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普鲁氏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prussisa)是隶属于吸虫纲、枭形目、杯叶科、杯叶属中的一种吸虫。该吸虫最早发现于欧洲,可寄生于家鸭、鹅及多种野生鸟类(如长尾鸭、针尾鸭、绿翅鸭、绿头鸭、潜鸭、秋沙鸭、黑水鸡、鸬鹚、鹈鹕、骨顶鸡、耳鸮等)的小肠内。我国浙江省和江西省有家鸭和鹅感染普鲁氏杯叶吸  相似文献   

2.
洪泽地区鸭、鹅肠道中首次发现东方杯叶吸虫张全成(江苏省洪泽县畜牧兽医站)近年来,笔者在家禽寄生蠕虫种类调查中,收集到一种吸虫,经鉴定为“东方杯叶吸虫”(CyathocotyleorientalisFaust1922)隶属杯叶科(Cyathoctyli...  相似文献   

3.
正鸭杯叶吸虫病是杯叶吸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或盲肠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鸭常见的杯叶吸虫有东方杯叶吸虫、普鲁杯叶吸虫和盲肠杯叶吸虫三种。东方杯叶吸虫属吸虫纲杯叶科,新鲜虫体呈浅黄色,近于白色,肉眼见如芝麻大小,呈椭圆形,大小为0.9~1.4 mm×1.1~1.4 mm,有两个吸盘,  相似文献   

4.
正鸭杯叶吸虫病是杯叶吸虫寄生在鸭的小肠或盲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鸭常见的杯叶吸虫有东方杯叶吸虫、普鲁杯叶吸虫和盲肠杯叶吸虫三种。东方杯叶吸虫,属吸虫纲、杯叶科。新鲜虫体呈浅淡黄色,近于白色,肉眼见芝麻大小,呈椭圆形,大小为0.9~1.4mm×1.1~1.4mm,有两个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的顶端,呈球形,咽发达  相似文献   

5.
肝片吸虫病是由扁形动物门片形科片形属的吸虫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三江县属于牛肝片吸虫感染严重的区域,其原因主要是:三江县地形沟溪纵横、气候温暖多雨,非常适合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孳生,利于吸虫的生长发育,在此环境下放牧养牛极易感染肝片吸虫.  相似文献   

6.
牛羊肝片吸虫是一种形似柳叶状的深棕色吸虫,寄生于牛羊肝脏中,多见于在河边、渠边、低洼潮湿地区放牧的牛羊,舍饲牛羊很少感染。1病因肝片吸虫中间宿主是一种形似蚕虫大小的椎实螺,牛羊摄入带有椎实螺的牧草或饮用含有椎实螺的水而感染。感染性囊蚴随着水草而进入消化道,孵化后又随血液循环而进入肝脏,定居于肝  相似文献   

7.
1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胆道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是寄生在动物胆管和胆囊内的吸虫。本病是人畜共患病。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淡水虾。因虫体对胆管的机械性损伤和阻塞作用,虫体分泌物刺激作用下引起胆管及周围组织炎症,导致肝萎缩、肝硬变,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肝癌和胰腺炎。  相似文献   

8.
1生活史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的生活史相似。在发育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中间宿主椎实螺。成虫阶段寄生在绵羊和山羊的肝脏胆管中。虫卵随粪便排到宿主体外,在温度为15~30℃,而且水分、光线和酸碱度均适宜时,经过10~25天孵化为毛蚴。毛蚴周身有纤毛,能借着纤毛在水中迅速游动。当遇到椎实螺时,即钻  相似文献   

9.
1983年在慈溪县进行家禽寄生蠕虫区系调查时,在家鸡的小肠内发现一种杯叶科吸虫,感染率为2/26,感染强度251~1387条,经染色鉴定为纺锤杯叶吸虫(Cyathocotylefusa Ishiiet Malsuoka,1935),其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莲花县调查家鹅56只和家鸭55只的结果,检获寄生吸虫25种,隶属于9科15属,其中寄生于鹅的有16种,寄生于鸭的19种,新种1种,未定种1种,国内新纪录2种,省内首次报道有7种;还有2种吸虫寄生于鹅鸭为第一次记录的新宿主。文内对莲花背孔吸虫的形态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调查结果表明,莲花县的鹅鸭遭受寄生虫的侵袭是相当严重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鸭东方杯叶吸虫病及其防治匡存林,彭德旺(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225300)鸭东方杯叶吸虫病是由东方杯叶吸虫寄生于家鸭或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疾病。病鸭死亡率达8一10%,致使不少养殖户遭受损失。一、虫体形状:东方杯叶吸虫隶属于杯叶科杯叶属,是一种小型吸虫。...  相似文献   

