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发酵床模式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比较夏季发酵床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保育猪和生长猪饲养效果,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杜×长×大三元配套系商品猪,初始体重分别为(9.59±0.81) kg保育猪88头和(18.43±1.32) kg生长猪64头,随机分成发酵床模式组和改进水泥地面模式组.保育猪饲养期为31 d,生长猪饲养期为57 d.全程记录饲养期...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夏季发酵床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保育猪和生长猪饲养效果,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杜×长×大三元配套系商品猪,初始体重分别为(9.59±0.81)kg保育猪88头和(18.43±1.32)kg生长猪64头,随机分成发酵床模式组和改进水泥地面模式组。保育猪饲养期为31d,生长猪饲养期为57d。全程记录饲养期间每天猪舍内温度、湿度、地面温度。结果表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舍内温度、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均低于发酵床模式。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与发酵床模式相比,保育猪日增重提高14.6%、料重比降低11.7%;生长猪日增重无显著差异,但料重比降低9.8%。夏季保育猪和生长猪在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下的饲养效果优于发酵床模式,建议南方地区发酵床只用于夏季以外季节的保育猪饲养。  相似文献   

3.
(上接2000年第2期) 8.3.4 保育舍全舍建筑结构同分娩舍.每个单元可安放保育床24张,全舍可安放75张,可饲养保育猪720头.每张床上设自动饮水置和自动饲槽,或安放定量喂饲的普通饲槽.二者各有利弊,可根据本场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南方不同季节使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饲养保育猪的效果,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每一试验阶段分别选择20kg左右的杜长大杂种猪2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3头猪,其中1个组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另1个组采用高床漏缝栏饲养。第1阶段试验在高温季节(2008年8—9月)进行,结果表明,高床漏缝栏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呼吸道病发病率、腹泻率方面均好于发酵床组,但差异不显著;发酵床组死亡率3.48%,比高床漏缝栏组死亡率1.30%高2.18个百分点。第2阶段试验在低温季节(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进行,结果表明,高床漏缝栏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呼吸道病发病率方面均好于发酵床组,但差异不显著;高床漏缝栏组腹泻率低于发酵床组,差异显著;发酵床组死亡率为5.21%,比高床漏缝栏组死亡率3.04%高2.17个百分点。高温与低温季节使用发酵床饲养20妇保育猪的对比结果显示,高温季节的采食量高于低温季节,差异极显著;不同季节在日增重方面差异不显著;低温季节保育猪的料重比低于高温季节,差异极显著;呼吸道病发病率,高温季节与低温季节差异不显著;低温季节腹泻率比高温季节高,差异极显著;高温季节猪的死亡率是3.48%,比低温季节保育猪的死亡率5.21%低1.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发酵床与传统模式的饲养效果,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杜×长×大三元配套系商品猪分为小猪组和大猪组。小猪组36头,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头;大猪组32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头,分别在发酵床和传统模式两种环境中生长。结果表明:发酵床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小猪和大猪的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52%、16.73%;料重比分别降低3.16%、7.43%;传统模式舍内环境与发酵床模式差异不显著。总体分析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育肥猪,每头可多获利126.24元。发酵床养猪模式的饲养效果优于传统养猪模式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微量元素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相同批次体重6 kg左右健康的保育仔猪360头,随机分为有机微量元素组(A组)、无机微量元素组(B组)、50%有机+50%无机微量元素组(C组)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30头试验猪;3个组的保育猪分别喂给添加了有机微量元素、无机微量元素和有机微量元素+无机微量元素(两者各50%)的基础日粮,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微量元素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影响(P0.05)。(2)A组与B组和C组相比,保育仔猪粪便中铁元素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铜(Cu)、锰(Mn)和锌(Zn)元素的含量有所减少,但未受显著的影响(P0.05)。(3)在血清抗氧化能力上,A组保育仔猪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血清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别显著高于(P0.05)和显著少于(P0.05)B组和C组保育猪的;在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力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可在不影响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猪粪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抗霉菌毒素添加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保育猪6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保育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保育猪饲喂添加0.10%酯化葡甘露聚糖(一种抗霉菌毒素添加剂)的基础日粮,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试验组保育猪的料肉比和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保育猪的,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抗霉菌毒素添加剂可有效提高猪的生长性能,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8.
