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索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下添加适宜的合成晶体氨基酸(L-赖氨酸、L-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及色氨酸)对冬春季洋二元杂种初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00头长白X约克杂交初产母猪随机分成5个赖氨酸水平组(1.35%、1.25%、1.15%、1.05%、0.95%),但饲粮的净能均为9.68MJ,/kg,并且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赖氨酸1.7kgl/t使其各组日粮的氨基酸比例一致(各组日粮中额外添加合成的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5:85:19.5:65,饲粮均制粒为4.0颗粒),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饲养到35日龄断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赖氨酸1.35%水平组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睛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冬春季低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15℃),洋二元杂种初产母猪哺乳期饲粮添加合成L-赖氨酸1.7kg/t和适宜L-苏氨酸、L-缬氨酸、DL-蛋氨酸、L-色氨酸饲喂粗蛋白质为21.85%(赖氨酸1.35%)颗粒饲料时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分别进行了用赖氨酸螯合铁和硫酸亚铁饲喂妊娠、哺乳期母猪、用葡萄糖铁给初生仔猪补铁的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赖氨酸螯合铁组母猪所生仔猪比对照组母猪所生仔猪断奶成活率高9.2个百分点(P<0.05),平均断奶重高18.8%(P<0.01);比饲喂硫酸亚铁组母猪所生仔猪断奶成活率高3.1个百分点(P>0.05),平均断奶重高9.9%(P<0.05);与给3日龄仔猪注射葡聚糖铁相比,成活率和断奶重分别提高0.2个百分点和2.3%(P>0.05)。  相似文献   

3.
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丁酸钾和微囊包膜丁酸钠,分别研究其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0.15%丁酸钾和0.15%微囊包膜丁酸钠组的仔猪初生窝重、初生均重、活仔均重以及母猪的产仔数和产健仔数要比对照组差;在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添加0.15%丁酸钾,有提高哺乳仔猪日增重、断奶重和存活率的趋势,对母猪断奶后7d发情率也有改善的趋势。可能由于丁酸盐的添加量或添加时间不够,不足以改善母猪繁殖性能;但可以改善母猪体况,让仔猪获取健康奶水,促进哺乳仔猪生长;同时,利于母猪再次发情配种,缩短发情间隔。  相似文献   

4.
选用86头哺乳母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于产后10日内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的中药复合添加剂(乳泉I号)。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20日龄窝重和35日龄断奶窝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5、59%和25.90%(P<0.01);仔猪断奶个体重提高18.56%(P<0.01);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提高22、76%(P<0.01);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提高8.0%(P<0.01)。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分娩日期相近的3~6胎妊娠后期母猪(长×大),随机分成2组,每组1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HMB。试验期为母猪妊娠84天到仔猪21日龄断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和初生均重分别提高10.70%和3.95%,7日龄窝重和均重分别提高6.12%和5.58%,21日龄断奶窝重和均重提高6.70%和5.45%,仔猪初生至21日龄断奶窝增重和每头日增重提高8.08%和7.55%(P0.05)。试验组母猪血清中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母猪妊娠84天到哺乳期饲粮中添加0.2%的HMB,有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哺乳期增重的趋势,显著增强母猪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合理的母猪饲养模式,保证母猪多产活健仔,提高仔猪初生重,增加断奶仔猪数,缩短母猪繁殖周期,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营养水平的母猪日粮进行对比饲养试验,以探讨繁殖母猪营养水平与仔猪生长发育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供试的54头繁殖母猪由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猪场提供,是2~5产的长大(或大长)和纯种大白(或长白)经产母猪.将其随机分为试验ZD组、GW组和对照DZ组.各组在品种、胎次上均匀分配,母猪本交配种2次,每次间隔8~12小时.试验ZD组为天津正大集团提供的预混料及配方;试验GW组由美国大豆谷物协会提供推荐配方;对照DZ组为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种猪场现行日粮,预混料为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种猪场自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山花黄芩提取物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320头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山花黄芩提取物,其中妊娠期添加150 g/t,哺乳期添加500 g/t,试验期为136 d(其中妊娠期115 d,哺乳期21 d),测定母猪繁殖性能指标(窝均产仔数、窝均健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均重、窝均死胎数、窝均木乃伊数、窝均产无效仔数)、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指标(窝均断奶仔猪数、窝均断奶成活率、21日龄断奶窝重、21日龄断奶仔猪均重、哺乳期窝均增重)、母猪采食量指标(母猪平均采食量、21日均采食量)、体况指标(母猪分娩背膘厚、母猪断奶背膘厚、背膘损失)、发情指标(断配间隔、断奶7 d发情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窝均健仔数显著增加(P<0.05),初生窝重极显著增加(P<0.01),窝均死胎数显著减少(P<0.05);窝均断奶仔猪数极显著增加(P<0.01);母猪平均采食量、21日均采食量、母猪断奶背膘厚均极显著增加(P<0.01),母猪背膘损失显著降低(P&l...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17,(7):27-30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多肽菌素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新生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体况相近,预产期前45 d的母猪23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头,对照组11头。每头母猪单栏饲喂,作为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g/kg多肽菌素。试验期69 d(妊娠期45 d,哺乳期24 d)。结果表明:(1)试验组母猪窝产仔总数比对照组高2.98%,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高4.98%,窝产健仔数比对照组高6.95%,健仔率比对照组高3.9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平均窝增重及平均个体增重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均匀度及断奶窝重均匀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2.23%和38.78%,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妊娠母猪日粮添加2 g/kg多肽菌素可提高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初生仔猪生长性能,提高生猪养殖的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9.
乳泉Ⅰ号添加剂提高母猪哺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6头哺乳母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于产后10日内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的中药复合添加剂(乳泉Ⅰ号)。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20日龄窝重和35日龄断奶窝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5.59%和25.90%(P<0.01);仔猪断奶个体重提高18.56%(P<0.01);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提高22.76%(P<0.01),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提高8.0%(P<0.01)。  相似文献   

