.微卫星座位Sol133 209bp等位基因对1月龄体重有较强的相关效应;Sat12 125bp和座位So133 201bp等2个等位基因对3月龄体重有较强的相关效应;座位So133 213bp等位基因对8月龄体重有负面影响;座位So144 217bp、座位So133 209bp、以及座位So103 236bp等4个等位基因对体长性状有相关效应;座位So144 227bp、座位So133 209bp、座位So130 170bp以及座位Sp103 244bp等4个位基因对胸围性状有相关效应;座位So144 203bp等位基因对胸围性状有负面影响.5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So133(209/213)、Sat12(125)、So130 170、So103(236/244)、So144(203/227)对福建黄兔体尺体重存在相关性.这为进一步OTL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120尾同塘养殖翘嘴鲌体长和体质量的测定,以及生长激素基因(GH)侧翼的2个微卫星位点Cal-GH01和Cal-GH02基因型检测,分析了翘嘴鲌GH基因侧翼的2个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al-GH01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404、407和410 bp)和6种基因型,等位基因407 bp是优势等位基因,407/407 bp是优势基因型;该微卫星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420,观测杂合度为0.207 2,属中度多态性位点。Cal-GH02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366、375、378、381、384和387 bp)和11种基因型,等位基因381 bp是优势等位基因,381/381 bp是优势基因型;该微卫星座位多态信息含量为0.450,观测杂合度为0.466 1,属中度多态座位。微卫星位点Cal-GH01的分析结果表明,404/407型个体占样本数的13.3%,其体长最长。407/410型个体占样本数的5%,其体质量最大。Cal-GH01不同基因型个体体长和体质量均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微卫星位点Cal-GH02中,366/381型个体占样本数的3.3%,其体长和体质量均最大,其体质量显著大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384/387型个体占样本数的2.5%,其体长和体质量均最小,其体长显著小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翘嘴鲌GH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存在关联,推测相关变异位点可作为翘嘴鲌生长的候选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测定85~107 kg体质量阶段27头鲁烟白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鲁烟白猪胴体、肉质性状随体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鲁烟白猪在85~90 kg阶段屠宰瘦肉率最高为62.72%,分别比其他3组(91~95 kg组、96~100 kg组、101~107 kg组)提高1.62%(P>0.05)、0.34%(P>0.05)和2.40%(P>0.05);在91~95 kg阶段屠宰肉品质优良,肌肉pH6.11,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分别为3.26和 3.11,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为2.38%,肌肉失水率最低为13.89%.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呈较强正相关,相反性状间呈较强负相关.在85~107 kg阶段,除屠宰率与体质量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外,其他各项指标与体质量间的线性相关不明显.综合分析认为,鲁烟白猪的适宜上市屠宰体质量为91~95 kg.  相似文献   

17.
 利用西双版纳州种猪场1981—1984试验的小耳猪育肥屠宰的140头资料,进行胴体性状遗传参数估测及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相关分析。小耳猪主要胴体性状的遗传力,胴体长0.22,背膘厚0.76,眼肌面积0.62,瘦肉率0.38,腿臂比0.51,腿肉率0.96,腰肉率0.87。瘦肉率与达60公斤体重日龄,膘厚,眼肌面积,腿臂比,腰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35,-0.33,0.92,0.69和0.86。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通径分析结果,活体背膘与瘦肉率的通径系数为-0.1766,与眼肌面积的通径系数为0.5031,与达60公斤日龄的通径系数为0.3421。因此,选择这几个性状有可能改善小耳猪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18.
绵羊微卫星标记与体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绵羊的遗传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位于4号和6号染色体上连锁的10个微卫星基因座,并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品系群体中对这些基因座进行群体遗传学特性分析和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微卫星不同基因型在体重上的多重比较和微卫星标记对体重相关效应的F检验结果表明:紧密连锁的OARHH35 和BMS648 与体重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有一个影响体重的QTL;染色体进行同源比较发现表明:在这两个位点之间可能有一个ob基因;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BM9058(131/149 )、BM4621(149/181)、BM4311(119/119)、OARJMP8(131/145)、OARHH35(123/155)和BMS648(176/208))在体重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超声波扫描仪在肉牛活体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选取30头成年新疆褐牛为研究对象,集中育肥屠宰后,对其中20头牛用超声波测定背膘厚度、眼高、肌间脂肪含量、眼肌面积及体重,建立了牛宰后性状背膘厚度、眼高、肌间脂肪含量、眼肌面积、高档肉质量、后部位肉质量、优质肉质量、全部肉块质量)回归方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测定宰前背膘厚度、眼高、肌间脂肪含量、眼肌面积及体重指标,建立宰后膘厚度、眼高、肌间脂肪含量、眼肌面积、高档肉质量、后部位肉质量、优质肉质量、全部肉块质量回归方程。经验证分析,所有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利用超声波技术用宰前肉质性状来预测宰后肉质性状和产肉性状是可行的。同时这些模型可以作为制定新疆褐牛胴体产量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