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各种农产品中,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黄曲霉毒素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类霉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最强.动物AFB1中毒过程中可诱导氧化应激.本文阐述了AFB1诱导动物氧化应激的机制,以及不同生物活性物质对AFB1诱导的动物氧化应激的抗氧化防御机制,以期为动物生产中AFB1污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甚为严重,极易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在各种常见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危害最大,尤其是AFB1具有强致畸、致突变作用犤1犦。还有研究者发现,AFB1是一种强致癌物,与肝癌的发生率有很大关系。长期食用被AFB1污染食品的人群,其肝癌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犤2-5犦。因此,全球范围内都在通过立法机构来限制食品与动物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尤其是AFB1。为此,特进行此次花生粕霉菌发酵试验,同时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花生粕培养基中AFB1的含量犤7犦,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AF)是一种霉菌毒素,是全世界饲料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源之一,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毒性最强的一种,其在畜禽的代谢过程中可通过引起肝脏氧化损伤,诱导肝细胞凋亡和自噬,从而导致畜禽肝脏损伤,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论文针对AFB1的危害及其引发畜禽肝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和治疗AFB1中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大庆地区生牛乳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本研究选择了大庆地区4个小型规模化牧场,对其中的泌乳母牛进行了血液及乳汁的采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泌乳母牛乳汁中的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以上调查的4个牧场中的标本中均含有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M1(AFM1),呕吐毒素(DON),伏马毒素(FB1),T-...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AFs)具有极强毒性,在奶牛业中危害最大的是AFB1和AFM1。论文从饲料种类、季节及地域不同分析饲料黄曲霉毒素B1污染现状,并综述了物理、化学及生物等脱毒解毒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青岛诺和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6种霉菌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甚为严重。因此,养殖者应充分认识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青贮饲料在收获前、发酵期间及青贮完成后都会受到多种霉菌毒素污染。反刍动物摄入霉菌毒素后会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并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青贮饲料中优势霉菌包括镰刀菌属(Fusarium)、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所产生的主要霉菌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蓝酪霉菌毒素、霉酚酸和麦角生物碱等。本文将对上述毒素在青贮饲料中的产生、影响、预防和脱毒的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生产优质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含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梯度的抗霉菌毒素添加剂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AFM1)浓度、奶牛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经产泌乳后期奶牛(未怀孕)8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处理:①对照组(C):不含AFB1和抗霉菌毒素添加剂;②毒素组(T):75μg/kgAFB1(干物质基础)。③低浓度添加剂日粮(LC):75μg/kgAFB1+0.2%抗霉菌毒素添加剂;④高浓度添加剂日粮(HC):75μg/kgAFB1+1.0%抗霉菌毒素添加剂。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满足或超过产奶量20kg/d的黑白花奶牛泌乳后期的营养需要(NRC,2001)。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共进行4期,每期12d。第6~9d在日粮中添加AFB1,每期前5d清除前1周期产奶中残留的AFM1,在每个试验期结束后,调换试牛,以使每头牛均能够接受4种不同的试验日粮。通过测定排泄物及牛奶中黄曲霉毒素浓度、产奶量及乳成分、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等的变化研究不同剂量抗霉菌毒素添加剂对牛奶中AFM1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AFB1降低了3.5%乳脂校正乳的产量,激化了奶牛体内免疫反应,增加了牛奶中AFM1浓度,并超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规定的正常水平。由于AFB1毒素比抗霉菌毒素添加剂提前15min喂饲,因此与毒素组相比,添加低剂量抗霉菌毒素添加剂不能降低牛奶中AFM1的浓度,而添加高剂量的抗霉菌毒素添加剂能降低牛奶中AFM的浓度。添加低剂量与高剂量的抗霉菌毒素添加剂都可以避免免疫反应的激化和乳脂校正乳产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现已知道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通过污染饲料或食品,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造血组织等,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其中黄曲霉毒素(AF)和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N)是在饲料和食品中检出率最高、毒性较强的两大霉菌毒素.肝脏是AF和ZEA的主要靶器官,如何消除或控制AF和ZEN对人和动物肝脏的危害是目前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笔者就黄曲霉毒素B(AFB)和ZEN对动物肝脏氧化损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AF)是一种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毒性最强的一种AF,常污染奶畜饲料。在动物体内,AFB1氧化代谢成黄曲霉毒素M1(AFM1),AFM1可分泌到奶畜乳中。本文综述了AF的理化性质、有害生物学效应与机制、生物转化及其向奶畜乳、尿液、粪便和组织转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霉菌 ( Molds)是一些丝状真菌的俗称。在自然界中 ,霉菌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大多数霉菌在一定条件下快速生长 ,分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 Mycotoxins) ,造成饲料变质 ,为动物拒食 ;同时霉菌毒素能直接危害畜禽健康 ,严重时导致死亡。