10.
酵母元在妊娠哺乳母猪饲料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妊娠65d左右、产期相近的长大母猪12头,胎次为第2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乳猪出生7d后开始补料,35日龄断奶称重。试验研究了在妊娠及哺乳母猪日粮中使用酵母元饲料添加剂后,仔猪的初生窝重增加了22.71%,35日龄断奶窝重增加20.3%,仔猪头平均初生重增加11.9%,35日龄断奶重增加8.8%.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11.
泌乳母猪饲粮适宜赖氨酸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30头大长北经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产后饲喂0.60%(I组),0.80%(II组),1.00%(III组)3种赖氨酸水平的泌乳期饲粮,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液,奶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饲粮赖氨酸浓度对哺乳21天的母猪体重,采食量,断奶至再发情天数(P>0.10)和21日龄的平均窝仔数,仔猪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21日龄仔猪窝重随着饲粮赖氨酸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6),初生至7日龄(P<0.06),14日龄(P<0.03)和21日龄(P<0.01),的窝增重均随饲粮赖氨酸浓度增加而增加,产后14天猪乳蛋白II组,III组极显著(P<0.01)高于I组;固形物含量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产后21天猪乳固形物含量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泌乳期母猪血清尿素氮[浓度I组显著(P<0.05,泌乳14天),极显著(P<0.01,泌乳21天)高于II组,III组;白蛋白浓度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从本次试验的结果看出,在生产条件下,大长北母猪泌乳期饲粮赖,氨酸水平以0.80-1.00%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合添加剂对母猪哺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6头哺乳母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产后10日内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的中药复合增乳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20日龄窝重和35日龄断奶窝重分别提高25.59%和25.9%(P<0.01),仔猪断奶个体重提高18.56%(P<0.01),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提高22.76%(P<0.05),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提高8个百分点(P<0.01)。  相似文献   

13.
赖氨酸和缬氨酸对泌乳高产母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氨酸是泌乳母猪最重要的氨基酸。Stann指出在妊娠期和泌乳期增加母猪的赖氨酸摄入量明显改善了仔猪生长;提高了母猪泌乳量,母猪的体重损失也减少了。妊娠期每日摄入4g赖氨酸,分娩后每日只摄入匕g赖氨酸,那么其全窝仔猪增重只有1.10kgi日。如果妊娠期赖氨酸水平不变,泌乳期日粮赖氨酸水平提高,那么全窝仔猪增重可达到1.74kg/日。当妊娠期母猪赖氨酸摄入量接近NRC和ARC的推荐量,即每日统时,依泌乳期日粮赖氨酸水平高低不同,全窝仔猪的平均增重速率达到l.83kg/日或l.34kg/日。总之,母猪摄入赖氨酸水平越高,其仔猪增重速…  相似文献   