秦家毅 《当代畜牧》2014,(23):88-89
目的:依据养猪饲料的不同,对比发酵床与水泥地面的养猪效果。方法:选取育肥猪34头,体重均为25~35kg之间,将34头育肥猪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同样的饲料配方,对育肥猪进行3个月的饲养试验并对比效果,记录34头育肥猪的生长情况等。3个月饲养期结束后,每组抽取8头屠宰并检测肉的品质。结果:对比试验3个月后猪肉的相关特性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育肥猪各项指标均为正常;同时,观察组猪肉的整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酵床养猪方案优于水泥地面,能够成为目前养殖业发展的模板,能够确保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也有极佳的保护作用。从生产的角度看,发酵床有一定优势;而从环保的角度入手,发酵床养猪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有效饲养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膨化玉米对保育猪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形态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体重(9.50±1.05) kg的"杜×长×大"保育猪2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保育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2组、3组保育猪饲喂不同比例膨化玉...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酸化剂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相近、体重7 kg左右的健康保育猪20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7头猪。对照组饲喂保育猪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适量的抗菌肽、酸化剂。试验期为27 d。试验表明:酸化剂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酸化剂能降低每头保育猪的单位增重成本1.25元/kg;抗菌肽组腹泻率显著低于酸化剂组与对照组(P0.05),抗菌肽组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抗菌肽能降低每头保育猪的单位增重成本0.51元/kg。结论:保育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降低保育猪料重比指标效果显著,且酸化剂能降低每头保育猪的单位增重成本1.25元/kg,经济效益较为可观。保育猪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在降低保育猪腹泻率、死淘率指标效果显著,且抗菌肽能降低每头保育猪的单位增重成本0.51元/kg。因此,可在保育猪的饲养过程中推广应用酸化剂和抗菌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饲养密度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笔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分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基质为500 g(水分为70%),A组每个重复投放800只(1600头/kg);B组每个重复投放700只(1400头/kg);C组每个重复投放600只(1200头/kg);D组每个重复投放500只(1000头/kg);E组每个重复投放400只(800头/kg);F组每个重复投放300只(600头/kg)。投放的黑水虻为5日龄幼虫。使用麦麸混合餐厨垃圾调节作为基质,环境温度为22~28℃。试验结束时,分离8日龄幼虫和虫粪,分别称重。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从1600头/kg降至1200头/kg时黑水虻成活率、平均个体重、料重比均显著提高;而饲料有效转化率显著降低。(2)黑水虻幼虫对干物质、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的营养物质利用率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养密度为1600头/kg的黑水虻幼虫营养物质利用率最好;饲养密度为600头/kg的黑水虻幼虫营养物质利用率最差。饲养密度越高,黑...  相似文献   

12.
采集丽水市食用菌废菌棒5种,测定其C/N,符合发酵床垫料原料指标C/N25的有香菇和黑木耳2种废菌棒;配制含50%、70%香菇废菌棒发酵床和普通发酵床垫料,接种相同发酵菌,测定三组7d发酵床垫料的酵熟温度。结果表明,三组均符合发酵床菌种发酵酵熟温度指标。选择同品种、同批次,体重相近的内三元杂种猪90头,随机分为50%香菇废菌棒发酵床垫料,70%香菇废菌棒发酵床垫料和普通发酵床垫料三组,每组供试猪10头,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50%,70%香菇废菌棒发酵床的保育猪头均日增重分别为0.611 kg和0.586 kg,比普通发酵床保育猪0.598 kg分别提高2.17%和下降2.01%,差异不显著(P0.05)。从饲料转化率看,50%、70%香菇废菌棒发酵床保育猪组料重比分别为2.12和2.20,比普通发酵床组料重比2.15下降1.39%和提高2.33%,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商品仔猪60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头)以常规法饲养,试验组(30头)饲养在发酵床圈舍,饲养体重达到110 kg左右后出栏.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达到110 kg出栏体重的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缩短10d,试验组头均日增重高出对照组0.045 kg(P< 0.01);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0.29(P< 0.05).  相似文献   

14.
