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饲料中大豆蛋白对草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健康的草鱼为试验对象,初始体质量(50.63±0.43)g,在室内[(22±3)℃]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w=30%)等能(15.6 MJ·kg-1)的半精制饲料,探讨大豆蛋白对草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饲料效率(FER)、蛋白质效率(PER)及蛋白质沉积率(PPV)逐渐增加,60%组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草鱼配合饲料蛋白水平为w=30%时,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最适宜量为45%.最大替代量为60%.过量添加大豆蛋白,将影响草鱼的生长及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2.
饲料大豆蛋白对鲤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大豆蛋白在鲤鱼饲料中的适宜替代量。【方法】以初始质量为(50.13±0.41)g的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360 g/kg)等能(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大豆蛋白对鲤鱼生长、饲料转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当大豆蛋白替代15%鱼粉蛋白时,PPV(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R(特定生长率)、FER(饲料效率)、PER(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大豆蛋白替代30%,45%,60%鱼粉蛋白时,FER、PE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0%,45%大豆蛋白替代组PPV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大豆蛋白替代组SGR、PPV显著下降(P<0.05)。另外,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比例的增加,鱼体的水分含量逐渐上升,其中45%和60%大豆蛋白替代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其中60%大豆蛋白替代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50~100 g鲤鱼的配合饲料蛋白水平为360 g/kg时,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最适量为15%,最大替代量为45%;过量添加大豆蛋白,将影响鲤鱼的生长及饲料转化率,使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下降,但对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4%、8%、12%和16%玉米蛋白粉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25%、50%、75%和100%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不替代鱼粉的饲料为对照,试验饲料与对照饲料等氮、等能,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饲养异育银鲫(初始体重1.32±0.16 g)71 d,旨在研究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生长、蛋白酶活性以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蛋白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的存活率、肥满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4%、8%及12%玉米蛋白粉组的相对增重率、相对增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干物质和蛋白质表现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玉米蛋白粉完全替代鱼粉组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蛋白酶活性和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实验条件下,玉米蛋白粉可以替代75%鱼粉.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0%(对照组)、4%、8%和12%玉米蛋白粉替代饲料中0%、33.33%、66.67%和10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3.68±1.77)g异育银鲫60d,研究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生长的影响,同时以15d为采样间隔研究鱼体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与8%替代组的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4%和12%替代组;玉米蛋白粉对异育银鲫生长无显著影响;饲养30到60d对血清中T3含量无显著影响,而15d对照组血清中T3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替代组;30d时4%和8%替代组血清中T4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12%替代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60d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60d时,各组鱼体的生长与T3、T4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在本实验条件下,玉米蛋白粉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适宜用量为4%~8%,对鱼粉的适宜替代量为33.33%~66.67%。  相似文献   

5.
以混合植物蛋白源(棉粕/菜粕/玉米蛋白粉/蚕豆的质量比为1∶1∶1∶1)分别替代0%、25%、50%、75%、100%鱼粉,配制成5组等氮(粗蛋白为30%)、等能(总能为20 kJ/g)的饲料,探讨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初始体质量为(7.16±0.81) 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消化率的影响,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25%~75%鱼粉时,罗非鱼的质量增量、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替代100%鱼粉时,罗非鱼的质量增量、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体的肝体比、脏体比无显著影响;随着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比例的升高,罗非鱼全鱼粗蛋白质、灰分含量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但肌肉的营养组成不受影响;除组氨酸含量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外,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体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无显著影响,100%替代组的肌肉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00%替代组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显著低于25%、50%、75%替代组和对照组,但各处理组的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体组成及消化率为评价指标,罗非鱼饲料中以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75%鱼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黄金鲫生长、消化酶活力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9.06±1.12) g/尾的黄金鲫幼鱼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比例(0,17.0%,34.0%,51.0%,68.0%)豆粕替代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国标方法,福林-酚试剂法和试剂盒测定黄金鲫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活力,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及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结果表明:替代比例为68.0%时,黄金鲫终末体质量(FBW)、蛋白质效率(PER)、饲料效率(FER)、体质量增加率(WGR)及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68.0%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时,黄金鲫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活力呈下降趋势;替代比例为34.0%、51.0%和68.0%时,肝胰脏、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替代比例为51.0%和68.0%时,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随着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黄金鲫肝胰脏中...  相似文献   

7.