14.
40头妊娠85 d健康二元杂交经产母猪(胎次、体况、前胎产仔数一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组(妊娠期:基础日粮+800 g/t微囊丁酸钠;哺乳期:基础日粮+500 g/t微囊丁酸钠)。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生产后期采食量(4.56%),显著降低母猪哺乳期的体失重(P<0.05),提高仔猪断奶日增重(P<0.05)和断奶体重。此外,处理组弱仔率较对照组下降35.72%,窝断奶仔猪数和断奶仔猪均重有上升趋势(P=0.07,P=0.14)。由此可见,微囊丁酸钠可改善母猪生产性能,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15.
1妊娠期及哺乳期母猪 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日粮添加3.5%-7.0%的鲱鱼油代替猪油能明显增加母猪血清、初乳和乳汁及新生仔猪体内n-3型脂肪酸含量,同时可减少母猪免疫细胞中前列腺素E2(PGE2)的产生,但不影响断奶仔猪主要和次要排斥体的反应。据报道,给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分别饲喂7.0%鱼油和猪油,结果发现,添加鱼油使初生仔猪免疫细胞中n-3型脂肪酸含量升高,并减少离体免疫细胞中二十烷类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选择初次配种的伊拉种母肉兔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饲粮使用玉米、豆粕、苜蓿草粉、花生草粉等配制,在其它条件与NRC推荐标准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赖氨酸(妊娠期设0.65%、0.75%和0.85%水平,哺乳期设0.78%、0.88%和0.98%水平),蛋+胱氨酸(设0.6%、0.7%和0.8%水平)和苏氨酸(设0.6%、0.7%和0.8%水平)对种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水平对产仔数、育成数、育成率、初生重和断奶重影响不显著,但0.75%赖氨酸水平哺乳期仔兔日增重显著高于0.85%赖氨酸水平(P0.05),而与0.65%赖氨酸水平差异不显著;日粮蛋+胱氨酸和苏氨酸水平对产仔数、育成数、育成率、初生重、断奶重和仔兔日增重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种母兔三种氨基酸的适宜水平分别为赖氨酸妊娠期为0.65%,哺乳期为0.78%,蛋+胱和苏氨酸均为0.60%。  相似文献   

17.
蓝荣庚 《饲料工业》2012,(Z1):62-6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合成氨基酸对夏秋季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60头长白×约克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个粗蛋白质水平组,即18.65%、18.15%、17.65%组,但饲粮的赖氨酸均为粗蛋白质的6.3%(Lys/CP=0.063),即赖氨酸分别为1.17%、1.14%、1.11%。消化能14.23 MJ/kg,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3:86:60:20,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养到28日龄断奶。结果表明:18.65%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17.65%组(P<0.05),与18.15%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夏秋季高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30±5)℃],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饲粮添加适宜合成L-赖氨酸和L-苏氨酸、L-缬氨酸、DL-蛋氨酸、L-色氨酸,饲喂粗蛋白质为18.65%(赖氨酸1.17%)颗粒饲料时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选取怀孕65天左右、产期相近的长大母猪12头,胎次为第二胎.随饥分为两组.每组6头,乳猪出生7天后开始补料.35日龄断奶称重。在妊娠及哺乳母猪日粮中使川酵母元饲料添加剂后,仔猪的初生窝重增加22.71%,35日龄断奶窝重增加20.3%,仔猪头平均初生重增加11.9%,35日龄断奶重增加8.8%.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19.
哺乳期给母猪饲喂碘化酪蛋白对仔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哺乳期杂交母猪54头,随机分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200mg/kg碘化酪蛋白,为期31d,研究哺乳期母猪饲喂磺化酪蛋白对仔猪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初产、经产母猪的试验组仔猪分别与对照组相比,20日龄窝重分别提高11.72%(P<0.05),6.79%(P<0.01),断奶窝重分别提高2.95%和18.84%(P<0.01),哺乳期乳活率分别提高1.595和11.9%(P<0.01)。  相似文献   

20.
将55头21日龄断奶的雄性仔猪随机分为5组,各组仔猪饲喂赖氨酸含量为0.60%、0.80%、1.00%、1.20%和1.40%的试验日粮21d。42日龄结束饲养试验时进行葡萄糖灌注试验,观察赖氨酸采食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胰腺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体增重与赖氨酸采食量为强正相关,根椐体增重指标,21~42日龄阶段,仔猪的赖氨酸采食量不应低于3.16g/d,日粮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40%。赖氨酸严重缺乏(采食量小于1.45g/d)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对高血糖应激的反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