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黄曲霉毒素 ( Afatoxins)是饲料中最常见的一种霉菌毒素 ,包括黄曲霉素 B1( Afatoxin B1 ,AFB1 )、B2 、G1 、G2 ,其中以黄曲霉素 B1 毒性最大 ,可引起动物的采食量、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下降。Bryden( 1 993)研究了 AFB1 对家禽的影响 ,发现单一剂量 ( mg/kg体重 ) AFB1 的…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AF)是一种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毒性最强的一种AF,常污染奶畜饲料。在动物体内,AFB1氧化代谢成黄曲霉毒素M1(AFM1),AFM1可分泌到奶畜乳中。本文综述了AF的理化性质、有害生物学效应与机制、生物转化及其向奶畜乳、尿液、粪便和组织转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1奶牛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毒性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具有强毒性的、诱导机体突变和致癌的混合物。分泌到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可形成黄曲霉毒素M1(AFM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在泌乳期奶牛饲料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分别不得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鲁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霉菌毒素含量及危害情况,在鲁北地区18家养殖场青贮池中采集青贮样品,利用ELISA检测方法,开展了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T-2、赭曲霉毒素(OTA)等5种常见霉菌毒素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呕吐毒素、T-2毒素检出率均为100%,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检出率分别为55.56%、27.78%、5.56%;5.56%的样品存在黄曲霉毒素B1超出限量标准,其他均在限量标准以下。添加乳酸菌制剂制备组的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3种霉菌毒素平均含量明显低于未添加组。全部样品中均检测出2种以上霉菌毒素,其中DON+T-2+AFB1三种霉菌毒素的组合检出率最高,达到38.89%,因此需提高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当下所有已知的霉菌毒素中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毒素,具有强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常见的饲料原料极易受到AFB1污染,严重危害动物健康,不仅给养殖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还会残留于动物产品中威胁人类健康。AFB1的毒性机制包括抑制动物生长发育、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免疫毒性、细胞凋亡及脂质代谢紊乱等方面。文章对AFB1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M1(AFM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AFB1)后在体内经羟基化形成的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存在于乳中。介绍了黄曲霉毒素M1(AFM1)的危害以及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薄层色谱(TLC)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和快速检测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采集于山东各地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含量。了解山东地区饲料原料霉菌素素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山东地区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较为普遍,其中玉米及副产品和大麦中DON污染相对严重,玉米副产品中ZEN污染相对严重,玉米皮中AFB1污染相对严重。同时2~3种毒素交叉污染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掌握我省肉牛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养殖场户及饲料加工企业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避免霉菌毒素污染对饲料品质和肉牛健康的危害,降低经济损失。[方法]本研究对来自河南省泌阳县8个养殖场户的22份肉牛饲料原料进行分析,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呕吐毒素(DON)及T-2毒素(T-2)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2份饲料原料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其中,72.73%的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AFB1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毒素,检出率高达90.91%,超标率达59.1%,尤其是在麦秸、花生秧和玉米中的污染表现得更为突出。其次是T-2毒素,检出率为77.27%,在麦秸和青贮玉米中污染严重。DON、 ZEN及OTA毒素检出率为36.36%、 27.27%及27.27%,其中,DON毒素的最大检测值为5 830.3μg/kg。[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泌阳县肉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普遍存在,霉菌毒素共存现象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在霉菌毒素(mycotoxins)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是在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之一,而黄曲霉毒素B1(AFB1)又是其中毒性最大的一种。20世纪60年代,发现摄食饲料中含AFB1的虹鳟会导致肝病(肿瘤)等暴发性流行病。但整体而言,黄曲霉毒素在水产养殖动物中的代谢机理和毒理学研究尚不完整,目前也仅涉及少数品种。黄曲霉毒素对水产养殖的危害较大,会导致高死亡率,降低养殖动物品质。基于上述问题,本综述主要阐述了以下3方面问题:1整理目前国内外对AF/AFB1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不同养殖水产动物的致毒机理;2比较分析了AFB1在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中的代谢机制;3提出黄曲霉毒素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在欧盟已有对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伏马菌素,T-2和HT-2毒素的建议。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产物欧盟已经设定了最大允许浓度。根据饲喂对象及年龄的敏感性,在配合饲料中允许浓度将在5~20μg/kg。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允许的最大浓度为20μg/kg,在南非则不被允许。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家族包括AFB1,AFB2,AFG1,AFG2及其代谢产物AFM1。AFB1和代谢产物AFM1的危害性最大。如果饲料中含有AFB1或AFM1,可以通过肝脏代谢并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