程东海  颉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11-11313
[目的]为克氏原螯虾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探讨了克氏原螯虾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并分析以昆虫粉作为唯一饲料动物蛋白源对克氏原螯虾存活、生长及蜕壳等的可能影响。[结果]鱼粉蛋白水平为25%时克氏原螯虾存活率最高,蛋白水平为28%时最低。昆虫粉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低于各鱼粉组。鱼粉组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末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效率(PER)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饲料系数(FCR)则相反。各组克氏原螯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蜕壳率(ER)均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T20组SGR显著低于F28(P<0.05)。[结论]克氏原螯虾的饲料蛋白需求量约为25%。昆虫粉可以部分替代鱼粉,但以昆虫粉作为该虾饲料唯一的动物蛋白源可能会影响其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羽毛粉部分替代鱼粉外加角蛋白酶DP100(DP100)对异育银鲫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配制7组饲料,Ⅰ组(对照组)以鱼粉为蛋白源(蛋白水平为317.9 g/kg),Ⅱ~Ⅶ组以羽毛粉蛋白替代10%的鱼粉蛋白,Ⅲ~Ⅶ组添加Ⅰ组相对短缺的4种必需氨基酸并分别添加0,100,200,300和400 mg/kg的DP100。用7组饲料分别饲喂异育银鲫83 d,试验结束后根据异育银鲫初始体质量、终末体质量(FBW)以及摄食量计算体质量增加率(B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R)、蛋白质效率(PER),并解剖取肝胰脏和肠道,测定其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Ⅱ和Ⅲ组异育银鲫FBW、BWG、SGR、FER、PER及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SOD、CAT、GSH-Px活力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添加DP100的各组中,Ⅳ组肠道SOD活力和肝胰脏CAT活力均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除Ⅶ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Ⅰ组(P0.05)外,Ⅴ、Ⅵ和Ⅶ组各项指标均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羽毛粉替代10%鱼粉外加200~400 mg/kg DP100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机体抗氧化能力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证实以动物皮革工业副产物为原料的动物蛋白粉替代进口鱼粉饲喂仔猪的可行性,选取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头),分别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动物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动物蛋白粉等量替代仔猪日粮中的进口鱼粉(2.00%),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均无不良影响;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除了猪血清尿素氮(BUN)显著升高外(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该动物蛋白粉饲料可在养猪生产中开发利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马铃薯蛋白粉替代鱼粉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健康断奶仔猪1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鱼粉组)、处理组Ⅰ(1%马铃薯蛋白粉等量替代鱼粉)、处理组Ⅱ(2%马铃薯蛋白粉等量替代鱼粉)、处理组Ⅲ(3%马铃薯蛋白粉等量替代鱼粉),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测定分析仔猪的生产性能、腹泻指数、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处理组Ⅰ显著优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Ⅱ无显著差异(P>0.05),且明显优于处理组Ⅲ(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个处理组在腹泻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处理组Ⅰ略优于其他各组。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Ⅰ略优于其他各试验组。说明用1%的马铃薯蛋白粉替代仔猪日粮中的鱼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饲料鱼粉、豆粕的掺假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蛋白质饲料鱼粉和豆粕的掺假鉴定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结果表明,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这两种饲料掺假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发酵棉粕和普通棉粕替代豆粕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5±2)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进行生长期(65~130 d)和育肥期(131~162 d)两个阶段试验,通过在猪生长育肥期日粮中以不同比例的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探讨在猪日粮中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适宜的添加用量。生长期供试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10头。分别饲喂含豆粕日粮(对照组),5%或10%普通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10%或1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Ⅲ组和Ⅳ组)。在育肥期,对照组继续饲喂豆粕日粮外,试验Ⅰ组至Ⅳ组各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其中一组继续使用棉粕日粮,另外一组改用豆粕日粮。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普通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5%时,猪的日增重有下降趋势;达10%时可显著降低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15%时对猪生长育肥期的生长性能尚无显著不良影响(P0.05),可以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生长期使用棉粕而在育肥期停用棉粕与全期使用棉粕相比,对猪在育肥期的生长有增加趋势,并且具有单位增重饲料成本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棉粕代替豆粕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棉粕代替部分豆粕,其目的是在不降低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选择新罗曼蛋种鸡8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不含棉粕的基础日粮;其它3组为试验组分为试1、试2、试3组,分别饲喂棉粕含量为4%、5%、6%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试1组(4%)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维持不变,经显著性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P<0.01);试2、3组比对照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1),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P<0.01)。