12.
卷棘口吸虫是棘口科的各属吸虫之通称。家禽的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和盲肠。除鸡、鸭、鹅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虫体呈细长叶状,呈肉红色,体表具有小刺。体长7.6~12.6毫米,最大宽度1.26-1.6毫米。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鹅吞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为防治鱼体吸虫病,美国水产科研人员使用 Nac1和混养青鱼进行了试验。吸虫的中间寄主是螺蛳,故清除螺蛳是控制吸虫的主要方法。斑点叉尾池塘混养青鱼种 62尾 /hm2,基本上清除了螺蛳。全部鱼池均放养青鱼 40尾 /hm2成功地控制了螺蛳的繁殖。使用 Nac1对游离吸虫、螺蛳和斑点叉尾的影响,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测出水体盐度对吸虫的成活无影响,但 Nac1浓度为 2.5× 10- 6时对螺蛳的成活、生长和生殖有不利影响。池塘试验亦发现,水体盐度为 2.5× 10- 6的池塘中螺蛳的密度较低,且鱼体和螺蛳上无吸虫感染。试验证明,池水使用 Nac12…  相似文献   

14.
牛羊东毕血吸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北部幅员辽阔 ,地势平坦 ,有大小泡沼多达 1 2 5 0个 ,许多河流进草原后形成无尾河 ,或流进泡河内。雨季雨水流入洼地 ,长期浸泡低洼草场 ,极利于东毕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的繁殖生长。1 986年和 1 998年该地区先后两次牛、羊东毕血吸虫病流行 ,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1 病原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属于裂体科 ,东毕属吸虫 ,主要寄生于牛羊肠系膜静脉 ,引起牛、羊东毕血吸虫病。其中间宿主为水生椎实螺。牛、羊粪便中的虫卵 ,在水中孵化成毛蚴 ,侵入螺体 2 1天后发育成尾蚴逸出 ,在水中经皮肤侵入终末宿主体内 ,移行到肠系膜静脉管中生…  相似文献   

15.
卷棘口吸虫是棘口科的各属吸虫之通称。家禽的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和盲肠,在各地普遍流行,除鸡、鸭、鹅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虫体呈细长叶状,呈肉红色,体表具有小刺。体长7.6~12.6mm,最大宽度1.26~1.6mm。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鹅吞食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16.
<正>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以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1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牛终末宿主的胆管中并在此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在有水和适宜温度(15℃~30℃)下发育为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锥实螺内  相似文献   

17.
羊肝片吸虫的成虫都寄生在羊肝脏胆管里,其形状扁平,象柳树叶状,故又叫柳叶虫病,成虫产的卵随胆汗流入肠道,再随粪便排到外界,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下经10d形成毛蚴,毛蚴在水中变成幼虫,然后钻入椎丝螺(我们所说的蜗螺牛)经3代发育形成尾幼钻出椎丝螺附于草上和游于水中,随牛、羊吃草和喝水时进入肠道,  相似文献   

18.
正一、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肝脏胆管引起,主要表现食欲减退、反刍异常、腹胀、贫血、消瘦、被毛粗乱,颌下水肿、腹泻,并伴发有肝炎、胆管炎等。(一)诊断要点1.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其发生于中间宿主椎实螺密切相关,多发于低洼地、  相似文献   

19.
羊肝片吸虫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可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病症。肝片吸虫病常流行于河流、小溪附近和低洼、潮湿地带。肝片吸虫中间宿主为椎实螺。  相似文献   

20.
1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是寄生在动物胆管和胆囊内的吸虫。本病是人兽共患病。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淡水虾。因虫体对胆管的机械性损伤和阻塞作用.虫体分泌物刺激作用下,引起胆管及周围组织炎症,导致肝萎缩,肝硬变,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肝癌和胰腺炎。由于虫体堵塞胆管和胆管炎症,可导致胆汁排出的障碍,引起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等。2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