受河南省科技厅委托,济源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济源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主持完成的“分点式生态养猪集成模式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该研究针对猪在不同日龄的生理特点,采取哺乳阶段高床饲养、保育阶段发酵床饲养、育肥阶段传统水泥地面饲养三种方式相结合.保育猪产生的粪尿直接在发酵床上降解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技术养猪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同品种、同批次、平均体重(16.35±2.33) kg杂交猪(本地白♀×大约克♂)猪18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次重复,每重复8头公猪,7头母猪.第1组为对照组,用传统水泥地圈栏;试验2组采用负压抽风发酵床圈栏;试验3组采用负压抽风+水帘降温的发酵床圈栏,试验期150 d.结果表明,试验2、3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29%(P<0.01)、13.34%(P<0.01);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78%、6.06%;发病率降低了14.52%、19.35%;增重成本分别降低了2.16%、3.55%;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猪肉品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的要求,因此发酵床养猪对猪的生产性能以及猪肉的食用安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发酵床饲养保育仔猪的实际效果,试验选取日龄和体重接近的60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同一猪舍发酵床圈栏和普通猪舍圈栏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圈栏对猪生长保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猪,其70日龄结束实测体重、试验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26.96±3.51)kg、(485±75)g和1.55∶1,分别比普通猪舍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仔猪增0.17 kg(P>0.05)、提高8 g(P>0.05)和降低0.01 kg,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发酵床圈栏可替代普通圈栏并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益生菌发酵中药气血旺(简称气血旺)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进行饲养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保育猪的血红蛋白含量、增重和料重比等数据,评估气血旺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04%气血旺,血红蛋白浓度提高22g/L,增重提高22.6%,采食量提高10.2%,料重比降低0.16,气血旺作能显著改善和预防猪贫血,从而提高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不同厂家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将150头猪分为三组,分别使用A、B、C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每组50头,包含怀孕前期母猪、怀孕中期母猪、怀孕后期母猪、45d保育猪、90d育肥猪各10头。记录母猪免疫前、免疫后2h、免疫后20h的体温,记录所有猪只接种过程中疫苗的通针性,应激头数,应激程度,以及免疫后三餐的采食量。测定每组免疫前、一免后30d、二免后30d的血清抗体。结果:一免后2h母猪体温升高数值,C组B组A组;二免后2h母猪体温升高数值,C组A组B组;保育猪应激反应严重程度,A组B组C组;母猪一免后30d和二免后30d的FMDV-O型抗体平均值,C组A组B组;母猪一免后30d和二免后30d的FMDV-O型抗体合格率(抗体效价=64),C组A组B组;保育猪免疫后30d的FMDV-O型抗体平均值,C组A组B组;保育猪免疫后30d的FMDV-O型抗体合格率(抗体效价=64),C组B组A组。结论:综合三种疫苗的安全性和猪群FMDV-O型抗体水平结果,疫苗C的免疫效果最佳,疫苗A次之;三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新型绿色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健美素”对生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猪饲养试验.试验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选取“杜长大”保育猪12 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健美素-1,空白对照组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为25 d.第二阶段选取“杜长大”育肥猪1 3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34头.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健美素-4,空白对照组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健美素”能明显提升猪只的健康水平,提高饲料报酬,促进生长,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5%和10%)的脱毒菜籽粕对不同阶段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脱毒菜籽粕在仔猪日粮中配比量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试验选用4个体重组、A组体重为27.3公斤,B组21.6公斤,C组14.8公斤,D组11.4公斤。A和B体重组的试验猪各24头,C和D体重组的试验猪各21头;每个体重组喂以3种添加不同水平脱毒菜籽粕的日粮。A和B体重组水泥地平养;C和D体重组高床饲养,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器供水,同一体重组各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