表明在蛋种鸡饲料中添加4%~6%的棉粕,产蛋率可以维持不变,而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豆粕与发酵豆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豆粕是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但其含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F),阻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研究表明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可有效地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但由于发酵工艺、发酵菌种、豆粕本身的因素,不同生产厂家的豆粕及发酵豆粕中各抗营养因子含量差别较大,现有研究中也少有关于二者中抗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报道。为此,抽取了市售的65批次豆粕和54批次发酵豆粕,对6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棉籽糖、水苏糖、脲酶进行分析测定,以了解饲料行业使用的豆粕及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方法】用ELISA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对样品中的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进行测定,其分析方法和操作要求均与所购ELISA试剂盒的说明相一致,主要过程为:样品前处理、加样、洗板、加酶标试剂、显色、终止。棉籽糖和水苏糖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检测微波提取的棉籽糖和水苏糖。脲酶分析参照国标方法:加入尿素缓冲液后恒温水浴,一定时间后加入盐酸溶液停止反应后冷却,清洗试管内容物,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4.7后根据体积计算得出脲酶活性。【结果】调查分析后发现: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129.3、54.7 mg·g-1,发酵后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降低了57.7%,根据百分位数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正常值范围分别为58.9-P90(177.3 mg·g-1)、ND-P90(109.4 mg·g-1)。豆粕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为102.2 mg·g-1,而发酵豆粕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为37.6 mg·g-1,相比豆粕降低了63.2%,使用相同的数据统计方法判定二者中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正常值范围分别为42.8-P85(147.2 mg·g-1)和ND-P85(61.8 mg·g-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在豆粕和发酵豆粕中平均含量分别为18.4 mg·g-1和7.5 mg·g-1,发酵处理使其含量下降了59.1%,同时得出豆粕及发酵豆粕胰蛋白抑制因子含量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80(28.6 mg·g-1)、ND-P80(9.9 mg·g-1)之间。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棉籽糖平均含量分别为11.02、1.93 mg·g-1,发酵豆粕比豆粕减少了82.5%,豆粕和发酵豆粕中棉籽糖的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90 (13.79 mg·g-1)、ND-P90(4.65 mg·g-1)之间。豆粕中水苏糖的平均含量为29.70 mg·g-1,而发酵豆粕中水苏糖的平均含量为5.19 mg·g-1,发酵后水苏糖含量降低了82.5%,同时水苏糖的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85 (33.29 mg·g-1)、ND-P85(11.58 mg·g-1)之间;豆粕中脲酶含量正常值范围为ND-P97(0.40 U·g-1),发酵豆粕脲酶未检出。综上得出,发酵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与豆粕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现行市售豆粕及发酵豆粕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范围。本调查分析为饲料加工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能够对养殖企业选择豆粕及发酵豆粕作为饲料原材料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肉鸡日粮中配入较多的亚麻饼和菜籽饼,通过饲养试验、病理学检验和毒物分析综合评定其合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肉仔鸡日粮中含 HCN 72.6 mg/kg、硫甙 0.52%的亚麻饼和菜籽饼是安全的;适宜的合用量 0~3周龄为 14%的亚麻饼+10%的菜籽饼; 4~7周龄为8%的亚麻饼+5%的菜籽饼;肉仔鸡日食入1mg以下 HCN、 40mg以下硫甙不会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择体重相近、性别相同的断奶獭兔1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应用25%、50%、75%的水飞蓟粕替代豆粕。试验结果表明:水飞蓟粕在獭兔日粮中添加可以提高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皮张面积。肝脏和肝脏指数有所增加,其中C组与A、B、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脾脏重量有所增加,其中C组与A、B、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蛋白、球蛋白的含量增加,其中C组与A、B、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降低,其中C组与A、B、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g M含量升高,其中C组与A、B、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50%的水飞蓟粕替代豆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18.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9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分为2组(分别添加发酵豆粕和发酵菜籽粕),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试验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12d,预饲期6d。发酵菜籽粕组在两个阶段分别以50%和100%的比例替代发酵豆粕。试验结果表明,第1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有提高趋势,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Ⅱ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分别提高了4.05%、3.14%和0.5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发酵菜籽粕可以部分或完全取代发酵豆粕用于断奶仔猪饲粮中。  相似文献   

19.
发酵豆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粕作为优质植物性蛋白源,来源广泛,营养丰富,豆粕蛋白的高值化利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各国限产鱼粉、禁止利用一些畜产品下脚料生产的肉骨粉等动物蛋白饲料,提高豆粕营养价值、扩大豆粕在畜禽上使用的研究就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